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饮水“易”,水价恐怕不便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26:22
大娘,饮水“易”,水价恐怕不便宜!
[ 安崇民 ] 于2007-05-16 12:25:55 上帖[ 发短信 ][ 表状 ]
昨天,和市水利局技术中心主任一道去帮扶村,现场勘察水源、供水线路等。个人从不习惯要什么官员陪同,想到“关火”的人亲自勘察,特意给所在乡党委书记兼乡长(不足2万人小乡)联系,请他出出面,电话里应答极快,临到了,突然说要陪同县扶贫办官员,抱歉走不开。压抑着自己阵阵上涌的怒气,回道,“能来个拍板的吗?”“好、好、好,我派乡上管党书记和住村干部来陪您!实在对不起,扶贫办来检查工作。”县官不如现管,群众饮水不如“通过检查”,看在老百姓亟需解决饮水问题的份上,和市级扶贫办负责人同级别的我只好认了。
一路来到水源处,三山沟交的小溪旁,是去年国家财政投资兴建的乡自来水厂,新井、新修的蓄水池,水井的水据说丰盛、不断上涌;不到一年,已经维修了两次,四处漏水,八十立方的蓄水池只能抽20立方的水了,要供2000多人的自来水很是勉强。在这里取水没问题,现在的蓄水池没法子使用。和在场的乡村干部议论一阵,也没扯出个子丑寅卯。技术主任人年轻也厚道,说我们再看看供水扬程、线路和至高点吧。一行五人便从水源处向山上攀爬,羊肠小道在树林草丛岩石里蜿蜒,约百米高度,隐隐有屋舍零星;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约200米高度,又是红土平台,弯里弯外住了三、四十户农家;往上几乎是笔直的山岩,个人不知不觉走在了前面,肺和鼻孔嘴巴也不知不觉地拉开了“风箱”,“风箱”的声音大起来,脚下已上了新高度,另一面的“驸马坟”山顶近在眼前。(前文见http://bbs.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1997616&bid=2)此平台也许狭窄了些、也高了许多,“驸马坟”山顶看来高度不超过50米,至高点水池建在山顶,距离水源的扬程高度将近300米。技术中心主任说有那样的水泵,可以一次性抽水上顶,只是下面平台吃水从山顶回流下来部分多作了功;乡村干部立即告诉主任,那样的水泵容易坏;商量结果还是分两极提抽好,这个平台上显然不合适再建一级。嘴上说水、心里想水,爬了一阵子山最需要喝水,居然也没人预备水。我不吭声也不好意思进农户讨水喝,扭头下山寻找合适的第一级。下山愉快,免费旅游的话题也出来了,兴致勃勃的,技术人员询问实际高度,乡村干部说不准,也没带有的“海拔仪”出来,因为分管自来水厂的副乡长开会去了,打电话问,他也只有最高处到水源处的扬程高度,分段具体高度没有测量。估摸着,我们在200米左右平台对准水源处找了一块地方,初步确定了第一级位置,正好可以解决这一平台上百多名农户饮水问题。
设计方案大体可定,大家继续轻松下山,管党书记突然指着一直立塑料管问村支书,“这井有水吗?”“啥子水哟,干家伙!”“这不是扶贫办搞的红土层找水打井工程么?”“是啊,我们村打了四十余口,除了河沟边上十几口有水,山上的全没水。”个人忍不住问:“没水打出来干啥?”“我们咋个晓得?一口井一千元钱,花了四万多,最后退了两、三千元给村里了事。”住村乡干部接过话题,“嗨,反正他们招标的工程队打了井,把国家的钱花了,向上汇报解决了多少老百姓饮水的文章也做了。究竟喝不喝得到水只有这里的老百姓明白。”回到水源处,技术主任开口了,“这个工程从技术上说没问题,不论一级或两级提供,怎么有利怎么设计;从实际需要看也该修建一个饮水工程,以前只要规划了的,立项只是迟早的事。”乡村干部似乎都不明白后一句话的意思,个人也着急“规划”有没有他们,催着副书记问知道的人。个人反倒迷糊了,还在和乡干部讨论取水的蓄水池究竟是维修还是重建的话题。快下午一点了,说午饭,个人很认真地要管党书记告诉书记,下午务必面见,以便决定“饮水工程”主要事项。
午饭毕,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书记终于百忙中坐下来和我们面谈,个人还是天真地提出这个工程的归属问题、老百姓将来的水价问题,强调该工程以后不能由个人承包、更不能出卖给个人。并和书记一本正经地“谈判”水源处蓄水池不能维修、只能重建一个够规模、质量过硬的新的,书记也煞有介事地和我计较投资比例,说到最后,大约书记看出我是个“理想色彩人物”,要我们投资维修现存的蓄水池没戏,直白了:“我们在这里说的都是空话,只要一立项,我们也只有配合的份,全是水利局的事情了。”技术主任证实:“立了项,市局也只是拨款、指导、监督,由县水利局实施。”嗨,这么回事?!我在忙活什么?指点什么?还能指手画脚“工程”归属、管理?还能按我的理想色彩“限制”将来的水价?(见先前文字http://bbs.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2058441&bid=2)闲谈间,了解到该乡及附近乡镇现在的水价都定在三块八、四元以上,而且有的实行的是每家每户按人口数平均一方水先收、不论用没用那么多,超出另计。书记还说,“假如按你说的计算水费(电费、人工管理费、折旧费、维修费),一立方估算约一元,那么周围老百姓闹不闹?城里自来水还2元一方了呢,至少该和这里的农民差不多吧?”“至于这工程怎么管理,我在当书记可以保证不承包、不卖给私人,以后谁知道呢?”最后,书记明白无误告诉我,“你们真要帮,帮着尽快立项就行了。”
本文快结束时,一同去现场勘察的市水利局技术主任回话了,“我今天查了资料,龙桥村在安全饮水工程调查范围内,列入了总体规划,但不在全市‘十一五’规划中,争取一下还是可能提前的。他们全村列入了486人,按每人280元国家规定和20元左右的地方配套,完全可以实施这一工程。老×,您想帮那些农民,争取到立项就可以了,其他的,说说就对了。”回首看他们村乡的报告,或许是想我们单位支助现金、以维修现存蓄水池,遭遇我这么个不通社会事务的认真人,搬出了正宗可以立项兴建的行政单位,还打算“理想”一把,终于只能“正规”办事了。
那么,心对那山上300多父老乡亲、心对那老大娘,我只有说,继续努力争取立项让您早日饮上安全水,私底不敢公开承诺的合理水费价格,大约只能自己吞下了。尽心尽力了,可惜个人没那一、二十万现金,没本事修成送给您和世代在山上生活的农民们。唉,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