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那一边XXX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03:54
台湾,在海峡那一边,台湾似乎可望不可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2006年9月,我去了台湾,至今给我深刻印象……
两岸没有三通,两岸也就不能直接往来,当飞机从菲律宾首都机场起飞,横渡巴士海峡空域,飞到台湾上空,鸟瞰身下那片土地的时候,那绵延的中央山脉从台湾北部舒展到台湾南部、那西部的沃野平畴上的工业区、城市集群、农村乡镇、水库、高架桥、高速路……人类开发的痕迹在空中一览无余,碧蓝的台湾海峡在台湾岛刻画出雪白的曲线,那是逶迤的海岸。
飞机降落台湾中正国际机场,那时已经改成桃园国际机场,因为民进党的意识形态要把外来政权的蒋中正纪念标志的中正涂抹掉,凸显本土基调;因为机场在台北西南的桃园市,故名之。在机场就感觉到那是中华的一部分:同文(方块字)、同语(普通话)、同样的微笑,感觉到那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广告牌下见到“中华民国欢迎你”、“中华民国外交部通道”、“中华民国台湾银行”……,那是异类,当然相比之菲律宾,依然觉得台湾是自己的地方,因为当地人看见我们就鞠躬说:欢迎大陆同胞。
台湾人在机场入境大厅向我们鞠躬欢迎,那鞠躬的礼节,印象很深,令我想了很久,那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遗留么?还是60多年前日本人殖民统治那鞠躬拜谢的遗留?也许都有,大陆的我们至今那里有这般”讲究”?台湾,走上她的土地,就有许多的是与不是了。
桃园到台北,行走在高速公路上,导游说,你们不要对台湾期待太高,因为台湾的今天是15年前的发展的停留,现在台湾的消费不如上海,台湾的工业都搬到大陆去了,台湾的房子很贵但是又不好等等,她很谦虚甚至有点无奈。
桃园到台北大概半个多小时路程,满目皆绿,绿色的山丘环境保护的很好、高速公路直线的飞驰、弧线的转弯,高速公路与铁路、与交错公路的高架分岔在那绿色原野上成为很养眼的图画,越过那淡水河,就进入那久仰的台北市。
台北的交通是台湾交通的缩影,这里的道路高架桥较多,路边都是绿树和花基。基隆河从台北流过,她的长度165公里,台湾第三大河流,水量很丰富,台北市内有淡水河和基隆河,淡水河的宽度超过基隆河。
台湾的教育和大陆相比,有她的特色,我们走访台湾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台湾师范大学附中的教学楼在拥挤的居民区里,为加强两岸交流,我们还到这里开座谈会。台湾师大附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内地相比,其教学内容没有大陆的深,其教学模式形式更加的活泼,学生的实践活动、自由活动时间也比大陆多,作业量也减少了。台湾师大附中也有军训,学习怎样包扎救护。校园里的许多学生在和台湾的一个青年军官学习持抢拆枪,那台湾军官在和台湾中学生讲解如何射击,准备向谁射击呢?当然是解放军,因为在台湾师大附中的学校墙报栏里,我们看到了台湾的报纸被放置在玻璃橱窗里,报纸标题就是“中国军队蠢蠢欲动,频繁演习剑指我国”,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青天白日旗帜,青春美丽的台湾女教师笑脸盈盈欢迎我们、学校的舞台上学生们在演出小提琴协奏曲欢迎我们,校方送礼品热情欢迎我们,学生们练习枪弹如何对付我们,这很别扭,但确实是这样。
