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回应任志强质疑 阐述房产税三大正面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3:23:38

贾康回应任志强质疑 阐述房产税三大正面效应

2010年6月21日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次数: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大众证券杯上市公司竞争力公信力调查颁奖暨2010优秀上市公司领导人峰会于6月20日在上海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趋势”主题演讲中正面回应了任志强对其的质疑,并详细阐述了征收房产税的三大正面效应。

  日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博客里叫板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称房产税难以抑制投资。声称“中国的高房价根子在供给的不足上,但税收的板子却打在消费者的需求上。因此,将降房价的希望寄托于持有税的增加上,毫无疑问这是将希望建立在了冰上。”

  对此,贾康在本次论坛中正面回应了任志强对其的质疑,并详细阐述了征收房产税的三大正面效应。

  一、现在所说的房产税,实际上是房地产税,或者前一段所说的物业税,在不动产保有环节增收,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条件,使分税制得到体现,地方税体系得到一个支柱性的财源,这使地方税行为更加长期化更加合理化,这样会增进基本服务均等化,使地方政府更好履行职能。

  二、使房地产经济发展少些泡沫。房地产价格动不动大起大落对谁也没有好处,这个制度很有用的。

  三、房产税的出台,能发挥再分配条件作用,使高端的有好房子、大房子的人多承担一些税负,他们有这样的承担能力,这个税收会反过来支持低端的廉租房建设,促进长租房建设,使我们最低收入层和夹心层,得到更好的住有所居条件,这个以经济杠杆为核心,符合市场经济调节理念。

  以下为贾康演讲全文实录:

  首先从宏观层面谈谈我的基本看法。现在所处的宏观经济运行阶段,是在一年半多一点时间以前,中国实现宏观政策转型之后,我们继续实施扩张型的宏观政策,在取得相关效应以后,在巩固阶段上。我们宏观思路相当清晰,1998年运用扩张性的宏观政策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在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经过一定改进的反周期思路。中国其实并不是发生内部的危机和箫条,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以后,我们有了极高的外贸依存度,中国在世界经济运行中间不可能独善其身,外部冲击波冲到中国之后,我们经济极速下滑,所以必须采取非常的技术手段和举措。我们受到冲击的开始阶段上,宏观经济表现出现一个极跌,2007年年度的GDP高达13%,在4个季度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13%的增长速度极跌到了6.1%,虽然6.1在其他国家看来是相当高的速度,但在中国已经跌破了季度的指标,跌破了我们不能击穿的7%的底线,那个时候我们政策转型已经明确宣布,政府4万亿扩张性的项目投资,再加上改进民生的措施,鼓励科技创新的措施和产业振兴的措施,形成所谓一揽子扩张的这种反周期刺激方案,已经在全面实施中间,所以2009年1季度看到多年没见到的低点。从所有指标和发展状态分析,中国经济以后会出现增长速度上扬的趋势,这个政策思路再加上其他的操作要点,给我们带来2009年后面几个季度GDP速度一路走高,到二季度以后已经站在7.9的水准上面,全年下来第四季度高达11%以上,全年最后实现了8.7%的增长速度。最近宣布今年1季度的增长速度11.9%。

  这个调控的成效在我们预期之内,但同时要看到他的特点,指标表现比原来一般的预期还要稍微好一些,上一年8%左右,在年初认为,还必须这样表述,还有可能经过努力略低于8的粗线条预期,实际我们站在了8.7和相对高一点的位置上,现在我们说说,中国经济体率先回升,今年年度还不错的情况下,我们前瞻方面应该做一些什么?简单的或者最主要的评判,最主要要说我们现在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仍然是一个决策层不能不注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前面一段时间,国务院领导同志在视察中间发出这样信息,我们面对一系列的两难问题,这个两难问题表现在不确定性上,首先是我们还在密切关注世界经济总体走势,欧元区出现了从希腊债务危机,到现在人们继续观察,是不是还传染到西班牙、匈牙利、英国,以及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一系列经济下滑的压力,这个事情大家还在密切关注,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感觉会起到稳定局势的信息,比如欧盟成员国的老大德国基本态度明朗化,他要出手救援,我们还要观察一段时间。最近1、2个星期相对平缓一些,但是我们不敢说这样的不确定性已经完全过去,这个是领导层考虑很多宏观经济走势在世界范围内放眼看去,不能不注意的摆在首位的问题,中国经济现在整个世界经济里的总量份额从前些年是1/20,5%左右逐渐上升到7%到8%,中国经济有增量贡献,09年的时候全世界增量占一半以上。中国崩溃论现在基本没有人说,但是有人说中国威胁论,但是也有人说中国内在的矛盾和隐患,总体势头很好,大家都很看好中国。

