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绝密了的毛时代的一个超级大矿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40:02
中外采矿史上最大惨案揭秘 682人死-'现在我敢说啦,你们枪毙我吧!'/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中外采矿史上最悲惨的煤尘大爆炸在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大同矿务局发生了。事故死亡677人,连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5人,共死亡682人。这起被列为绝密的惨案,在尘封了30年后1998年首次向国内外公开。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据何于清淤1998年的纪实报告:《问苍茫大地--中外采矿史最大惨案揭秘》,那些同优质的大同煤有着不解之缘的人们应该永不忘记历史的这一幕;那些置身于改革浪潮的弄潮几也应该知道这一幕,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和面向未来是的,历史毕竟是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吧,告诉人们38年前那幕震惊中外,采矿史上最悲惨的悲剧,因为它是永不磨灭的碑记,因为它是用血写成的碑记!为此而奔波采访,为此而动情作文,为此而熬夜挥毫,为此而献上“5﹒9”事故38周年的祭奠!
矿难背景:
在发生“5﹒9”煤矿爆炸事故的1960年,陷入“左”倾冒进狂热的人们安排生产计划层层加码,逐级下压。当时,大同矿务局老白洞产量猛增到152万吨,超出设计能力90万吨的52%,但大家仍单凭主观感情,不尊重科学、缺乏严格的管理,盲目蛮干。谁也未曾料到,大巷内积聚的煤尘正在集合动荡,淡薄的安全观念使事故隐患严重到甚至可以在井下举行电焊大比武的地步。
井口高音喇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送着各区队报来的喜讯:突破 500吨,突破1oo0吨……动员报告的嗓音由慷慨激昂变得声嘶力竭……其实在1960年,饥饿的阴云已笼罩在我们年轻的共和国上空。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家财政赤字81.8亿元,人民生活日益困难。从1960年第二季度起,许多大城市粮库挖空,全国各地普遍缺粮短布,因此口粮标准被压低,实行 “低标准”、“瓜菜代”。直接恶果造成了全民营养不良、体质下降,以及大量非正常死亡。
据《中国人口年鉴》统计的数字表明:1959年全国人口增加 1113万,净增率为10.19%;而1960年人口减少1100万,净增率为负4.57;1961年继续减少348万,净增率为负3.78。但是陷入 “左”倾冒进狂热的人们并没有看到也不愿意承认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1960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仍然估计,当年将是一个比上年更好的跃进,因而安排生产计划层层加码,逐级下压。尽管形势如此严重,但是处在饥饿状态中的中国人民的精神还是高昂的,他们正同党一起共度艰辛。那些“扛过枪渡过江的老战士一边捡着路旁人们抽剩下的烟蒂一边还哼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乐曲;那些为翻身解放而扭过秧歌砸锅炼钢铁的人们一边从公共食堂的泔水缸里往出捞点稠饭菜来充饥,一边还津津有味地描绘着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因为那时的人民远不如现在这样看重金钱。他们有一种精神,一种昂扬的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因为他们知道,党中央正和全国人民一道,正勒紧裤带共度难关。毛主席不是连茶也不喝了吗?周总理不是连油炸花生豆也不吃了吗?
当时,大同矿务局老白洞产量猛增到152万吨,超出设计能力90万吨的59%;离正常生产水平已跃进得太远太远。然而时代已造成这样一种形势,谁如果认为有困难,谁就是右倾保守,一时间科室关门,拖班加点,突击生产,以图高产快产,再创高指标。
1960年5月9日,又是老白洞矿组织的一个高产日。尽管以高产的名义多出煤的做法已经司空见惯,但是日产能达到6000吨以上的指标还是极能使人兴奋的。于是全矿上下齐动员,机关科室大关门,干部们也更衣下井参加夺煤大战。矿长殷国成、副矿长王泰,杨贵成、党委副书记李继武等党政工团主要领导率领各科室45名干部满怀信心地下了井。他们当中,矿级干部4名,科级1名,段级10名。谁也不会怀疑高产指标的落实,因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谁也没有意识到一场空前大灾难就要发生。一切为了出煤,一切为了高产指标,一切为了……违背了客观规律,企图用主观意志推动生产力高速度发展,只能导致更为惨重的失败,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安全正确的。
“5﹒9”煤尘爆炸事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恐怖与惊异
历史将永远铭记着这一时刻──1960年5月9日13时45分。
1分钟前,钟表上的秒针仍然若无其事不紧不慢地走着,口泉沟贫瘠的河床上,一股不起眼的河水在缓缓流淌着。蒙蒙细雨下个不停,呆在家里的人们正安然小想。即使是在800米地层深处的井下,一切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电机车穿梭于大巷,主扇压风机发出隆隆的响声,电话交换台信号灯不停地闪烁……矿党委副书记李继武正为运输车皮问题与图表室里的殷国成矿长通着电话,16号井罐笼提上最后一班的早班工人,坑底还有10多人正等待着……一切都是那样的繁忙,一切又都是那样的平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大巷里积聚的煤尘正在集结和动荡,寻觅着光电,涉及千家万户的大灾难顷刻即将发生……
13时45分,大地骤然抖动,老白洞矿15号井口喷出强烈的火焰和浓烟,其威力不亚于12级台风。井口房屋以及附属建筑物在一眨眼间全部被摧垮,井架上高高矗立的打钟房顷刻起火。随即,从16号井口也喷出浓烟,巨大的风力把打钟工和跟车工摔成重伤,井口房子被摧倒,地面配电所也由于掉闸而停止运行;井上井下电源全部中断,电话交换指示灯一齐明亮随后便全部中断电源。16号井旁准备乘罐笼的工人大部分震伤,距离15号井翻笼2000公尺的所有设备、棚架被掀翻和摧垮,大巷变电站、图表室等元不充满呛人的烟雾……此时正值井下交叉作业时间,交班的职工未上井,接班的职工己下去。两个班的干部工人全部被困在井下,905名干部工人生命不明!
