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视界』 [业内传闻榜]为何阚凯力反对中国上3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48:10
『IT视界』 [业内传闻榜]为何阚凯力反对中国上3G
作者:哲逊 提交日期:2005-7-19 9:49:00
用他的话说,是作为一个学者应有的良知和道义。“我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只想哗众取宠或光会向媒体爆一些大胆的猛料;我只是要凭一个学者的良知,把我从西方学到的东西,把我研究的一些心得给过热的错误风头泼泼冷水,使其冷静后走上正轨。”
在很多关于阚凯力观点的文章之后,有时会看到“他是中国移动的枪手”字样的评论,更有人以“这个教授的儿子就在中移动!”来印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然而,这是真的吗?难道中移动为了确保自己“一统移动江山”的地位,而指使他人攻击中国3G吗?
阚凯力对此猜疑很是气愤,“所谓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就是针对此领域的现象以及变革研究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帮助产业的正常发展。这是一个学者的义务与责任!”
“网络是自由的国度,这里什么都有。对一个还算社会名流的人进行攻击,就更是司空见惯了。”一位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授如此解释。
至于那些指责,阚教授干脆地认定是诽谤。“我为什么要反对中国3G上马?当然有我的理由!”
3G是一种过时的技术
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在等着新技术赚钱,3G是他们眼中的一个香饽饽。但在阚凯力的眼中,3G技术到现在已经沦为一种过时的技术,且随着WiMAX以及超3G技术——HSDPA和HSUPA技术的成熟,3G技术已经沦为替补。这正是他建议中国应缓上3G的理由之一。
事实上,现有的3G技术确实已经过时,沦落为向超3G、4G转换的一种过渡技术。移动运营商们花费巨资辛苦建立起的3G网络在WiMAX和HSDPA技术的冲击下,其前景大为暗淡。
2005年6月1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邓寿鹏在出席中国移动通信服务高峰论坛时作出中国3G未来5年将大规模部署的表态。
这在阚凯力看来成了无稽之谈。“邓寿鹏先生认为,我国不上3G就是拒绝技术进步,拒绝通信文明。但是,他又说未来5年内不考虑4G。这是不是也是拒绝技术进步,拒绝通信文明?”
阚凯力认为,到目前为止,3G在全世界主要还是话音业务。但是,与西方国家的状况相反,我国在总体上话音容量充裕,而联通公司的CDMA网络甚至容量过剩。从联通CDMA 1x网络的运营来看,目前中国对高速数据业务也没有大量需求。因此,邓寿鹏所估算的四五千亿投资,必然严重亏损、得不偿失,“还不如用这些钱来普及农村教育、开发西部。”
阚凯力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邓寿鹏所讲的“2G到3G的演进不可避免”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举世公认3G是一种过渡技术,业界现在关注的热点是WiMAX技术和HSDPA技术,它们不但得到手机制造商的支持,还受到了固定电话运营商的欢迎。用户在使用这种技术后,可以在5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数据通讯。3G网络速度与WiMAX相比较,不但网络速度慢,而且在网络覆盖区域上,一个3G基站的覆盖范围只是WiMAX的十分之一。
所谓的狭义“第3代通信技术”,已经明显沦落。
电信市场资源过剩
之所以要慎重,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目前中国电信市场资源过剩!
“知道现在埋在地下的光纤有多少在闲置着?”阚凯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10多年来中国电信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最主要是因为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但是现在对于容量和技术升级的需求已经减缓。如果再以纯粹的技术升级和容量扩大作为电信改革的主要手段,将会造成“过剩”局面。
在电信领域中不考虑用户需求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阚凯力说,80年代推出的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就是因为需求不足而迟迟难以推广。到了90年代,因特网的普及使ISDN有了需求,但是DSL、机顶盒与其他宽带接入技术的出现又使ISDN处于劣势,因此始终难以发展。几年前的铱星在技术上是巨大的成功,但因为需求不足而破产,成为市场上的巨大失败。在最近因特网泡沫的破灭中,成千上万破产的公司中没有听说一个是因为技术原因失败的,恰恰都是因为在经营模式中没有经济效益。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阚凯力认为,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能够实现人们想象出来的几乎任何应用,而如何找到这些应用,并且使这些业务产生经济效益,这个难题却始终没有解开。
据美国近年的统计,90%以上的光缆容量处于闲置,而我国的闲置容量更大大高于这个数字。在我国,10年前建立的8×2.5G的传输速率都用不完,最新的几十个T的技术(每个T是1000个G)在近期更难以找到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铺设海底光缆的公司(GlobalCrossing,Flag等)在近年连续破产就是很好的证明。
忽视问题之后果,用当下的流行语言来说,即为“市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个后果甚至是致命的!
