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与蝎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10:58

禅者与蝎子

 ——做事的方法,往往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作者:马明博

 

  哲理的故事

  一个禅者在恒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一只蝎子正在水里挣扎。

 

  他伸手把它捞出来时,被蝎子竖起的毒刺蜇了一下。

 

  他把蝎子放到岸上,继续打坐。

 

  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蝎子又掉到水里去了。

 

  他又把它救上来,当然,又被蜇了一下。

 

  他继续打坐。

 

  过了一会儿,他又有了相同的不幸遭遇。

 

  旁边的渔夫说:“你真蠢,难道不知道蝎子会蜇人?”

 

  “知道,被它蜇三次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救它?”

 

  “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

 

  这时,他又听到挣扎的声音。一看,还是那只蝎子。他看着自己肿起来的手,看看在水里挣扎的蝎子,毫不犹豫地再次朝它伸出手去。

 

  这时,渔夫把一个干枯的枝条递到他手上。禅者用这枝枯枝捞起蝎子,放到岸边。

 

  这回,他的手没有再被蜇。

 

  渔夫笑着说:“慈悲是对的。既要慈悲蝎子,也要慈悲自己。所以,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

 

 

  故事的哲理

 

  善良的人和领导者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自己的一片好心往往遭遇冷遇甚至践踏。抱怨吗?抱怨改变不了那些恩将仇报的人。放弃吗?因为别人的错误和背叛而放弃自己的本分乃至理想,是平庸沉沦的开始。一个有愿景有成效的出色领导者,就在于他不走极端,而总能找到合适的“枯枝”来拯救“蝎子”。

  日常管理中,做一件事的方式方法,往往比那件事本身的对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