中正纪念堂是蒋介石先生的纪念堂,那里的气势恢弘、壮观,纪念堂的下方是蒋的生平陈列馆,从蒋投身报国到民国迁台后的经营台湾的生平事迹,那里有蒋的照片、幻灯,有蒋的蜡像、塑像,有蒋和宋使用过的汽车,内容丰富,有博物馆的性质。中正纪念堂很宏伟,使我想起毛泽东纪念堂,生前两人殊死指责,身后安排完全一致,党争改造社会。蒋先生的生前事迹,从他少年时代以及革命生涯、留学日本、到黄埔军校效命孙中山、他和共产党打交道的历史,全部都在这里反映出来。从一些历史文件中,看得出孙文把蒋当自己的儿子看待,可见孙蒋关系从来就牢不可破的关系。这里还有老蒋和小蒋用过的帽子、鞋子和轿子,还有他发布的抗战训令,看得出来他确实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忽然感觉到在大陆原来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的教育完全是一面倒的否定教育,有些历史真相真的要自己去了解和思考。我的父亲是四野的老兵,对待国民党蒋介石的态度当然是痛恨的,我想当时没有这种朴素的爱恨情仇如何浴血对敌战斗呢?但客观来看国民党,他们对待日寇也是痛恨的,这是实际的客观的,在中正纪念堂里的墙壁上有两幅油画给我好奇和思考,一幅是抗战胜利后,蒋先生回到南京市,受到南京市各界盛大欢迎的热烈场面,另外一幅则是反映国共金门古宁头战斗,以国民党军大捷而宣告结束,场面上也是欢庆胜利。对待日本人,蒋是仇恨的,对待共产党人,蒋也是仇恨的,这些是实际的情况,但不能因为蒋反共就抹杀他抗日的史实。
蒋先生对台湾今天的发展有功绩,导游说,蒋中正为发展台湾有功劳。
中正纪念堂广场阔大,建筑物旗杆上飘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
蒋先生是民族主义者,他坚决反对台湾独立,镇压过这些组织和成员,蒋先生思念故乡,他的遗体至今没有掩埋,因为他想把自己的躯体埋到浙江奉化溪口的老家、埋到父母身边,或者埋到南京孙中山身边,所以小蒋因老蒋不埋所以也没有埋,所以这里没有蒋先生的灵柩。
中正纪念堂的上方是蒋先生的坐姿塑像,两侧是他的话,蒋先生倡导的科学、民主、伦理的教導刻在墙壁上。台湾军人在这里站岗,立姿纹丝不动。每天正午12点,是礼仪兵举行换岗仪式的时间,今天到达那里刚好中午12点,看见中正纪念堂举行换岗的仪式,台湾军人整齐的、单调的、机械的步伐和操枪动作成为我们手中照相机的对象。
我钦佩蒋先生热爱家乡的情怀,购买了他的像章和国民党徽、中华民国纪念章。
台北101高楼是台湾人的骄傲,它高耸入云,据说是世界第一高楼。这个楼里什么都有,服装、电脑、书……,乘电梯上去吧,太高了。
101层在台北市松智路,台北市政府也在这里,似乎国防部、法院也在这里。马英久先生就在台北市政府办公,现在已经换成郝龙斌了,据说台北市政府面向社会开放,人民可以自由进出市政府,我时间紧,没有进去尝试和市长握手。但台湾市政府亲近、贴近人民的形象确实比大陆要好,而且不是作秀,不是事先的准备,不需要新闻来宣传,大陆的政府做了一点皮毛的事情就要大肆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其实有的时候就是拍照完就结束亲民行为,报纸电视就上纲上线的报道,人民都看在眼里不说就是了。
台北的交通基本上很顺畅,他们的捷运(大陆叫地铁)也很发达。导游说,台湾现在的摩托车拥有辆2,5/户,汽车拥有量1,5/户,还有许多户没有汽车,他们需要摩托车代步。而大陆是发展中的社会,但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禁止摩托车行驶,非常不人道、不以人民为本,官员有公车上班甚至接送下一代上学、富人有私车横行街巷、而广大草根百姓买不起汽车又被剥夺摩托车使用的人权,谁为人民的需要考虑行政措施,不需要照相不需要宣传就可以明白。
台北的街道很整齐,摩托车很多,停在路边街道屋檐下,甚至不上锁,因为据说台湾很少盗贼,也是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谁还做那蝇营狗苟的事情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郊区,那里藏着从大陆拿来的中国宝藏。多数是我们大清朝的文物,那翡翠白菜和那块猪肉的玉石是真实的,绝对不是赝品,解说员讲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的时候,无法割裂台湾的文明史与大陆的联系。台湾的中小学生的历史课也在故宫里上,很直观,比关在学校里凭借纸书要体会深刻。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出内容很多,据说不同的时期展出不同的内容,我们去的时候就是展出玉石部分,而那些青铜、景泰蓝、绘画等等馆藏文物都没有展出。台湾的邮票很漂亮,虽然不集邮,但是我还是买了台湾的邮票珍藏。