“特别是现在通信技术也存在过剩的情况下,”阚凯力说,“盲目投资会带来恶劣的经济效果,最近这些年来,西方国家大量的通信公司破产、倒闭被兼并,实际上就在说明他们在90年代这方面所犯下盲目投资的错误,现在他们需要付出代价。中国的电信发展阶段虽然与西方国家不同,但还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3G应用前景不明易成鸡肋
在众多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以及手机生产商眼里,3G是一只能下金蛋的大母鸡,只要启动,就能带来滚滚财富。但专家也忠告过,庞大的财富潜力要转化为真实,必须要有同样庞大的用户与市场。
可现在,用户与市场的载体——应用还不知漂浮在哪个实验室里。
阚凯力表示,应用前景不明是3G软肋中的软肋!喧闹了数年的3G竟然没有一个略显成熟的应用?“高速数据通信市场狭小、我国对3G这种高端业务的需求比西方发达国家滞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阻碍了3G应用的实现。”
首先,中国目前高速数据通信市场狭小,绝大多数数据通信业务(电子邮件、短信息、炒股等)完全可以通过目前的窄带移动通信实现。在目前条件下,在移动中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如大型数据文件的下载)的需求真可谓凤毛麟角;另外,在使用动态视频业务(电视、电影等)时,人必须是相对静止的。
正如玩笑所说,“开车看电影要撞车,走路看电视要撞树。”在某跨国公司宣传3G的广告中,一个人利用3G炒股并看足球,但是画面始终也只能让他坐在公园的长凳上,而没敢让他行走。如果连宣传3G的广告都不得不承认移动与视频业务的矛盾,“3G的应用究竟有多大?”值得怀疑。
阚凯力说,移动和联通目前建设的GPRS和CDMA 1X的2.5G网络,已经提供了3G的绝大部分业务,可以看作是对3G市场的“投石问路”。但是,这些业务的需求和使用至今仍然十分有限,更从侧面说明3G的市场需求狭小。而最致命的是,我国对3G这种高端业务的需求比西方发达国家滞后。因此,在西方国家的3G市场都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我国的市场就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现在,有一些人在鼓吹“话音业务是3G的主要应用”。阚凯力对这种观点意见相左,他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要替代已经大规模普及的技术,新技术必须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现在3G在话音业务上的性能和成本根本不可能对2G形成这种替代优势。考虑到我国已经投入近万亿的第2代移动通信网,以话音业务为理由在我国推广3G需要仔细推敲。
3G应用市场前景的不明朗还表现其竞争的技术手段上。
阚凯力介绍说,举个浅显的例子,乘客在高速移动的车辆中完全可以看普通电视或光盘录像,而没有必要使用3G的视频业务;又例如,无线局域网(802.11系列)以低得多的成本提供高得多的质量与速率,完全可以满足在饭店机场等地对高速数据和视频业务的需求;再例如,最近报道的WiMAX(802.16标准)系统不但性能远远超过3G,而且其成本大大降低。这一切都说明,3G并不是实现无线宽带业务的惟一最佳途径。
目前的3G技术主要是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而电信业内又几乎一致认为分组交换必然取代电路交换。因此,在完成固定网过渡到NGN(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下一代电信网)之后,耗巨资建设的3G系统就将面临淘汰。
“从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速度来看,未来实现人类无线宽带梦想的很可能不是3G。”阚凯力说,“与ISDN相同,匆忙投入巨资的3G很可能成为又一个在几年后就要遭到淘汰的‘鸡肋’!”
阚教授其人
阚凯力的“火爆”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他一直是中国电信业少有的几个批评者之一。大到行业变革,小到运营业务,几乎都伴随着他的“阵阵炮声”。
两三年来,面对电信行业每一次出现的热点、新的通信政策的解读,《IT时代周刊》记者都曾和其取得联系,而阚教授也一贯地不作掩饰,有什么说什么。
熟悉阚凯力的人认为,也许正是他颇具曲折的经历才铸造出今日的锋芒。
阚凯力3岁随父母到美国,5岁又回到中国。好学的他经过不断努力考取了清华大学,但恰逢文革期间,在电子学系只读书1年就被分配到张家口无线电厂工作。1976年,阚回到北京,被安排在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作通讯系统设计工作。33岁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中的一员,到斯坦福大学(美国硅谷高技术公司70%的CEO都是从斯坦福毕业的,因此被称为硅谷的母校)从事电信领域的研究。回国后,在信息产业部担任要职。2000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研究所聘其担任所长。
从其经历中,我们能看到很多身不由己的无奈与辛酸,而这份波折,正好锤炼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意志。中国电信改革的历程中,充满了阚凯力的声音,虽然辛辣却总透露着一份用心良苦。
历史是很好的镜子:1987年,阚凯力在中科院叶培大院士的领导下,起草了一份《按照商品经济规律改革我国通信管理体制》的报告。这篇仅有2千多字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政企分开、引入竞争、建立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股份制公司、逐步对外资开放,以及其他许多电信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被后来称为“8个问题、9条建议”。报告一出,掀起了轩然大波,毁誉不一。但后来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发展,逐步证明了报告观点的正确性。从此,阚凯力被世人熟知。
80年代中期,ISDN炒得火热,人们觉得21世纪就是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的世纪。当时,那是个“谁要怀疑ISDN,就别想在电信界混了”的年代。可刚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到太平洋贝尔公司任职的阚凯力却坚决反对在ISDN上大规模投入。几年过后,当时在ISDN上投入了几亿、几十亿美元的美国各大公司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得益于阚凯力的策略,太平洋贝尔公司却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90年代,阚凯力断定小灵通必死的言论遭遇业界千夫所指。可如今再看,小灵通日见式微的表现印证了他当时的判断!
随着炮轰胡鞍刚、邓寿鹏等言论的发表,人们在承认阚凯力成为中国电信界响当当的“大炮”之时,也在质疑其此举的动机,为何他要一再反对中国启动3G呢?是个人因素还是背后有利益集团指使?
为什么中国3G能引起如此之多的纠葛?说白了还是其中的利益弄人。中国应尽快上3G的呼声中,谁最着急?是设备商、运营商,还是政府?
