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体上市今年提速 助营造股市局部热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58:18
近阶段中国大型企业整体上市的新闻此起彼伏,中央企业的表现最为抢眼。分析师指出,管理层正积极推动央企整体上市和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市值规模也成为央企考核目标之一,再加上国内股市的强劲表现,相信未来央企将加速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他们预计,整体上市和注资将成为今年沪深股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助于营造股市局部的热点,但个股效应居多,对大盘的推动力量有限。
路透社报道,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指出,“(整体)上市有助央企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当然国有资产上市后,将可获得更高的估值。”
正在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多位代表委员或列席的政府官员热论央企上市事宜。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指出,今年央企整体上市将会更积极,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朱焘则表示,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方案目前正在制订中,有望于年内出台。未来央企整体上市,将主要集中在A股市场。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为央企加速整体上市吹响号角,之后国资委高层在多个场合表态积极鼓励中央企业整体上市。
国有资产更好更快增值
分析师认为,央企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来实现整体上市,一方面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继而提高每股收益,通过市盈率提升增加上市公司的市值。另一方面,此举使央企所持股份在限售期或承诺期满后得以兑现收益,增加利润,因此资产注入在很多时候也较为符合央企的利益。
银河证券资深分析师任承德指出,央企改革今后将步入攻坚区,国有资本将进一步集中,这一过程中将会有相当多央企被兼并或出售,而扩大规模以避免成为收购目标将是不少央企近阶段首要考虑因素之一。于是,透过证券市场上市并做大市值成为央企迅速提升规模的快捷方式之一。
目前中国共有159家中央企业。国资委已明确提出,到2010年央企数量要调整和重组至80到100家。
张刚表示,央企整体上市后,不仅资产估值提高而且还有了稳定的套现渠道,将原来的“死钱”变成“活钱”,国有资产得到了更好更快的保值增值。其实除了少数战略性行业国企必须绝对控股外,大多央企上市后国家并不需要绝对控股。
“持股超过5%就需要举牌(公告),在中国恶意收购成本太高,不太可能成功的。”他解释说,预计在今年央企整体上市和注资热潮过后,大股东高位套现也是将来可以预见的。
不过一些分析师和两会代表委员表示了一些担忧。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粮集团前总裁周明臣表示,央企整体上市不能一哄而上。企业上市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以及上市后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上市并不是赶时髦,操之过急会带来很多问题,特别是拟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不能打包上市、包装上市。
蛇吞象现象会经常上演
分析师表示,多数央企的盈利能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目前央企上市资产只占央企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相关央企整体上市案例公布时,往往让人产生“麻雀变凤凰”或者“蛇吞象”的感觉,对投资者产生的震撼力非常强劲。
就拿沪东重机收购母公司中船集团资产为例,中船集团只是注入部分资产,就使该股凈资产增长3.2倍,每股收益增逾一倍多。方案公布后,沪东重机连拉六个涨停。
任承德表示,在沪东重机等重组个股的示范效应后,央企重组概念近期已成为股市热门题材,而且因为其潜在利润提升空间巨大,如市盈率等估值标准已不适用,这将为个股炒作提供新的推升引擎。
申银万国分析师钱启敏表示,可以预见的是,大多央企整体上市题材将会逐步兑现,但往往只是对相关个股产生激励,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业特征,对整个市场的推动力量较有限,“央企的上市和注资,并没有说需要在两三年完成,将来有关题材将陆陆续续推出,只是有助营造局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