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建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0:26:14
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公开征求意见的建言
(台灣省台中市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副教授  王財貴)
甲:總說:
我來自台灣。出於對民族的熱愛和對人類教育的關懷,出於我對教育領域的長久思考與眞切體認,情動於衷、不能自已,故向中國國家教育部懇切建言,希望我的建言能被教育部研究與參考。
我在教育界已四十餘年,從十五歲進師範專科學校,到現在六十歲任教於教育大學,一生都在教育界中,但對教育的觀念大不同於師範學校之科班看法。我深切反省中國一百年來的教育,見其錯亂糊塗,一向痛心疾首。方今看到貴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新聞,喜從心來,認為這是一個改革中國教育的大好契機。
吾人以爲,如果單純從枝節的、外在的、技術層面說問題,而沒有一個改革教育的總的綱領,則無實益。如果有一個根本的總的改革教育的綱領,那麽在此綱領的籠罩下,那些以前成問題的枝節的、外在的、技術層面的問題,或許能有妥當的解決辦法或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從而不再成爲問題矣。但其總的綱領,吾人卻當從人性之高度予以深思,以人性的標凖去善加衡量與抉擇。當今中國,乃至於全世界,所面臨的教育苦惱,乃是出於教育思想之偏離人性之本質而造成的,這是屬於思想性的、哲學性的、典範性的失落。如果不從根本上作系統的轉向,只在枝微末節上欲求修訂,則不但無濟於「長期發展」,且致治絲益棼,最終貽誤民族與國家的文明與進步之大好契機。如果教育改革能從根本上着力、能觸及問題背後的根源,則走出目前教育所面對之困局,則並非困難之事。一切枝微末節上的困難與問題,亦將隨着根本問題之解決,而得迎刃而解也。因此,吾人當注目於根本理念之轉變,從此處下力即可正本清源,即可令教育起死回生,人才從而可以得而輩出,造就堂正優雅足以作為世界典範的新中國。
吾人以爲教育當從偏失於人性之處,回歸於人性本身,此即是一根本性的、系統性的教育改革之轉向處。以此即能正本清源而使教育歸於其位也。教育當定位為「開發人性的工程」,教育之本源與動力即在於「人性」也,此何有疑哉?往聖先賢可以爲吾人作證也,東方西方概莫能外也。順此道者,教育興、民族興!逆此道者,教育衰、民族衰!吾人在教育領域幾十年,對教育的思考亦是幾十年。吾人有此自信也。教育即是開發人性之工程,那麽「人性」在教育的應用上,可用兩方面來解析,一是「人性的全幅內容」,一是「人性的開展歷程」。怎樣的教育能夠按人性開展的歷程盡量的開發人性的全幅內容,則是國家應該採用的教育方針。國家的有關部門當以民族與國家之未來,當以時代之責任感而擔當之!教育乃是全民族之事,非個人之事,亦非個人所能盡其全蘊,但其並不以此即可取消個人之責任與排斥個人之努力。我個人出於對教育問題的長久思考,亦出於對於民族與國家的憂患意識,並未將此思此想懸置於玄想,而是將之付之於教育實踐。吾人將基於人性之教育理念,用教育學之科學方法,設計出讀經教育之構想與方案,並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充實與完善,最終成爲完善的、成體係的讀經教育。吾人不必奢望中國國家教育部,即刻即能完全采信與推行,但吾人寄希望中國國家教育部能夠對之進行研究與參考,如有取材之處,請盡取之!吾人急切希望教育興、人材出、民族強、國家盛!此心此感,貴教育部當不以拒絕也!