3G的话题从1985年提出至今已经20个年头了,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3G一直是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技术提交到标准之争,再到牌照拍卖,虽然其中非议甚多,但3G一直没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谁在这场“中国应尽快上3G”的呼声中喊得最凶?其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固网与移动运营商对3G态度迥异
3G是个金矿,人人都想挖!在这场争夺3G的征战中,移动运营商与固网运营商表现出的态度让人琢磨不透里面的玄机。
阚凯力说,3G系统主要的业务还是话音。在中国,无论GSM也好,还是CDMA也好,容量都是非常充裕的。中国移动也好,中国联通也好,眼下他们对3G的积极性恐怕都不高。
他向《IT时代周刊》记者介绍,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没有取得移动通信经营权的电信运营企业都极力主张政府立即发放3G牌照。而目前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却比较稳健,他们建议首先进行试验,尤其是业务的商业运营试验。
为什么有这样截然相反的态度?“其实,他们之间的态度很好理解”。阚凯力介绍说,“设备制造企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销售;未取得移动通信经营权的运营企业是为了借3G之机进入移动通信业务;而目前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主要是考虑自己大规模投资的风险,成本是否可以收回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中移动和中联通在现有的2.5G网下,就已经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那么,在争夺3G牌照的步伐中,中国6大运营商中谁最有可能拿到牌照?阚凯力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从现在来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没有表示出要上3G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他们现在都能提供无线宽带的业务或者说3G的服务,而且都没有面临现有网络容量不足,现有系统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不会一马当先去申请3G牌照。而中国电信和网通集团,他们首先碰到是政府是否允许它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的问题。在政府还没定论前,即使他们想要,也不一定要得到。
至于铁通和卫通,两方面的问题都存在,一个是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即使他们想要,政府也不见得会给。因为发放3G牌照,国际上通行的有两种做法,一个叫做拍卖,显然中国不适用;还有一个叫做选美,那得看自身条件如何。
国外设备制造商着急中国3G
与国内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相比,国外通信制造商在中国何时启动3G这一问题上,显得非常着急。
在中国3G进程中,看一下各跨国公司总裁纷至来华的情况,就能了解到他们对中国赶紧上3G的急迫。以2004年7月至8月这个时间段为例:
7月19日,美国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文·雅各布来到广州,展示其代表3G的CDMA2000 1X&&EV-DO设备及技术,同时密切关注中国的3G进展;
7月,美国朗讯科技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在南京市建立3G研发中心,该机构将致力于支持CDMA和WCDMA等3G扩频移动通信技术;
8月初,西门子移动宣布将增加投资3000万美元扩建上海工厂,使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第2个3G生产基地;
同月,北电网络宣布将中国研发中心人员的规模扩大1倍,达到400人,2005年增加至800人,以投入3G移动通信技术的开发;
8月27日,阿尔卡特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迈廷造访中国,并宣布阿尔卡特将在华投入4500万美元,用于3G基础网络及其应用开发。同时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1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中,相当部分将用于3G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对于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着急,阚凯力深有体会。2005年3月,他就向跨国公司开炮,“请那些跨国公司都回到自己国家,是北美的公司你们回北美,是欧洲的公司你们回欧洲,你们到那里去推广3G网络去。只要你们能在欧洲或者北美获得成功,不需要来动员中国,中国肯定就会自己上。”
“为什么说设备制造商,尤其是跨国制造商在拼命推销3G?他们只是想卖设备而已。”阚教授说,“中国3G推动力主要是跨国设备商。”设备商此举只为缓解不景气的全球电信市场带来的压力,只有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3G的启动,才能卖出更多的设备,分到更大的蛋糕。
国家不能被某些利益集团俘获
3G缓上还是急上?是个挠头的问题。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运营商对3G心态的急切,设备供应商对3G的赌注下得越来越大都一一看在眼里,3G发放后蕴藏的财富可能富饶,但发放3G毕竟意味着几千亿元的投资,在尚无成功的例子前,风险随处会碰到。
2004年年底,一场有关“国家究竟有没有被俘获”的争论在业界唱响。身为主角之一的阚凯力直指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为首编写的《中国3G世纪报告》。
在一篇《我为何主张尽早开放3G市场》的文章中,胡鞍钢坚持自己的“国家俘获论”观点。“客观地分析,3G市场迟迟不能开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国家被俘获’。这不仅仅是一个部门被俘获,而是多个部门被俘获。”胡鞍钢在文中称,在经济转轨期间,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国家被俘获”,指国家当了某些利益集团的俘虏,使其公共政策、公共投资、公共资源分配明显有利于这些利益集团,而以牺牲全社会利益和整体福利为代价。“这是在经济转型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或政治经济现象”。
对此,阚凯力一针见血地指出,胡鞍钢并没说出国家究竟是被哪些利益集团所俘获,是运营商、本土设备商还是洋设备商?“正相反,中国政府不急着发牌照恰恰说明没有被利益集团俘获。”阚凯力坚持自己的观点,“国家是不能‘被劫持的’,既不能被某些企业‘劫持’,也不能被‘某些专家’的言论‘劫持’。”
3G技术是一种过渡技术,但跳过3G直接上4G是否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
2005年5月18日,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表示,“中国在2008年之前一定能够提供3G服务。”王旭东部长的这一番话再次催生了国内电信业界对3G启动的新一轮讨论。
对此,阚凯力教授认为,既然联通公司的CDMA 1X网络已经提供了3G服务,所以王旭东部长对2008年的预言现在已经实现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一定将在3G网络上再进行高达几千亿的大规模投资。
阚凯力介绍说,3G是一种过渡技术,真正不可避免的恰恰是从3G到以IP为基础的4G的演进。我国不能只是盯在3G上,而应该正视3G前景不明朗的现实,充分利用在话音移动通信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推广4G的可能性,尤其是探索、或赶早推广WiMAX等技术的可能性,例如研究利用WiMAX上的VoIP在农村普及电话。
香港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是在全球最早启用3G的运营商之一。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符合“早起的雀儿有食吃”的古训。由于用户数有限、业务种类单一以及网络成本高等因素的困扰,和黄3G业务在2004年净亏损253亿元,用户数仅有700多万户。而最早运行3G的欧洲、日本和韩国,在3G业务上都同和黄一样,惨淡经营,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开始转向4G。
日本的NTT DoCoMo公司就已经开始了4G无线服务的研发,其使用VSF-OFDM的新技术使得4G无线网速达到1Gbps。而被称为超3G的HSDPA技术(全称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无线网络),也被众多运营商寄以厚望,大规模尝试的行动似乎在宣告,2006年很可能形成HSPDA的规模市场。
中国3G上还是不上?阚凯力认为,国际国内的实践都已证明对3G的社会需求不足以支持其巨大投入,而3G能否成为一个长期有效的无线宽带系统也大有问题。因此,我国对3G的最佳策略是:一方面密切跟踪其他国家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跟踪其市场需求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坚决避免在我国需求不明的情况下大举投资仓促推广3G。
qq:184894899
msn:xiaobao_lu@hotmail.com
朋友,你对此有何感慨?非常希望大家来一起交流,探讨!!
