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叶檀——东方财富网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43:01
中国的投资率已经过高,并且投资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

 

    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都保持着较高的投资率。美国一战前向欧洲借款,而上世纪7、80年代的巴西向发达国家借款,东亚国家除了借款外主要手段是压低利率掠夺民财,让民众勒紧裤腰带保障投资所需的低成本资金。

 

    中国投资率已经高到超过警戒线。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1992年以来又进一步上升至35%以上。截止2008年,29 年里投资率的平均值为37.4%,其中投资率在35%以上的年份数达到了22 年。自2003 年以来,投资率已连续4 年超过了40%,投资增速也达到了20%以上,大大超过了GDP 的增速。从1980 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投资率平均为22.7%,中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当然,中国有特殊性,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值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投资率高情有可原。问题是,中国投资率高到损害内需与公平的程度。

 

    以同样工业腾飞时期的东亚经济体相比。日本从1956 年到1985 年的投资率数据。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之前,日本维持了较高的投资率,平均达到了33.9%,其中从1967 年到1974 年连续8 年的投资率都保持在35%以上,最高达到39%。此后逐步下降。与其他国家相比,投资率同样超群。韩国投资率超过35%为9年,中国台湾39.2%、1 年;泰国42.8%、8 年;马来西亚43.6%、10 年。中国投资率与马来西亚相近,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一场东亚金融危机,将高投资率的成果卷走一半,至今没有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见,投资率是有警戒线的,一旦超过警戒线,将出现银行风险、债务危机、金融危机以及投资效率下降导致的企业生产率下降。

 

    无论是不是美国人的金融阳谋,东亚危机的爆发与东亚各经济体的投资效率下降相关。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已成为政论家的克鲁格曼研究,东亚金融危机前夜,发达国家的增量资本与产出比是1到2之间,而东亚地区的国家有些则在5以上,也就是说,增加5元投资增加一元产出,投资边际效率下降到让投资得不偿失,目前中国已经处于5危险区间,这还不算中国在环境、人力培训方面所支付的隐性损失。

 

    按理,经历了三十年的高投资时期,中国应该基本完成工业化。但现实并不乐观,中国的工业化远未完成,城市化率不到50%。如果按照传统思路,中国必须维持高投资率,高投资之路业已遭遇瓶颈。中国的资金来源不足,政府借贷过多而效率过低,资产泡沫急剧扩张,有产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可能。与此同时,支撑中国高投资率的产能,在全球范围内遭遇成本上升的壁垒,并不是中国想不想维持高投资率,而是以目前的经济架构维持高投资率,将使中国制造彻底过剩,而内需严重不足。

 

    在前苏联重工业化时期,高投资率发展了重工业与军事工业,一度经济增长位居全球前列,但耀眼的数据并未能阻挡苏联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直到前苏联解体,经济发展模式被彻底重构。难道是前苏联不愿继续维持高投资与高增长吗?看过克尔申克隆的经济史的人会清楚,这并非苏联政府本意,而是被迫无奈,是苏联经济面临投资效率下降、内需不足与债务上升的结果。

 

    与前苏联相反,韩国在20年的高投资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走上调经济结构、促民间资本、促内需之路。韩国政府采取了结构调整、市场开放、鼓励私人投资等措施,1986-1988年间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国内储蓄大量增加超过了总投资,国际收支转为盈余。但债务风险未彻底消除,东亚金融危机现出软肋。

 

    中国必须同时走两条路。

 

    鉴于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有可能在未来二十年还将维持较的高投资率,要化解高投资率的风险要靠提高投资效率,彻底重构目前以政府为主导、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释放民间资本的力量;与此同时,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准。与历史相比,中国人的消费率并不低,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均增长8.8%,虽然比不上GDP增速,但并不低。我国的消费能力还有可能被低估,最明显的是在住房、教育、医疗消费方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这三方面的支出都属于刚性支出部分,与吃穿住行等相同,如果将这三部分纳入消费支出,中国的消费率上升十个点没有问题。可以看出,中国的消费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消费与投资关联过于密切,在某种程度上使消费成为吹大资产泡沫与财富重新分配的工具。目前需要做的并不是提高政府消费,提高奢侈品的消费比例,而是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与消费比例。

 

    如果不能做到变更投资主体,改变投资结构,促进大众消费,继续维持目前的高投资率,就是自掘陷阱。爆发债务危机,资产泡沫崩溃,两者必居其一,到时候就是想维持高投资率,也不可能了。

 

注:奔波一天,夜半回。

    中小板增加利润要求,向主板靠近一步。

    有财政部专家回应8万亿财政收入与其他国家比,不多。这种比较毫无意义,要看财政收入用到了哪儿,人均社会保障程度,转移支付的效率。与其费心费力转移支付,还不如直接用于公共产品与民生,或者给实体企业减税。

    有时候,数据、比较,不仅没有意义,还会误人误国。

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叶檀——东方财富网博客 叶檀: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 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叶檀-搜狐博客 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 中国在两房债上大吃哑巴亏——叶檀——东方财富网博客 缺口理论在实战中的运用--转自红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东方财富网博客 [独家原创]邹涛:15类在中国炒股必亏的人——邹涛投资法创始人邹涛——东方财富网博客 能否涅盘重生全在今日——“新人”玉名投资家园——东方财富网博客 香港股神谈投资——股市投资理念与技术——东方财富网博客 投资理念篇——股市投资理念与技术——东方财富网博客 中国房市与股市涨跌之关系——为养老而投资——东方财富网博客 中国人--节选12.24早盘:-占豪的投资博客——东方财富网博客 三网融合——股市投资理念与技术——东方财富网博客 银行业的未来——价值投资交流园——东方财富网博客 关于实验帐户——价值投资交流园——东方财富网博客 自言自语——价值投资交流园——东方财富网博客 投资技巧 ——为自己工作——东方财富网博客7 舟曲需要反思吗?——价值投资——东方财富网博客 底部k线图——快乐投资——东方财富网博客 底部k线图——快乐投资——东方财富网博客 华尔街名言——股市投资理念与技术——东方财富网博客 IPV6概念股——股市投资理念与技术——东方财富网博客 轮胎股——股市投资理念与技术——东方财富网博客 疫苗概念股——股市投资理念与技术——东方财富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