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压迫人民币升值?---蒙汗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8:39:05
美国为什么压迫人民币升值?
对于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美国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和
浮动,旨在全面控制中国金融货币体系,旨在遏制中国快速持续稳定之经济增长,
旨在遏制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
让历史教育我们
1960年代后期,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的美国政府,面临国际收支赤字、
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与欧洲、日本大打“货币金融战争”(德国政治家
施密特语)。双方唇枪舌战,互相指责,国际金融货币局势异常紧张,运转20多年
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刻有轰然倒塌的危险。美国批评欧洲和日本不承担国际收支调
节的义务,蓄意制造国际经济的不平衡(学术术语是“非均衡”),要求欧洲和日本
采取措施改善美国的贸易失衡;欧洲则抱怨美国不负责任,挑起越南战争,巨大的
军费开支触发财政赤字和相应的国际收支赤字,肆意扩张货币让欧洲饱受通货膨胀
之苦。最激烈的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他破口大骂美国以邻为壑,宣告美国国际
收支赤字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美国政府反唇相讥,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甚
至有点儿幸灾乐祸:“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
没过多久,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公然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布他“最全面
的新经济政策”。针对国际金融、货币和对外经济关系,他引述多次发生的货币危
机,指责“投机者业已发动针对美元的全面战争”,他已经命令美国财政部长,“暂
时中止美元与黄金或其他储备资产之兑换,除非要求兑换的数量和条件符合货币稳
定和美国的最高利益。”他同时宣布美国对所有进口征收10%的附加税,旨在“确保
美国产品不会因为不公正的汇率而处于劣势。当不公正的汇率消除后,附加税亦将
取消。”尼克松强调:“确立公正汇率的时刻已经来临,以确保主要大国之公平竞
争。美国参与国际竞争,一只手却被束缚住,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美国政府单方面毁灭国际货币体系,是20世纪世界经济历史最重大的事件之
一,人类从此跨入浮动汇率主导的时代,影响所及,至今尘埃未定。
让我们从经济学逻辑简要分析一下三位政治家的论点,目的是要回答:美国为
什么要摧毁布雷顿松林体系?
戴高乐是对的。美国的贸易赤字或国际收支赤字的确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美
国无需为此忧心忡忡,无需为此流泪。原因很简单。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全球政
治、经济、军事的绝对主宰者,美元成为与黄金并驾齐驱的国际储备货币。战后初
期,美国对欧洲、日本重建的巨大援助,让美元成为全球经济几乎唯一的硬通货,
地位远远超过黄金。各国为应付国际结算、稳定汇率、对外投资等等多种需要,必
须大量储备美元资产。根据国际经济学著名的古诺定律,储备资产供应国(美国)
必定是国际收支赤字,否则无法向世界其他国家供应美元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赤
字,其一,反映了美国对世界经济金融货币的主导,美国是全球经济规则的制订者
和监管者,其二,世界其他各国储备美元资产,对美国而言,就是巨大的铸币税收
入,其三,只要其他国家愿意储备美元资产,很大程度上,美国就可以大搞财政赤
字,因为其财政债券必定有人购买,那就是说,世界各国为美国的财政赤字融资或
掏钱,其四,美国大搞财政赤字或货币扩张,通胀的后果很大程度上由世界其他国
家共同承担。简言之,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对美国绝对是利远远大于弊,对世界其他
国家则是弊大于利。戴高乐说是“不流眼泪的赤字”,正确而精彩。
康纳利也是对的。美元的确是美国的货币,是我们的问题。根本原因何在?乃
是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美元本位制的世界。所谓美元本位制,就是世界各国的
储备资产、贸易和国际收支结算、汇率乃至货币政策,都要与美元挂钩。二战以
来,美元占全球储备资产、国际结算比例、外汇交易比例、全球流动性资产比例均
在80%以上,许多国家的货币汇率,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美元固定。以日本为例,日
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曾经达到美国的70%,日元应该成为世界主
