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注意事项 - 健康饮食 - 化学与健康论坛 化学健康论坛 - Powered by 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07:29

服药注意事项

事项, 服药 1. 严格有服用时间限制的药物(饭前饭后)及其原因:
心血管病人用药,应该早上服不宜晚上服。对高血压病人来说,一天之内,会出现两个血压高峰期,一个高峰是上午9时到11时,另一个高峰是晚上6时到7时,尤其是早上的血压陡升可能导致心血管意外,而到了晚上,由于神经调节机制,人的血压会自然下降。控制血压的昼夜波动,用药很有讲究。降压药的普通片剂,如果一天服3次,血药浓度比较大,直接影响到血压,血压忽高忽低对心脑肝肾的影响比持续高血压损害更大。建议吃每天一次的药,可以在早上7时服药,到早上9时血压高峰段,血液里的药物浓度已经能够起效了;降压药一般不要在晚上吃,睡着时血药浓度最高,降血压作用最强,而晚上即使不服药,血压已经下降了,血压降得太低,心脑肝肾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器官损害。心绞痛病人常服硝苯地平类药物,这类药有预防心绞痛的药效,白天晚上有明显的差别。如果每天吃80毫克,几乎完全取消通常在上午6时到中午12时发生的心肌缺血高峰。但是,对于晚上9时到凌晨零时发生的心肌缺血,药效的强度就明显不如上午6时到中午12时。
哮喘病人用药,临睡前服最好。哮喘病人呼吸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差,晚上或清晨气道阻力增加时,可以诱发哮喘,根据哮喘的发病规律和药效规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哮喘病人常用的茶碱类药物,这类药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非常近,它的特点是白天吸收快,晚上吸收较慢,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量,这样,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会比较长,不良反应也较轻。绝大多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因为凌晨零时至2时是哮喘病人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酰胆碱和组织胺反应最为敏感的时间。
糖尿病人用药,胰岛素早晨用好。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尿糖昼夜有一定的规律,用胰岛素降糖,药效上午的作用较下午强。糖尿病早晨需要的胰岛素的量相对要更多一些,糖尿病人的尿钾排泄较多,昼夜节律的峰值时较正常人大约延迟2小时,有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患者还要再延迟2小时。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上午10时给药,降血糖作用最强。
普通片剂,大多数是每天三次给药,按道理,是每8个小时给一次,但是这与我们的作息时间有冲突,很难半夜起来服药,具体什么时间服,一般是看对饮食和胃肠道有没有影响,可以大致将吃药时间和
一日三餐分类:
  晨起空腹吃的药:如驱虫药如四氯乙烯,要在半空腹或空腹时服下,如果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盐类泻药如硫酸钠、硫酸镁等,这些药服用后应多喝水。早上起来空腹吃这些药,使药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使药迅速入肠发挥作用,服后4~5小时致泻。食物可减少其吸收。
  睡前吃的药:睡前15~30分钟吃的药。包括泻药如大黄、酚酞等;催眠药类,入睡快的,可在临睡时服;入睡较慢的,服后半小时至1小时起作用,应提早服。这些药服后8~12小时见效。
  饭前吃的药:饭前30~60分钟吃的药。有止泻的收敛药,饭前吃可使药较快通过胃入小肠,遇碱性肠液分解出鞣酸,起止泻作用;有胃壁保护药,饭前吃使药充分作用于胃壁;有吸附药、胃内食物少,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有胃肠解痉药、饭前吃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大多数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的出于吸收的考虑如果不是特别要求也一般要求饭前吃;饭前吃的药还有止吐药、利胆药、肠道抗感染药、肠用丸剂等。
  饭后吃的药:饭后15~30分钟吃的药。大部分药物可在饭后服,特别是: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吲哚美辛、盐酸奎宁、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呋喃丙胺、亚砷酸钾溶液、醋酸钾、多西环素、黄连素等;呋喃妥因、普萘洛尔、苯妥英钠、螺内酯、氢氯噻嗪等;维生素B2。饭后吃药可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吸收也会更好。


2. 抗生素类药药品擅自增减药量的恶果:
增加药量的后果比较明显。抗菌药,如抗结核治疗时使用的利福平、异烟肼等就容易发生肝脏损害;还有大家经常使用的红霉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等也可以出现肝损害。另外广泛使用的头孢拉定等还有肾毒性,庆大霉素还有耳毒性和肾毒性,使用时都须注意用量。
但是擅自减少药量将只能达到抑菌的作用,细菌不能完全杀死的话,就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了。