我多年來在海峽兩岸及全世界華僑社會推廣的「兒童讀經教育」──讓兒童誦讀人類最有價值的經典文章──即是依據此人性的兩個面向而設計。廣大的實驗證明其簡單易行而成效深遠,把這一項簡單的教育工作做好了,幾乎可以解決中國當前所有的教育問題,今此提供給政府,作為教育改革的參考。
其基本理念:
注重早教育的奠基功能,從小學乃至幼兒園開始,給予中外高度語文的教育(經典誦讀教育,簡稱「讀經」)一方面可帶動中外低度語文(白話文、會話)能力,由於語文能力的大幅增長,又可作為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令各種功課的學習變得簡單容易而興致高昂。另一方面由於中外經典的薰陶,自然增進國民的中外文化素質,從而培養出有識見有胸襟有操守有品德並深具愛民族愛國家情操之能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之人才。
其細目分述:
1、依據政府「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之基本文化方向,首先認定各民族文化的相容性,提出「全盤化西論」:
亦即認為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理性的成就,都是人類共同的智慧遺產,凡是有理性的知識份子都應對之尊重,盡心學習,求其存續。並且相信文化與文化之間可以融會貫通,可以互相成全。每一民族最少應盡自我文化的傳承之責,先以自我文化陶育出自我生命的深度,進一步才足以談吸收與開創新一代的文化。所以中國人此時應效法古人吸收印度文化的氣魄,全盤「化西」。
「化西」,不同於「西化」。「西化」是忘了自己,把自己變成西方;「化西」是健全自己,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西方「消化」進來,充實自我的生命內蘊。「西化」,只是不負責任的奴性的依附,「化西」是自我作主的勇敢的承擔。
將中國文化的發展定位在中西文化的融通互利的追求上。以造福民族後世,並貢獻於全人類。
2、認定經典在文化傳承上的重大意義: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其重要特色是發自人性,超越時空。不管要承繼自我傳統,或要吸收外來文化,其簡捷的進路,便是直接從各民族的「經典之作」中,去汲取其民族的文化源頭活水。尤其中國的經典名著,不論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唐詩、宋詞,流傳久遠,都具有開朗涵宏的氣象與優雅高尚的情懷,讀中國經典,當有助於開拓一個人的心胸志趣,培養一個人的敦厚好學精神。
此外,中國人若想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最好也要從西方經典作品之研讀入手。
3、認定文言與白話的相容性,而且認定「文言文」對中國文化傳承的功能有其不可替代性:
「文言」本來就是從「白話」提鍊出來的,而且文言文乃是白話文的基礎。過去乃至近代之文章家思想家,如胡適、徐志摩、魯迅、老舍、錢鍾書、沈從文諸名家,皆是文言與白話兼擅,而且先有文言之厚度才造成白話之功底,所以白話文不應與文言文形成對立。何況舉凡經、史、子、集,一切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之文獻,幾乎都是文言文。如果不能讀文言文,就幾乎等於不能讀中國書。而不能讀中國書,幾乎等於不能了解中國文化。
近代以來的中國人,老中青三代,經過偏重白話文教育的結果,普遍欠缺讀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已然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嚴重斷層。所以恢復國民對文言文的解讀能力,是民族自我尋根的第一步。而要增長文言之能力,「經典」正是最佳的教材,因為「經典」本身就是最醇正的文言文範本。除此之外,經典又是人文理想的薈萃,並且是民族智慧的源頭,因此,「讀經教育」將同時具有增進語文能力、培育人文教養、契接民族智慧的三種功能。
4、認定「文言文」之易教易學性:
雖然心理學家對人類「如何學得語文」的詳細過程,猶未完全明白。但人類一直都從出生開始,自然而然地在做複雜的語文學習。此種天生的強大能力,心理學家特稱之為「語言天賦」。而此種「天賦」能力,以嬰兒最為強大,隨年齡之增長而遞減,至十三歲則幾乎喪失,此時若要增進語文能力,必須痛苦而艱難地學習。
依照客觀的經驗,吾人皆知:有關「語」的部份,大體而言,三歲之內即可學會  任何母語 ;如有適當環境,六歲之內可以學會多種語言。而有關「文」的部份,包括文字的認識和書面語言的學習,亦應在三至十三歲之間奠定一生的根基。零歲至十三歲,可以說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期」。只要不錯過這一教學的適當時機,高度的語文能力,是很自然且很容易的可以培養出來的。