  另外一方面,必须注意到7%到8%的世界经济总量的相对数是主要经济体排位比较靠后的位置。美国在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在25%左右,1/4左右。欧盟和日本紧密相连的经济运行里面,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联系,使中国完全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现在最大不确定性是,我们跟着外部世界在动,不可能拉着人家跟着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这是考虑今年以后一段时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要摆在最前的事情。

  另外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就是在我们已经远离了通货紧缩的压力,那个时候说的很长一段时间的过剩压力之后,突然来了一个流动性不足,不是这些货币马上就得回笼了,实际上这些货币流动起来了,企业预期上非常不好,要努力争取在严寒的冲击之下能够保持自己的生存,轻易不敢投资,消费者也要注意收敛自己的消费,整个不流动了。托起了一个保稳定的大局,在那个节点上我们很多注意力要放在对粗放的,把经济放在7%到8%的。现在没有这个通货紧缩压力之后,新的压力已经转向通胀预期,我们在管理通胀预期的时候,要知道通胀预期不等于全面的。下一个阶段必须面对迟早要到来的通胀压力,现在通胀压力仍然还没有现实,这必须有一个掌握,这是看起来有两难特征的问题,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要把动作转入调结构转方式,胡锦涛多次提到加快经济转化的方式,实实在在的把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社会生活方面,我们社会已经显然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伴随着矛盾凸现期,资源制约,环境制约,生产物质层面的制约,还有人际关系的明显制约,中国老百姓已经进入了“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状态。现在不是上台先表态感谢政府,他认为首先不满的是政府没有尽责,他理直气壮的以纳税人的身份要求政府你什么地方应该改进,哪些没做到位,往往这些方面会是吹毛求疵的态度。

  今年经济发展目标,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报告说,我们仍然是8%左右的目标。今年8%的完成是不在话下的,但是为什么不提得稍微再高一点,总理接着一句话说,之所以这样提出要求,要“好”字当头,把结构的问题、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抓住不放,这个继续坚持的政策里面内容已经发生变化,优化微调里面有变化。

  首先是排序变化,我们不再提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反过来讲继续施行积极财政政策,这样财政政策扩张性内容几乎没有改变,上一年的9500亿赤字,今年攀升到10500亿,今年预算安排上已经把08年第四季度提出了4万亿政府投资项目完全安排出去了,但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很显然在坚持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他的优化微调是单向的,现在看到一系列的措施,几次提高准备金率,对于优化结构方面要施加更严格的信贷约束等等这些都看得出来,货币政策调控走向单向性。当然也要掌握里面适度的原则,我们现在还有加息的措施,这1、2天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这方面是不是有新的信息披露出来。诸如此类的东西合在一起说,我们是不是努力实现调控政策的优化,这个优化跟种种错综复杂交织的情况对应。

  对于今年经济运行走势还要等,上半年指标再等一个月左右可以看到。从今年经济走势来看,其实年初的时候可以比较明确的说,一定是一个前高后低,在政策托底之下实现前高后稳的情况。去年6.1是个低谷,从13高度上跌下来的,前期很低的基数一定表现在我们4季度12%的速度继续运行,今年1季度表现出一个非常漂亮的GDP的高速增长,2季度肯定要低于1季度的数字,道理何在呢?上一年的2季度,我们基数已经上升到很高,到了3、4季度同样的道理,今年虽然还在政策托底之下,有一定势头的相对高速增长,但是已经不可能出现很高的增长速度,一定表现出向下调头的曲线,因为我们有这种制度掌握扩张型政策,框架不变优化的安排,我们有把握今年下半年把经济运行曲线掉头向下过程中把它处理得相对平缓。另外,前高后低在宏观走势上表现在前高后稳,稳定在9%或者比9%更高一些,有什么意外再往下落也不会回到年度指标8%以下。