非常感谢!!3G的明天在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你还在用邮局汇款吗?
作者:ffpp 回复日期:2005-7-19 11:23:58
说实话,从本人及熟识的周围人群的需求看。强烈同意阚凯力先生关于缓上3G的观点。
主要是看不到有吸引力的3G应用。而且按照3G理论传输速率384kbps,估计实际应用达到200kbps也就不错了。单从速率上来说,比目前宽带普遍差很多。。。
大力发展公共场所的宽带无线接入。开发真正的数据应用需求。才是正道。
举个例子,中国电信的ADSL等宽带用户如果能够和wi-fi统一接入帐号,同时加大wi-fi热点的覆盖范围,不要只有到了香格里拉才有免费的wi-fi。。一定会催生数据需求热潮。同时大力推广有wi-fi功能的终端。。。数据需求也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作者:softking2005 回复日期:2005-7-19 12:46:14
从前有一家地主很有钱,突然一个人跑来对地主说,我叫3G,并且不管你乐不乐意从现在开始你就叫2G了,我是你家的儿子,等明年我要继承你的全部家产;
作者:tyrotan 回复日期:2005-7-19 13:02:21
一方面的带宽资源大量闲置,一方面是连我这样的资深网民都没办法在家里建设一个100M带宽的数据中心——实在是太TMD贵了!
作者:greatw 回复日期:2005-7-19 13:33:46
就像怒江的13座梯级水电站的动议那样,很多时候公共资源并不用来为公众服务。
作者:adlouis 回复日期:2005-7-19 13:44:35
3G就是单指R99吗?笑话
R99的384理论值是低了,但要考虑手机作为终端的支撑能力,以现在手机的计算能力,给你1G的带宽你用得了吗?
现在R4、R5的设备也在成熟中,上3G不能从R4考虑吗?非得从R99慢慢来?
作者:真心doudou 回复日期:2005-7-19 13:53:56
至少现在还不具备使用能力
作者:羌狼 回复日期:2005-7-19 14:13:02
HSDPA和3G并不冲突啊?CDMA2000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实现HSDPA,14M的带宽。反而WiMAX是个看不到头的东西,如果要等WiMAX的话,至少奥运会前,咱们是用不上无线宽带了。
作者:幸福的神话 回复日期:2005-7-19 14:49:31
偶就素玩3G滴,不考虑R99咯,电路的不要,全IP的上!
作者:Eraser 回复日期:2005-7-19 16:30:35
这家伙说的不无道理
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在用着手机的最基本功能:通话 & 短信
作者:远水岸 回复日期:2005-7-19 16:32:33
越滥越不实用的东西到最后都会在中国有市场的
小灵通就是个列子,哈哈
3G.......那就不可而知了
作者:扑饭 回复日期:2005-7-19 17:27:01
中国上3G是趋势,不是凭谁个人的意志可以阻止的。如果说过渡技术,目前地球上所有的技术都可以说是过渡技术。由于做实验局的原因我一直用在用3G手机上网,ftp下载速率40多k,比宽带稍微慢一点,除了上网比较吸引人的还有VP业务,就是可视电话业务。
作者:wangsai_2000 回复日期:2005-7-19 17:28:54
好貼﹐受教育﹗
作者:it-man 回复日期:2005-7-19 17:34:52
推荐一个极具创新的Web2.0网站,我的360doc图书馆:www.360doc.com
作者:12monkeys 回复日期:2005-7-19 20:36:07
ADSL不多收你一分钱,又给你免费的wi-fi上网。
中国电信是傻子吗,创造这样的需求?
-----------------------
举个例子,中国电信的ADSL等宽带用户如果能够和wi-fi统一接入帐号,同时加大wi-fi热点的覆盖范围,不要只有到了香格里拉才有免费的wi-fi。。一定会催生数据需求热潮。同时大力推广有wi-fi功能的终端。。。数据需求也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作者:叙事诗 回复日期:2005-7-19 22:35:08
ftp下载速率40多k,比宽带稍微慢一点,
---------------------
你的宽带会不会太菜了?我家的宽带下载是200k
40K的话,目前2.5G的EDGE技术都可以满足你要求了!
我都觉得目前急于上3g技术,其实就是很多企业都希望目前移动通信行业来一个大洗牌,希望通过改变目前移动市场格局来获利,混水摸鱼一般,而根本不是出于3g存在巨大的应用需求。其实就是好比教室里面很多人要在教室搞重新装修,但这个装修其实不是由改善教室美观的角度出发,但只是希望改变格局,希望重新安排座位。这个装修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作者:叙事诗 回复日期:2005-7-19 22:37:57
除了上网比较吸引人的还有VP业务,就是可视电话业务。
-----------
还是如教授的理据,有多少个人会一边走路一边打视像
电话,肯定仆街拉。假如是坐在固定的地方的话,为何不用摄像头+QQ??
作者:yuangang28 回复日期:2005-7-19 22:45:20
阚教授上课时还说了很多他都反对的,各有个的根据和想法,不过在3G上我觉得阚教授是对的!
作者:ffpp 回复日期:2005-7-19 22:56:02
看懂了再发言。这里说的数据需求是指数据业务需求。业务当然收费,主要看你内容够不够吸引人了。接入只是统一入口而已,而且并没有说一分不花,你可以再收费。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接入费用下降是必然的。
最烦发言不经过大脑的了。。。。
=============================================
ADSL不多收你一分钱,又给你免费的wi-fi上网。
中国电信是傻子吗,创造这样的需求?
