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不堪公务接待之重是一面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39:19
端午小长假,到山西平遥旅游的12600多名游客中,2000多人没有买门票,多为公务接待。繁冗的公务旅游接待令平遥县不堪重负,最多的时候,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近10万人次公务接待的吃、住及礼品开销,是不好统计的“天文数字”。与此同时,平遥因缺乏保护资金导致城墙坍塌。而为古城开发所需的新城开发及古城搬迁,至少还存在2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 (《成都商报》 6月17日)

  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这意味着,平遥古城内所有的景点收费所得收入,都须用于文物保护和修缮用途。但事实却是,繁冗的公务旅游接待挤占了文物维护费用,文物保护有着大量的资金缺口。这样的“结果”令人叹息和警惕,严格说起来,被公务接待的又何止是一个平遥古城呢?“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对口的公务接待”,平遥县多个部门的官员向记者抱怨——不管是不是“公务”,只要上面来人,下面就得接待,衣食住行外加纪念品,如此大量的“接待费用”自然不可能由哪一个官员来埋单,只能是公共财政。

  公款接待费用到底是多少,恐怕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数字出来。不过,这样的数字究竟是“大小多少”也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过多过滥的各级公款接待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屡禁不止的痼疾,迫切需要治疗。

  多年前,瑞典副首相莫娜购物时借用了政府为其提供的信用卡,尽管后来将钱还回去了,但经媒体揭露后,她仍然不得不辞去现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应朋友之请乘游艇度假,被媒体知道后紧追不放,巴罗佐差点因此下台。外国人的接待何以这么简朴呢?不是人家抠门,也不是单纯的观念与文化差异,而是在于有刚性健全的制度约束,还有强大有效的公共监督,公款吃喝的每一笔费用都在纳税人的眼皮底下,想浪费也浪费不了。假如平遥古城的公务接待也有着有效的公共监督,又何以导致不堪重负?公款支出的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必要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这是公款接待之风甚嚣尘上的根源所在。

  让公务接待在阳光下运行——只要这一点能做到,“被公务接待”的平遥古城也就不会出现了。反过来说,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平遥古城也不过是一面折射公务接待浪费乱象的镜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