  这是运行态势最基本的预测。我们1季度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对应上一年一季度财政一下子进入负增长,今年借着增长势头,财政收入可以表现为33%到34%的增长速度。4、5月这样增长速度已经掉头向下,5月份的财政增长速度已经跌回到20%以下,今年财政收入一定是一个前高后低,但是我们觉得在一般情况下有把握把赤字数继续控制在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8%左右,这样相对数的所谓赤字率是和下一年在安排上大体相当的,上一年9500亿的赤字,算下来是年度GDP的2.8%,今年10500亿的赤字也相当于今年GDP的2.8%左右。欧盟国家3%的控制线已经失守,不要说希腊,不要说出了问题麻烦比较大的另外一些国家,就是法国、德国等顶梁柱的国家他们也是3%的赤字率和6%的债务两条线,中国两条线应该很有把握守好,所以运行上的公共风险在一般上是可控的。

  我们注意到,中国这两年地方债登堂入室,每年发行2千亿地方债,我们高度关注实际上存在着天文数字的地方隐性债务。我们前面想说把地方性隐性债务充分考虑的,民营债务余额不到20%,相对权威的刘民康主席提过地方政府债务是7.38亿,相当于GDP的20%,两者相加40%,比如我们政策性机构发行的经营证券,等于准国债。这些合在一起,充其量中国实际债务余额相当于GDP余额50%左右。出了严重问题的希腊这个指标高达125%,另外希腊还有其他一些问题。这个指标并不能说明一切,是参考指标。

  日本这个指标已经在200%,但是日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这个具体分析我们还在做,日本GDP已经很难全面反应其经济实力,他有大量海外资产和海外资产收益。有人说,日本GDP合在一起说跟美国差不多。

  今年我们为财政政策大局服务同时,提供赤字数量的同时,我们仍然有把握控制公共风险,另外我们要调结构,保增长,促改变,中央对于三农的支持,财政保持对三农投入,每年增长速度20%以上,对三农支出非常明显的,放在重中之重,现在我们所说的稳定大局,我们发展战略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我们弥合二元经济过程中间,都在考虑怎么样稳定农村区域,推进新农村建设,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平缓向城市转移过程。对三农支持,后面要提到对民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支持,4万亿投资7个大投项15000亿的铁路公路建设,1万5千亿的铁路公路电网联网建设显然联系着民生的,4千亿廉租房保障住房建设,住有所居的问题依靠不是产权房和商业房,应该依靠政府直接组织的廉租房和有效提供。廉租房这个层面之上,以公租房和长租房和经济适租房,以及民间二手房一起加入提供起来,使夹心层在里面安安稳稳住进去长租的公租房、适租房。这个两个租房提供好了,市场上面的房价调控依靠我们其他制度建设和必要的信贷等等调整手段,使他们合理化。我们现在房地产业的乱相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治理,我们4万亿里边还有关于环保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科教人类发展的基本项目,在财政继续大力支持民生和社保同时,还要提到社保方面新的制度建设,前些年的新农合,农民因病治贫等直到现在从农村到城镇推行医保制度,以及第二年推行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以后这个制度还要继续扩大覆盖面,另外三年一期的新医改,中央承诺新增8千亿的投入建设医疗保健体系。

  《大众证券报》有一个报道,发改委的张晓强已经相对清晰的提出7大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可圈可点的。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继续努力,本届政期之内,把财政投入占GDP比重,把教育投入占GDP比重4%。

  前一段时间听到,国际上有些人在很有劲头的谈论中国扩张性政策退出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政策层和管理部门基本态度是否定在中国进入后危机时代的概念,我们并不认为我们进入了后危机时代,我们还处在一系列两难困扰阶段上,我们要注意潜在的风险,所以今年不可能正面讨论扩张性政策退出。但是作为前瞻,国际上讲这个政策早晚要退出,很可能采取98年的一轮扩张性政策淡出的方式,不是高调而是很低调的,不声不响的处理政策怎么样退出。财政部的王俊(音)副部长在钓鱼台发展论坛上回应,这一轮不会像钱塘江浪潮嘎然而止,货币政策在前面,财政政策在扩张后往下调,财政政策的调整上一轮在2000年以后1500亿的年度长期建设国债发行按兵不动,三年的GDP增长8%左右。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站在10%以上,这个事情明确表明经济进入新高端之后,我们04年中间才正面谈论政策退出。