要通货之一,至少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应该有较多的日元储备,贸易结算应该主
要用日元计价。其实不然,日元今天根本算不上是一个世界货币,占世界储备资产
的比率微不足道。日本与美国、欧洲之间的贸易当然主要不会以日元计价,但日本
与亚洲各国,尤其与韩国、中国的贸易是日本主导,按道理应该以日元计价,事实
是:日本与这些国家之间贸易的90%都以美元计价。即使与韩国之间的贸易,美元
计价的比例也高达88%。
美元本位制决定了美国是当今人类金融的绝对垄断者。纽约华尔街是世界主要
金融中心,美国投资机构决定着世界金融市场每时每刻的走向。想想高盛、摩根斯
坦利、花旗等等国际金融巨无霸吧。它们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它们与美国政府密
切合作,承担着美国国际金融外交的重任;它们凭借巨大的、无限的资金势力,掌
控着全球每个角落的金融活动;它们获得金融行业最高端、最巨额的利润。这就是
美元本位制的本质。其他各国无法回避,只有努力寻求美元本位制下的生存空间。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诚哉斯言。
为什么美国要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因为转向浮动汇率,美国
实在是一举多得。其一,铸币税急剧增长。今日全球3.8万亿储备资产,美元资产
占80%以上。其二,美元储备资产以天文数字剧增,极大地拓展了美国资本市场的
规模、广度和深度。其三,美国联储之货币政策,对世界各国之货币政策具有更加
强大的影响力。
尼克松的决策主要源自美国财长舒尔茨。舒尔茨是弗里德曼的弟子。弗里德曼
又是浮动汇率最有名的鼓吹者。面对历史,他们应当无言以对。
公开的秘密和阳谋
然而,舒尔茨·尼克松的“汇率操纵-不公正汇率”谬论却为后来美国政府继承
下来,成为打击或遏制其他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借口和有力武器。1980-90年
代的首要目标是日本,今天的首要目标则是中国。
自1971年8月15日美国摧毁布雷顿森林体系、日元与美元之汇率开始浮动之
后,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尤其美国针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威胁,一直是决定日元
汇率走势的关键力量。到了1980年代,“日本第一”声浪高涨,美国对日本的压力随
之急剧放大。美国除了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美国单方面对日本进口实施配额、
选择性征收附加关税之外,主要就是要求日元大幅度升值,否则就要动用著名的
“超级301条款”,对日本与美国贸易实施全面严厉打压。此乃1985年广场协议出台
的背景。
广场协议的关键条款要求日元大幅度升值(当然也包括欧洲主要货币如马克相
对美元大幅度升值)。美国的基本思路是要借此遏制日本产品的全球扩张,遏制日
元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表面上的理由当然是解决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与今
天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借口并无二致。
美国、日本的决策者可能没有想到:日元升值和继续大幅度升值的预期,对日
本经济的最大危害不是削弱日本产品全球出击,更没有解决日美之间的贸易不平
衡。最大的危害是升值预期彻底改变日本国民和企业的投资预期和投资方向,很快
诱发日本房地产、金融、股市的巨大泡沫(泡沫形成时期是1986-1989年,正在广
场协议之后),短期疯狂之后是资产泡沫(房地产、股市)的彻底崩溃,日本银行
坏帐堆积如山,企业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急剧恶化,日经指数从最高接近五万点狂
跌到接近一万点。自1990年起,日本经济就一蹶不振,从此陷入长达十多年的衰退
泥潭。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凭借“供给学派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放松管制、削减税
收,一路高歌猛进,1990年代更是迎来信息科技革命,将日本经济远远甩在后面。
想当年(1980年代后期),日本GDP曾经超过美国的70%,尽管日元升值100%以
上,今天日本的经济规模却只有美国的30%多。相对实力的转换,何等剧烈!怎能
不令人触目惊心?
不仅如此,每当美国要“修理”日本时,无不继续拿日元汇率低估说话。只要美
国高官威胁要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日元就应声升值,因为市场早已习惯美国的伎
俩。日元长期升值预期就永远挥之不去。日本利率长期维持极低水平、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活动毫无帮助(尽管财政债券已达天文数字),经济学者称日
本经济陷入罕见的“低利率流动性陷阱”而无法自拔,皆拜日元汇率长期升值之赐。
美国为什么要无休止地压迫日元升值?他们提出的表面理由不仅理论逻辑上不
成立,而且被事实无情地驳斥。其他相关的次要理由也完全站不住脚。那么,我要
问:美国借助汇率升值打压日本经济金融、削弱日元地位,难道不是美国最高国家
利益所决定的基本战略吗?