3. 药物共同作用的注意事项:
药物联用使毒副反应增加: 临床常见处方有异烟肼加利福平、乙胺丁醇与消炎痛联用, 前三种为抗痨一线药物, 常规为两种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及药物疗效期。但异烟肼、利福平有损害肝脏作用, 异烟肼的黄疸发生
率为0 . 1 %~ 1 %, 利福平致混合型黄疸的发生率可达5 %~ 7 %, 且利福平可加快异烟肼乙酰化, 加重肝毒性, 两者合用应注意肝损害的不良反应, 再加上亦具肝损害的消炎痛, 易使毒副作用增加。
药物合用降低疗效: 西米替丁与氢氧化铝凝胶同用易降低疗效。西米替丁为H 2 受体拮抗剂, 作用于胃腺体壁细胞的H 2 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氢氧化铝凝胶作用机理为中和胃酸, 并在溃疡面形成凝胶性保护膜。有报道, 二者联合应用, 后者可减少前者吸收2 0 %~ 3 0 %, 使西米替丁的血液浓度下降, 疗效降低。临床还可见类似错误联用方式, 如氢氧化铝凝胶加雷尼替丁、西米替丁、肝乐( 含氢氧化铝) 等。
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 阿司匹林与消炎痛同用, 两者同属非甾体抗炎药, 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而产生解毒、镇痛与消炎作用。两药合用, 阿司匹林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抑制消炎痛吸收, 使药物浓度降低, 故不宜联用。
药物配伍发生理化性质变化: 维生素C同核黄素联用, 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性, 核黄素为两性化合物, 其氧化性大于还原性。同时服用将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维生素C使核黄素破坏为还原型维生素B2 而失效, 这种经典配伍禁忌, 临床上仍常会发生。
4. 虚假药品广告辨认方法:
一、处方药的广告是不允许登载在大众传媒上的,因此,这种广告一旦发现必然是虚假广告。
二、药品广告是不允许含有“不科学的表示疗效的断言或保证”的,同时不可以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大部分非法广告都会含有这些,是检验虚假广告的最好方法。
三、凡是说有“国家级新药”、“省级新药”说法的药品都是违法的,因为只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才有资格审批新药(省级的就必然是假的,“国家级新药”这种提法原则上也是不允许的)。
四、标准批准文号为(省级单位简称)药广审(视、听、文三种传播方式选一)第XXXXX号。最后一定是10位数字。有些虚假广告经常犯这些错误,也可以用过批准文号来鉴定。 收藏 分享

 

Teng_s200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Teng_s2000 当前离线

UID
87 
帖子
精华
积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5 
最后登录
2009-12-1 

新手上路

精华
积分
威望
8  
健康币
8  
2# 发表于 2009-11-18 16:04 | 只看该作者 5. 其他饮品辅助药物服用可能的问题(含干吞):
干吞的害处:
一、会对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造成损害:患者在吃药时若干吞,会使药物长时间地滞留在食管中。若该药物浓度过大或刺激性特别强,就会对食管黏膜产生刺激,甚至会导致食管黏膜发生癌变。同样,服药时若饮水量不足,药物在胃中就无法得到迅速的溶解和稀释,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
  二、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药物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它被人体吸收的多少。患者在服用一些难溶性药物时,若饮水量不足,会使这类药物很难溶解,从而会影响人体对它的吸收,降低它的疗效,有些药物还会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另外,吃药时若多喝点水,还可以减少胃酸对药物的破坏。
  三、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排泄:药物在人体内主要是通过肾脏来排泄。吃药时若饮水量不足,会使药物在肾脏中的残留量增多,这样会给肾功能造成损害。
茶水送药的害处:
       一、茶叶中的鞣酸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作用产生沉淀, 可影响疗效和产生副作用。 这些药物有如胃蛋白酶、胰酶片、多酶片、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
      二、茶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成分,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对安眠药类 有抑制作用。 如鲁米那、安定、眠尔通、利眠宁等。
三、通常喝中药是不用茶水送服的,因为喝茶会“解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很容易与生物碱发生不溶性沉淀。而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碱,如麻黄中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黄连、黄柏中含有小檗碱,百部中含有百部碱。同时,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阻止人体对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因而在服用党参、黄芪、山药等补益药时,饮用茶水,特别是饮用浓茶,也会降低药效。
牛奶送药的坏处:
一、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如钙、磷、铁,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铬合物或难溶性盐类,使药物难以吸收;有些药物甚至会被这些物质破坏,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疗效;同时,人体对牛奶的吸收也会受影响,而且还会加重胃的负担。
二、有一些药物会产生毒性反应,比如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抗贫血药物(硫酸亚铁等含铁制剂)、强心甙类药物(地高辛、西地兰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中枢神经抑制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部分抗酸药(枸橼酸铋钾、碳酸氢钠等)、钙、铝制剂(葡萄糖酸钙、氢氧化铝等)、氨茶碱、异烟肼,还有绝大部分的中草药和中成药。
果汁送药的坏处:
  一、果汁中大都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一些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吸收,影响药效。如红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糖衣片,在酸性环境中,糖衣的溶解会加速,使药物没有进入小肠前就失去了作用,甚至会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有害物质。
  二、在酸性环境中,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增强,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复方阿司匹林等,在酸性环境中会刺激胃黏膜,重者可能造成胃黏膜出血。此外,除了果汁,蔬菜汁、碳酸饮料也不能用来送服药物。