-----------------------
举个例子,中国电信的ADSL等宽带用户如果能够和wi-fi统一接入帐号,同时加大wi-fi热点的覆盖范围,不要只有到了香格里拉才有免费的wi-fi。。一定会催生数据需求热潮。同时大力推广有wi-fi功能的终端。。。数据需求也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作者:greatw 回复日期:2005-7-19 23:00:01
关键是有多少对于移动多媒体通讯的需求,花几千亿建网,成本最终是摊给用户的。
作者:最爱张柏芝 回复日期:2005-7-19 23:42:02
我只知道阚凯力是个高档垃圾枪手
曾出版大作:“小灵通必死论”、“CDMA浪费论”
作者:nowwin1978 回复日期:2005-7-20 1:25:19
作者:最爱张柏芝 回复日期:2005-7-19 23:42:02
我只知道阚凯力是个高档垃圾枪手
曾出版大作:“小灵通必死论”、“CDMA浪费论”
------------------------
我也觉得阚凯力是个高档垃圾枪手,不过他说的“小灵通必死论”我倒是非常赞同。
前面有人说目前人们最主要的应用是通话&短信,但是别忘了,运营商毕竟还是商人,他们利益的80%来自于20%的高端用户,假设中国有多家电信运营商了,一个只能提供话音、短信,一个除此之外,还能提供上网、彩信、下载等数据业务,只是价格稍贵一些,那么你作为那20%的消费者,你选谁?
可以说,这些数据业务可能带来的直接收益不大,但是他的有无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存亡。这也是联通在中国移动的彩信之后,急急忙忙的推出彩E的原因(彩信是国际标准规范,而彩E是私有协议,只有联通用),不过看到电信、网通想在小灵通上开展数据业务,不禁让我喷饭,以他们低端客户的定位,这些服务对他们99%的客户都不具有吸引力吧。
这里可能还有人觉得没有人用数据业务,例如彩信,不过我从业内朋友那里得到消息是中国移动将要在每个省新建彩信中心,如果没人用的话,也不致如此吧。有时候我用手机WAP浏览新文闻的时候会有接不通的情况,询问移动,他们说需要扩容,这也是实实在在用户需求的体现。
另外说到3G的投资过于浪费,那么不上3G,现在的2G网络就不需要扩容了吗?看看前几个月的消息,就知道了一个个数以10亿计的扩建合同都被国外设备厂商拿到了。3G、2G是可以并存的,有3G需求的地方,例如一些富裕地区进行扩容的话,直接在原有网络上增加3G设备就可以了,既满足3G需求,又实现扩容,这样才不会浪费。而且3G核心网纯IP网络在网络建设的成本应该比较低一些吧?(以上都是在网上看来的网友评论,我也不是专业的,应该大致如此,如果说错了,还请指正一下)
作者:wt13 回复日期:2005-7-20 9:46:43
强烈支持教授先生
凡是要向外国人交专利费的东东,一概不上
作者:yhzz 回复日期:2005-7-20 13:34:19
上3G对大家都有好处,,厂商赚钱了,员工赚钱了,
赚了钱就花,然后生意好做了,经济繁荣了,GDP也增长了
作者:MC2 回复日期:2005-7-20 21:06:02
当年联通有了GSM,为什么再要稿个CDMA?
没有理由这样搞啊。
作者:free_singer 回复日期:2005-7-21 3:37:23
上3G吧
作者:thx0277 回复日期:2005-7-21 9:46:32
强烈支持上3G
作者:暗黑莱戈拉斯 回复日期:2005-7-21 10:53:22
人口过剩严重
建议接下来停止生育
作者:寒冰斩 回复日期:2005-7-21 11:50:10
因为吃的饭最后都要变成屎拉出来,所以干脆不吃饭好了.
作者:flyingkite 回复日期:2005-7-21 12:22:17
3G确实是一种过时的技术!!!
作者:三公子 回复日期:2005-7-21 13:18:41
阚凯力先生能看到电信市场技术资源过剩说明他也在进步,可当时国家在电信分家,合并网通的时候,他如果更高明,就不会倡导如今这样的市场分割体系。如今他也站到国家的高度思考行业发展规划,真值得庆幸。
作者:hu13_13 回复日期:2005-7-21 16:43:44
我觉得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上不上3G,而在于要不要给电信和网通移 动牌照,大家知道中国现在只有两家移动运营商,两家能构成充分的 竞争么?而电信和网通在得不到移动牌照的情况下只能把钱投资在小 灵通这个垃圾上,这样是不是浪费?移动和联通每年还有大量在2G 上的扩容(广东移动今年给爱立信的扩容合同就是8亿多美圆)算不 算投资!
那么通过适当的重组,使国内能有3家左右的运营商 ,那么新上的这家是让它使用落后过时的随时有可能淘汰的2G甚至 小灵通呢?还是让它使用未必昂贵多少,即使只是来解决话音业务的 3G呢?而对2G甚至小灵通的扩容或改造直接到3G不是更好么?
作者:亡命天涯头勿回 回复日期:2005-7-21 18:17:16
支持阚凯力.要WIMAX,不要3G.3G又贵又不好用.
作者:yb911 回复日期:2005-7-21 19:36:03
我都觉得目前急于上3g技术,其实就是很多企业都希望目前移动通信行业来一个大洗牌,希望通过改变目前移动市场格局来获利,混水摸鱼一般,而根本不是出于3g存在巨大的应用需求。其实就是好比教室里面很多人要在教室搞重新装修,但这个装修其实不是由改善教室美观的角度出发,但只是希望改变格局,希望重新安排座位。这个装修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作者:踯躅的卧槽马 回复日期:2005-7-21 19:47:53
作者:hu13_13 回复日期:2005-7-21 16:43:44
我觉得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上不上3G,而在于要不要给电信和网通移 动牌照,大家知道中国现在只有两家移动运营商,两家能构成充分的竞争么?而电信和网通在得不到移动牌照的情况下只能把钱投资在小 灵通这个垃圾上,这样是不是浪费?移动和联通每年还有大量在2G 上的扩容(广东移动今年给爱立信的扩容合同就是8亿多美圆)算不 算投资!
那么通过适当的重组,使国内能有3家左右的运营商 ,那么新上的这家是让它使用落后过时的随时有可能淘汰的2G甚至 小灵通呢?还是让它使用未必昂贵多少,即使只是来解决话音业务的 3G呢?而对2G甚至小灵通的扩容或改造直接到3G不是更好么?
