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知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5:10:22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窗外秋雨淅沥,夜灯下,静坐桌前,听着电影《知音》的插曲“知音”,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感慨人生既短又长的旅途中,茫茫人海,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谁是知音?自古论知音,高山流水首推:俞伯牙与钟子棋,管钟和鲍叔牙。管钟有“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牙。”而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更让人感动。电影《知音》中蔡锷和小凤仙又是不可多得的情爱知音!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历来被称作文坛知音,素有神交之说。李清照和赵明诚,那更是让多少后世人称赞的知音夫妻!李白和杜甫,虽然写作风格迥异,但他们却互相欣赏,互相关照,留下了“春树暮云”的千古知音佳话!
在这样的夜晚,当我读着冯梦龙《三言二拍》里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感动地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我被这位身为晋国的上大夫和一个身份低微的樵夫之间如此深厚的情义而触动,为他们君子人格所折射出的光辉品德和修养所深深叹服!在现代社会,人人追求物欲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多是与利益二字相关。 我只所以读这样的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次之。”如果一个人的心完全沉溺于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一件十分值得悲哀的事。又有多少人真是为自己的心灵而活着?俞伯牙与钟子棋这种君子之交的情义,那种心灵的感应又岂是当今沉溺于物性追求的浅薄之辈所能理解?
何谓知音?冯梦云对知音,知己和相知是如此定义的。他认为: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相知。
我慨叹古人的胸襟和抱负!我此刻突然明白,关羽为什么面对曹操的金钱,美色,权力诱惑毅然而然离去终身追寻刘备:为什么诸葛亮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旷古绝世的美才女上官婉儿,明知武则天是自己的仇人,却乐于俯首称臣,是因为他们遇到了知遇之人,这知遇里面又有多少不被外人所知的“懂”字在里面!所以知音的前提是相知,并且气味相投,这气味相投指的是大道相同,一个人即使明白另一个人,而大道不同,是谈不上知音的。孔子说"道不同,不与谋也”。而这样的相知相交从有史以来又有多少?要不然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者容。
所谓知遇之交,首是相知!人一旦有另一个人懂他,他的聪明才智才会发挥极致,人生追求的目标也会更明确。英雄无用武之地,是因为没有人能识英雄,因而自然也就没有给英雄提供用武之地。至此也就能明白:刘备给了关羽展示他作为武将的舞台,是刘备成就了关羽,而关羽又帮刘备弹奏了最悲壮的三国,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所谓琴瑟之合,也就是高山流水般的最佳配合,没有武则天的慧眼,上官婉儿的聪明才智不会充分发挥到极致,但聪明才智用于宫庭斗争,必然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是上官仪的悲剧,也是上官婉儿 的悲剧。
因而所谓知音,也就是琴瑟之合!没有蔡锷将军,小凤仙亦不会“桃花颜色亦千秋”,而没有小凤仙的配合,蔡锷也无法逃避袁世凯的跟踪,小凤仙与蔡锷的配合,正是因为她身为女流,却有着红拂,绿绮之辈能识英雄的眼力,而蔡锷身为一代英雄,又何尝小看了这位青楼女子,小凤仙虽是青楼女子,却有君子的品格。
因而人生能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恩赐,若能遇一知音,必弹天下最美的音乐篇章!当别人问及台湾作家林清玄离婚时,他说:一个人无论男女,在他20岁的时候 ,他的成熟只在生理。在这个年龄段与他匹配的另一半,以全世界的人口计算,至少有30亿的人可以合格,人到30岁时候,情感与心理也成熟了,他这时候的婚姻选择犯错率就会降低很多,而到了40岁,真正在灵性与价值观上匹配的那一半,可遇而不可求。这一段话,林清玄意在他的离婚是找到了知音不是为了别的!劝女性朋友,请化妆你的心灵比化妆你的脸蛋更会让你的爱人依恋你!愿天下的男女都成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夫妻知音,愿天下的老板都成为刘备似的人物,员工必定是关羽,诸葛亮!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少很多离婚!我们这个社会就失业的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