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叫人呼“县疙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1:54:43
莫叫人呼“县疙瘩”
林永蔚
重庆市曲艺团协同我市多个演艺团体,战高温、斗酷暑、抓主流、创精品,终于在我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庆典中,隆重推出了《月光下的水仙》这出以曲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型舞台剧。
前月,《月》剧在市文化宫为某近郊地区演出专场,观剧者为有组织前来的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工作人员,身份大致应与普通市民有别,可谓是有代表性的地方精英集聚。
《月》剧主题深刻,艺术地再现了抗战中“中共南方局”在重庆的一段感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历程。笔者有幸忝位其间,如饮醇醴般的欣赏着这舞台上久违了的感人至深的主流艺术。动情之处,热泪满腮,意往神牵,壮怀激烈,仿佛亲临了“筑起我们新的长城”那个伟大的时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深感有一种力量在胸中涌动,自尊、自爱、自强的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剧情如此感人,演出甚是认真,但是一些人却并未产生共呜,演出中约有百余人哑然退场,丢下了遗憾和扫兴。临近结束,台上全体演员轮次鞠躬殷勤致意 。大幕尚未落下,余音犹在耳边,可观众表情漠然,只闻座板翻动之纷杂,没有掌声不息之热烈,更不用说专场观剧组织者给演职员的献花答谢,握别言欢。演出人员眼见今夜这批观众匆匆离去,似感悻悻,有演艺圈内人士言及此事,好言者嘲之曰:“县疙瘩!” 余亦系该地之“子民”,闻之面含羞赧,无言以对。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讲究诚信友爱和文明礼仪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前提。
从某个角度上说,社会中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仅可分为劳动者和劳动成果享受者两类,即服务与接受服务两个对立统一的集合体。今天你演出,我观赏,即是我在享受对方的劳动成果。《礼记》说“虽负贩者必有尊也”,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劳动成果享受者千万别以为你给了钱,买了票就可高高踞上,心安理得,忽视劳动成果授受之间的人文关怀。孟子曰:“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人为社会付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是一种高尚精神的体现,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对劳动者表示尊重和感激,这才是一个文明友善的社会的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史称礼仪之邦,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礼”文化似乎有些滑坡。据国内一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普遍感染有“不诚实”、“贪小便宜”、“嫌贫爱富”、“粗野无礼”等等不文明的痈疽。这些年来,我们在学校、社区教育中强化了礼仪教育。本月,中央文明委还公示了全国文明精神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名单。我市在即将召开的亚太市长峰会筹备工作中,也把市民的行为礼仪教育列为了重要内容。我们抓住这些契机对我们的干部和群众来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据笔者所知,有关文章对公民参加集会该怎么样,看演出又该怎么样都有明确的叙述。上述这次演出,作为一个地方名义的观众集合,如此表现,确是有点“失格”。“细节铸成完美”,这个剧目大致要组织许多个专场演出吧,相形见拙,一句“县疙瘩”到是十分发人深省的。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表征性的东西。有全国人大代表提案,建议组织专家编写全国统一的礼仪教材,将公务员礼仪教育立法,使推广民族礼仪成为政府行为。愚以为,国民礼仪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在文化层面的表现,我们的先生女士们千万别以为是生活细节,切切不可等闲视之。  《论语》要求人们做到“恭宽信惠敏”,凡事以“礼”为先,人皆拘“礼”,则四海和谐,共臻“大同”。让“县疙瘩”进历史博物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