---------------------------
那个八亿,大部分都是3G设备的合同,就等国家正式发牌了。老实说,各位不要再争上不上3G了,3G在中国是肯定要上的了。当给电信、网通移动牌照的时候,现在业界只有3G是成熟的,可用的技术。当然2G也是,但是现在新建2G的网络,和建3G,成本是一样的。至于WiFi,WiMax什么的,根本和3G不在一个方向上竞争。WiFi覆盖太小,要做到全覆盖,问题更多。WiMax成熟还早,市场上先发是绝对的优势。
作者:云雾润蒸 回复日期:2005-7-21 19:51:04
在3G问题上,支持阚凯力的观点
没有客户群
投资巨大
重复建网
技术不成熟
这种东西要它干嘛?
除了设备厂家属钞票乐,
其他人都得哭!
作者:kenue 回复日期:2005-7-21 19:54:54
预计会上的,因为在08年要搞奥运会。
中国的政府最喜欢显摆了。
作者:sodery 回复日期:2005-7-21 19:58:41
实在忍不住要批批这个教授。3G上不上是电信和网通与移动,连通的博弈。3G就意味这新的移动牌照,固网运营商当然想要了。移动运营商就没有这个动力-现在的网络多赚钱啊,一年的利润多少亿。所以这个3G绝对是政治问题,绝对不是什么技术问题。烂教授说的技术问题,都不存在。什么浪费(2G扩容更浪费),过渡技术(不值得反驳,世界上那个运营商说要直接跳过3G上4G?)。关于普遍服务,这个没有利益的事运营商没有动力,广东扩容2G也没有说这个钱投入到普遍服务上来。
国家考虑3G绝对不是技术原因,任何用技术来攻击的言论都是别有用心,特别是所谓的电信专家。
作者:hhd_1997 回复日期:2005-7-21 20:03:03
没其他,就一句:老子现在连2.5G都用起心痛,还提什么3G.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上了3G,我只能祈祷他收费便宜点
作者:天涯水泡 回复日期:2005-7-21 20:28:03
楼上的楼上那位持牌照论的老兄的论点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不是3G,而是移动牌照.不过目前的3G设备已经都是按照R4的标准来生产了,老干同志的R99标准早在2003年的3G规划时就不采用了.至于WI-FI,它只能作为一种通讯热点的补充形式存在,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应用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至于3G建网的费用问题,的确很多设备会使用国外厂商的设备,但是大家也应该注意到,3G的核心不是它的接入技术有什么样的改进,关键是它的交换网络将是全IP的,这一点在技术上来说才识最重要的吧,至于上网功能,大家都知道没有多少人会用到的,通话功能上,3G设备能比目前的2G设备有更大的接入容量,目前移动的基站最大容量也就两千多,而3G的基站将可以轻易的突破这个限制,这才是3G相对于2G的关键优势.有人说4G马上可以取代3G了,这是很幼稚的,目前4G还处于理论验证阶段就说可以取代3G.要知道3G的技术理论验证其实在国外50年代末就已经完成了,不过当时主要用于军用的保密通信研究,所以大众很少了解.这中间经历了这么长时间才出现商业运营的网络,虽然可以根据摩尔定律推知4G的实际应用将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可是大家也应该了解到商业化使用和技术论证完成是两码事.希望大家多一点了解,不要把目光集中在那些枪手身上.
作者:ice2fire 回复日期:2005-7-21 20:29:31
3G大餐被那么多人期待了那么久,却迟迟不摆上桌面,真叫好多人望眼欲穿啊。作为通信行业的从业中人,特别是搞移动通信的,自然会盼着它早点上,大家再吃次饱饭,向以前天天鲍鱼海参不指望了,至少也能再大鱼大肉一下,不至于象现在窝头咸菜。
但是,对3G的未来应有,确实不看好,理由如下:
1、费用问题,宽带当然要求高的收费,如果你真拿它看球赛或者电影,想想每分钟的通话费,大概能知道自己看电影的合理费用是多少。
2、需求问题,在家,在单位,在宾馆,基本都有宽带可用,大概只有在交通工具上,在户外活动时,才需要3G的宽带服务,在这些场合下还需要宽带服务的人,好像并不多。
3、服务内容问题,不多说了。
作者:hhang 回复日期:2005-7-21 21:20:59
我不懂,上什么都可以,不要花钱就行
作者:sicai 回复日期:2005-7-21 21:23:00
目前中国所谓的专家教授学者里,阚凯力算是为数不多的有良知的一个人了。比何××之类的垃圾强的太多了。
作者:kenny_shi 回复日期:2005-7-21 22:10:30
3G还是不错的啦,最近都在进行R4版本试验网的项目,无线上网速度很快了,384kbps,感觉很不错了,视频电话的效果稍差一些,说话也有点时延,中国要不上3G,那明年我们做什么呢?
