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东北】东北最老的古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03:14:29
1

【细说东北】东北最老的古城

 
 
 


辽阳观音寺历史悠久

    听一位77岁的老人讲那过去的辉煌 

    邹宝库的灵魂和兴趣已与历史的渊深和丰富相接。77岁的他每天都要去古玩市场转转,每天都要为报纸撰写有关辽阳风物的专栏文章。作为辽阳博物馆的原副馆长,一位搞文博工作半个多世纪的专业工作者,他从他在辽阳的土层中挖掘历史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扇打开历史的窗子。他看到了历史仓库里沉睡的宝藏。他坚持不懈地撰写着书稿与文章,希望在远隔千山万水的今日与往昔间架起一座桥梁,希望辽阳丰富的历史在今天显现价值与意义,希望今天的人们能认识辽阳历史那沉睡的宝库。听着他的讲述,辽阳辉煌的历史从时间的黑暗中浮出了清晰的面容。 

    辽阳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这座城市承载了东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的使命。因为地处中原地区到辽东半岛以至东北广大区域的古交通线的咽喉要地,辽阳不仅是军事重地,也一直是中原政权与地方割据政权反复争夺的宝地。在中原政权强大稳定时,辽阳就是中央政权延伸触角的一个关节点,如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设辽东郡,首府襄平,就是今天的辽阳。两汉时期,仍沿袭这一建置。唐时,辽阳为安东都护府的首府,元代时,设辽阳行中书省驻地。明代仍在辽阳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东北广大地区。而在中原中央政权统治松懈的末期,辽阳往往成为地方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心脏。历史上先后有6个地方政权在辽阳建国号,定都辽阳。如唐代末期,契丹族兴起于辽河流域,建立了辽,称辽阳为南京,当时的辽阳高三丈,周三十里,有八门,城四角有角楼。辽太宗时,将南京改为东京,设置辽阳府,这是历史上最早在城市命名上使用“辽阳”一名。金代,因金世宗登基于辽阳,辽阳更处于荣耀的地位。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在辽阳短暂建都后,随着清政权南移,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沈阳成为东北最大的城市。辽阳在东北的城市地位才被沈阳取代。 

    邹宝库说,以前的辽阳城比沈阳辉煌。明代时,辽阳城有9个城门,城墙高三丈三尺,是东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 

    一座城的底蕴和它的阅历有关。辽阳悠久的历史和长期处于东北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为辽阳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与记忆。那几千年间的独特经历、独一无二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留在了城市的一座座古建筑中,留在了博物馆、档案室里,留在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里。
 
  • 作者:我的名字叫忧伤
  • 21位粉丝
  • 2007-12-27 14:06
  •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细说东北】东北最老的古城

走在辽阳的大街上,你可以随意找到一家襄平复印社,乘坐公交车你也可以听到有木鱼石这一站。历史记忆已深埋于城市的深街远巷,而那高耸着的白塔、名人故居则见证着一段段辉煌。这点点错落的名字、遗迹是遗落在城市历史上的经纬点,在纵向上指向深远的历史,而铺陈开来,则是深厚的城市文脉,是城市独一无二的财富,用时髦的话讲,是最耀眼的城市名片,是这座城市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千百座城的城市个性。 

 在辽阳,有传说中的著名道家丁令威驾鹤飞天处;有魏司马懿(晋封皇帝)、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清努尔哈赤四个帝王在同一处攻打辽阳城的古战场遗址以及四位赫赫有名的帝王从一个地点进入辽阳古城的遗址;在这里,有东北地区各种宗教派别的宗教活动建筑遗址和东北地区最大的最悠久的宫殿遗址;有具2300多年历史的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古币之一———襄平布;有对东北亚历史研究具重大价值的全面反映汉魏时期辽东地区经济文化生活的近20座汉魏墓画;还有具重大考古意义的西汉村落遗址、战国墓等。辽阳,从商周以来,又是鲜卑人、契丹人、蒙古族人、女真人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这里的民族文化交流也是空前的,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待研究与挖掘。 

 辽阳,因着这样的历史地位与这样丰富的经历,也与多不胜数的历史文化名人结下不解之缘。唐太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青史留名的帝王文士留下的吟咏辽阳的诗文达百余篇。关于商纣王叔父箕子居辽东、燕太子丹与太子河的传说,丁令威驾鹤飞天的传说、曹雪芹祖籍传说、王尔烈与木鱼石的传说等都在民间盛传。而这些也仅是很小的一部分。据文字资料显示,仅清代初期,辽阳人三品以上的官职,有政绩、文学创作的不下千人,仅佟氏一族出州府以上官员570多人。这样丰厚的人文资源给辽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辽阳白塔、东京城、东京陵,彭公馆(现辽阳博物馆)、高公馆(灯塔市博物馆)、吴公馆(曹雪芹纪念馆)、王尔烈故居等古建筑及明烽火台、日俄战争遗留战壕等古迹都述说着一段段历史。据统计,辽阳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4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9项,市级12项,县区级22项。辽阳历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是任何一座东北城市无法比拟的。
  • 作者:我的名字叫忧伤
  • 21位粉丝
  • 2007-12-27 14:07
  •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细说东北】东北最老的古城

