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7:58:18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廈        上海工部局大楼,(英文: The Building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坐落于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93号。工部局大楼为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的办公大楼。1854年7月11日,鉴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波及江浙沪一带,因而为了确保外国在上海的利益,从而由英、法、美三方驻沪领事召集租界纳税人组成市政委员会。1862年法方退出合作,英、美两租界于次年合并,1893年英美租界更名为公共租界,于是工部局成为公共租界范围内最高行政当局。工部局大楼也就成为实际上的上海租界市府驻地。大厦的建筑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样,南、东、北几个立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风格。4个角都采用凹进方式。正门开在东北角,即江西路、汉口路西南转角,汉口路北就是著名的上海圣三一堂(红礼拜堂)。大厦的东南转角,即江西路、汉口路路口,后来4面的建筑:都城饭店(Metropole Hotel)、汉弥尔登大楼(Hamilton House)和建设大厦(Development Building)都采用凹进方式,形成一个微型圆形广场。     1914年年底,工部局大楼开始动工兴建。开工后不久,由于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些原定的进口材料无法抵沪,使得工程进展缓慢,趋于停滞的状态。1918年,欧洲战事基本结束,工程重新进入正常的施工轨道。1922年11月,大楼基本建成。 

    自大楼建成以后,到1943年一直都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所使用。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于1941年12月8日进驻租界,工部局总董改由日本人担任。而实际的管理权也由日军负责。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1943年7月30日,工部局董事会“最后一次会议于5时15分结束”,工部局宣告解散。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由枫林桥搬迁至该楼办公。同时大楼也成为上海市卫生局、工务局、财政局、中国航空设协会上海分会、上海市消防处等单位使用。

    1949年5月25日,上海市区苏州河以南部分的防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时任上海市长赵祖康,命令上海市警察局停止抵抗,务必维持社会秩序与治安。5月26日上午,赵祖康在市府大厦召开最后一次局、处负责人会议,商讨向解放军移交上海全市行政、防务问题。5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于该大楼宣告成立。

    1955年,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移驻外滩汇丰银行大楼,工部局大厦成为上海市民政局、规划局、园林局、卫生局、环保局等机关办公处,并称为“老市府大楼”。1989年,工部局大楼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還舊樓主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