有關語文的學習,最重要法則的是多接觸多熟習。由大量長久的接觸中,自然培養出語文的親和力與敏感度。中國人學習中國的文言文,本是很容易的。千古如斯,無勞舉證。
5、認定兒童是「讀經」最適當的年齡:
如上所言,因為語言的學習是愈早愈好,文化的熏陶也愈早愈有其潛移默化之功。所以及早讓兒童接觸涵義豐富的「經典」之作,對其一生的文學素養的蘊釀,及人格智能的陶育,意義重大且深遠。因此,當前在海內外許多家庭中,體制外的零星的「讀經」教育,多以兒童為主。
據大略之估計,當前海內外,包括祖國大陸、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歐澳美加華人社會,已有數千萬兒童接受「讀經」教育,成效之良好,往往出乎家長及老師之意料。
6、認定「兒童讀經教育」教法的簡易可行性:
基於對兒童心理的確實認識,為順應兒童學習的天性,「兒童讀經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只求熟讀,不必求懂」。老師只是依照文句,教他「讀」;兒童也只是「跟著讀」、「反複讀」。如此,老師便很容易「教」,兒童也很容易「學」。不論「教」的人、「學」的人,都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有所長進,「教學相長」其樂無窮。
依據發展心理學的原理,人的「記憶力」與「理解力」各有其成熟時機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幼童的心智特色善於直覺、記憶,而不善於思辨、理解,故此時應讓他多記誦有深度的文化素材,  待其長大,因醞釀日久,人生經驗逐漸豐富,理解力自然成熟時,即可觸類旁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兒童本是樂於唸誦樂於反複的,尤其是團體的朗誦,抑揚頓挫、琅琅書聲,與唱兒歌無異,學習是愉快的。而反複多次,即能背誦,會背誦時,更是「樂之不疲」。若常加複習,至於終身不忘,將成為一生的文化資產。
7、認定「讀經」的「潛能開發」功效:
從教學方法上看,反複誦讀,可以提升兒童的專注力,反複而熟習,可以提升兒童的記憶力。專注力與記憶力,可以說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從教學內容上看,任何語文都是複雜的系統,高度語文尤其艱深難解,但兒童具有強大的語文學習天賦,其可解處可以立即溶入生活之中;其不可解處,也在默默中尋求理解(語文學習的「冒險理論」),是活絡頭腦的最佳訓練(只要不強求其理解,艱難的教材便不會造成學習壓力,反而可以成為使心智更上一層的無形助力)。
高程度的語文學習,不僅立即提升語文能力,其影響所及,將帶動全體心智之發育。短期之內(約一至二個月),即可發現兒童各種學習能力,尤其是數理思考能力,也都跟著增長起來,令人有「忽然聰明起來」的感覺。以致教師或家長以極少的氣力,讓兒童達成超越一般功課的成果。所以,縱使學校課業不曾減少,而兒童的學習壓力,亦因感覺功課容易而相對減少。
所謂「潛能開發」,於「讀經教育」中,最易證實。若要「課業減負」,實施「讀經教育」,正是真正無害的減壓良方。
8、認定「讀經」的「品德教育」功能  :
教育學家都知道,所謂「道德」、「品行」、「性情」「氣質」……等等人格成素,原是很難「教」的,至少是不能用一般的知識教育的方式來教的。這種有關「德性」的成長,是「陶冶」、「薰習」、「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出來的。
固然,最好是有人可以供給榜樣,現身來做「身教」。不過,一般的家長老師,是不足以完全擔當此種重任的。而「讀經教育」所採用的教材,往往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及早讓兒童琅琅上口,濡染於心,等於「把聖賢請到家裏當家教」,是一種極見功效的德性薰陶教育。
要培育「有理想、有愛心、有品格、有擔當」的二十一世紀新社會主義的中國人,請以「讀經教育」札下根基。
9、認定「讀經教育」觀念的可拓展性:
依照「讀經教育」的基本理念,在不增加教學負擔之情況下,可以方便地拓展至其他鄰近相關的教學項目,而與之相輔相成。其最明顯者,有以下五項:
(1)、「音樂讀經」:即建議兒童(最好自嬰兒開始),多聽古今中外的古典音樂,以豐富的樂音,刺激兒童腦部細胞突觸的生長;以和諧的旋律,陶冶兒童優雅的心靈。
(2)、「美術讀經」:即建議兒童(最好自嬰兒開始),多看古今中外經典性的畫作、雕塑、建築、風景等圖片,以默默培養其高度的美術鑑賞能力。
(3)、「外語讀經」、「外文讀經」:外語外文的學習,當然最好在環境中習得,但對廣大的國民來說,這只是奢望。吾人既知兒童的聽力好、模仿力強、記憶力強,是語文學習的大好時機。故嘗試為廣大兒童設計一外語外文學習的方便之路,即:
建議兒童(最好自嬰兒開始),多聽多讀經典性的外語或外文(經典性著作),反複反複,及至於熟記背誦,此法可彌補環境的不足,讓一大部份的人輕易成為外語外文高手,其程度甚至超越外國人。譬如英語英文之學程,既是國家教育政策,則從小讓兒童熟讀英語句型,熟背英文經典短文,不花大錢、不需要請老師(磁帶教學),是既簡便又有效的教育方式。
