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凯恩斯和哈耶克的辩论想开去(陈翰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0:12:06
从凯恩斯和哈耶克的辩论想开去
陈翰圣
写了篇文章,说及凯恩斯(Keynes)和邓小平,言犹未尽。凯恩斯和邓小平本来风马牛不相及,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凯恩斯在其代表作《通论》最后一章中,对英国贫富悬殊颇有微词,警告资本主义“赌注”不能过高(注1),从而使人产生了凯恩斯和邓小平的联想。但是联想毕竟只是联想,最多只是兴致所至的感慨,随风飘逝的思绪。若真要在历史的广阔背景下、在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中,认真寻找凯恩斯和邓小平的联系,那就必须在他们两人旁各加一人:凯恩斯那边加上哈耶克(Hayek),邓小平那边加入毛泽东。
大约在毛泽东发动“文革”,并将邓小平作为第二号“走资派”赶下台以前三十多年,欧洲经济学界曾有过一场虽没有“亿万群众”参加,但内容却对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辩论。这场辩论的主角,便是凯恩斯和哈耶克。虽然欧洲知识分子“温良恭俭让”,中国红卫兵“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两者关心的却是同一个主题: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究竟何去何从,谁胜谁负?毛泽东曾怀疑,包括邓小平在内的大多数老战友,可能将中国领向资本主义。哈耶克也曾担心,包括凯恩斯在内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可能将欧洲推向社会主义。
凯恩斯并非社会主义者。他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情,也使他难以成为社会主义者。但是,置身两次大战间的欧洲,目睹成千上万的失业人群,凯恩斯不得不重新审视以自己老师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当时的心情,大概类似多年后站在“文革”废墟上的邓小平。“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凯恩斯得出一个和邓小平方向恰好相反,但逻辑完全一致的结论:改弦易辙,另辟蹊径,此其时也。八十年代的邓小平,要在中国经济中引进“市场”。而三十年代的凯恩斯,要在西方经济中加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