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怎样过春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47:54

霍 文《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10日   15 版)

蒙古国怎样过春节

  蒙古国也过春节,春节在蒙古语中称“查干萨尔”,意为“白色的月亮”,因此有人习惯称蒙古国的春节为“白月节”。 “白月节”是蒙古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国家法律规定“白月节”放假3天。

  蒙古国的“白月节”是按藏历确定日期的。每年春节临近时,人们总要为哪一天过“白月节”而争论不休。入冬以来,今年的“白月节”日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寺院的喇嘛、星相师和市民们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最后,蒙古国科学院院士、星相学博士特日毕希,根据成吉思汗制定的年历,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等原理,算出今年2月25日是“白月节”,与中国牛年春节正好相差一个月。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除夕夜是蒙古人合家团聚的日子,人们准备了美味佳肴,有煮熟的整羊、摆成塔状的点心、包子、饺子,还有奶茶、酸奶等。大年初一,总统、总理、议长要出席一系列节日活动,他们首先要去乌兰巴托最大的寺庙——甘登寺参加新年祈福活动,祝福全国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随后再去国家宫参拜象征着战无不胜之神的“九尾白纛旗”;当天,3位领导人还要分别前往长寿老人家拜年,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普通百姓从初一开始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还有的去寺庙祈福,或到郊区的“幸运敖包”祭拜,祈求一年的幸运、平安。

  蒙古人的拜年风俗特别有趣。我曾到蒙古朋友家拜年,他们的热情好客和真诚朴实令我难忘。那是2008年“白月节”初一下午,我们全家前往巴特尔大哥家拜年。一进家门,就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气氛。客厅餐桌的正中间摆着一只整羊(用水加盐煮熟),蒙语叫“乌赤”。餐桌旁边摆着塔状点心,蒙语叫“赫云包布”,共9层,代表吉祥如意,点心摆放层一般是单数,最少3层,第一层代表幸福,第二层代表痛苦,第三层又代表幸福,依此类推。点心上面撒满各式各样的奶制品、糖块等食品。这些都是家家户户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

  拜年“仪式”开始。巴特尔大哥身穿崭新的褐色蒙古袍,头戴礼帽,腰系银腰带,站立在主人的位置,我则用双手托在巴特尔的胳膊肘下面,巴特尔一一亲吻客人的左右面颊,互相致以新年的祝福。然后我给巴特尔大哥2万图格里克(约合100多元人民币)的压岁钱。蒙古国送压岁钱是晚辈送给长辈。压岁钱多少不定,少可500图格里克(约3元人民币),多则几百万图格里克。大家入座后,巴特尔拿出蒙古最好的白酒——成吉思汗酒招待我们。酒过三巡,主人又拿出自己心爱的玉石鼻烟壶双手递给我,我双手接过后用小勺取出烟末闻了闻,然后交还巴特尔。互敬鼻烟也是蒙古人春节期间一种重要的待客礼节。

  其实,在蒙古人的传统风俗中,过去拜年不给压岁钱,尤其在牧区,拜年时大多是晚辈向长辈赠送哈达和自制的奶制品等。如果拜年时遇到新生儿出生,客人可以送小马、小羊,赠送由参加那达慕的赛马生出的小马是最珍贵的礼物。

  随着时代的进步,蒙古国的“白月节”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文明元素的注入,赋予节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