台北士林官邸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生前居住的地方,据说那里是日本殖民时期用来研究植物的农业科研场所,那里热带、亚热带树木遮天蔽日,各类树木都有,许多鸟类也在那里栖息。蒋先生撤退到台湾就看中了这里,和夫人一起定居在这里,这里树木确实青翠葱茏,鸟语花香。
蒋先生和夫人离开后,这里开放给公众游览,我们就见到台湾许多中学生集体来到这里,我们还和一个台湾老人聊天,他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他的目的就是问我们是不是上海的,因为他来台湾前就是从上海家里出发的,他想家乡,但我们令他失意—我们确实不是上海的。
台湾的总统府就是过去日本人殖民时期的总督府,陈水扁就住在总统府附近的豪宅里,因为那里安放了许多”拒马”,我们路过的时候看得真切。
台湾的政治生活很乱,党派之间相互攻击,在台湾那些日子里,电视里整天都是在播报辩论、演说、漫骂、打架的画面,有点象我们文革的文斗。在凯达格兰大道,看见那些红衫军的队伍、有许多人在静坐,看见许多“阿扁下台”标语,路边汽车上有许多的红衬衫和标语,停在中正纪念堂的侧门外,当地人普遍反对陈水扁的做法。
台湾的政治生活很乱,但是经济依然在发展、交通不受阻滞。而我们大陆政治纷争的时候,群众运动开展的时候,经济和交通似乎也停滞了。
台湾人对我们,其实并不排斥,只是了解不多,也许刻意的“去中国化”教育的作用就是使那里的青少年不认识大陆、不知道北京、不明白血缘出身、记得有句话“亡人国者先亡其史”,我逐渐看出一些端倪来,一个民族要同化另外一个民族,就是要割断它的民族历史、淡化它的民族文化、弱化它的民族精神、使它的语言文字死亡,就可以达到灭亡一个民族的目的。台湾的独派刻意说台语(其实就是闽南话),刻意使用台湾拼音,在酒店的电脑里没有大陆的拼音、也没有五笔等输入方式,有电脑也难以使用。台湾的独派其实是汉人,尚且要独立、尚且要淡化自己和大陆汉人的关系、文化、历史,宣传台湾的“史前文化”,我曾经在内地审查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台湾教材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公民和历史教材的独立的“国家意识”特别强,最后建议不用,后来在台湾媒体引起轩然大波,连国内参考消息都转载台湾的消息。
台湾导游说:“如果陈水扁胆敢宣布台独,我会支持他,因为那样对岸就打过来,两岸就统一了”。台湾导游还说:台湾几十年和大陆隔绝,发生许多许多的事情,两岸互相猜疑,但是现在民间开始交流了,相互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实际感受多好。其实大陆和台湾就是吵嘴的两个兄弟,他们终归要和好的。
一周以后,当我们北上基隆,东去宜兰、南下花莲、屏东,从高雄、云林、苗栗、新竹回到台北,当我们再次看见台北101,见到台北圆山大饭店、见到台北摩天轮的时候,当我们要飞香港的时候,台湾女导游给我们播放了邓丽君的《娜鲁湾的情歌》,张扬中含着轻柔,嘶喊里也带着轻悠,如热带海洋暖流,导游说“千万别想我,但是要记住台湾”, 她告诉我们“台湾虽然不是非常美丽的地方,但是台湾是很特别的地方”,还对自己两岸认知的观点评述说“因为大陆与台湾的分离50多年后,有人这样的认识两岸”,当她那样说的时候,我们都无语,思考着两岸人民对来往的期盼,那是真诚的期盼。思考着双方的认知和误区,潜在的离心和说不清楚的关注。
台北、台湾、台湾人、台湾政治、台湾社会,我们会永远记住你,尽管那是复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