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一部奇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22:27
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一部奇书刷新             标签: [ 原创 2010-05-21 09:39:52] 作者:新世界出版社
 选择字体 宋体 楷体_GB2312 黑体 幼圆 仿宋_GB2312 隶书 选择颜色背景 黑色 深灰黑 浅灰黑 墨绿 深绿 深蓝 亮蓝 蓝色 红色 粉色 黄色 浅灰 浅蓝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74406258255507
毛泽东的一生,有几部书,伴他走过了光辉的一生。毛泽东从小到老读了一生的古典名著之一,就是《三国演义》。
他爱读的《二十四史》中,有一部就是《三国志》;毛泽东爱读的古典小说中,有一部就是《三国演义》。《三国志》是史书,也是文学;《三国演义》是小说,也有史事。毛泽东一生不离《三国演义》。
据有关书刊记录,毛泽东是1906年接触《三国演义》的。他少年时代就是韶山村公认的“三国迷”。他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手不释卷。1910年,在赴东山学堂读书时,就携带这两部书。他讲三国头头是道,对答如流,因此被同学公认为“三国故事大王”。后来在湖南师范读书时,还与蔡和森、萧子升并称是“三豪杰”。就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一样。
1912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此,他在论述和讲演里,也经常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掺合引用,挥洒自如。
井冈山时期,他想起《三国演义》,当从茶陵谭延闿家找到一部《三国演义》时,正是欣喜无加,他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多次读《三国演义》。
毛泽东也不放过他人研究三国的成果。50年代末,在《北京日报》读了作家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三),就嘱咐秘书去找前载的两篇。
中国有句民谚:老不读三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仍然读《三国演义》,经常在书房翻阅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有平装的,也有线装的;也读有关三国的史传,如《晋书》的《羊祜传》、《杜预传》。
从有记载的文字中考证,毛泽东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毛泽东作了界定,他说:“两者不可等同视之。”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昌,他蛮有兴趣地对李井泉、柯庆施等说:“今天找你们来谈谈陈寿的《三国志》。”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虽然是两部不同类别和不同文体的著作,但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部著作具有密切的关系。”
毛泽东经常用《三国志》印证《三国演义》,使《三国演义》增强真实感;也习惯用《三国演义》解释《三国志》,使人形象生动,使史事栩栩如生,两者互补,相得益彰,以丰富自己的思维,穿插在报告、文章谈话中。
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毛泽东多次借用刘备所说的与诸葛亮间鱼水关系,“水可以没有鱼,鱼不可以没有水”。还常引用有辩证内涵的《三国演义》文字,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36年,毛泽东在给当时的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写信时,引用《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实践论中》引用《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象地说明“人在脑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讲到“双方强弱不同,弱者也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举了中国古代6个有名的战例,其中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这3次战役,是《三国演义》中用浓墨重彩着力渲染过的。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特别法庭判处腐化堕落分子刘青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天津专署专员)死刑。在此以前,华北局将“刘、张事件”上报中央,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薄一波等书记处领导在颐年堂开会,专门研究杀不杀的问题。毛泽东说:“非杀不可。挥泪斩马谡,这是不得已的事情。”
成都武侯祠谭良啸馆长曾回忆说,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期间,来武侯祠参观。他问讲解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这说明他读三国很仔细,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也引起他的注意,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
1959年7月初,庐山会议前,毛泽东心情舒畅,在同周小舟和笔者几个人谈话,谈到“大跃进”高指标时,由于他的“发号施令”,要“三大元帅挂帅”,而引起经济形势的紊乱,他也不便于随意指责“元帅”搞乱了局面。于是引了《三国演义》中蒋干过江的故事,那么“元帅”会感慨得很:“曹营的事难办得很哪。”引得大家都大笑起来,他本人也大笑起来。
1970年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期间,林彪提出请毛泽东当国家主席,并说:“否则,不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关于林彪的意见的报告上批示:“我不能做此事,此议不妥。”
4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一次提出自己不当国家主席,并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说:“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毛泽东还曾用人们熟悉的三国人和事作比喻,教育党员干部。如以刘备彝陵之败谈统一战线重要;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以说明审干重要;用“少讲‘过五关斩六将’”,开导赴越的韦国清等;讲对孟获,诸葛亮能七擒七纵,说我们“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用张松献地图故事比喻汪精卫之流卖国求荣……
薄一波曾回忆毛泽东对他谈到《三国演义》,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赋予《三国演义》以时代意义;也很少有人像毛泽东那样,终生倡导人们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国学经典名著。

