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社区网络是Web 2.0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36:16
在博客世界里,因为上述原因,你无法实现互联网上最重要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说网络价值的增长是网络基数增长的平方。例如当一个俱乐部有一个新成员加入时,他带来的不仅是多了一个人,而是多了N个新型关系(N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数)。由于成员的不真实和没有真实的互动,在博客网站上几乎形不成这样的网络效应。
基于这些特征,我非常相信荷兰的Web 2.0观察家Bob Stumpel的判断,他认为全世界在未来不会有超过1000个个人博客能用这种方式支撑自己的生活;博客不会消亡,但它绝对不会像许多人想像的那样,是互联网上另一个大商机。像Email一样,博客会变成一个人们用于宣传、表达自己的简单工具;也像Email一样,大部分人不会为它付钱。
既然博客不能代表Web 2.0,什么是真正的Web 2.0网站呢?Web 2.0到底有什么与我们已经熟悉的互联网世界不同的特质呢?
Web 2.0的特质
当我们理解了博客的局限性之后,也就不难理解Web 2.0真正的特质,或者说Web 2.0这个新潮流的三个本质特征:社会性(Social)、网络性(Network)、技术性(Solution)。我并不是说,Web 2.0就是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网络社交服务平台),这只是一个巧合,但我相信SNS代表了Web 2.0的未来。
首先让我们看看Web 2.0提倡的社会性。社会性意味着以下几个基本理念: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和基础,人是以真实的身份出现的(或者至少可以找到真实的人),人与人之间有真正的互动,因此也就有了社会监督。
其次是网络性。网络性意味着对网络效应的充分利用。一个能够有效利用网络效应的网站在一定阶段是以几何方式增长的,它带给成员的价值也是如此。
基于真实的人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大众的智慧,例如Wiki上的上百万条辞典式的知识。我相信大众智慧能代表互联网的未来。
大众智慧的一个表现形式是在Web 2.0类网站上常用的几个技巧:Ranking、Rating及Reviewing,也就是排位、打分以及由用户提供评价。这一类的内容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仅由少数公司,如吉尼斯、福布斯所掌握和提供,但互联网的普及让它在每件事情上都成为可能。同样,一个基于真实人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上的排位、打分及评价更受人信赖。
Web 2.0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革命,而是理念上的创新。但是技术也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Tag,即标签技术,它的运用让我们上述的排位、打分及分类都易如反掌。
在这些所谓Web 2.0特征的背后,其实更根本的是一个(商业)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信任。
社区是Web 2.0的未来
博客不是Web 2.0的未来,那么Web 2.0的未来在哪里?
我相信Web 2.0的未来在社区,在社会网络。
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的社区是如何运作的,在网上我们同样可以形成富有价值的社区,只要我们的成员是真实的,他们之间有共同兴趣或利益,以及你的技术让他们之间的互动轻而易举。和网下社区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网下的社区2000~3000人就已经无法管理了,但网上的社区可以达到上百万(例如openBC的商务人士社区),或者上亿(例如eBay的1.5亿买家和卖家)。这些巨大的社区里不仅大家可以相互信任,社区的巨大规模也大大提高了每一个社区成员的商业机会(网络效应)。
优秀的企业其实在前互联网时代就已经知道社区网络的重要性:麦肯锡可能有一半的项目来自于曾经在这个公司工作过的员工,所以它每年会花很多钱和时间经营它的Alumni Club。摩托车公司哈里森几乎没有营销、广告上的投入,仅仅靠它的几万个忠实客户的口碑就让它有一个良好的经营基础(当然这家公司也花时间和钱经营它的客户俱乐部),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故事。
从企业营销的角度,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也必须)把重点从传统的广告、促销等手段转向互联网营销中成本最低,但却最有效的社区营销和口碑营销方式。我们都知道,许多互联网上口碑营销成功的案例(例如Google、Skype、Hotmail等),但口碑营销的背后其实是传播者的社会网络。谁能抓住它,谁将是最大的赢家。
从这个意义上,我相信: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因为谁都能做,能复制;二流的企业做平台,让别人在自己的平台上交易,你也不是不可替代;一流的企业做社区,谁最后拥有了社区成员和他们的社会关系,谁就拥有了不可替代的资源。
Web 2.0盈利模式问题的解决其实是要我们回答每个企业都要回答的问题:你真的为你的客户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了吗?如果是,就向他们要钱吧!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坚持到Tipping Point
几年前,美国的一个传媒人Gladwell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做《The Tipping Point》。在这本书里,他分析了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一些产品、一些时尚、一些思想的流行和突破:任何事情的流行和被接受都有自己的临界点,当相信这件事情的人数突破了这个临界点(Tipping Point),那么它的流行就几乎势不可挡。
Web 2.0,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个人社区,每个企业都可以做企业的社区。
大部分人和企业都在Tipping Point到来之前放弃了,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希望你是少数人中的一个!
---
del.icio.us 和 Flickr之类的网站,这两家公司最近收到广泛关注,是folksonomy概念的先驱,一种任何人均可自由选择关键词(标签)的分众分类。Tag考虑到大脑自身使用的多重选择和重叠的联系,而不是硬梆梆的分类。在规范的例子中,一幅flickr小狗的图片可能被标签为“小狗”(puppy)和可爱“cute”,考虑到了沿自然轴的检索产生了用户的活动。
协作垃圾邮件过滤产品,例如Cloudmark聚合了email用户认为哪个是、哪个不是垃圾邮件的决定,胜过依靠自身分析邮件内容的系统。
最伟大的因特网成功故事就是从来不打自己产品的广告。他们的采用病毒营销(viral marketing),这就是说,从一个用户直接到另外一个用户的推荐宣传。你甚至可以推断出,如果一个网站或产品依靠广告才让人知道,那它就不是web 2.0、
即使许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包括linux、 apache 、MySQL、 Perl, PHP, 或Python等涉及大多数网络服务器――依靠开源的个人生产(peer-production)方式,但他们自身是集体、net-enabled智慧的例子。SourceForge.net有超过10万个开源软件项目。任何人都可以增加项目,任何人也可以下载和使用代码。作为用户行为的结果,新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央,一个有机的软件采用过程几乎完全依靠病毒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