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美丰银行股票>>的文物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32:04

    在股票研究与收藏中,老股票(清朝、民国时期)的地位日渐突出,除历史悠久外,还与其稀少、珍罕、设计制作精美背景独特有关,每一张老股票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珍贵的历史,而金融类的老股票,更是研究与集藏家所寻找追觅的目标。在历史的发展中,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都离不开“金融”、“巴黎公社”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占领金融这块阵地。一个政权的巩固与兴亡与其金融的发展,治理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历史上如此,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民国时期的银行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该时期已有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有中央银行,地方银行、商办银行,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钱庄、票号。这里介绍的不是当时的“四大行”,也不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商办银行,但在内地来说,尤其是在日本攻占当时中国的首府南京以后,知名度却很高的“四川美丰银行”。四川美丰银行的老资格,一是在于它成立时间相对于一般商业银行较早(民国11年),二是当时它是一家中外合资联办的银行——中美合资。美国的资本进人中国较之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日本、俄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较迟缓的,它选择四川这个我国物产丰富的大后方粮仓之地,作为投资的眼光却是独特的,当时四川美丰银行总行设在重庆,民国16年由于北伐军的开进、美方股东撤资转让,使得四川美丰银行变为地地道道的华商银行、民国20年该行在我国大上海设置

“上海分行”,作为它进军东南沿海首选之地。由于种种原因,该行的资本始终不太大,从其建行的25万元,发展到民国20年时也只有100万元(实收资本50万元)、在日本攻占南京迁都重庆后,该行实行改组扩资,至民国30年资本总额增至一千万元,目前市面上所发现的该行股票,仅有民国31年1月1日发行的百元面值和民国32年9月1日发行面值千元的两种股票(民国32年该行资本增加到二千万元),四川美丰银行股票设计制作精美,票幅较大(44×25.7公分)。董事长为周见三,另有常务董事6人,均盖有本人名章,其中民国31年董事第一位即是“大名鼎鼎”的刘航琛(见本刊2001年8月第二期刊)。该股票的特色主要有两点,一是带息票(带息票的股票在当时是很少有的)这也是由于中美合资、由西方带进中土的特征(中方一般是息折、息单等),主要是兑付利息方便,一剪了事。该行的息票

印制精美,除有行名及某届股红息票字样外,还有年份及与股票相同的号码,二是股票的背面有着自建行(民国11年)以来,每年的分红记录,如民国12年红息3厘,13年为红息二分七厘,到抗日战争爆发时民国26年分红为一分一厘,至1948年全国即将解放时,分红为一分二厘六,共有26次分红记录,这是现在已发现的早期银行各种股票中记录最多,最完整的分红派息记录,也是编写中国金融证券史中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同时该行虽在中国内地仅存在27年,却记录着中国历次政权的更迭及经济、金融的变革,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却是巨大的。    (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