书名:《毛泽东品国学》
作者:卢志丹
内容简介:
本书主题为:指点经史,激扬诗赋,看一代伟人品读国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开国领袖活用典籍。听毛泽东讲国学,观毛泽东的国学世界。
本书以平易惠众的立意,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毛泽东的国学世界。本书以毛泽东的言论著作和相关史料以及回忆研究为基础,讲述了毛泽东在国学的经、史、子、诗词文赋、小说、书法、佛学、戏曲、中医学、楹联诸方面的修养和品评观点。
类别:文化 |  自分类:其他  |  评论(8) |  引用(0) | 固定链接  | 阅读 (4041) |  顶( 0 ) | 埋( 0 )
上一篇:林彪摔死后毛泽东吟哪首古诗抒怀?
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一部奇书
 
2010年05月21日09:57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钩沉·毛泽东
毛泽东为何乐意做月老? (作者:作家出版社)
毛泽东作为一代人民领袖,在他琐细的生活中,做过无数成人之美的事。无论是同志、朋友、下属,还是在国民党阵营里,他亲自出面做过的成人之美的事数不清,卫士们对这一点感受更深切。>>>详细
林彪摔死后毛泽东吟哪首古诗抒怀? (作者:新世界出版社)
1971年10月16日,毛泽东在和周恩来、叶剑英、熊向晖等谈话时,说到了林彪,他连连地说:“我的‘亲密战友’啊!多‘亲密’啊!”接着念了杜牧的《赤壁》。>>>详细
 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一部奇书 (作者:新世界出版社)
 
毛泽东的一生,有几部书,伴他走过了光辉的一生。毛泽东从小到老读了一生的古典名著之一,就是《三国演义》。>>>详细
 毛泽东盛赞习仲勋比诸葛亮还厉害 (作者:小脚冰凉)
 
伟大开过领袖毛泽东可谓是慧眼识珠,能够得到他老人家的夸奖,不论是那些开国将帅们还是贫民百姓,也许一生都会拿出来挂在嘴边炫耀。然而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曾经多次获得毛泽东的盛赞。>>>详细
※传奇女子
解读中国的四位女皇帝 (作者:阿栋赵国栋)
人们大都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但也三位女皇帝不为人知,她们有名份,也是女性,所以不能否认她们是“女皇帝”,所以中国古代有四位女皇帝。>>>详细
把皇帝挤兑的离家出走的极品女人 (作者:路卫兵)
说起隋文帝的老婆独孤氏,在历史上绝对是个特殊的女性。说她特殊,不仅因为她的显赫身世、她的才干,以及她的美貌,还因为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权主义者,是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忠实捍卫者。>>>详细
俄国女沙皇的“中国嗜好” (作者:学苑出版社)
中俄两国拥有着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历史上官方及民间的交流密切而频繁。从彼得一世到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都深受“中国风”的影响。>>>详细
睡梦中被女人勒死的三国皇后 (作者:刘秉光)
早年遭受奴役,后来成为皇后,妩媚动人,生性妒忌,手段残忍,野心巨大,甚至曾经梦想成为吕后第二的女人,也就是孙权的皇后潘氏,最终在睡梦中被身边那些看似唯唯诺诺的女人活活勒死……>>>详细
※宰相故事
敢娶克死五位丈夫可怕女人的一代名相 (作者:阿杕)
陈家弟弟娶了这样一位媳妇,从此不愁钱花,交游更加广泛。这位敢娶克死五个丈夫的陈家弟弟究竟是谁?他就是汉朝开国的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一代名相陈平。>>>详细
告自己谋反的宰相 (作者:《资治文摘》杂志)
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为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为了脱身,他向朝廷举报了自己一条更严重的罪行——“谋反 ”!>>>详细
【往期回顾】
【博友侃史】解读“半人半鬼”的林彪
【博友侃史】红军唯一的女将领竟是海归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