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2007刮起怀旧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9:11:49
元旦已过。1月1日视作元旦,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惯例。
中国大陆是中共执政前夕的政协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纪年,将1月1日称作"元旦"。虽然早在1911年后许多人实际上已经采用元旦的说法,但当局并未正式命名。
如果"怀旧"而作一番追溯,其实,中国人采用"元旦"一词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夏朝的夏历,即现在的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正月朔日,俗呼新年,谓之"元旦":元者,头也,始也;旦者,明也,日出也,晨也,元旦就是一年中太阳开始升起的第一个早晨,也称之第一天。
怀旧而追溯元旦起源。人生少不了怀旧,怀旧离不开追忆历史。
2007年的元旦来临之际,40万香港人在尖沙嘴钟楼和海运大厦前广场、铜锣湾时代广场和中环兰桂坊齐声倒数,这是回归以来人数最多的除夕欢庆。
2007,对于香港人而言,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再过半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10周年了。
在1996年与1997年交接之际,还记得数十万港人聚集在屯门黄金海岸沙滩,观赏香港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烟花汇演,随着新年来临的倒数声,漫天缤纷,流光溢彩。
回归前夕的香港,满城争说香港史,香港人掀起一股诠释香港的热潮。香港的传媒、出版、文化艺术界,纷纷推出香港历史的作品,倏地刮起一股热风,令人大有时光倒流之叹。
从来没时间回顾,只顾埋头赚钱而向前方走的香港人,似乎对自己的身世多了一份关注。
仅以电子传媒为例,香港电台播出8集电视片《香江岁月》,以剧情人物串连历史事件,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50年代移民潮、1959年石夹尾木屋大火、1967年天星小轮加价引发暴动;香港电台播出7集电视片《摩登时代》,描述凉茶铺、茶餐厅、拜神等香港文化面面观;还有香港电台播出电视片《香港精神系列》,共210集,香港无线电视的《香港传奇》,香港电台中文台的《有前有后话香江》……
怀旧热
在英国殖民者准备卷铺盖的当儿,香港社会却兴起一股怀旧热。
不可否认,有些怀旧带有商品化成分和猎奇味道,但此时此地眷恋前朝事物的心态却是复杂的:或许含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或许是一种文化重认,辛辛苦苦创造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或许是新旧交替时代,市民中一股不安定情绪;或许也是抗拒强权政治归宗的符号。
怀旧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反刍,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也是一首无音的妙曲。怀旧点缀着人们的文化精神世界,能让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而延续下去。
怀旧往往是一种对过去的美化,也似乎暗示对现状有所不满,对前景感到焦虑。
人们都在说香港的故事,香港人的集体意识,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出现。香港人过去没有可以认同的国歌,几十年只是唱着流行曲,看电视的时候,却能勾起亲切的香港情怀。
10年前殖民历史终结,香港人才开始说自己的故事。借着回归历史,反思今日面临的大转折时代,香港人辛辛苦苦建立的东西究竟是些什么,于是有了集体记忆。
怀旧又是企盼中隐含着无奈。10年前,港人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个有可能早晨醒来发现窗外已是另一个风景的时代。
在一些擅长思辨的人来看,明天永远是个未知数,岁月悄悄流逝,意识难免迷失。于是,他们将往事泡在杯子里慢慢啜饮,为的是品味人间美好的沉淀,并支撑着困倦的心灵去迎接曙光。怀旧的人静静坐在窗前,谛听时间的脚步。这就是当年香港都市生活的一个情景。
历史是一条河,一条浑浊的河。一切历史地消失的事物,必然具有历史的含义。
10年过去了。1996年的最后几个月,一股浓浓的怀旧情怀,伴随着集体记忆弥漫社会。
因清拆天星码头而掀起保卫运动;以利东街为重点的旧区重建而引发抗争;破坏维多利亚旧貌的中环填海工程一再遭到反对;在面临消亡的皇后码头举办探讨本土历史的文学沙龙;中区域多利监狱、旧警署和中央裁判司署等古迹建筑群的命运也再度引起关注……一次次公民抗争运动,要让这些"人的地方"回归市民。
面对一系列新社会运动兴起,1月8日,政府终于改革保护具历史价值建筑物政策,首次公布496个被评定为具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物,就保存方案咨询市民,同时改组扩大古物咨询委员会的代表性,承诺加入"集体回忆"的元素,作为评定须保护建筑物的准则。
公民运动
悠悠岁月,香港历遍多少沧桑。旧有的事物,故有的文化,在民间日常生活中渗透。今天香港人的怀旧,已不同于10年前的怀旧,今天有了维护集体记忆的自觉,保障文化遗产的举动成为一场公民运动。
现实,往往是以历史来充实的;历史,又是靠现实来生辉的。
香港有没有浓厚的历史凝重感?香港人对此充满自信。他们正走进历史,抢救文化遗产。
正如香港文化人董启章曾经说过,说什么什么旧物"完成了历史使命",一方面好像给予正面的评价和尊重,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可以理直气壮地加以清除,而历史记忆因其为记忆,也似乎只要铭存于心,或者以仿制的替代物供人凭吊,就可以"抛开过去的包袱",历史于是变成了发展的障碍。可是,历史作为赋予一个族群存在的意义的故事,并不是写在书上的文字,它是由活生生的主观记忆和客观实物交织而成的。
中环和旺角,是维多利亚港湾两边的中心地带,中环意象、旺角风韵,尽管都在不断在变,却依然是香港身份的必然元素,是本土的香港故事。它们陪伴几代香港人的成长,是香港社会集体意识的一部份,要认识香港和香港人,就必须认识中环和旺角。
香港人的抗争行动,体现了"香港是我家"的香港意识,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旧区、喜帖街、蓝屋、天星码头……正如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说言:香港拆得太多,历史要靠实物讲故事,香港的故事如何再说下去。
公民社会
在元旦的前一天,香港与台湾举行"台港两岸民主发展新挑战"的视像会议,有香港传媒披露说,台湾副总统吕秀莲会在视像中现身,结果却没有出现。
元旦翌日,笔者在台北总统府对吕秀莲作了两个多小时的专访,问起她为什么没有现身。吕秀莲说,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什么台港视像会议,何谈现身不现身。她对今天的传媒,似乎相当不屑。
这位副总统的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幅对联:秀阁长系天下事,莲心总怀世间情。
尽管台湾人常常对这位副总统奚落而不恭,但可以说,台湾现代史公民运动的重要时刻,这位被一些人称为"政坛真君子"的台湾女性都没有缺席。在访谈中,她谈到台湾人民对公民社会的探索。
台湾的公民社会雏型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现各种街头运动、校园运动、环保运动、农民运动,都在向执政者施压。
1980年台湾有3960个民间团体,2000年有18000个民间团体,公民运动不仅击垮了威权政府,也让台湾出现了第一个合法反对党,1987年执政党解严,拆掉公民社会最后一堵围墙。
今天的香港社会,在怀旧情怀中,香港的集体意识在增强,公民社会在成长。
台湾的民主和公民社会,是一代代人不懈追求才获得的结果,付出的代价极高,过程相当漫长。不过,没有别的选择,唯有一代接一代努力。
可以预言,2007年香港人会继续怀旧,在怀旧中继续抗争,在抗争中继续养育公民社会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