TOP

Teng_s200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Teng_s2000 当前离线

UID
87 
帖子
精华
积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5 
最后登录
2009-12-1 

新手上路

精华
积分
威望
8  
健康币
8  
3# 发表于 2009-11-18 16:05 | 只看该作者 6. 不得擅自停药换药的药品举例:
心血管药物
抗心绞痛的药物:如消心痛、心得安等,若随意中断,易导致心绞痛发作,甚者引起心肌梗塞。  
硝酸甘油类药物:如果骤然停服,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  
降压药:突然停用降压药可乐安、甲基多巴,会造成血压在短期内重新上升,甚至超过治疗前,出现头痛、头晕、眩晕、呕吐、视力模糊等高血压危象,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死亡。  
抗心律失常药:骤停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卡多因,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房纤颤。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长期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使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皮质激素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在感染、创伤、手术等诱因下,可突然出现头昏、恶心、呕吐、休克及低血糖昏迷等症状)。或者是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表现为腓肠肌及股部等肌肉疼痛,且可伴有肌肉僵硬现象;膝及踝部等关节疼痛;全身无力;情绪消沉;发热、恶心、呕吐等;或者是复发和反跳(病情加重)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疲倦等,甚至发生休克、死亡。
抗癫痫药  
若骤然停药,会导致癫痫频频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在用药过程中如改用其他新药,原用药也不可骤停,要与新药同时服用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量,待到病情完全控制后,方可完全停药。  
镇静安眠药物  
长期服用安定、安宁、去甲羟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水合氯醛等药物,如骤然停药,就会出现焦虑、兴奋、震颤、肌肉抽搐、头痛、胃肠功能失调、厌食、感知过敏、癫痫发作等症状。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氯丙嗪期间,尽管已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发作,但如果突然停药,则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现象的急剧恶化。因此,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在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并在一段时间内应用维持量(每日50~100毫克),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抗抑郁药物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喜普妙等,突然停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肌肉痛、焦虑等症状。抑郁症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充分,复发次数增多,不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降血糖药物  
如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就立即停用降血糖药物,可使血糖浓度急剧上升,使病情恶化。特别是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治疗显效后如果突然停用胰岛素,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乃至昏迷。  
抗生素以及抗结核类药物  
许多细菌感染病人用抗生素后,发烧、乏力等感染症状迅速消失,实际上细菌尚未彻底清除。这时,如果病人以为药到病除而擅自停药,结果会导致病情反复、恶化及细菌耐药性产生。  

至于各类抗结核药物,目前采取短程督促强用药9个月,甚至在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服用,以防复发。如果停药过早,不仅复发,且会转为晚期结核和全性播散性结核,给彻底治疗带来困难。
  
抗乙肝药物  
拉米夫定(贺普丁)是当前最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口服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该药在服药过程中如果突然停服,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拉米夫定是强力的抗HBV(乙肝病毒)药物,服用期间HBV被强力地抑制了,病情当然也会大大好转,但是突然停药,HBV立即就被"解放"了,可能很快造成肝损伤,甚至比原来还要加重,病人的症状又出现了,这就叫"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  
与此同时,病人的转氨酶会上升,可能达到正常上限的3~10倍;出现黄疸,胆红素超过正常值2倍;乙肝病毒DNA由阴转阳,严重者还可能发生肝衰竭乃至死亡。  

