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十一天见闻录(四)欢迎晚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1 01:22:00

传销十一天见闻录(四)欢迎晚会 / 揽尘

2010-01-14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国古人用一阴一阳概括宇宙,美国人用胡萝卜加大棒对付异己,都是很高明的。传销之中多能人,这个简单而实用的招数也是他们对付“新人”的一个惯常套路。

刚刚进入传销窝点,照例首先是要吃五百杀威棒的,也就是先把新来者的气焰打掉,让其在内心产生恐惧,让其感觉到自己处于弱者的地位。在这样胆怯、害怕、无力、惶恐的心态之下,新来者就容易丧失清醒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会出自本能地寻求庇护,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是传销组织大棒的作用,即前篇所言传销组织搞“强势威吓”的用意。

三轮杀威棒过后,我最起码从表面上是“驯服”了,也就是说不得不接受了自己目前的处境。吃罢晚饭(吃饭也很有讲究,容后详禀),就迎来了他们大棒之后的胡萝卜——“欢迎晚会”。

“欢迎晚会”这个名字是我取的,他们并没有这么说,其真实用意也是我之后才察觉到的。说“晚会”其实也有点夸张,也不过就是十来个人陪我一个人玩而已。

具体的程序是这样的:先是有人端来几盘水果放在长桌上,然后进来一个别的团队的人,(我所经历的这个自称为“网络销售”的传销组织,其每个团队都是以“某某之家”命名,即他们所说的“以家庭为基本运作单位”。我所在的这个叫“金鼎之家”,口号是“金色王冠,鼎力铸就”。当天晚上来的那人来自另一个团队“巨人之家”,女性——从后来的经历看,过来主持晚会的人肯定是与新来者的性别不同,这也许是他们考虑到了“异性相吸”的原理吧)在这个人的主持下,先是一轮“自我推销”,然后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游戏中输了的人“有奖励”,就是下场去表演节目,一般是和其他人配合演小情景剧。直到九点半左右,晚会结束,洗漱睡觉。

 

关键词一:自我推销

 

先说一下传销组织里的人每天要做的最多的事:自我推销。所谓自我推销,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过程是先表演一个节目(唱歌,朗诵,讲笑话,说故事等等形式不限),然后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学历、之前的工作经历、个人兴趣爱好,最后是有一个必须要说的套话,比如我所在的团队自称为“金鼎之家”,就一定要在自我推销结束后说:“我来自网络金鼎之家,‘金色王冠,鼎力铸就’是我们家永远不变的口号。祝在座的美女越来越漂亮,在座的帅哥越来越帅。谢谢大家。”

我个人猜测,这个自我推销隐藏的最厉害杀招,就在那结尾处的套话。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某句话的时候,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认同这句话,哪怕这句话的观点也许你开始很抵触,哪怕你觉得它荒诞不经,可是最终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它。这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应该跟“自我催眠”差不多。

无论是同一个团队里的老人,还是有其他团队里的人过来“串门”,新人都不认识。所以每来一个人,团队里的人就会要求你“自我推销”一番,也就是“自我催眠”了一次。我记得在第一天,我至少自我推销了四次,之后也是经常自我推销。

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加入这个行业的人,自我推销也是把之前已有的意识强化的过程。就在这种不断的自我推销、也是不断自我催眠的过程中,进入组织的人很少能清醒过来,从另一种冷静而理性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从而只能越陷越深。而据我观察,已经加入传销组织的人,都是乐于甚至抢着进行自我推销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结交朋友的重要方式。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网络销售(传销)的洗脑术之一:自我推销。这个招数极具隐蔽性,一般人防不胜防,即或是之前有所警觉,在不断强迫和半强迫的自我推销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深陷其中,落入传销者的网彀。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需要自我推销。第一就是刚才说的有不认识的人过来,要进行自我推销。第二是在团队“运作”(传销中的一个术语)的过程中,有人要发言的话,在发言结尾也必须自我推销。第一种情况无论新人老人都要进行,第二种情况一般而言针对的是已经加入组织的成员。

 

关键词二:游戏

 

我生性沉静,很少会跟朋友或什么人玩游戏。在网络销售的那些日子,可以说抵得上我之前二十几年所做游戏的总和。

在传销的欢迎晚会上做的游戏,形式都是比较简单的,诸如“两只小蜜蜂”什么的,不值细说。值得说的是这个活动本身,也即传销组织让一大帮人陪着一个人做游戏的用意。传销组织里的每个人都自命为“商人”,商人无利不起早,不会做对自己没有益处的事。也就是说,做游戏是传销组织给新人洗脑的一个重要步骤。

前面说过,新人们刚一进来吃过杀威棒之后,心里或多或少都有恐惧、惶惑和不知所措,人类都有逃避这种感觉的本能,所以新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要融入某一团体,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庇护,最起码是心灵上的自我安慰。做游戏,就是给新人提供一个融入团队的绝佳机会和诱惑。