  我们现在注意力完全不必放在什么时候政府宣布退出,扩张性政策淡出过程当中一定需要社会各方面非常有把握的看到企业投资,民间投资主导的内生性的经济支撑力已经壮大到足以支撑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的高涨期,那个时候政府退出会采取渐进淡出方式来处理。那么,通胀预期方面前面已经说到了,预期不等于现实的压力,有的从前一段时间更多强调资产价值泡沫,我们股市上没有人谈泡沫的问题,房地产的调控现在走到一半,我们还可以拭目以待。

  CPI今年6、7月间处于高峰,然后调头向下,今年一般情况下不应该出现有杀伤力的情况。另外,国进民退,不要把他当成标签贴,国和民并不是对立关系,我们过去叫国营企业,后来改革开放叫国有企业,后来叫国有民营。当然,现在中央明确股份制是重要实现形式,或者主要实现形式。中国以后国有独资会非常有限,另外一个极端无疑是私有制,个体工商户和家庭企业也不是主要的力量,真正主要力量是中间的混合经济。美国经济危机冲击之下是一种必要的股权结构调整,等到压力过去以后,最可能情况是美国会采取我们相当特别行政区政府采取过减持的方式,把这个股卖去,服务于公共利益,中国人不必在股权结构上动国进民退的标签。我们看到的股份制越来越健全完善发挥主导作用。

  归结到一点,我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总体来说有更强的信心,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问题,财政政策为问题服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短期调控和中长期建设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在市场经济里面第一线要做生产经营决策的企业界的朋友,证券界的朋友要注意发展大事和主要宏观经济动态变化,回到自己具体领域里来说,采取尽可能理智的前瞻性的生产经营决策,这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下面欢迎大家提出问题!谢谢大家!

  提问一:本周末央行说要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你刚刚也提到关注最近的汇率形成机制方面的消息啊,是不是认为近期在造舆论机会,会升息呢?

  贾康:我说的货币政策的动态,并不仅仅是汇率。现在比较微妙,面对两难问题,可能要采取某些举措。

  提问二: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刚才之所以问房地产税的问题,上次因为房产税您的一些话让市场涨了一天。中国房地产产业对中国经济非常微妙的,上面是牵制,上下游那么多行业的状态,又不能动,对于民生来说,又期望他下来,大家都居者有其屋,这个问题可能是这段时间整个证券市场都困扰的问题,不知道贾老师怎么看!

  贾康:房地产调控框架应该更鲜明的理解为“两轨统筹”,一个保障轨一个市场轨,不能把两轨混在一起。比如我前面提到廉租房适租房要脱离,和产权房商品房无关,不能说房价高了大家买不起房子,怎么解决住无所居的问题。我们前面很多大量公共资源配置错位,很多所谓经济适用房转租率和空置率50%到80%,真正解决低端住有所居寥寥可数,只有少数回迁户,很多官员以这个名义住进来了。很多事情可以说弊病已经防不胜防,漏洞百出,管理成本高,实际效果不好,我认为应该淡化经济适用房的概念,政府应该做好廉租房和长租房,如果保障轨做到位了,市场轨的房价怎么样更理性,怎么样少泡沫,怎么样做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上。和中国房地产匹配的住房保有税,不应该给社会造成恐慌心理,应该给大家吃定心丸,有关部门一定要考虑改变,动作一旦推出,首先考虑只对高端有实际调节,对一般的商品住宅很可能不动,特别是老百姓第一套自住房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影响,应该给大家吃定心丸,不要人心惶惶,我现在好不容易有一套房子,要交物业费,还要交物业税,很多恐慌因素上去,不利于改革推进。

