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社会理想的转变历程及实践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1:43:48
论毛泽东社会理想的转变历程及实践启示 毛泽东是一位毕生为理想社会奋斗,至死不渝的人民领袖。本文通过对毛泽东社会理想的转变及实践过程的考察,从中得出一些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意义的经验启示。一、青年毛泽东大同理想的确立
大同理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这一理想展示了数千
年来广大人民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追求和善良愿望。这种以
向往财产公有、互敬互爱、人人平等、社会和谐为特征的理想
社会,无不慰藉着追求平等幸福的万千生灵,激励着一代又
一代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先进中国人去为之奋斗。
1917年8月,青年毛泽东在致黎锦熙信中写道:“孔子知
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
人之鹄也。”[1]已将大同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久毛
泽东就开始了实践这一理想的伟大探索。1918年6月,毛泽
东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准备在岳麓山下试验建立一个“新
村”来改造社会。在这个“新村”里面,他们崇尚建立一个以
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工农财文为一体,家庭、学校与社会为
一体,实现共同劳动、共同学习、财产公有、平均分配、人格独
立的制度,以实现其梦想的新社会生活。正如他在新村计划
里面所描绘的那样:“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
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
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
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
会。”[2]“新村”计划很明显是以“公有”为核心,实际上是对
大同理想的具体运用。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找到一块不属于
地主阶级所有的土地,而这一理想在当时也是脱离现实的,
因此,“新村”计划最终破产。
二、从大同到共产主义理想的转变
通过“新村”实践大同理想的愿望失败了,但这一美好理
想以及其核心“公有”原则并没有被毛泽东遗忘。同时,“新
村”计划的失败也促使他开始认真考虑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
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途径和力量。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
化,毛泽东逐渐认识到,要想实现大同美好理想,就必须首先
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决。正如其在1920年发动南洋文
化运动与建国运动时指出:“世界大同,必以各地民族自决为
基,南洋民族而能自决,即是促进大同的一个条件。”[3]基于
以上认识,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所阐明的推翻资
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进而最终消灭阶级,达到共产主义的理论强烈地吸引了毛泽
东,尤其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与中国传统
大同理想很相似,其中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些促使毛泽东
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社会理想也由大同转变为共产主
义。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
中,毛泽东也逐渐找到了实现其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和力
量。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表明,唯一可行的道路是“经过人民
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
大同”。[4]进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
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5]为实现这一理想他又
进一步指出:必须“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
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
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6]在此政治基础上,“努力工作,创
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归于消灭,使人类进
到大同境域。”[7]也正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战,最终取得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而又顺利完
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并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也为毛
泽东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又开始了实现其共产主义理想的
伟大实践,毛泽东最终选择了把人民公社作为实现共产主义
理想的具体途径。根据毛泽东的设计,人民公社应该是:组
织上,规模越大越好,公社是集工农商学兵为一体的政社合
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生产资料上,越公越好,公社实行高度、
全方位的公有制;分配上,取消商品生产和交换,实行部分供
给制;社会生活上,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体
化,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从事工农业生产。不难看出这些设
计和其青年时代的新村计划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设计也把中
国传统大同理想中关于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公有制,以及人人
平均的生活方式都不折不扣地保存了下来。然而,在我国当
时较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通过人民公社内那种要求政治
上完全平等,经济上大致平均,精神上高度纯洁,人为地扩大
公有制,缩小以至取消商品生产和交换,希望通过纯粹从生
产关系角度构建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由于失去了可靠的物质
基础而陷入空想。毛泽东心目中的美好理想蓝图再次由于
脱离现实而未能实现。
三、毛泽东社会理想实践启示
毛泽东实践其大同及共产主义理想未能成功,但其历程
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首先,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
系,把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共产主义的实现要有高
度发展的生产力作后盾。众所周知,“大同”这个概念在中国
最早是由《礼记·礼运》提出来的。这里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天下为公”,财产共有,人人劳动,财富共享,社会成员和睦
相处,男女长幼各得其所,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贤人主政,没
有战争,没有权谋欺诈和盗贼劫掠,人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
质,人人享受和平和安宁的生活,这个大同社会的原则显然
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具有很多相似
