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反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36:50

本文是对《8万亿财政收入引起富国还是富民的思考》一文的补充,凤凰博报把标题改为《8万亿财政收入下的大国小民》,更传简洁传神。谢了。

这些年我们的政府越来越富了,同时我们的腐败也越来越厉害了。腐败难以有效控制,与政治体制、民主、新闻监督等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政府手中可支配的财富资源太多有关系。

有钱的政府会想办更多的事,这是被看着有积极意义的。但政府越想办更多的事,那越需要扩员,增加管治手段。这些增加的人员凭心而论,有些却因为政府扩大施政范围而变得非常需要。可是,人多了,产生问题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反贪的控制对象是10个人当然比100个人容易很多。政府机构精简一阵,过些年又臃肿起来,与这种思维有关。不过,市场经济时代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太一样。计划经济时代没有钱也要坚持做大政府,大政府越做越难。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扩权由于“不差钱”,一些问题就容易被掩盖。被掩盖的问题反而会尾大不掉。到一定时候,积聚的负面作用难以治理。

有钱的政府花钱很难受到控制,浪费和腐败会想尽办法钻地洞。各地政府盖豪华楼、修建大广场、修建高等级观光大道等,我们的传媒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严厉批评。现在,各地这样的浪费遍地皆是。手上钱太多,不是用在这儿就肯定用在那儿。我国政府工程招标、收支两条线等制度,不可以说不完善,但钻控子的方法很多。钱多了烫手,不花白不花。政府官员又有任期制。离任时留下很多钱给后任,有人是不愿意的。我们财政预算年度结算,当年不花不能转到下年,有些项目便很自然想办法在年前突击花掉。过去,政府钱少时,或许只有有限的人有能力浪费和腐败。现在,太有钱,政府浪费和腐败变成窝案。某些地方政府内各级公职售货员都这么干,权力大的干得横些,权力小的干得琐碎些,但人人都能从中得到好处,那么,政府机关中原本相互制约的那个功能只能彻底失效。有些政府表面上没有什么钱,如国家级贫困县,然而通过向上要,向企业伸手,向发达地区寻求支援等手段,还是令政府变得比较有钱。由于发达地区政府过潇洒日子,贫困地区政府公职人员就不甘心。不甘心,则有中国特色的办法。

有钱的政府会努力增加冗员,多出很多吃闲饭的人。政府有钱,做公务员比较有钱,那首先政府公职人员的亲友会设法挤进公务员队伍。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一些人设法增加职务养自己的亲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现在公务员录用要考试,但有些考试是专为公务员子弟设计的。还有些政府主办的半公务员即事业单位、公有企业,进人就不那么严格。还有现在政府常设计很多零时工、合同工等“编制外”职务。这些“编制外”人员,可以干上十几年。有些干了若干年,就想办法“转正”了。

有钱的政府会吸引一些品德不好的人“充实”公职人员队伍,并让自制能力弱的人坠落,也成为“坏人”。品德不好的人成为政府公职人员,尤善于钻营升职。这种人好些比较聪明,适应性强,贪腐能力尤高于常人。他们实际是害虫。一级政府中的害虫有两三个就已经很糟糕,如果变成一大群,那就没有办法了。我们的法治比较不完善,有害虫入侵则会摧毁腐败防线的最后底线,并增加腐败窝案的发生几率。有多起曝光的腐败窝案,最后的处理结果只能是真正惩罚其中少数几个人。对其他人,只能以“批评教育”方式放过去。因为有钱政府管的摊子太大,把窝案所有涉案人员都严厉制裁,那打击面太大,那会影响政府事务的正常运作。最近国家审计署公布某些中央部委用假发票报销,给单位全体人员福利。这是严重的犯罪,性质与其他类型腐败案窝没有多大区别,处理起来却难。这类腐败往往是“集体决定”,最后纵然事发,分摊到个人头上的责任就小很多。而机关负责人由于为下属“谋福利”,有好处大家得,全机关都会认为这样的负责人是好人。他有事,别人也会想办法替他顶罪或减轻罪责。这种负责人如果是害虫型的,那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更大。他通过给下属很多好处,会得到下属很大支持;他在职位上得到下属的支持度高,便可以做出更大的坏事来。

在腐败现象控制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政府财政被牢牢控制在议会手中。政府设立税赋种类不得随意,不合理的会被法案取消;政府花钱必须严格审查,议会不批准你的预算你就不能花钱,且账目得向社会公开。政府拥有的是权力,权力通过金钱最容易产生很多腐败和浪费。人家有一套制度,就是要弄得政府没办法大手大脚花钱。政府被一个笼子管住了,做有些事没有那么爽快,可政府的清廉度提高了,做重大错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我们现在的政府做事很爽,这似乎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可在同时,腐败和浪费后遗症及环境污染、社会福利水平过底、普通工人工资过低、经济结构性不合理、房价过高、学费过高、医疗过高等问题,却在积累着我们的社会严重危机。社会危机如果不能得到好的解决,那会真正的社会灾难。届时,今天漂亮的高楼大厦可能恰恰是明天的坟墓。从社会发展长期趋势来看,短期的繁华是没有意义的。中国要真正复兴,不是仅仅看眼前,而是要有长远之计。

评论

12

点击

3489

收藏

支持

134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