历史好像真的常常重演。今天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和做法与指责欧洲、
打压日本的策略几乎完全相同。理由依然是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缓解国际经济不平
衡,作法自然是贸易制裁。当年威胁日本是“超级301条款”,今天威胁中国是
“27.5%”的惩罚性关税!
对于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美国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和
浮动,旨在全面控制中国金融货币体系,旨在遏制中国快速持续稳定之经济增长,
旨在遏制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
其实无需我多嘴,这是美国的国家战略,是公开的秘密和阳谋。美国国务院、
顶级高官、主流媒体多次宣称:今日遏制中国崛起之主要战场只有两个,一是全球
能源(主要是石油)战场,一是金融战场(先将你完全纳入美国主导的全球资金流
动体系)。白纸黑字,清楚绝伦。美国不是不允许其他国家发展和增长,而是不允
许其他国家凌驾于美国之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增长必须纳入美元本位制体系,要
受美国的掌控。
金融外交国之大事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最关键、亦是最困难的问题,就是要迅速稳定人民币汇
率,消除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的预期。控制所谓流动性过度不是关键问题,因为中
国经济流动性过度是“假象”。实质经济并不存在流动性过度。股市、房价暴涨看似
是流动性过度,背后原因却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不幸的是,尽管人民币已经走上缓慢升值之路,美国却不会善罢甘休。刚刚举
行的首届中美战略经济高官会议,“焦点之焦点”竟然还是人民币汇率。12月20日美
国财政部最新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重心还是压迫中国大幅度提高人民币
汇率灵活性。
面对强大压力,中国政府要妥善应对,诚非易事。然而,我们无需听从美国人
劝告,更不能屈服美国政府的压力。我们必须站在中国最高国家利益的角度,沉着
应战,审慎决策。
其一,中国必须理直气壮地以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大量历史事实(数据),详
尽剖析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各种似是而非的理由。
其二,中国必须迅速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基本原则,比如继续将人民币汇率
稳定到8人民币兑1美元或7.8人民币兑1美元的水平。目前所谓“小步快跑”的升值策
略只会进一步强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加重中国经济潜在的危机因素。一旦升
值预期改变,后果就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
其三,必须认识到,依照目前中国金融开放的程度和自身经济、尤其是金融市
场发展的阶段,中国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仅是最佳选择,而且做得到。
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是我们要依赖美国,只不过将世界最主要储备货
币作为货币政策的基准。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有利于中国货币稳定、贸
易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国际结算、以及中国国内资金向海外投资。最大的风险是
美元不稳定,然而这是最小的风险。因为美国不大可能重蹈1970年代的错误,肆意
扩张货币,大搞通货膨胀,让美元动荡不宁,这对美国自身毫无益处。
其四,中国必须妥善管理外汇储备。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外汇储备多少,而是
如何管理。过度依赖购买美国国债显然不合适。中国应该抓住时机,大量购买石
油、贵金属(包括黄金)矿产、森林等资源,分散外汇储备资产的投资风险,同时
适当增加欧元等货币资产为储备资产。庞大的外汇储备不仅是巨大的经济资源,而
且是重要的金融外交工具。
其五,中国必须慎重把握金融开放的力度和节奏,尤其是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
和节奏。重心是要抵挡国际“热钱”或投机资金的忽来忽去。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
还非常不发达,监管能力非常落后,完全无法承受国际热钱的投机性冲击。最重要
的是:中国完全不需要国际热钱炒作,需要的是真正兴建企业、解决就业、引进先
进管理和技术、提升中国技术水平和积累人力资本的实质投资(外商直接投资)。
其六,中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外交。首先要组织高水平的学者、严肃认真研究
美国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掌控全球经济,研究国际热钱或投机资本如何能够摧毁一国
金融体系,研究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探索美元本位制下的生存空
间和生存技巧。其次,中国要培养和选派一流金融人才到国际金融组织(比如世界
银行和IMF),代表中国利益,阐释中国观点,密切关注美国政策取向,与美国经
济金融决策层官员交朋友。美国为监督中国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开放,专门设立金融
特派员办事处,常驻北京,中国为什么没有相应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