和相通之处。正是如此,大同理想为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
选择并很快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心理层面上找到了契合点,这
也为毛泽东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向往共产主义提供了文化
底蕴。但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是建立在高度发达
的生产力基础之上,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是以
资本主义造成的现代化成果为前提的,而传统“大同”理想却
是用主观的幻想变化代替、促使矛盾转化的道德力量,因而
更多的是空想的东西。如前文所述,毛泽东在实践中是常常
把它和中国传统“大同”看成是等同的,并以此为据承接马克
思所设想的关于未来共产主义以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为基
本的经济关系,以消灭商品、货币,实行生产为其经济运作方
式,以消灭阶级、国家,实现人人平等为基本上层建筑。从理
想追求上讲,这有助于把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理想结合起
来,便于人们接受,但这也使毛泽东在构建中国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过程中多了更多的空想成份,从而脱离了中国的国
情,引发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困
惑。显然毛泽东实现这一理想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纯
理想的追求上,而没有把理想真正融入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
中。理想越来越脱离实践,最终必然陷入空想。
其次,大同理想是中国几千年来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
向往,共产主义理想更是新时期中国人民对未来社会最崇高
的追求,实现这一理想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克服急躁
的情绪。回顾毛泽东实现其理想社会的历程,尤其在其晚年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那种希望中国“跑
步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大同理想圣境的心情越来越
急迫。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如何在西方列强的
欺侮面前挺起腰杆,昂首做人,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列强,使中
华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就成为中华民族近一
个半世纪以来一切志士仁人所梦寐以求并为之终生奋斗的
首要历史任务。赶超西方无可厚非,这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
的重要条件,但是急躁情绪使他们把赶超西方的历史课题看
得过于简单、容易。在时间预期上过于短暂,或者急于求成,
导致行动上策略上失措等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始领
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其美好社会理想的宏伟
目标。然而,“近百年来沉淀于我们民族的急躁情绪又开始
了新的躁动。”[8]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向全国人民提出了
这样光荣而严竣的奋斗目标:中国“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
国,……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9]1957年,他又更
明确地指出:“准备以八至十个五年计划在经济上赶上并超
过美国”。[10]以当时中国和美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看,果
不发生以后种种失误,而且以建国初期那种生气蓬勃,实实
在在的发展速度, 50年左右赶上美国也不是不可能,即使不
能超过美国,无疑也会大大接近美国的发展水平。但是,中
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一连串的伟大胜利,鼓舞了毛
泽东的雄心壮志,在早日实现“大同境域”理想和近现代那种
赶超西方列强的急躁情绪激励下,毛泽东很快改变了原定的
50年超过美国的发展计划,提出了更加急于求成的奋斗目
标。1958年,他领导和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运动,先提出15年赶上英国,不久又提出了7年赶上
英国, 15年赶上美国的口号。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所带来的
一系列严重后果己成为历史的殷鉴。
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小康建设,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
平理论的确立,为我们指明了胜利走向21世纪的科学道路,
但并不等于已经解决了我们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一切新
问题。特别是中国近100多年来所形成的急于改变现状的
急躁心理,时不时都会表现出来,影响了我们经济的正常发
展。对此,江泽民明确指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由于受到
列强的欺侮而落伍了。大家希望发展得更快些的心情是可
以理解的。但是,好事不是一个早上就可以做完的。要根据
实际情况,有多大力办多大事,量力而行。即使有条件、有力
量,对现有力量也要考虑如何使用好、比例如何分配好的问
题。总之,我们的各项决策都要从实际出发,要对国家和人
民高度负责。”[11]这从而为我们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大
同理想,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指明了正确方向。
最后,毛泽东实现其大同及共产主义理想虽然未果,但
其探索历程为邓小平提出“小康”思想提供了实践根据,其经
验教训也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作用。1979年,邓小平站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科学
地运用唯物史观,并在总结和吸取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上的重要探索经验上,首次提出了“小康”奋斗目标。这即
是对历史的回答,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继承与超
越,中国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小康”思想的提
出,从而在经济上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和强大物
质力量。新时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
谐社会”的理想。从大同到小康再到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
产党对传统大同理想深思的结果,更是体现了一种务实的精
神。在它的领导下,经过小康、和谐社会的构建,毛泽东所向
往的共产主义社会、大同梦将会最终实现。
(责任编校:徐保风)
参考文献:
[1][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
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 1990·89、454、560·
[4][5] [6]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1·1471、1476、1472、1469·
[8]彭大成·论中国近现代赶超西方的急躁心理及现代效应[J]·湘
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5)·
[9][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 1977·296、
463·
[11]人民日报, 199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