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泽东学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57:19
凤凰网读书 >连载 > 正文
反对“愚兵政策”
向毛泽东学管理 解析毛泽东成功管理、整军治国的最大秘密
字号
 
古今中外许多军队的军纪核心都要求士兵绝对服从军官,提倡实行“兵贵愚,将贵智”的愚兵政策,在“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口号下任意驱使士卒。旧中国军阀中有一位连长就曾说:“军队嘛,要绝对服从,比如,我手里拿一个鸡蛋,它本来是白色椭圆形的,官长偏说它是黑色方形的,你们也要随着说它是黑色方形的。这就叫做绝对服从。”
美国军队也是一样,一味强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这一思想熏陶下,美军官兵养成了不辨是非,不问对错,只知道盲目地服从上级命令的习惯。干了坏事,包括犯下杀人、虐俘等罪行后,只要说一句“我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似乎就没有任何个人责任了。为什么美国军队经常干出一些出格的坏事?为什么美国军人的社会形象始终不好?应该说,实行“愚兵政策”是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军队,情况也差不多,大都主张无条件地树立军官的权威。如前苏联军队的《内务条例》上就明文规定:“部属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指挥员(首长)”,“不允许批评指挥员和首长的命令与指示”。正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所以社会上相当多的人一想到军队,马上就联想起专制独裁、绝对服从。
人民军队的统帅毛泽东,从开始建军起,就坚决反对这种“愚兵政策”。他总是特别强调,解放军的纪律与一切旧军队根本不同,不是来自什么天职,而是来自革命军人的觉悟。至于什么“服从就是在执行中不问为什么,只想怎么干”,不但培养不出自觉的纪律,搞不好还会培养出一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杀人机器”。
前些年,管理学界曾经有一本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信》。书的内容十分简单,说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军官罗恩如何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各种困难,将一封重要的信转送到古巴军事领导人手中。故事本身并不曲折,也没有讲出什么深刻的哲理,真正吸引管理者的,只是书中主人公最后说的一句话:“作为军人,接受任务后,不问为什么,只是千方百计地完成。”这本书把罗恩的精神归结为——对上司、对老板无条件的服从,对公司、对岗位无条件的忠诚。有些企业家特别欣赏加西亚的这句话,将该书发给员工人手一册,希望所属员工都能像加西亚一样,有出色的执行力。还有《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借西点军校说事,大讲员工为什么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板指挥,据说也很受管理者欢迎。《向军队学管理》一书甚至提出一个观点:“虽然上级的决策也有错误的时候,但是你也应该遵从执行。你既不能事先加以肯定或指责,也不要事后加以抱怨或轻视他的决定。”
事实上,不摆明道理,启发思想,一味要求员工盲目地服从,恐怕只是少数管理者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人都是有思想的,人的多数行为大都受意识的支配。思想通了,才能一通百通,才能自觉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执行纪律,遵守规定。而如果员工觉悟上不去,思想上没搞通,虽然高压之下也会服从管理,但转过脸去,却极有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经重用过一个叫孙宏斌的年轻人。被任命为企业部经理后,这个年轻人带着一群热血青年,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建起了13个独资分公司。到了年底,联想公司产品出现积压,这些分公司像泄洪一样地发出去1000万元的产品,让压力顿解。不久,志得意满的孙宏斌在一帮手下的拥戴下,开始在企业内部搞起了独立王国。
孙宏斌的这些出格行为很快引起柳传志的警觉。他召开高层干部会议,当场指出孙宏斌“以自我为中心”属“帮会行为”,说他既有可能成为“可造就之大才”,也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危险人物”。现场的孙宏斌抱胸而坐,颇不以为然。不久,柳传志宣布将孙宏斌调出企业部,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激化。最终,这个曾得到柳传志高度赏识的年轻人进了监狱。
可见,只是一味采用高压手段迫使下属服从命令,容易产生副作用,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