作者:lichongboy 回复日期:2005-7-21 22:21:32
ding
作者:oscarchen502 回复日期:2005-7-21 22:35:12
我也是做电信的,觉得阚凯力的论据还是有些偏颇。首先,做电信的人应该都知道,电信网跟计算机网是不一样的,计算机网是开放的,这里讲究兼容性;电信网是相对封闭的,讲究安全性,可靠性。所以用WIFI或WiMAX来作为无线宽带接入我觉得更加不成熟。
移动的网络其实冗余不大,因为移动对网络质量要求太高了,所以一直的做扩容。
HSDPA是基于3G的,不冲突。
作者:哈里波特_大 回复日期:2005-7-21 23:19:22
什么叫安全性可靠性,这只是针对那么一小一小部分的人来说的吧,花那么多银子来做三G只为个安全性,说不过去吧。
作者:本不重要 回复日期:2005-7-21 23:19:31
谨慎点,那可是不是小数字啊;;;;
作者:哈里波特_大 回复日期:2005-7-21 23:23:27
向市场推出一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你有多大的市场,你的新技术是不是能够为你的投资带来相应回报,而不是为了那么不是非常卖点的噱头而做这么大的手笔。必尽这都是从大家的口袋里掏出来的呀,中国本身已经是全世界各项建设超浪费的国家了,祖国呀,你能经得起多少这些头一发热就砸钱的混蛋的摧残。
作者:罗稀泥 回复日期:2005-7-21 23:23:37
阚凯力也太不够意思了,大家算算他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吧:第一个不用说了,跟没头苍蝇似的设备供应商,他们就等着一些傻蛋的钱赚呢;第二个就是运营商里的一部分人,要招标啊要订货啊要考察啊,没钱怎么周游世界,拜托赶紧3G吧;第三个是设计院,跟法院似的吃了原告吃被告,委托方的设计费要拿,厂家为了设计上自己的设备要送,嘿嘿,爽!第四个呢,卖光缆的;第五个做铁塔的;第六个挖沟的;第七个,做仪表的;第八个做手机和卖手机的;。。。。。。多了去了啊,这个阚凯力你太很了啊。看看使劲儿吆喝上3G的人,都是上述这些人里的,有几个是哭着闹着要用3G手机的??!!
作者:本不重要 回复日期:2005-7-21 23:33:45
楼上厉害,不过就算你说白了,人家照样要吃这个钱,呵呵。
作者:limashow 回复日期:2005-7-22 0:50:25
留名 改天接着看~~~~
作者:正大光明的马甲 回复日期:2005-7-22 0:52:26
作者:罗稀泥 回复日期:2005-7-21 23:23:37
.........第三个是设计院,跟法院似的吃了原告吃被告,委托方的设计费要拿,厂家为了设计上自己的设备要送,嘿嘿,爽!......
您从哪里知道设计院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啊?莫非您就是设计院的,出来揭露行业黑暗来了?可笑!现在什么不是运营商说了算,上谁的设备,怎么分配份额,设计院的意见能占多大的分量?您以为还跟早两年那样,设计院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啊?您随便去打听打听,现在哪个厂家还会去巴结设计院?又有几个设计院是哭着喊着要鼓捣运营商上3G的?不清楚情况就别乱讲话好不好!
作者:tihy 回复日期:2005-7-22 1:29:23
严重支持阚凯力教授的意见,请大家结合前前联通老总杨贤足的大作,现在中国通讯业存在严重的投资过剩,资源浪费现象。这是我们当前话费昂贵的主要原因。
前车之鉴不可忘,上3G一定要慎之又慎,何况还是一种没有前途的技术,我看倒是果断的不上为最好
作者:射日36号 回复日期:2005-7-22 2:07:08
这个人说的是真话,看看日本,不是媚外。。
3G几年前的东西了///
作者:lacopa 回复日期:2005-7-22 5:29:18
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上WCDMA,核心交换必然是用R4的软交换无疑,中国移动已经开始建设基于软交换的核心网了,难道到了3G时代还倒退回去用电路交换不成?
2G时代投资这么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初期没有国内设备厂商的介入而导致的,单纯从网络建设的角度看,目前建设一张和CMCC规模、覆盖相当的WCDMA网络,投资肯定远远小于当初中国移动建设GSM网络的费用(考虑通涨因素,就更小了)。
但是就目前的形势看,我还是不赞同大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3G网络,前面有人也说了,运营商80%的利润来自20%的高端客户,那么,可以为这20%的高端客户铺一张网络,但是只覆盖到省会一级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地区的地级城市,好像现在不是已经有了GSM/UMTS双模的技术么?好啊,高端用户用高价格的双模手机,在大城市尽可以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好处,贫穷落后的地方照用GSM/IS95不误,该干嘛干嘛去!
这样的好处是,投资不会像建设全国性网络那么巨大,经济发达地区的3G业务运营如果成功了,经验可以向其他地区推广,即使失败了,在发达的地区,经济损失带来的影响总比全国性的影响要小,另外,还可以使国内的设备商尽快成熟起来(华为和中兴在3G时代的份额总可以不那么寒酸了吧!),国内成功的3G网络对于华为和中兴海外市场的开拓无疑具有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作者:sincefly 回复日期:2005-7-22 9:11:42
支持阚凯力,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需求量。而又有资源的严重浪费!
作者:人头豆腐汤 回复日期:2005-7-22 9:13:51
几千亿啊,各位支持上3G的朋友们,这可都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哪,慎重一点不好么?
作者:白兰渡 回复日期:2005-7-22 9:35:44
作者:sincefly 回复日期:2005-7-22 9:11:42
支持阚凯力,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需求量。而又有资源的严重浪费!
作者:人头豆腐汤 回复日期:2005-7-22 9:13:51
几千亿啊,各位支持上3G的朋友们,这可都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哪,慎重一点不好么?
支持!
作者:you_miki 回复日期:2005-7-22 9:48:06
作者:正大光明的马甲 回复日期:2005-7-22 0:52:26
作者:罗稀泥 回复日期:2005-7-21 23:23:37
.........第三个是设计院,跟法院似的吃了原告吃被告,委托方的设计费要拿,厂家为了设计上自己的设备要送,嘿嘿,爽!......
您从哪里知道设计院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啊?莫非您就是设计院的,出来揭露行业黑暗来了?可笑!现在什么不是运营商说了算,上谁的设备,怎么分配份额,设计院的意见能占多大的分量?您以为还跟早两年那样,设计院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啊?您随便去打听打听,现在哪个厂家还会去巴结设计院?又有几个设计院是哭着喊着要鼓捣运营商上3G的?不清楚情况就别乱讲话好不好!
----------------
现在好像是原告被告都没得吃。。。。。。
作者:Doroto 回复日期:2005-7-22 10:07:37
业外人士,不敢对问题本身说什么。但不管怎么说,考虑问题的原则,还是要注意。
我不希望那批官员们,在最终拍板时仅仅是因为受到某一利益集团的影响,或说“俘虏”。 既然如此重要,那就务必以中国之未来为立足点,不可劳民伤财,拍屁股做决定。
相信任何一个涉及大规模公共利益的决策,其决策过程必须充分民主,广纳谏言,权衡利弊得失,方能对的住今人后辈。
善哉善哉!
