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记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29:57

今日花明楼

 

长沙这个地方,七月的天气象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早晨上车的时候,是晴转多云。现在刚刚离开长沙20公里,哗哗的雨,伴着隆隆的雷声就浇下来了。旅行车在坑洼不平的柏油路上,缓缓前行。大概过了二十分钟,雷雨停了,依然是无法摆脱的灼热。沿途的村屯,似乎并不富裕。那些一闪而过的农舍,屋子里面黑幽幽的,可以看见板柜、八仙桌之类的简易家具。在屋前和村边的大树底下纳凉的,几乎都是女人、孩子、阿公和阿婆。村里的青壮年,可能都到外地“打工”去了。这里的生活水平,与沿海地区比,确有天壤之别。

汽车离开宁乡县,向南行驶40公里,到了花明楼镇。这是乡政府的所在地。镇中心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花明楼三个金字篆刻在横额上。街旁的建筑也有一种气势,令人感到它比一般乡镇有实力,有优势,财大气粗。从镇里出来,绕过一个山岬,远远地可以望见刘少奇的故乡一一炭子冲。

应该说这是一块“圣地”。平缓的山丘青翠苍茫,前面的池塘里,一群白鹅在悠闲地游着。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撒下来,村子好像罩着“灵气”,生机盎然,景色也更加宜人。不知是因为“人杰地灵”的关系,还是什么神奇的力量,田里金灿灿的稻子,显得格外耀眼,丰收已经在望。

进入炭子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少奇的全身铜像。据说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和程允贤设计监造的。像高7.1米,仪态威严而逼真。细细端详起来,冷峻的面容带着沉思,凝视着远方。那威武不屈,忧国忧民的神态,展示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大胸怀和高贵品格。刘少奇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他的历史功绩早已载入史册。可是,在我们向这位革命前辈深深鞠躬的时候,不能不有一些遗憾。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他作为国家主席,竟然无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生命,实在是一种悲哀。

离开铜像北行的时候,天又开始下雨了。路两旁的棚子里,除了食品和水果摊,都是卖纪念品的小商小贩。刘少奇的头像、画册、照片、字画和各种工艺品,应有尽有。交易也很红火。人行道上,几个老太太不守规矩,跟在游客的后面,拉拉扯扯,强买强卖。一枚乳胶制成的头像要10元钱,最后是一元钱卖了俩。

刘少奇的故居,坐东朝西,占地800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青瓦白墙,幽深而朴实。是刘少奇的曾祖父刘再洲所建,号称“大乙堂”。

通过槽门,是一个院落。往里走首先进入的是堂屋。这是刘家祭祀神灵的地方。正面墙上神龛里供奉着一尊财神。靠墙放了二个大板柜,两条长凳。侧面墙上挂着刘少奇和王光美61年回故居时的合影。由堂屋向南是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居室,再过一道门就是刘少奇的卧室了。室内摆放着陈旧的家具,有架子床、书桌、太师椅和从屋顶拖下来的蚊帐。当年刘少奇夫妇回乡时就在这里住宿办公。在堂屋里召开座谈会,了解群众疾苦,筹划治国方略,寻求把百姓从天灾人祸中解救出来的办法。

越过大哥刘墨卿的屋子,是刘少奇父亲刘寿生和母亲鲁氏的卧室。18981124日,刘少奇就诞生在那张大板床上。再往前走,是三哥刘作衡的卧室,还有客厅、书房、谷米房、农具室、厨房、洗澡房、排水井等。在刘少奇卧室的旁边,是一处制酒的作坊。当年,刘家的酒在花明楼是很有名气的。

今年是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位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政府正在对刘少奇纪念馆进行全面整修,原来八个展厅的装饰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据纪念馆负责人介绍,每个展室都要充实新内容,采用电子技术,重新进行布置。待到百年祭奠之时,将会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刘少奇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

整修期间,原来的展板都布置在院内的长廊里,供游人参观凭吊。那位讲解小姐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时而声泪俱下地解说,让人心潮起伏,感动不已。“文革”对中国人来说是“十年浩劫”,对刘少奇则是灭顶之灾。他被江青、林彪一伙迫害了三年零四个月,受尽了污辱、折磨和摧残,于19691111日惨死在河南开封的一个地下室里。时年71岁。

在纪念馆的院子里,有一个怀念亭,匾额为彭真所题。正面柱子上,是一副对联:

革命仗雄才论功曾与周朱并;

经邦怀远略筹策令随日月新。

这是对刘少奇历史地位的评价。他一生谦虚谨慎,不图虚名,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会永远怀念他。

刘少奇与毛泽东是真正的同乡。花明楼距韶山不过四十公里。他们曾经同舟共济,共同谋划富民强国之道。而且刘少奇是在全党树立毛泽东思想旗帜的第一人。但是,往昔肝胆相照的好同志,终因路线不同而分道扬镳。一场文化大革命,把刘少奇开除出党。送去见了马克思。这是多么严酷的历史啊。假如没有那场“噩梦”,中国将会更美好。

雨过天晴,炭子冲沐浴在阳光里。瞻仰刘少奇故居的人们,一队接着一队,络绎不绝,气氛显得十分凝重。不论是大人、孩子还是外国人,好像都要献上一份深深的哀思,缅怀这位忍辱负重,不计个人生死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