依照近年實驗成果,兒童每天一二十分鐘,不過三兩年,已於無壓力之情況,熟讀千句英語句型,熟背百篇英文經典短文,則其英語英文及西方文化程度,已然奠立一生之基礎(縱使現在不是很懂,而其發音及文法詞彙之根基已深,長大之後,遇弱則弱,遇強則強)。
至於世界上其他語文之學習,莫不可以此法進行之,則將來我國之外語人才,不可勝用。而且以「熟習經典」之方式教育,其所吸收者,皆是該文化中之精華,於人類文明之對話,將有更大之同情及涵容能力。
(4)、大量識字與博覽群書:由於「讀經」時之大量文字接觸,「識字量」之增加,是「讀經教育」最淺顯立見的功效(尤以幼稚園及小學低年級效果最好)。識字量足夠,即可鼓勵提早閱讀,培養兒童好學、自學的能力。
吾人所強調的閱讀教學,因參用了「讀經」觀念,故教學簡易且功效良好。亦即「只管鼓勵兒童多閱讀,而不必急著問他懂不懂」。吾人認為閱讀教育應是「不管懂不懂,只要讓他一本讀完再一本,多讀了,自然會懂」;而不是「只讀一本,就要懂得透徹,然後才可再讀一本」。前者順應兒童天性,所以讀書是輕鬆愉快的事,讀得多就懂得多;後者残害兒童天性,所以讀書是辛苦的事,讀得少,懂得的也少,乃至厭惡讀書、胃口儘倒。
依近年的小規模實驗,兒童經過此種閱讀教育後,愈讀愈快、愈懂愈多,手不釋卷,樂在其中。平圴每年每人讀書五百本以上。不需家長特意考問,不需老師辛苦批改。家長老師只要無限量的提供書籍,兩三年後,兒童之知識量遠遠超過家長及老師,一生的知見才華、讀書好學的習慣,遂由此養成。
乙:分項建議:
依照以上的說明,「讀經」教育的理論與成效,可以應用到其他各種議題上,而使當今中國大陸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得以有一個可行之解決方案或尋得一個解決的參考,從而可使國家人才輩出,解決國家對於人材之需求。北京有朋友譽為「一招救國」,舉例而言:
1、改革开放30年教育的成就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
建言:自從五四以來,海峽兩岸的教育從理論到實務,一直都是模仿西方,其實乏善可陳。吾人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信念,應在於如何回歸人性,而非一味跟隨西方。
2、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对我们的启示;
建言:西方世界的科技教育百年來有相當大的成就,但文化和品德教育則日漸敗壞。這對教育正要起飛的中國,應有重大的警惕作用。我們應走我們的路,不要人云亦云了。
我們的路,即是重新反省人性,回歸人性。如西方科學教育有成,是因為注重「科學精神」的啟發,吾人當切實學習。而不是從小到大只重「數理解題技術」的訓練。中國的科學教育不要再迷失於「奧數比賽」的成績,也不要誤以為「中學科學教育成效」在世界各國的評比績優,即可「科學救國」。科學教育首要的目的是開啟國民思考的能力與興趣,其次是培養科學家。要讓國民會思考,只要降低學校的科學課程程度,以符合人性的發展,立即可以做到。一味的用太深的科學教材,倒盡了學生的思考胃口,是使國民不能「獨立思考」的最大因素。又,各科學先進國家都有一套「科學天才」的培養模式,中國孩子多,其中必有資優者,但沒有一套成全的辦法,令其埋沒,實在可惜。總之,科學教育應學歐美,即:第一,讓普遍的學生只學他們學得懂的而日常有用的教材,如果學得太多,超過能力,學生毫無熱情,正好不能「超英趕美」。第二,對資優的學生要有特別培養的機制。
此外,西方民族對於人生智慧的教育,則不見得比中國五千年文化高,而且文化不同於科學,教導文化的方式,應不同於教導科學的方式。西方,尤其近代的美國人用教科學的方式教語文教文化,文化和品德教育的失敗,病根在於語文教育的失敗,尤其是美國的國民語文程度和社會人心,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中國人何必亦步亦趨?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建言:中國崛起,即將成為世界之領導,已是有目共睹的趨勢。所以不論在任何方面,皆應有更為廣大的胸襟以作世界之表率。故可不必再言什麼「特色」什麼「主義」,而乃是基於人性之本然。應繼則繼,應新則新,應向外學則向外學,應自己創則自己創。只有「人性主義」、只有「人類特色」,乃能面對世界之新局。當然,如果「社會主義」是真理,則「人性主義」所完成之體系,亦必等同於「社會主義」體系,不必另標「社會主義」之名以自我偏居於一隅,而引起世界的疑慮戒心(如美國杭丁頓之中國威脅論)。
4、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与战略目标;