作者:晴天78 回复日期:2005-7-22 11:05:44
支持阚凯力
应该开发4G
作者:五陵虎 回复日期:2005-7-22 11:33:00
等4G开发好了会不会又有5G,等把5G开发好还有6G,怎么办?
作者:爱让人直立 回复日期:2005-7-22 11:34:33
姓阚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些年来他的谬论可谓多矣!赞成这反对那的!
当初他所赞成和倡导的,今天不也背上了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骂名了吗?
作者:罗稀泥 回复日期:2005-7-22 12:07:01
作者:爱让人直立 回复日期:2005-7-22 11:34:33
姓阚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些年来他的谬论可谓多矣!赞成这反对那的!
当初他所赞成和倡导的,今天不也背上了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骂名了吗?
那你吐吐象牙大家看看啊!有本事举出例子来!别乱叫唤!
作者:zzmlake 回复日期:2005-7-22 15:40:54
偶是中兴的,管他上不上3G,反正我只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消息,哈哈
增值业务嘛,我只玩过彩信,当然是自己内部调试时用用,花钱用它是不可能的!
作者:麻星兔 回复日期:2005-7-22 16:25:11
我们能 做什么?设备商和代理商只要能赚钱,但是后果只有国家承担。即便是让不当投资的公司倒闭,这些公司还是亏的国家的钱。
我们能怎么阻止错误的发生呢?
作者:willo19 回复日期:2005-7-23 1:15:30
做为消费者,近期只希望自己用的着的业务而已,发发短信,打打电话,上上网,仅此而已
作者:skin-dive 回复日期:2005-7-23 9:12:32
3G感觉就像高铁一样,花国家钱,肥外人腰包,高层顺便捞一些
作者:钟天师 回复日期:2005-7-23 14:02:04
形象工程 + 腐败工程
作者:abkhazite 回复日期:2005-7-23 14:45:33
把2.5G做好,资费合理,就不错了。
作者:greatw 回复日期:2005-7-23 16:38:47
各国对于发展3G的政策都不尽相同,但没有哪个大国以国家行为,政府行为决定做这么大笔的投资建设。
作者:没有爱情的流氓 回复日期:2005-7-23 19:08:47
照他这么说,我们现在最好什么事也不要干,即使一时弄个领先的东西出来也不要用,因为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先进的了..........
作者:lian3e 回复日期:2005-7-23 21:19:18
作者:没有爱情的流氓 回复日期:2005-7-23 19:08:47
照他这么说,我们现在最好什么事也不要干,即使一时弄个领先的东西出来也不要用,因为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先进的了..........
说得好!支持!
作者:此名有主 回复日期:2005-7-25 23:07:52
对通信技术基本不怎么懂,但我知道,我买手机就是为了通话和短信,(现在偶尔拍两张照片发给朋友看看)。我从来不觉得用手机看视频有多时尚,多潮流,多需要。
作者:此名有主 回复日期:2005-7-25 23:10:14
几千亿啊,各位支持上3G的朋友们,这可都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哪,慎重一点不好么
------------------------------
同意观点,不过想提个题外话,整天吆喝政府花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的朋友里边有多少人去交过税?
作者:煮不熟的鸭子 回复日期:2005-7-25 23:53:59
每个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在一定的背景下,才能成长。PHS的技术是落后,但是在中国有这么多迫切上移动分利润而没有移动拍照的运营商,所以成长了。做3G也有3年时间了,一步步看它成熟起来,现在和2G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我相信,有国内外急红眼的厂家,建网的成本会大大压缩。至于3G有没有必要,我想第一个是市场开放的需要,同样的投资何必再搞2G网络呢,至于应用,是需要市场培育的。正像当年我做宽带一样,一度怀疑宽带有没有用,最终自己甚至退化道拨号上网。很多的应用不是我们现在凭空可以想象的,那是一个富有创意的空间。当然站在国家利益上来看,需要适当避免过渡竞争造成的重复投资和过渡竞争,虽然我是vender
作者:哲逊 回复日期:2005-7-27 8:51:4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T视界』 [业内传闻榜]为何阚凯力反对中国上3G 『IT视界』 IT168独家授权IT视界曝光INTEL移动CPU造假更多内幕! [业内传闻榜]互联网八年回味录 『IT视界』 [大话IT]圈子 圈套(IT企业商战内幕纪实·小说连载) 『IT视界』 [大话IT]圈子 圈套(IT企业商战内幕纪实·小说连载) [业内传闻榜]任正非语录之一二三 [业内传闻榜]谈谈朗讯,北电,ASB... [业内传闻榜]谈谈朗讯,北电,ASB... 『IT视界』 [互联网]互联网信息整合之道之三:主流信息整合方式剖析 2006年世界顶级杀毒软件排名,中国杀毒软件无一上榜 - 传闻 投诉-报料-内幕-线索-传闻--DoNews 『IT视界』 [大话IT]在IBM之后,微软也领教了软件开发没有银弹:9000程序员受挫Vista 微软员工谏 [业内传闻榜]陈天桥: ipod是我们的耻辱(转载) 中国IT竞争力为何连年下跌 是谁?让IT业内所有人颤抖 中国为何反对美韩军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天大研究院 - 美国为何反对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高铁创世界纪录,为何最反对的是美印越日 中国高铁创世界纪录,为何最反对的是美印越日 中国高铁创世界纪录,为何最反对的是美印越日! 中国高铁创世界纪录,为何最反对的是美印越日 中国高铁创世界纪录,为何最反对的是美印越日! 中国高铁创世界纪录,为何最反对的是美印越日 【IT业界】图说七日_《中国电子报》:中国3G的起步速度将快于日本 庄家暗语 | 『新兴操盘理论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