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领航商业模式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43:55
“商务领航”平台介绍及案例——商务领航商业模式介绍(图)
浙江鸿程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06-05-08 10:53:08
项目背景-商务领航商业模式介绍

角色构成
在中国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的商业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角色:AP(应用提供商)、EP(设备提供商)、CSP(客户服务提供商)、CP(内容提供商)、中国电信等。
各合作方的定位
中国电信是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运营者,通过聚合AP、EP、CP、CSP和自营的接入和应用服务,借助合作方的应用开发、技术支持能力,使用中国电信品牌和渠道,共同为客户提供符合客户实际需求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AP是信息应用提供者,提供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设的软件产品;
EP是硬件设备提供者,提供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设的硬件产品;
CP是商务中介服务的支撑者,提供专业化、行业化信息等;
CSP是客户服务的支撑者,为客户提供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运行维护及培训教育等。
分工与服务流程
中国电信负责业务平台的建设,总体把握市场需求,并组织相关合作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给客户,同时负责业务的组织、运营和管理,主持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品牌的策划以及渠道的管理等;
AP根据需求进行商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加载及日常维护,并提供技术支持;
EP负责提供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硬件和技术支持;
CP提供专业化、行业化的信息整合,并发布到电子商务平台;
CSP提供软硬件安装调测、维护、培训、辅导及故障处理等
成功案例
“商务领航”平台是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浙江鸿程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软件产品。自去年7月份平台在浙江开始使用以来经过两次升级和功能改进,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平台。并推广到江西、安徽、海南、西藏等省区。目前浙江平台有将近18000个企业用户,用户活跃度达72%。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拥有平台的知识产权,并已经取得了国家软件著作权保护。平台采用开放的J2EE架构,实施快捷,对产业链的支撑,对合作伙伴的引入支撑完备。产品接入时间短。能快速形成业务。与支撑系统(MBOSS)的接口完备,完全纳入电信的业务流程。同时,平台架构开放,考虑和预留了与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等平台的接口。为以后实现面向企业用户、个人用户的多业务融合打好了基础。
“商务领航”业务特点和优势
商务领航业务具有如下特点:
1)提供综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全面满足中小企业通信、信息化应用、商务应用服务方面的需求,提高企业效率;
2)引入“租赁服务”的消费理念和“即开即用”的使用模式,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3)依托电信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技术支持,解决中小企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问题;
4)聚合众多商业应用软件、硬件和服务提供商,实现多方的合作共赢。
“商务领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例,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用户的欢迎。“商务领航”信息化平台内容丰富,目前有互联领航、企管领航、网络领航等三个产品系列,具体包括企信通、网络传真、人才招聘、e讯使、商务邮箱、企业网站建设、VPN、网络安全、病毒查杀、个人信息助理、商务管家和办公自动化等三十多项产品,涵盖了通信类、应用类、代维代管类、设备租赁类、系统集成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服务。丰富的产品线使用户在使用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专业化本地化的CSP队伍,为用户提供7*24的现场服务。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电信,拥有强大品牌优势、规模巨大的企业基础电信业务客户群、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和市场推广能力,在开展ASP服务上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配合电信的“商务领航”在整合自身网络资源优势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服务商的广泛合作,聚合应用、服务、设备等各增值服务资源,打造针对商业用户的“一揽子”服务项目。为中、小企业解决客户、合同、项目、仓储等业务管理问题提供了成熟及科学的管理工具。
网络拓扑
系统通过2条100M的双链路接入Internet;Web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均放在DMZ区;数据库、接口服务器等关键、敏感设备均放在内网。同时,系统通过10M以太网线路和DCN网互联。通过防火墙和DCN网隔离,保证DCN网络的安全性。
为避免单点故障,平台骨干链路和关键设备都采用了双备份结构。

