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学俊:泰国之乱:民主惹的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45:24

应学俊:泰国之乱:民主惹的祸?

时间:2010-05-21 03:43 作者:应学俊点击:756次

          近几年来,泰国政治一直不稳定,尤其自前总理他信上台、下台,到现任总理阿披实上台,直至目前动用武力弹压示威民众,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80人多为此丧命,近2000人受伤——麻烦惹大了。于是,不仅“泰式民主”,而且“民主”本身也由此遭到更多的诟病。在笔者看来,国内一些人以及某些“爱国”的旅外华人早就迫不及待地等着泰国之乱,以便以此为例来攻击民主或曰“西式民主”了。2009年,司马南就写出了《不能让民主乱了性——从泰国街头集会民主说开兼议民主中国化》,其实也并非司马氏一人如此说,爱好集权专制生怕做不稳奴隶的人总还是有几个的,在此不列举了。

 

 

中国历来不缺乏鲁迅笔下那样生怕坐不稳奴隶的人(鲁迅《灯下漫笔》),他们从来没有自己当家做主人的愿望、勇气和胆量,也不想看到别人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他们寄希望于“嗟来之食”能多一口就很满足了——于是,在千载难逢地见到实施“民主”制度的泰国起乱,这些人便乘机放言或写长篇“理论文章”表达他们非常想做稳奴隶的心愿:哈哈,民主好吧?泰国这几年“民主”成这个样子!人民普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当人大代表或官员理论上虽好,但也未必行得通——泰国不是普选的吗?结果怎样呢?他信还不是涉嫌贪污受贿吗?我国乡村里不是普选吗?拉选票、贿选不是也常见吗?民主是一种理念,但实践起来常常并不见得有好的效果——资本主义民主更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是“中国模式”好,就这样挺好!

 

 

 

◎ 泰国之乱并非“民主”的罪过——而恰恰相反

 

民主或曰“西式民主”真的是这样碰都不能碰,一碰就会像泰国那样“乱”吗?不仔细研究问题,往往会相信这样的简单结论。但只要动点脑子我们就可以想到:为什么更多的民主国家并没有像泰国这么“闹”啊?即使有游行示威之类,也不会像这样不可调和地折腾好几年啊?

仅以泰国之乱来断言“民主不适合中国”是欺人之谈。当我们深入做一番调查研究的工作就可以知道:泰国之乱并非“民主”的罪过,其乱因倒恰恰是民主的明显“泰国化”——民主的扭曲和异化。请看:

 

论据一:泰国的国王至上——被阉割的民主制度

 

据新华网《各国概况》介绍:泰国“《宪法》规定泰国实行以国王为元首的民主政治制度;国王为国家元首和王家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神圣不可冒犯,任何人不得指责或控告国王。国王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泰国的三权分立实际上是王权控制下的运作,而非纯粹民主意义上的制衡机制——虽然也有一定制衡作用。君主立宪议会制民主与总统制民主情况本来就并不一样,而泰国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度。从上述对泰国王权的介绍来看,这与所谓“西方民主”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英国女皇“形式上的权力”又多又高,而实质上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实权在内阁(参见新华网)。日本也是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国家,日本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但无权参与国政(参见新华网)。这些,已与泰式民主不可同日而语了。由是观之,泰国政治的民主实质是值得重新思考和定义的。

 

2008年12月4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有关泰国国王内容的文章。该文不但讨论了生于美国马萨诸塞、精通西方政治学、在位60余年、已经81岁高龄的泰王普密蓬的政治角色,甚至谈及泰王在数次政权更迭中所起的作用,这些内容由于触犯了泰国“对君主不敬”的禁忌,“极大地伤害了泰国人民的感情”,随即在泰国国内遭到禁售。泰国国王在泰国以及泰国政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在泰国,王室也一直受到社会的尊重,并且泰王始终拥有政治权威。泰国历史上的许多危机关头,都是由泰王出面调停化解矛盾。泰王高居于民主政治之上;泰王作为国家元首,对重要人事、重要政策有最后的决定权,包括拥有否决国会议案的权力和对皇家武装部队的指挥调动权。经常修改的泰国宪法中有一条是不变的,即国王有不受批评的特权;泰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中,居中的蓝色代表国王的崇高地位。“一句话,泰王不是虚君”。曼谷的华人学者刘振廷表示,泰王曾于上世纪70年代两度干政,“民盟在反他信的示威运动中,一直利用泰王名义打‘皇家牌’,……令朝野深感无奈”。任何事件和诉求一旦与泰王的主张或承诺相联系,一切全都蔫了,显得非常难办。这哪里是“照搬西方民主”?在这样王权至上的文化和被阉割的所谓“民主”制度的实际运行中,其实民主早已被扭曲,而在这样的扭曲中,在泰王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压中,民怨正一点一点地沉积,一旦到了临界点,必然一触即发,酿成动荡和骚乱。

 

2006年,前首相他信被军人政变推翻前两个月,泰国陆军总长向一群年轻军官训话时就曾这么说:“士兵就像马儿,政府只是骑师,不是马主,你们是听候国家和国王陛下差遣的马儿。”这些也都不是所谓“西方民主”中所有具有的形式和特征。司马南先生在文中援引学者王绍光的话说:“凡是采取别国形式、到了自己国家不加批判的民主,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可我们从泰国的所谓“民主”中并看不到多少“照搬”的影子,倒是泰国“民主”正是“批判”地对待西方民主形式的,实现了民主的“泰国化”或曰“有泰国特色的民主”——可是,似乎问题却正出在“泰式民主”阉割了民主的灵魂。

 

论据二:泰国军队没有彻底国家化,泰国之乱背后有一双“军方之手”

 

如果泰国真正按照西方民主的标准,那么,军队国家化是一个国家是否为民主国家的重要判断指标之一;军人不干政是一条不变的准则,军队尊重军令与政令的统一,而不是效忠国王或某一个政治团体,它效忠的是合法政府领导下的国家,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和安定的基础。美国、日本、英、法、德等老牌民主国家,总统或总理几年一换,我们从来没听说军队在其中有过什么事儿——而泰国军队干政是积极的,频繁的。军队干政?何来民主?

