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后30年(0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22:02

唐山大地震后30年

中国接受救灾外援的历程 (6)

 

 

    近30年中国接受救灾外援情况

  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与此同时,南方的长江流域多处洪水滔天。仅湖北一省就淹没农田4283万亩。数百万群众受灾。在联合国救灾署的呼吁下,2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向中国捐赠了价值2000多万美元的救灾物资。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场大火是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特大灾难。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救灾资金、器材、药品和食品。据统计,截至1987年年底,国际救灾援助总物资折合现金4134408美元(不包括援助在途物资)。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县境内和耿马县与沧源县交界处分别发生7.6级和7.2级地震。地震造成地裂缝,山体滑坡、滑塌和土地液化。云南省先后收到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的政府、团体、个人向灾区捐助的1500万美元的外汇捐款及药品、食物、车辆、医药器械、帐篷等物资。

  1991年上半年,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五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旱灾。灾情最重的是安徽和江苏两省。1991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中国共接受境内外捐款物合2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家正常年份灾民生活救济费的2.3倍。

  1998年夏季,长江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遭受灾害,受灾人数上亿,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从港澳台地区、美国、日本、法国、泰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援助。

  2003年春夏之交,中国发生“非典”疫情,一些国际机构和外国政府纷纷提供无偿援助。据商务部统计,截至6月初,中国已累计接受国际机构和外国政府的各类无偿援助金额(含承诺金额)约3802万美元。

  1996年丽江地震

  我国建筑学界的泰斗刘敦桢教授认为:“(云南)省内中流住宅,以丽江县附近者,最为美观而富变化……犹存唐、宋遗风。”丽江“家家临溪,户户垂柳”,使人联想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意境。如果临窗品茗,远眺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还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闲适散淡。然而,丽江古城名扬海外还和一场地震有关。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云南丽江地区发生7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受灾乡镇51个,受灾人口达107.5万,重灾民30多万。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元人民币。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州纳西县的民族风貌和人文景观也受到地震的破坏。

  云南省通过外交部和中国红十字会向国际社会发出“欢迎一切人道主义援助的信息”,得到世界各国政府、民间机构、企业、知名人士及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关心和鼎力相助。一星期内,云南省就收到了国内外捐赠款人民币1.14亿元、港元1.02亿、美元70万、日元1.003亿、马克500万。

  丽江主动积极争取国际救灾援助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硕果。丽江因地震而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获得了国内外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援助,在大灾大难后得到大机遇和大发展。震后当地政府利用恢复重建之机,把恢复重建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对古城进行了全面的修复与整治。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从而使丽江古城成为中国首批古城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高原姑苏”自此名扬海外。

  中国对国际救灾援助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

  九三学社中国地震局支社部分成员于2005年撰文指出,中国目前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尚有不少可以改进的余地,还需要解决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例如:如果灾区是尚未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是否按特例处理;外国救援队搭乘的飞机是否可以进入中国领空,由哪个部门核发准入证,哪些机场允许救援队的飞机起降;如何对外国搜索犬和救援队携带入境的相关物品进行检验检疫;是否允许外国救援队救援我受灾的政府部门或其他涉密部门,外国救援队能否进入灾区里的我国军队驻地;如何确定救援过程中的保密原则;中国主管部门与联合国救援机构、外国救援队如何协调,一旦发现外国救援队进行与救援无关的活动时如何处置;等等。这些可能面临的问题,涉及我国的外交、国防、国家安全、航空管理、信息通讯管理、医药卫生、边境检疫、交通等多个部门,事到临头再处理必然要耽误宝贵的时间。他们建议国务院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国接受国际救援方面的相关规定。

 

(见九三学社中国地震局支社部分成员《尽快制定我国接受国际救援的相关规定》,《人民政协报》200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