建言:要中國自己出教育家,有教育的新見解新理論,不是只有抄襲西方,生搬硬套。如總說所言,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是「人性的全面性」和「人性的發展性」。戰略目標則是「順乎天、應乎人」,以作育人才,以服務於全人類。亦即從人性的根源上思考出一條千秋萬世之道:「該怎麼做,就怎麼作」。從理而行,必能作世界表率。
5、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与实施途径;
建言:「素質教育」,已倡導多年,國人皆渾然不知為何物。其實,所謂素質教育,即是符合人性開發人性的教育。其基本目標,即是希望透過教育的實踐,讓「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都在心靈中得到融合與會通,讓國民的「學問與智慧、科技與品德」能力得到盡情的開啟。
其實施途逕,如上總言所說──參酌加入「讀經」課程,是唯一可行之道。
6、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建言:學生品德素質日益低落,常推給社會誘惑之多,此乃教育界不負責任的藉口。實則品德教育有品德教育的特質,「品德」是不能用「知識傳授」的方法教的,必須在「文化氛圍」中作長期的陶養。「讀經」正是使國民長期接觸聖賢之教,日益浸潤,以資內化最簡便而有效的方式。
7、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建言:人才培養模式,普遍地說,在於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都各盡其性。無論賢愚智不肖,通過「讀經」,其心智皆可以得到自我最高度的開發。特殊地說,「讀經教育」也是造就資優天才的良方,幾乎可以說:讀經的孩子都會變成天才。
中小學生的「功課減壓」是教育部門多年來的政策,而一直減不下來,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在於政府沒有妥善的宣導,教師與家長對教育的意義沒有正確的認識。其二在於沒有良好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故其解決方案有二:第一,政府宜做長期而誠懇的宣導,令國民漸漸認識教育的本質,是在於「盡情地」完成每個人人性的開發,學成高尚的品格和實在的能力,而不是應試的成績和名校的證書。第二,加強「讀經」的教育,迅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如此則對於當前的功課,感覺輕鬆有味。
8、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与制度;
建言:如總論所言,實施素質教育最好的政策及制度,在於將「讀經」適量地溶入體制課程之內,以提升其語文程度、以涵養其文化心靈。藉語文教育帶動所有功課的學習能力,使知識和品德兩方面的教育同時完成,讓人性得到適時而全面的發展。
9、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建言:所謂義務教育,是基礎教育,不論六年或九年,須知人類的語文能力發展關鍵在於兒童期,而眾所週知,「語文是一切學習  的基礎」。所以,最好在小學時,打下良好的語文根基。做到讓一個小學畢業生具備有閱讀「經史子集」的能力,方能建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底子。從語文能力之培養中,自然帶動思考力的提升,對於數理化的學習,亦有直接的助益。
10、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建言;在國家經濟力未達一定水準之前,冒然進行高中普及教育,有其現實上的困難。且教育的藝術,在於發明精到的教育理念,以精簡的時間和精力,達成高度的教育效果,而不在於教育年限的的延長。如果沒有精到的教育理念,按照當前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模式,讀高中的人數再多,對整個國民的素質,未必能有實質的提升。台灣的大學設立浮濫,以致人人都能讀大學,然而國民智能不僅未見提升,反而有下降的趨勢。可為借鑑。
11、学前教育发展;
建言:「學前」一詞,其實是由於教育觀念錯亂所產生。因為西方人近百年來把教育只定位在「知識教育」,所以以六歲為「入學」的標準,六歲以前,國家是放任的,故稱為「學前」。殊不知人的一生,受教能力最強,對終身有最大影響的時機,正是在六歲之前。古人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吾人建議國家要注重胎幼兒、嬰兒、乃至胎兒的教育。教育從早做起,簡易而有效。做好了「學前教育」,可以大量解消當前教育的困擾。從多年廣大的實踐中,證實加入「讀經」的教育,能讓學前教育達成極大的效果。例如:幼兒園畢業的學生,平均可以背誦三至五萬字的經典文章,可以順便指認兩千五百個以上的漢字,可以自行閱讀小學六年級的書。一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及文化教養即此自然養成。這種經典教育,如果從胎兒嬰兒做起,效應更大,甚至可以有「巧奪造化」之功。故吾人以為:那一個民族先實施早教,那一個民族在三五十年之後,即可領導世界。