在游戏里,人们很容易忘记身外之事,忽略关系实际利益的一切事与物,而完全沉浸在一种游戏的快感和放松之中。在这一点上,游戏的功用和艺术有点像,所以文艺理论家们通常将两者联系起来。于是,在游戏的氛围里面,新人忘记了自己身处传销的环境之内,忘记了对未来的担忧,忘记了内心那些本来就要逃避的惶惑,得到一种即便在平时状态也难以达到的轻松愉悦。

前面经历了威势恐吓而内心极度不安,紧接着而来的是在游戏中的放松和快乐,两者之间形成的落差,就很容易让当事者形成对所处团队的认同,放下内心的敌意。——放下内心的敌意,认同(哪怕只是一定程度上认同)团队,做到这两点,传销者们对新人洗脑的第一步就在你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这也就为他们洗脑的后续步骤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三:情景剧

 

每一个新人进来,都会在晚会上得到“特殊照顾”。比如我自己,每次做游戏的时候都肯定会出局,得到“奖励”,也就是跟团队里的其他人一起表演小情景剧。

我记得表演的情景剧中,有一个是“求婚”。当时出局者连我在内一共有四个,三男一女,主持人就要求三个男生各自施展才华,向那个女的求婚。情景剧的结局是:女生把象征接受求婚的一瓣橘子放在了我手里。

还有一个情景剧是“赞美”。出局者是两男两女,各自配对成两队夫妻,先是妻子赞美丈夫,再是丈夫赞美妻子,看双方哪一对夫妻的赞美更好。结局是:我所在的那一对是优胜者。

还有其他很多情景剧的剧情,在此不一一列举。举出这两个例子,是想让大家注意两点:第一,演情景剧需要互相配合,需要互相之间有默契,(第二个例子在这方面更甚)。第二,最后的优胜者肯定属于新人(或其所在的一组)。

个人觉得,“奖励”的内容之所以不是唱歌、朗诵、讲笑话之类的个人节目,而是需要几个人共同协作的“情景剧”,也是很有讲究的。其目的,就是要让新人在演情景剧的时候,一方面和同伴互相配合、培养默契;(默契产生好感,好感就是认同,这是为了加强对团队成员的认同感)二是为了让新人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的快感,人都是需要别人认同和赞美的,在团队的赞美和认同中,新人就会更进一步地融入这个团队。

 

欢迎晚会是对付新人的一个套路,晚会的内容同样也是一个套路。如果把前面的“强势威吓”的招数命名为“杀威棒”,这个“欢迎晚会”也可以冠之以“捧杀术”。

无论是“棒杀”还是“捧杀”,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死你的主见”,让你乖乖地随着他们的思路考虑问题,最终认同他们所说的一切。而捧杀因其隐蔽的形式,因其迎合了人性的弱点,比棒杀更有威力、更易见效、更防不胜防。

实话说,对于晚会的这些分析,都是我事后作出来的。踏入传销组织的第一天,面对“棒杀”我还勉强有招架之力,但是在“捧杀”的糖衣炮弹面前,我就溃不成军了。我记得自己在当时也是完全忘记了身处不自由的环境,全心身地投入了游戏的快乐。游戏结束之后,我还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这群人看来还不错。防备之心虽然犹在,敌意却是减弱了不少。

在那十一天里,除了他们为我本人炮制的两场“欢迎晚会”之外,我还参加了另外两场——那是又有两个“新人”被他们的朋友忽悠到里面来了。

在迎接那两个新人的欢迎晚会上,我更看清楚了“欢迎晚会”作为一个套路的套路。在那两场晚会上,和之前迎接我的晚会程序完全一样,同样是那些游戏,同样是那些情景喜剧,同样是每个新人每场必下、每比赛必赢。而我这个“老新人”,则差不多被他们忽略了。——在传销组织里,新人最大。

最后还补充一点,这个“捧杀三招”,目的固然是洗脑,然而就我本人来说,也不是没有收获。我得的一点收获就是:敢在众人面前大声唱歌了。以前和朋友们一起的时候,我因自知五音不全,基本没有开口唱过歌,也不敢开口。但是在传销组织里,不唱歌是不可能的,我也就索性甩开顾忌,开始用最高的嗓门唱歌——难听就难听,反正死不了人。

从这方面看,在传销组织里,确实能得到某些能力的锻炼,比如我敢开口唱歌就是一例。就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洗脑才更难以抵御,因为纯粹的欺骗和忽悠人们很容易识破,夹杂着实话和真理的谎言,就很能迷惑一个人的思考。在洗脑过程中,他们所说的道理有正有歪,他们所做的承诺有真有假,就是在这样的正理歪说、真假羼杂中,传销者们的洗脑更为顺利。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警惕谎言,同时要警惕实话;警惕谬误,同时要警惕真理;警惕刀子,同样要警惕赞美,因为实话和真理有时候是为谎言和谬误打掩护的,而赞美的后面,往往隐藏着阉割独立思考能力的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