 

笔者并无意评价泰国前总理他信和现总理阿披实谁好谁不好,但有一条却是铁定的事实:他信是在2006年出席联合国会议时,泰国陆军总司令颂提领导的泰国军方联合警方发动政变,宣布解散由看守政府总理他信领导的内阁,他信是被国内军人政变推翻的——泰王普密蓬实际上已透过他的军方代理人,完全掌管了整个国家的控制权。不管他信的贪污是否属实,但以军事政变来推翻政府内阁,这还是“民主”吗?这与封建社会军人“逼宫”有何二致?正是他信如此被非法(或曰非民主程序)的军人政变赶下台,所以在阿披实上台之初,社会就一直动荡不安,埋下了今天红衫军长时间集会示威发展为骚乱的隐患。泰国之乱是“民主”的罪过吗?

 

虽然泰国的军人专政在1973年以后从法律上废止了,但遗风仍存。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军方领袖始终对在泰国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泰王保持着极大的尊重与顺从。因此有熟悉泰国政治的学者认为泰国军队其实不是政府能够调动的,他们实质上是色彩明显的“皇家军”。直到现在,不仅仅是总理任命需要泰王签署,军方的高级军官任免也要经过泰王,“一句话,泰王不是虚君”。所以,泰国施行所谓“君主立宪”70年来,泰国政府中军人政变是家常便饭的事,这些恰恰与民主或曰“西方民主”无缘;因为西方民主的首要特征之一就是“文官政治,军队和警察控制在由选举产生的官员手中”。正如日本、美国等许多民主国家不论经历什么大选,但军队始终如一不干预政治一样,更未见国内像泰国这样大乱。

 

那么,泰国的内阁——亦即“政府”及其总理,在国家中的角色是怎样的呢?其实,内阁充其量只能算泰国的“第三等政治力量”;军方与泰国王室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合力事实上真正控制着国家的性质与走向,泰国政府也不得不随时听候他们的差遣。这恰恰与所谓“西方民主”体制迥然不同。反过来说,如果把泰王与军队关系完全割裂,那么泰国的政治格局肯定不是现在的模样了。

 

暨南大学庄礼伟教授指出:“泰国军队干政与一个希望保留政治权力的王室体制有关,与不成熟的民主政治和不成熟的市民社会有关。”“军队受到了王室的倚重,同时也被认为是一支能对国家进行有效治理的科层化力量。”泰国民主一直在政变、政府轮替、民选、军管的怪圈中打转;自1932年以来,泰国平均每四年发生一次军人政变。正如中国新闻网评论指出的“泰式民主”动荡轮回的魔咒:“反政府示威——军方介入——总理下台”模式。动辄军方介入,这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吗?泰国军方干政的历史太多了,无须一一赘述。

 

泰国王室崇高的威权,是泰国民主体制之上的紧箍咒,让两方都动弹不得;而王室再倚重军队,军人在默许中干政或变相干政就在所难免;一旦进入这样的境地,这徒有3权分立和议会制度的“民主”还能叫民主吗?泰王有如此高的权力和地位,一旦他不想再“玩”民主,仅剩的一点“民主”也会灰飞烟灭。

 

◎ 结 论

 

回到题目上,“泰国之乱”究竟祸起何端?事实证明:祸起民主灵魂被阉割,祸起泰王和军队掌控下的“民主”的异化;当然,也还有制度设计层面的某些方面尚欠科学合理。而一切的一切恰恰说明泰国之乱并非“照搬西方民主”所致——因为泰国的“民主”确实没有“照搬”西方,而是有着深深的“泰国特色的泰式民主”;在西方民主中不仅没有至高无上的可以干政的“王”,更没有多次干政的非国家化的军队。司马南先生一向以科学打假着称,为何不对民主也来个“打假”?

用“泰国之乱”来诟病民主客观具有的核心价值,阻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无异于给中国喝“三聚氰胺”。司马南说:“原来民主也能乱性,泰国国民多少年在佛教熏陶下养成的忍辱负重遇事不争的国民性,一输入民主,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像是一位酒喝高了撒酒疯的蔫人,红着眼睛,挥舞着手臂,尽情地宣泄着、破坏着,把潜意识当中压抑的邪恶丑陋一股脑地抛洒出来而毫无羞耻之心。”在司马氏一类人的眼中,“民主”无异于洪水猛兽。但是,如果不能以有根有据的事实驳倒本文,现在司马氏一类人再看看这段话是否应该脸红呢?□

 

 

 

◎ 泰国之乱给反民主的人带来了“有力”的论据

看看泰国之乱,再读读司马南一类人的文章,于是善良的人们便会想到:民主是不错,但是动辄出现如此骚乱、暴力甚至要死人伤人,看来“民主”不能随便搞;中国人口这么多,那要乱起来还了得?算了,我们就这样慢慢过吧,再不好总比骚乱好啊……这恰恰是司马氏一类人想要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