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出口强劲复苏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34:53

外贸出口强劲复苏揭秘

标签: 出口  家具  增长  需求  外贸出口  分类: 宏观金融 2010-06-07 15:51

     

李牧群  宏观首席研究员

      从2009年12月份开始,中国外贸出口连续4个月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量超过受金融危机影响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

    表面上看来,外贸出口的大幅增长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缘故,其实深究起来并非如此。外贸出口的强劲反弹,其需求源头和产品结构,呈现出与危机前不一样的趋势。

中国外贸出口强劲复苏

    中国外贸出口形势显著改善。出口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且进入10年后增长幅度惊人。2009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增速达到17.7%,是09年以来,出口数据首次转正;进入10年后复苏态势更是明显,一季度增长28.7%,其中2月当月出口945.2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5.7%,3月份出口也达到1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8.7%,环比增长18.6%。今年春节后在沿海省份又一次出现大规模的“民工荒”,这种出口企业劳动力供给紧张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出口的大幅回升。

    今年初出口的大幅增长不仅仅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用09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的数据和受金融危机影响前的07年12月份到08年3月份数据相比,09年12月份,今年2月份和3月份出口增长分别为14.2%、8.2%、和2.9%,10年1月份出口也几乎与08年同期持平,这些显示了出口实现了实际意义上的强劲复苏。

出口结构的不同

    高新技术产品引领整体出口增长。一季度各类制造业产品出口量均呈大幅增长态势,显示出2010年全年出口强劲增长的希望。在所有出口商品中,今年一季度,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90.6亿美元,同比增长39.1%,高出同期中国总体出口增速10.4个百分点,占同期出口总值的31.3%,其中像彩电、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出口增长更是达到48.2%和54.3%。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也呈现快速增长,其中服装出口240.4亿美元,增长9.1%,纺织品出口152.1亿美元,增长26.6%,鞋类出口72.6亿美元,增长13.8%,玩具出口15.8亿美元,增长21.8%,家具出口70.6亿美元,增长20.6%。

    而资源类产品的出口则呈负增长,一季度煤、焦炭、原油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8.4%、1.9%和33.3%。

    高新技术产品的强劲增长并非仅是由于去年同期高新产品出口所受冲击较大造成的。10年前3个月服装、纺织、鞋类、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较尚未受金融危机影响的08年同期,分别增长3.6%、6.8%、14.8%、5.0%和10.2%;而高新技术产品总体增长6.9%,其中彩电和集成电路增长更是达到21.1%和21.2%。

出口地区的变化

    出口强势恢复的根源在非主要市场的强劲需求。欧美等传统主要出口市场对此次出口反弹贡献有限。数据显示在此轮出口增长中,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中国传统主要出口市场的反弹并不显著,除欧盟外增长速度大幅低于出口平均增长幅度。

    尤其是与金融危机前(2008年同期)相比,对欧美日等国家出口增长占出口总值增量的比例偏低,除去欧盟的贡献量达到13%外,美国贡献量不到总体的10%,日本和韩国的贡献甚至为负。

    对其他非主要出口国家的增长是此次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尽管占总出口份额尚不高,巴西、印度、东盟等非中国传统出口市场的强劲需求成为此轮出口反弹的主要贡献;尤其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带来了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大幅增长,其增长量甚至占中国出口总增长的35%以上。这种与非主要出口国家贸易的超幅度增长显示了中国在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实施的包括自由贸易区的一系列有计划地向新兴市场谋求全盘布局、扩大出口渠道措施的奏效。

2010年外贸出口预测

       2010年出口可以实现持续反弹的势头。有研究预测美国的企业将会在上半年开始补库存,欧洲等其他发达国家企业的现有库存也将会在今年3季度左右耗空,因此对发达国家出口有望于下半年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比重将会有所扩大。在目前发达国家尚未完全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的时候,中国对欧美的出口回升更多是由于欧美企业补库存造成的,由于补库存属于短期行为,背后缺乏消费者购买力恢复的支持,就决定了希望对欧美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实现全年的强劲增长是不现实的。

    而这种对以东盟为首的其他市场出口大幅增长的势头则更有希望在全年得以持续。加工贸易进口大增,显示下半年出口形势。2010年前3月加工贸易进口呈55.2%的大幅增长,显示了国外订单增多加大了加工贸易进口需求,也预示着下半年出口形势的相对乐观。

        2010年全年出口有望实现30%左右的增长。出口强劲增长在给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带来空间的同时,也会带来国际上的压力。随着出口回升日益强劲,人民币汇率问题和贸易摩擦将成为中国2010年必须面对的两大主要问题。

        2008年迫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形势不稳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的权宜之计,而当前出口增长过快、经济趋向过热、通胀加速的宏观环境下,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也理应推出。

    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也导致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贬值,随着中国出口回升日益强劲,新一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也逐渐增强;人民币将于2010年实现对美元的小幅升值,全年幅度在3%~5%,但是人民币的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有限。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期,出口的反弹也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但是2010年这些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更多的会集中在产业层面上,而不会给中国整体出口带来严重的影响。

    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中国政府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出于对经济是否企稳的顾虑,迟迟不敢加息以及真正收紧货币供应量,而出口的持续好转则为政府以政策调整的空间。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www.seri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