7. 药品过期可能导致的问题:
一、疗效降低、成分改变 过期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发挥不出原来的药效。若时间过长或存放药品的环境不符合要求,药品的化学成分会分解出有害杂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如维生素C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会被氧化,氧化后的维生素C对人体有害;磺胺类、青霉素类药品过期后,易引发过敏和休克。
二、药效全无 药品长期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会脱水,在潮湿的地方易吸潮,脱水、吸潮的药品进入人体后不能分解,不会产生疗效。
三、发生霉变 中成药类,尤其是冲剂、蜜丸等,放置时间过长,在一定温度下易发生霉变,成为细菌孳生的温床。这种肉眼难以识别的霉变,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加重病情。
8. 维生素服用误区:
尽管维生素有益健康,但并非可以无限量服用。只有溶于水的维生素(维生素C、B)能够随尿液排出体外。在维生素被排泄之前,它们要经过人的机体,溶于脂肪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更会沉淀在脂肪组织和肝脏内。因此,过量服用维生素特别危险,怀孕期间妇女过量服用维生素可造成婴儿畸形。每天摄取大约75毫克维生素C就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过量服用维生素C有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腹泻、牙龈出血,甚至加速肾结石形成以及造成心脏循环系统方面的疾病。服用维生素D过多会加速动脉硬化,严重超量还会中毒致死。维生素K过量会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
9.中成药服用常见误区:
一、望文生义:药物的作用由药物的性质及组成所决定,专业医生用药不受药名左右。而是看药物的成分。一般人没有专业知识,往往会望文生义,患感冒就买与“感冒”有关的药物,有胃病就买与“胃”字有关的药物。有的服后有效,有的服后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如喉症丸由苦寒清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对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有效,但对慢性喉炎效果就不好了。又如痛经丸能治疗妇女痛经,但只适应于寒凝血淤之痛经,气血虚弱的痛经就无效了。造成这种误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诊断错误,不是该病而用治疗该病的药物。二是中成药讲究辨证治疗,同病不同证,如果寒证就用清热药,热证就用祛寒药,当然无效。
  二、以贵为上:有些人购药也看药物的成分,却主要是看有无贵重的药物成分,认为贵重的药物功效必佳。有些药物如安宫牛黄丸、清心牛黄丸中的牛黄是一味贵重而起主要作用的药物,缺之则功效较差。但有些人看到xx虎骨丸或虎骨xx丸就认为是好药,药效必佳。殊不知现在老虎都少见,哪来那么多虎骨入药呢?乌鸡丸与乌鸡白凤丸是同药不同名,有些人买后者而不买前者,因为有“白凤”会更贵重。

  三、无病滥补:有些人对补脑、补肾、补气、补阳的药物感兴趣,常常 对号入座,认为自己肾虚、气虚、血虚而大量服用。实际上,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是虚证才用补药,非虚证用补药反而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就算是精神不佳,或是一些“亚健康”状态,只要适当休息,调节饮食,是完全可以恢复的。“是药三分毒”,就算补药也不例外,还是不要滥补为好。
服药注意事项 - 健康饮食 - 化学与健康论坛 化学健康论坛 - Powered by D... 化学与生活(饮食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 健康宝贝论坛 - 健康宝贝网 - Powered by D... 门球与健康 - 门球论坛 - 华奥星空论坛 华奥星空论坛 - Powered by Dis... 饮茶与健康 - 中基网-化学教育 饮茶与健康 - 中基网-化学教育 专家提醒:经常骑自行车可预防癌症 - 环境健康 - 中青论坛 - Powered by D... 我搜集的豆浆食谱 - 健康饮食 - 中国报道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 健康之路 - 央视网论坛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 健康之路 - 央视网论坛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 健康之路 - 央视网论坛 给爱喝酒人士的解酒的妙方 - 美食与健康 - 中新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给爱喝酒人士的解酒的妙方 - 美食与健康 - 中新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 植物化学物与人体健康国际研讨会专家共识 健康产业将成“财富第五波” 拔丝地瓜,南瓜(页 1) - 美食健康区 - 阳光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转帖:“当医生的宝宝遭遇感冒” - 宝宝健康 - 儿童教育论坛 - Powered by ... 职场成功必须经过六项修炼 普生健康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net 职场成功必须经过六项修炼 普生健康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net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太有用了) - 健康话题 - 京华论坛 - Powered by Dis... 世界六大健康饮品 - 养生(生命时报专区) - 环球论坛 - Powered by Dis... 冰箱中最不健康食品 你家有几种? - 好吃店 - 扬子活力论坛 - Powered by ... 人体8个部位越丑陋越健康 - 千龙大会堂 - 京华论坛 - Powered by Disc... 没有任何不舒服,就不需要做健康检查吗? 首席专家网论坛 - powered by mba-... 睡不着觉,在五脏上找原因 - 健康话题 - 京华论坛 - Powered by Dis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