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农业应重在夯实基础准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37:53
扶持农业应重在夯实基础准则发布时间:2010-04-22 08:48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 布:中国粮油网 作 者:联波
  • 中国粮油网讯:

      国内农业生产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农业生产状况对整体经济格局和发展方式转型具有“稳定器”作用,因此,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实施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和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补助;增加高产创建补助;继续实施油菜子临时收储政策;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实施新疆内蒙古冰雪灾区牲畜饲草料补助;落实冻猪肉收储计划;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容易看出,上述政策安排涵盖了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内的诸多农业生产类别,且主要通过向生产者直接补贴方式来防止政策“红利外溢”,这些政策如能有效执行则必定会增强农民的生产意愿、提升农产品的供给水平。农产品供给充裕又会对规避物价急剧波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刺激国内居民需求等产生积极影响。就此而言,这些政策很有必要。
      
      人们应该对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有效执行一揽子惠农强农政策充满信心,而农业生产补贴、补助、收储以及收储价格调高等措施也必定会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稳定农民的投资预期。因此,在短期内现有的政策安排会产生出提升农业生产、稳定物价变动等积极效应。然而,农业扶持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是:补助补贴措施往往存在“地域划定”特征,这种安排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差异特征,但结果很可能会“损害”非列入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储和收储价格调高的主要目的是“干预”油菜和猪肉价格走低态势,从而通过“价格保护”和“需求稳定”来维护农民经济收益,但此方式面临的挑战是:农民是否能按照真实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经营决策调整。更重要的是,如果政府是基于宏观经济格局来考虑农业发展问题,则宏观经济格局转变可能会引致农业生产政策转向,而政策转向必定会导致农业生产和供给进入新的波动阶段,这意味着农业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常规化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在政策执行面临某些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农民反应方式的改变同样可以达到增加农业产出、平滑市场波动的目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追求经济收益的最大化,长期来看,有三种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一是农业生产中自然风险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投资、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为农业持续生产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农业生产中的技术进步和推广程度,在农业生产要素给定的背景下,生产技术水平将直接决定着要素的组合效率以及农业的产出规模。三是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组织化程度,相对于分散化、个体化的“小农经营”,依托农业协会等的组织化经营更能提升农民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议价能力。
      
      从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格局来看,上述三个方面依然存在较为广阔的改进空间。国务院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农村无水利投资的村占比为70.42%,资金来自国家的村占比为9.56%,有技术农业人员的村占比为20.8%,通过“公司加农户”方式经营农产品的村占比为10.6%。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产技术难以快速提升、经营方式过度分散化的情形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内生力量和可持续性是值得追问的。
      
      基于此,与补贴补助等短期扶持政策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扶持政策更应凸现“夯实基础”的准则,通过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完善对地方的行政考核方式,切实加强对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去年北方的特大干旱和今年西南的特大干旱已经昭示:基础设施建设弱化会严重损伤人们对自然变动的回应能力。同时,应以尊重农民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生物化、机械化和高附加值化,依托技术进步和推广来舒缓农业资源的刚性约束。应以“农有、农治、农享”为基点,在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背景下推进农业组织化进程,依托农业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创新来增强农民的市场议价能力。
      
      


    (责任编辑:许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