12、特殊教育发展;
特殊教育有兩大塊,一為殘障,一為資優,不宜偏廢。
長時間大量的「讀經教育」實踐,已證實對「智能障礙」──諸如多動症、感統不良,腦性麻痺、語言障礙、閱讀障礙、自閉症、中度智障、蒙古症、顛癎症、甚至對於青少年犯罪,等,──有相當程度或完全的治癒作用。例證確鑿,此點請政府當局,務必關注!
13、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民工子女教育;
建言:城鄉差距,世界各國都沒有善解之道,中國偏遠農村的教育資源之不足與教育成效之低落,尤成為中國政府善政的大缺口。若要政府投注大量資金與人力,恐非當前政府能力之所及,且若真能如願改善硬體設施與教師人力,教育成效亦未必有相對的成長。
吾人認為:如能在農村推展「大量讀經教育」,一來不必增加設備,二來不必精選師資,只要有人帶著「誦讀」:一本論語、一本學庸、一本老莊、一本易經、一本詩經的背誦,即可抵六年乃至九年都市教育的成效。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是國家資源尚未齊備時,最好的拉近城鄉教育差距的切實有效之法。
14、职业教育发展;
15、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与培养模式改革;
16、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17、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建言,猶如要建高樓,需深挖地基。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質量,其方固然良多,但最為重要的是要打好根基:其向學熱誠、思考能力、性情志氣等根基,是在小學時期就要完成的──大量讀經,乃奠基之方。
18、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建言:「中考」「高考」,可以不限年齡免學歷報考,這是放給天下人才的一條活路,於此鬆綁,我本人極為讚嘆!台灣現在還做不到這點,台灣教育部門認為:「一定要從體制出來」才有讀書進修的能力。今進一步建議:開放研究生的入學考試資格,只考其是否有研究潛能,不論其年齡與學位證書,還天下於天下,天下必有才人出。
1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20、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建言:如中國古時之「考狀元」,只考「程度」,不在考前驗其「學歷」和「年齡」。
21、发展继续教育;
建言:「學習」,本來是人類的天性,但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開發,反而受到長期的壓制,則此天性亦將萎縮。許多國民離開學校即不讀書,有了職業即不學習,追其原因,學校的「應試」,是繼續學習的最大殺手。自我學習的習慣,應在小時自然養成,吾人十餘年來的實證觀察,小時讀經的孩子因為語文能力強化,大多「廢寢忘食」「手不釋卷」,可以預測將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22、继续教育的制度政策保障;
如能讓兒童接受相當的讀經教育,大幅度提升其語文能力,感受到讀書學習的愉悅,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則不必政府的提倡,即能自我終身學習,此之謂「務本」。那一個國家由政府提倡終身學習,即可推知那個國家的教育從根上失敗了。
23、促进教育公平;
24、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25、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26、教育体制改革;
27、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28、民办教育发展;
建言:積極開放民間辦學。在此多元化時代,國家需要多元人才,宜開放興學管道,鼓勵民間辦學。尤其傳統「私塾」和「書院」,是培養高度文化人才的教育模式,宜以大力扶持之,使有相當程度的復興。這種純民間辦學,所傳授者,都是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智慧。要復興中華民族,先要復興中華民族的文化;要吸收西洋,先要養成吸收西洋文化的能力。否則,百年以來的建國夢想,永難達成。私塾與書院,只要政府在觀念及政策上放手鬆綁,不花費任何國家資源,而國家有高度文化人才可用,何樂而不為?
