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更需要人才生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37:58

中国更需要人才生态

(2010-06-23)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周 雷

  中国政府近期推出了设计宏大的海外高端人才千人计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等口号,试图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事实上,处在剧烈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其实比任何时刻都需要人才:有关国家具体制度设计,中国需要顶尖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对于和平崛起的中国,它需要一整套知识系统和修辞系统,也就是进行跨文明体系传播的中介语言和知识,它需要顶尖的人才;涉及到中国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生态的社会问题,它关联到走向一个不确定性未来的中国,如何处理自己的国家问题和潜在隐忧,它也需要顶尖的人才。这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制度和国家共识。

  然而现实的中国人才培养和任用实际上处在一组矛盾中:一方面中国已经见证了公民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一段发展高峰,国内高校一大批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院纷纷成立,中国也生产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硕士和博士群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求贤若渴的中国几乎给国外的学者一种超国民待遇;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许多社会发展的制度设计和长期设计上,感觉到缺乏真正智者的声音和独立的创见。

人才需具备知识分子的怀抱

  此外,所谓人才最简单的定义是有知识分子的怀抱,有洞见社会和开展原创研究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是能发人所未发的言论,公正、独立、冷峻,为变动剧烈的中国提供一种智力支持。要实现人才的中长期甚至远期战略,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人尽其才、言尽其用、相与争鸣的人才生态。

  中国未来的人才战略首先需要一个跨知识体系、跨学科、跨国的联络体系,以让中国的知识生产者可以有一个知识融合的机会,具体到中国的知识消费和应用部门应该打开自己的学科视野,给各种学科以发声的机会。这里面包括大量最具有活力的本土知识和本地知识保有者。设想一下,中国的城市化设计,首先参考的是城市植物学和城市动物学的知识,了解每个城市建筑体系将带来何种生态学的影响;它会听取人类学家在不同文明体系下的城市发展作出的文化深描,了解设计师的每个铅笔线条,将如何影响一个城市的文脉和未来人文形构;它也会给风水、地理先生等传统知识保有者发声的机会,理解每个建筑构件和城市社区可能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它在城市设计的团队中招募的更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政治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和宗教学家,最后它让具有跨知识能力的城市设计和规划者来实现一种知识融合,给人类创造一个家园。

  顶尖人才群,尤其是对国家具有战略影响的高精尖人才,好像热带雨林的兰花,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一个资金配套、建筑豪华的温室,而是一个空气、湿度、热度、大气等综合条件的生态系统,各种不同时间和空间生产的知识可以相与颉颃争鸣。例如我们在思考中国未来的人才战略时,我们其实需要综合一种融合了多种学科的整体知识,中国传统思维里的金木水火土都可以有新的价值,因为在当下语境它有种天生的伦理性和科学属性:我们不能过度掘取金属等矿物资源,对于原生的生态、“木本”环境当视之为生命;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应该进行彻底地知识更新,对于火这一“能量”维度,我们需要整理出一套未来中国的能量守恒法则,并贯穿到实践过程中;而对于土,这提示我们当回到常识和根本,理解本土和乡土,惟有此,才能生产、欣赏、使用真正的原创学术和顶尖人才。否则我们面临的不仅是“一花独放不是春”,而且是知识领域的“外来植物入侵”,不是已经有人反思经济领域的许多“经典理论”对中国的深度祸害吗?在这种偏狭和功利的情况下,即使爱因斯坦还阳成为中国科学院院长,也无法单独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对于很多中国的社会问题,例如跨区域调水,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跨区域的城市合作路径和长远战略,对于已经具有糖尿病体质的中国城市,我们应当设计科学意义上的“胰岛素”,而非简单的依靠调水、用水的泛滥型跨区域城市输水设计,因为在疾病体质的中国城市发展框架下,渴水仅是标,我们需要遏制这个对水非正当要求的城市生理的根本。 从这个角度,相比较我们重金邀请到某个国际知名大学教授成为候鸟型专家,我们更应该对一个中国普通农村的村民知道卡尔波普尔这个名字,感到更为骄傲。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尊重知识,人才生态友好的环境形成了。

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