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灾后重建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37:45

玉树的地震,牵动着千万人民的心,灾后重建是一个世界性课题难题,在玉树人民奋力救灾,重建家园的时刻,我们更多的应该思考关于玉树的未来。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曾经参与四川汶川、云南盐津豆沙古镇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也在第一时间提出了关于玉树灾后重建,以旅游业为支撑,带动第一二产业共同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并正在汇同相关部门,积极支援灾区重建的相关工作。

 

玉树,是一个文化秘境,旅游业是未来发展的支柱性行业。山合水易认为,玉树应该将打造高原生态文化小镇及民族团结旅游示范小城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通过纪念遗址、生态居民社区和民族团结广场的建设,通过藏族旅游文化的开发,在3-5年,将玉树建设成为集文化体验、旅游度假、生态宜居为一体的旅游新城镇。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此次地震导致玉树县文物受损情况严重: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新寨玛尼佛塔全部受损,40%完全倒塌,60%濒临倒塌;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和勒巴沟摩崖石刻,山体岩石松动,大经堂有裂缝;藏娘佛塔及桑周寺暂时无法联系,估计墙体有裂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禅古寺90%倒塌,新建的大经堂倒塌;结古寺90%成危房;当卡寺去年就已出现危房,现僧众已全部搬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各县文化受损情况待查;玉树、治多、称多3县新发现的古墓葬群情况不详。

 

震前玉树发展状态

 

震前的玉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特色的县城。法会之乡、歌舞之地、江河之源,并且还有独有的藏传佛教文化。

 

近年来,玉树正在蓬勃发展,2009年, 全州城乡居民购买力继续增强,物价总水平受全国大气候的影响,物价涨幅不一,国家出台积极的消费政策,“促消费、保增长”,货源充足,商品玲琅满目,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活跃景象。旅游业发展较好。游客人数达12.5万人(次),增长39.16%,旅游总收入6498.75万元,增长39.13%。

 

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它们分别是扎西科警务室沿扎西路向西北约300米范围区域;诺林图书馆向西新建路与新建北路三角交汇区域;玉树人民政府南约500米范围区域;浦马港向南300米范围区域。四个重灾区分别编号为一二三四。借鉴汶川地震和云南盐津豆沙古镇灾后重建规划经验,我们山合水易旅游规划设计院愿尽绵薄之力,为新县城的灾后重建出谋划策。

 

新县城目标定位:以旅游业为支撑,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小镇

 

玉树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生境潮湿,雨量充沛,沼泽遍地,属于典型的沼泽草甸和高山草甸区。这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完全能打造称为高原生态旅游小镇。

 

四个重灾区域中三个全面改造,一个拟建地震纪念遗址(一号重灾区)。三个全面改造区域一个规划新生态居民住宅区(二号重灾区);一个民族团结广场(三号重灾区);一个建文化旅游街镇(四号重灾区)。四个区域的改造中要注重生态功能的导入,发挥生态功能对环境改造能力的作用,使新的玉树尽快建立起来。

一个地震纪念遗址

地震纪遗址可参考汶川地震纪念遗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1)重点突出地震自然现象的科普教育,展示典型活动断层的地质剖面和地表破裂现象;(2)重点选择数量和规模较小的有代表性的震灾中损坏的房屋和设施作为地震遗迹加以保护,而不是将大范围地震毁损建筑物作为保护和纪念馆;(3)将地震遗址保护与教育、科普、旅游有机结合;(4)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修建展馆、妥善保护实地地震遗迹,开展地震情景体验活动,将地震灾害所形成的自然景观转换为社会记忆的人文景观,提升地震纪念场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结合当地气候与自然资源特色,打造高原宜居生态居住社区

新居生态居民住宅区的建筑要符合当地建筑,民俗文化,可沿一条宽阔马路周围建两层小楼,布局要整齐,小楼周围以当地常绿树木和草坪布置。真正体现一个高原生态旅游镇得特色风貌,可参考汶川灾后重建住宅区。

 

一个民族团结广场。

民族团结广场,以格萨尔王雕像为中心,围绕原中心广场改造。格萨尔王是玉树人们心中的神灵,此次地震格萨尔王的雕像仍然屹立不倒,这给心灵遭到重创的玉树人民以极大地鼓励,广场周围建立纪念馆,展示玉树地震中各民族团结,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广场每年节庆举行大型庆典活动。也是人们日常娱乐、休闲场所。

 

建设几条特色旅游街市

文化旅游镇要体现藏传佛教文化特色,融合旅游商业街、文化体验街、民俗街为一体。一是以玉树古代建筑为主体,与山水风景结合。二是与历史文化结合。玉树县是千年古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历史上是藏传佛教的新兴发展地。三是与民族风情相结合,玉树县九成以上为藏族居民,蕴含着独特的藏族风情。

  

 

玉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新学校,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山合水易真诚希望新的学校、家园早早建立起来,玉树的同胞们早点恢复正常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