辽阳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何没有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辽阳于1990年就成为了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与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关。辽阳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国家已经公布了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101个,辽阳却还在待批之列。为何辽阳有这样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却到今天还没有取得国家级的称号呢?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辽阳肯定是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却成了一句限定语。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有历史,还要有体现历史的文物古迹和古城风貌的历史街区,也要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载体。而辽阳历史的辉煌却仅止于史料中了。如果我们放眼四望,如今的辽阳与其他中国中等城市没有太大差别,大部分是没有个性色彩的现代新建筑。虽然护城河还在,但城墙早已变为无法辨识其来源的一段段土堆。辽阳不像凤凰古城、绍兴古城等历史文化名城还保护得十分完好,辽阳已没有应有的地面古建筑来展现城市久远的历史,亦没有相应的文化遗存来展现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辽阳古城已在时间的打磨中消融了。 

 两千多年来,在辽阳城漫长的成长中,它像一个久经沧桑的人一样经历了不断的磨难,建造与损毁,辉煌与沉寂。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辽阳古城的历史记忆遭到了巨大的创伤。由于辽阳地处北方边陲,是军事战略重地,它一直不断地处于不同朝代兴衰的动荡中,辽阳所遭受的战乱是频繁而剧烈的。各朝代的战乱以及近现代的战乱、“文革”破坏,城市改造,辽阳的历史古迹大多已灰飞烟灭。很多历史遗迹已经被人遗忘。在辽阳,已见不到很多听说的历史遗迹。辽阳境内的明代长城(辽东边墙)及长定堡(黄泥洼镇)、长宁堡(唐马寨镇)、长静堡(穆家镇)等明代千户所城堡,知道的人已是凤毛麟角,比鞍山驿城更大的更有历史意义的朝鲜馆(小屯前进村)早已无影无踪,连当地老人都不知其事。从20世纪初,到近十几年,拆除了辽阳的东京城城墙,毁掉了东北最大最古老的文庙、武庙,拆掉了“九一八”事变预谋地———白塔下的日籍旅馆,烧掉了张学良修建的汉卿楼,推掉了怀王府遗址,还有清末一等伯王官文、伪满洲国大臣韦焕章、孙其昌、袁金凯、于冲汉等家宅四合院。战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时间的剥蚀,辽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各种风刀雨剑下,像很多不可再生资源一样消逝在时光的暗处,不可复现了。
  • 作者:我的名字叫忧伤
  • 21位粉丝
  • 2007-12-27 14:07
  •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细说东北】东北最老的古城

打开辽阳历史文化资源的宝库,需要人的自觉认识与理性参与 

 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在时间的流逝中有所消逝是必然的,也是人无法改变的,但是人为的非理性行为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损毁却是可以通过反思、通过不断的再认识加以修正的。如今,保护城市的历史记忆、保护城市历史的延续性,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沉睡的文化根系,让其恢复活力,城市才会成长得枝繁叶茂。 

 辽阳历史文化资源的宝库有待于打开,而打开它,不仅仅是一句“芝麻开门”式的咒语那样的简单。打开这样的一座宝库,还需要人的自觉认识与理性的参与。 

 在辽阳,像邹宝库那样关心历史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的人还大有人在。我找到辽阳市市政设施管理处处长高明。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在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考中,在个人对历史的热爱中,他看到了创造自己城市文化资本的意义。在一份高明执笔代表市咨询委城乡建设组写的《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报告中,他写道:“城市的企业可以诞生也可以消亡,资金可以引进也可以流出,天然资源可以发掘也可以枯竭,只有这个城市的历史是不变的,只有城市的文化是不变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构成城市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寻求异化战略,是所有城市的选择。”而所谓异化战略,我想最重要的应是文化战略。文化将成为一切长久长远发展之源。因为文化是这个国家之所以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之所以为这个民族,这座城之所以为这座城,这个人之所以为这个人的根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也即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份很有见地的报告中,高明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将有4000年历史的青铜曲刃剑重塑立于城市的中心广场将“襄平布”(外形为一种劳动工具)用青铜重塑,立于城市出口处,作为城市的标志性雕塑;比如将25史中有记载的,司马懿战辽东、隋炀帝三打辽东城、唐太宗攻占辽东城、努尔哈赤智取辽阳等段落,刻在石碑上,立于他们攻战辽阳遗址处(都在辽阳城西南角护城河边);比如复建望京楼等古建筑,重现昔日文人墨客大量诗词描述的盛景;复建明代的文庙、武庙等。采访中,高明说,做好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工作,必须解决好几个认识问题,首先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其次对复建历史文化遗迹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最后,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在挖掘、开发工作中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搞花架子,不能搞一窝蜂,应有规划、有步骤,根据财力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辽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很丰厚,把这些资源合理地开发出来,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也不是一届政府两届政府能办到的事,这是一个需要辽阳人民长期努力奋斗的艰巨任务。
  • 作者:我的名字叫忧伤
  • 21位粉丝
  • 2007-12-27 14:08
  • 回复此发言

5

回复:【细说东北】东北最老的古城

没去过辽阳,但对那的历史还有些了解,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