  提问三:我们老百姓有一种感觉07年的时候房屋价格非常高,政府打压房价出了很多条措施,最后08、09年下半年都很差,差了以后政府又把政策放宽,然后房屋价格疯涨,比07年最高点涨了还高很多,现在老百姓普遍处于一种对政府的政策有一点信心不足,涨了就打,打了就涨,结果涨的结果比打的结果还要高。现在虽然政府有措施,但是很多老百姓手上有房还不敢卖,也不愿意价格低点抛售,抛了以后没有出政策还好一点,出了政策可能比原来疯涨还要高。另外,贾康老师你作为专家,中央政治局集体讲课的主要讲师,给胡锦涛温家宝等最高领导人讲课的,能不能再给中南海建议,老百姓对政府这种政策波动带来的价格的困惑能不能让上面知道一点这方面的声音,谢谢!

  贾康:我回应一下你的两个问题。我也注意到现在社会成员里面自己有多套房的人,确实有一点感觉不太好把握,一方面觉得我如果要卖这个房子,应该尽可能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上的最大化,现在不是一个卖房的好时间,但是他也有一个害怕,如果政府调控措施真的比较强硬,实现房价回调不是更有损失吗?我个人觉得这次税制建设方面有所动作的话,现在看来某些一线城市有动作,带有试验形式。现在一线城市房价已经有所企稳,可能还有相对明显的回调,这是不可避免的短期反应,消化回调或长或短,但是不会很长,消化回调整个房价仍然不会很沉稳,这个基本规律决定着房价处于长期上扬的曲线。如果你自己并不急着要花钱,那么你可以自己掌握先把自己不住的房子租出去,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收入,冲抵自己所受帐面上的负担,或者减少自己的净损失。

  通过税收机制调节,能使房子空置率下降,这样符合我们集约利用土地的优化,如果少数人真的急于花钱没办法,把房子卖出去也不会亏本。我们所里面有一个到现在仍然是农村身份的同事,农村进城以后在我们所里做临时工,仍然没有北京户口,但是在北京居住十多年了,前几年凑了一笔钱40万买了套小房子,现在已经升值到140万,他说北京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他说很难想象我这一辈子能赚到100万,虽然100万是数字。所以不要陷入恐慌,有多套房的,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把它运作一下,无论多赚一点还是少赚一点,中国经济成长在后面,大家以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一般的情况下如果真的特别要花钱,宁可把这个房子做抵押取得贷款,你认为再过1、2年卖好价钱,再3、4年卖好价钱,你还不如利用出租取得抵押贷款。

  我多少有一点直率的特点,我们觉得应该反应老百姓的心态,中国社会要求和谐,就是要各种诉求都能表现出来,哪怕你听起来这个话很不好听,我不赞同动不动骂人。你看任志强骂了这么长时间,前几天有人说任志强在博客里面批我,但是我们参加活动的时候两个人还有很多共同点,关系很好。地方政府现在短期行为普遍,但绝对不能把板子打到分税制上。恰恰分税制在实施中演化成的包干制带来政府行为短期化,带来过度依靠土地财政,土地批租缺少理性行为。要靠制度建设把这个事情做好,不是简单的指责地方政府,简单的泄愤并不解决中国现代的问题。什么样的话都可以说,但随便说说并不能解决问题。网民骂茅于轼老师,茅于轼老师建议廉租房设计成为没有自己单用卫生间的公共厕所方式,经济学说廉租房很费管理成本,过几年富起来了劝出去那可不好劝,你设计成没有自己的单人厕所的房子,有了钱无可忍耐,自己搬走了,这个建议经济上可行,但是被网民骂得狗血淋头。政治家得注意考虑社会心态,大家共同博弈,共赢吧!

  所以我也提出一些建议,方方面面充分考虑社会上不同利益集团的需求,比较富的人比较穷的人大家在一个社会里面,今天富并不表示你一辈子都富,今天穷不一定以后穷。

相关阅读:
  • ·房产税能否挤掉房价泡沫?
  • ·网店实名制即将实行 店主忧收税考虑关店
  • ·高价楼盘土地增值税将重点清算
  • ·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抵免所得税额需留意
  • ·中国或推迟房产税的实施
  • ·经济信息:专家称资源税改革新疆地税年将新增百亿
  • ·中国或推迟房产税的实施
  • ·欧盟拟加快银行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