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灸 - 针灸常识 - 中国中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9:06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应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
   
    关于晕灸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其实,晕灸与晕针一样都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
   
    1.原因
   
    关于晕灸的原因,《标幽赋》曾云:“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1)体质原因  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特别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灸者,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
   
    (2)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灸。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在刺激的种类上,以艾灸多见。
   
    (3)体位原因  一般来说,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
   
    (4)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2.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以下三期。
   
    先兆期:头部各种不适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适,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
   
    发作期: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凉,摇晃不稳,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数可伴惊厥发作。
   
    后期: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
   
    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被称为延迟晕灸,应特别注意。
   
    3. 预防方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晕针的预防:“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有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素问·刺禁论》)。其实同样适于晕灸。现代主要从心理和生理上进行预防。
   
    (1)心理预防  主要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灸时哭笑、惊叫、战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共分三法:
   
    语言诱导:施灸前,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松弛训练: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静)状态后,始行灸刺。
   
    转移注意力:对急躁、好动、注意力涣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
   
    (2)生理预防  饥饿患者,灸前宜适当进食;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特别对有晕针或晕灸史者,最好采取侧卧位,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
   
    在施灸过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应立即处理。灸疗结束后,最好能嘱患者在诊室休息5~10min后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灸。
   
    4.处理方法
   
    (1)轻度晕灸  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2)重度晕灸  即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据我们多年体会,此类患者在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药艾条,点燃后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不宜离头皮太近,以免烫伤,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如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
   
晕灸 - 针灸常识 - 中国中医网 灸法注意事项 - 针灸常识 - 中国中医网 灸疗中毒 - 针灸常识 - 中国中医网 灸疗过敏 - 针灸常识 - 中国中医网 肥胖人士不妨试试针灸减肥 - 针灸减肥 - 中国中医网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中医养生|中医专业交流|伤寒|针灸推拿 - Po... 针灸歌诀《针灸大成》 - 针灸拔罐 - 民间中医网 - 中医养生,中医咨询,中医书籍,中医...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 - 针灸推拿讨论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中医养... 针灸拔罐治疗黄褐斑 - 拔罐养生 - 中国中医网 治落枕可采用指掐内关法 - 百病针灸 - 中国中医网 意外的收获--治疗口腔溃疡 - 针灸推拿讨论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 秘传穴位疗法经验 1-转 - 针灸推拿讨论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 秘传穴位疗法经验 12转 - 针灸推拿讨论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 (转)各家烧山火透天凉 - 针灸推拿讨论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 胸腹穴位 中医推拿 中医按摩 推拿按摩 保健按摩 经络学 针灸 刮痧 推拿常识 ... 针灸 中国针灸学 女生健康常识 - 中医学生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中医养生|中医... 药线点灸_中医针灸_中华中医网 拔罐后,拔罐处凉 - 针灸拔罐 - 民间中医网 - 中医养生,中医咨询,中医书籍,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转)各家烧山火透天凉 - 针灸推拿讨论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转)各家烧山火透天凉 - 针灸推拿讨论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 火疗的功效 - 火疗常识 - 中国中医网 火疗的功效 - 火疗常识 - 中国中医网 火疗的功效 - 火疗常识 - 中国中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