系统架构

依据上图,我们按照J2EE的标准架构将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构架成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这三层,其中我们又依据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特点,将业务层进行了细化,分作校验层、企业应用层、代理商管理层、AP管理层、SP管理层、EP管理层、运营商管理层、数据引擎、数据接口层这样几个层面,其中每个层面具体的功能如下:
表现层:表现层处于系统面向用户的最前端,其本身并不处理实际的业务逻辑,只是负责收集用户所需实现的功能及其相应数据,然后提交给业务层,等待业务层处理完成后,将结果反馈给客户;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可能的客户端用户主要包括:INTERNET上的最终用户、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操作人员、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AP用户、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SP用户、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EP用户、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运营商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业务推广的代理商。
校验层:校验层积极体现了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服务提供商平台的作用,虽然平台上有各种各样应用提供商的不同应用,但对最终用户来说始终是电信的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这样一个单一平台,因此我们构架在客户端最相近部门提供单点登录的功能,让用户在定购的各服务之间无缝遨游。
企业应用层:在这一层面,我们开始部署各个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各类服务,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各类不同的AP应用;这类应用可能是一些基础性应用,如企业门户、企业邮箱、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也可以是各类具有行业特色的各类相关服务,如企业银行、企业网上办事等等。
代理商管理层: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提供了代理商的自服务管理平台,通过该管理平台,代理上可以实现其下属用户的资料查询,并可通过平台查询其相应的业务分层。
AP管理层: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提供AP用户的自服务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AP可以实现其下属用户的资料查看;并可为电信方提供用户使用其系统的计费源数据;通过此平台AP也可查询一定时间内的帐务信息;并通过此平台来协助解决用户所遇到的一些系统问题。
CSP管理层: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提供SP相应的客户资料查询以及其所分成的费用;通过该平台,SP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平台企业用户的各类业务受理、投诉以及报障信息,使SP能够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EP管理层: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提供EP用户的自服务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EP可以实现企其下属用户的资料查看;并可为电信方提供用户使用其系统的计费源数据;通过此平台EP也可查询一定时间内的帐务信息;并通过此平台来协助解决用户所遇到的一些系统问题。
运营商管理层
企业管理:管理企业用户的基本信息、应用的开启信息、费用的折扣信息以及相对应服务提供商的配置信息等;
计费管理:管理系统的各类计费信息;
结算管理:管理系统的各类结算信息;
合作方管理:管理运营商合作方(AP、SP、EP)的各类基本信息;
工单管理:管理用户的业务开通、变更、取消等一系列的信息;管理用户的各类投诉、咨询、意见以及建议;
数据管理:统一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平台的各类数据;
宣传门户管理:对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外部门户所发布信息的各类管理。
数据引擎
计费(结算)引擎:支持各类灵活的套餐体系,并支持个性化的打折,实现定制化的停、复、拆机原则;ASEP以及代理商的结算可通过配置形式加以完成,并可多方对帐制度报障结算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对系统的坏帐数据加以统一的跟踪管理。
工作流引擎:全程电子化的工单管理,实现业务受理、用户报障、用户投诉的电子化;整个流程所经过的节点均可定制,并可进行完善的监控和考核。
权限管理引擎:通过树状部门权限结构,将权限细化到省、地市、区县、片区甚至更为细化;将功能权限控制到功能、菜单直至表单域;并通过角色化的管理实现各类用户的赋权。
数据接口层:作为一个大型的应用平台,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可能会涉及到各类系统间、各类数据见的交互,这些数据的格式、内容以及存储介质可能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多种形式的数据接口形式,来尽可能的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
JDBC:系统可以通过JDBC来直接链接各类不同的关系数据库,用以保证数据的正常去的;
WEBSERVICE:系统通过WEBSERVICE服务来保证不同架构之间系统的数据交互;
SOCKET:系统可以通过SOCKET形式来和其它系统进行实时交互;
FTP:系统可以通过FTP的形式来完整一定意义上的数据共享。
FILE:系统通过文件和其他系统进行相应的数据交互。
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存储系统所有的数据,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来源多样化,其中基础数据存放在本地;而系统期间可能会涉及到电信行业本身的各类应用数据,比如九七系统的客户数据、计费系统的各类费用信息等等;系统本身可能也会和其它的应用系统进行不同形式的数据交互,比如银行的网银系统,移动的短信接口等等。
推荐配置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

硬件设备
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