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01:33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自2007年公司债券破冰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迎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近三年来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行规模和存量规模方面仍落后于银行间市场,截至2010年4月30日,银行间市场托管量超过17万亿元,而交易所市场不足3000亿元。我们认为,交易所市场作为场内市场,是构成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务之急是稳步快速壮大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托管存量规模。为此,需要在固定收益产品创新、扩大投资者群体、优化完善基础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一、加大产品创新支持力度、丰富固定收益产品体系
当前债务融资工具中,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在产品设计方面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并业已形成银行间市场主导的格局。此种市况下,唯有通过产品创新,丰富固定收益产品体系,交易所债券市场才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一是加强交易所的组织协调功能,充分发挥主承销商等中介机构的创新积极性,放宽产品创新的空间和制度约束,以产品创新来调动发行人进行债务融资的积极性,从而带动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二是继续推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稳步发展,积极进行表外融资的尝试,探索发债额度突破净资产规模限制的途径;三是加快推进风险产品及信用创新,通过风险产品及信用产品的设立、发行和交易,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完善风险分散转移制度。
二、拓宽和丰富交易所市场投资者群体类型
从国际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来看,我国交易所市场的投资者群体类型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一是充分发挥基金在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在提高偏股型基金投资固定收益产品的积极性的同时,加大对发展债券型基金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二是通过产品创新和完善机制,吸引银行类、保险类机构投资者加大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投资力度和产品配置规模;三是鼓励券商通过集合理财产品等多种固定收益类产品创新,努力丰富广大中小投资者购买固定收益产品的渠道和方式。
三、优化和完善市场基础制度
在当前固定收益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间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中,交易所市场的发展需要坚持“制度优先”的战略,以市场基础制度设计创新和不断优化,形成自身的制度优势。一是简化产品的核准、发行、托管、上市等环节流程,遵循“放权、精简、高效、及时、透明”原则,适时推出备案制;二是重视发挥交易所的市场组织者、协调者的功能和作用,在制度创新、产品设计、发行组织、风险揭示等方面赋予更多的主导权和监管手段;三是进一步优化市场现货交易和质押回购制度,在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下,提高机构投资者交易便利程度,丰富中小投资者交易手段和方式,给于各类投资者选择交易对手更大的自主空间;四是丰富和完善固定收益平台的功能,加大协议交易的推广力度,重视发挥平台券商在沟通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中介桥梁作用,大力发展券商的债券经纪业务;五是建立健全适应固定收益产品特点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强化以“主动性、及时性、重要性”为原则、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共同负责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组织开发、设计和发行以分散、化解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为目的对冲金融工具,建立风险防范、揭示、处置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以保障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