29、教育法制建设;
30、教育对外开放;
建言:如果中國教育的內容,像目前一樣,只跟著西方走,則對外開放,誰願意來?來了有何實質幫助?故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的主題,在於「中華文化」的傳授。因為自從五四運動以來,經過將近一百年的「反中國文化」,當前中國極度缺乏對外輸出文化的能力。此乃是全世界號稱有數百所「孔子學院」,但只能教外國人學「漢語」,淪為「漢語補習班」,而不能教他們認識「中華文化」的原因。中華文化人才的極度缺乏,是近代中國人的恥辱,要雪此恥辱,唯有從現在起,提倡「讀經教育」,不但中國人自己讀經,如果外國人來中國求學,也直接教他讀經,一方面很快感受高度文化氛圍,一方面也加速「漢語學習」的功效。直接教外國人「中華經典」,將是最受外國人歡迎的課程,也是中國以軟勢力變化西方心靈的最佳戰略。
31、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建言:教育之成敗,最主要不在教師隊伍之堅強與否,而在於「教育理念」之合理與否。教育理念帶動教材的選取與教法的應用。如果理念偏差,教材與教法不合人性,則有再強大的教師群,依然達不到應有的成效,甚至教師隊伍愈強,對人性的摧殘愈大。
尤其農村的教師隊伍,基本問題更加嚴重,如何解決,請參看本文第十三條的建言。
32、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33、教育家办学与教师教育创新;
建言:當前民間「辦學資質」的審核辦法,都是「資本主義」,甚至「政治門縫」下的產物──要有很多錢,而且要與政府部門有相當關係,才能順利申請到辦學「資質」──要一個教育家又有很多錢又有廣大的人脈神通,是不多見的。所以,要教育家辦學,先要改革「辦學資質審核辦法」及「審核機構的心態」。
最好是打破「義務教育」的壟斷制度,完全開放民間辦學,如古時之私塾,散在民間。當然,上體制學校的人還是佔最大多數,若有極少數不願讓孩子上體制學校的家庭,則政府宜把「教育權」還給父母,讓父母作主。當今的父母,已不是五六十年前的「無知的鄉巴佬」,父母自會照顧他的子女,自會慎選教育模式,給予最理想的教育。政府不費任何力量,收民間的力量為政府所用。乃是最聰明又最合乎人性的策略,相信百姓的能力,尊重國民的選擇,這也是世界教育發展遲早到來的事,「義務教育」是近三百年西方人發明的的東西,不是天經地義的,時過則境遷,世異則備變,願我中國率先世界領導風潮。
34、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35、教育信息化建设;
36、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丙:結語:
書生懇懇,不為他求,深感民族的復興,必先民族文化的復興,文化復興之道,繫於教育的改革成功,教育改革成功之關鍵,在於教育典範的選取。
本人建議的特色,不在枝枝節節的討論,在於從根上救起。以「讀經教育」為主軸,從小建立學問和品德的根基,簡單易行,成效深遠。這已是一套成熟的教育新典範,非三言兩語所可完全表示。若一時不能取信,敬請先做試點,若真有可行性與高效性,再推及全國。茲附上本人及推廣讀經簡歷,並一本手冊與一場演講光盤,敬請參考。
因本人所提供之教育理論與實務,與百年來全世界及中國教育主流差距甚大,一時言之不盡,亦難取信於人。若初步認為本人之建言有可採之處,且有進一步深入探討之必要,吾願接受徵召,親自到貴部詳細說明。中華民族之興起,領導人類開創文明而和諧的世界,在此一舉,敬祈勿忽是幸!
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建言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 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公开征求意见稿 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公开征求意见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第一次座谈会 介绍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有关情况_教育部门户网站_...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_教育频道_新华...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3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4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7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10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11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12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14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16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17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18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0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1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2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3 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