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瞭解認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6:54:23

三、瞭解認識:

從生到死,人都局限在感官的影響之下,佛家將之稱為「六賊」,以示其戕害人心的事實。人在感官的包圍下,就如同深居內宮的皇帝一般,外界所有的一舉一動,都必須透過貼身的親信,如一些臣子、宦官和內戚等來傳遞資訊。任何人如果不認真考慮自己的處境,必然就像一個昏君般,任憑身邊一些各懷鬼胎的大臣去治理國家。

舉個實例來說,中國人見面時總要問一句:『吃過飯沒有』?這句話應該是人人都懂,否則不可能成為打招呼的用語。究竟這句話有什麼意義?說者與聽者,在其溝通的過程中,到底有什麼目的?雙方又瞭解到了什麼?

以符號系統的觀點而言,這句話是由一系列的符號所組成,共同或分別代表該符號的功能。因此,當表達者選擇此系列符號時,自然就是想要傳達其所代表之功能。

我們再從控制系統的立場來看,當一系列的指令下達時,此一系統即按照此指令原始設計的模式,逐步執行,以達到控制的目的。

然而,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在此時這句話與「吃飯」並沒有關係。所代表的只是一種習慣,是過去艱困時期的一種關懷方式。如果有人以為這是詢問「吃飯」的民生問題,那便表示沒有真正瞭解這句話,彼此的認識也就沒有交集了。

因此,要討論宇宙真實這種艱深的課題,我們有絕對的必要,先要「瞭解」什麼是「瞭解」?當人能瞭解真相時,也就不會再爭辯不休了。

在文字定義上,「瞭解」是用「眼睛」去「瞭看」,用「心智」去「解析」後,所得到的某種「知覺」。在人類心智運作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步驟,則是在瞭解的過程中,能「辨認、辨識」所知所識的「刺激訊息」,即為「認識」。

辨認及辨識,是當今人工智能研究上最大的挑戰,由於生理、心理學家尚缺乏完整、正確的理論基礎,以致設計者無所適從。人既然連「辨識」的原理都諱莫如深,遑論難度更高更深的瞭解與認識了。以致於在二十世紀末,舉世的專家學者耗費了無數的財力及時間,面對人工智能,卻只能徒呼奈何。

瞭解及認識可以說是研究人工智能的瓶頸,是人類與宇宙間的介面,也是人類與宇宙真理的最後一道樊籬。

辨識真的有那麼困難嗎?連小蚊蟲都有極為敏銳而有效的辨識系統,人這麼了不起,為什麼連蚊蟲的技倆都無法瞭解呢?相信再過幾年,等辨識的技術大行其道,連小學生都可以試做「娃娃走迷宮」時,人才會知道今天的聰明人有多笨。

辨識並不難,不過祗是些訊號的取捨,以分辨視訊所代表之現象與辨識者之反應兩者間的關係。瞭解則要有清晰的時間觀念,切記六賊之首就是眼睛,眼睛所看到的,不過是一些光及陰影而已。可是人在一生之中,一舉一動、一思一念,無不受到這些光影的影響。甚至於大多數的人,還把這些光影當做人生真實,苦苦地抓住不放。

佛在《金剛經》中宣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莊子在《齊物論》中也說:「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人一旦陷入視覺的陷阱中,就好像球員當上了裁判,人的認識便離真相遠了。若面臨的是一個從來未曾發生過的問題,人更是惶惶然不知所措。這時所有的理念、語言都失效了,人完全迷信於眼睛、不見不信了。

本節只為了點明要瞭解事物的真相,首先要學會懷疑自己的眼睛,雖然眼睛很有用、忠實於自己,就如同皇帝身邊的宦官內戚一樣。但是,就眼睛對於事態真相的瞭解而言,不僅幫不上忙,有時反而會將人的認知導引到錯誤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