老白洞矿的人们沸沸扬扬起来,母念子、妻盼夫、父找儿……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朝井口跑去。哭声喊成一片。许多家属哭得死去活来,自己的亲人怎样,他们有危险吗?看到从井筒里冒出的几丈高的火焰,她们的心发颤了,有的已经昏死过去。滴水不思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大喊大叫者有之;求神祈祷者有之。尽管担任警戒的战士和负责宣传的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做解释,动员说服她们不要乱跑,政府正积极抢救,以免涌到矿井妨碍抢救工作,但还是有许多家属试图突破警戒线…… 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当时的情况又如何?在整个大同煤矿,不!甚至在晋西北地区也议论纷纷,有着万种猜测:传说摘录天上打了一个雷,就掉下来一个红火球,引起了井口大爆炸;火蛋后还跟着一个白胡子老汉。
时间飞快地流逝,巷道里一片寂静,静得出奇,静得可怕,静得令人心悸。有的人睡着了,有的人越来越感到死亡的恐惧,吓得嘤嘤哭泣,也有人开始骂大街、骂领导,骂地面的人,总之在尽情地渲泄着……
经过7个昼夜的突击救援,井下抢救全部结束。这是迄今为止、古今中外煤矿开采史上最大的恶性事故之一,它当时死亡667人,连同被救出227人中又死亡5人计算在内,共死亡682人。
惨痛的教训
老白洞矿“5﹒9”矿井大爆炸是瓦斯还是煤尘?爆炸点及火源是什么?要想弄清这些必须要有大量的证据。
事故发生后,白洞矿事故追查组经过10个多月的深入调查,1961年3月24日写出了《关于白洞矿煤尘爆炸事故追查工作的结案报告》,报告认为:白洞矿事故是煤尘爆炸事故。爆炸起点是在井底车场14号井翻笼至图表室110米的运输大巷以内。
据初步分析确认,老白洞矿煤尘明火、通风等方面的隐患和管理工作上的混乱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当时,15号井翻笼因清理井筒煤渣停止翻煤后,把大约 60~80车煤质干燥的煤挤在14号井翻笼出煤,使煤尘积存和飞扬更为严重。在此情况下,洒水跟不上,加之电机车通过14号井翻笼时产生了强烈的明火成为最大可能的导火(事故追查中证实6号电机车在爆炸中心区)。事故的性质是生产指挥中严重忽视安全所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其实,严重的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人事管理混乱,乱招乱用现象严重。职工总数由1955年恢复生产时的1978人增加到6994人,其中乱招乱用就有1126人。工人来矿不登记,走了不除名。采访中我了解到:出入井制度当时非常混乱,职工任何时候都可以随便出入井。有的工人家中没有人看孩子时就把孩子带到井下;还有的工人就把亲属老人带到井下参观,也没有人制止;还有的工人在井下吸烟也无人过问;更为荒唐的是在井下居然举行电焊大比武……其次,财经管理制度混乱,盲目采购造成资金积压,不得不从银行大量贷款。1959年仅贷款利息每日就平均1万多元,1960年一季度达5.3万元,增大成本影响了上缴利润。火工品管理更为混乱,事故追查竟有20吨火药、11万发雷管已无着落,595宗账目与实物相符的只有149宗!
混乱,技术管理上的混乱,财经制度上的混乱,一切都皆混乱。
在混乱中发生爆炸恶性事故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可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场人为的“反事故抓敌人运动”在某些人倡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他们把该下井而没有下井的工人、主管事故的工程师,通风、供电、运输段的技术员都卷入了这场运动,就连事故后回乡的矿工都被列入重点怀疑对象。
现在我敢说了
她,是遇难职工席某的家属,悲痛中什么都不顾忌了,什么都敢说了。“他妈的!大跃进、大跃进,迟一会儿下井都不行,把人跃进死了也就高兴啦!”
张某的妻子一听到爱人下落不明,站在高坡上就大哭大叫起来:“多快好省,饿着肚子下井!过去我不敢说,现在我敢说啦,你们枪毙我吧!”
在当时,除了大气候的原因外,官僚主义也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例如,在1959 年6月26日组织的高产中,有极个别人提出了“产量不突破2000吨大关,绝不能换班”的主张,结果工人们在井下挨饿拖了一个班,4个班产煤2008吨,却以3个班产量虚报上去欺骗上级。不仅如此,为了“高产”,还制定了20多种惩罚工人的办法,对工人不是说服教育,而是轻则写检查,重则戴牌子游街示众;要么送集训班,或者扣工资饭证。当时工人有4怕,即怕监督劳动;怕开会辩论;怕不发工资;怕扣掉饭证。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矿工也没有同集体离心离德,而是一味地从自身检查,找缺点错误,反私心杂念……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一旦树立起信念,就会全心全意为之努力,为之奉献,不考虑丝毫的索取!
后 记
据作者后记写道,在采写中外历史上最大采矿惨案中,遇到的困难和来自备方面的压力是可以想象出来的。死了近千人的惨案绝密了30年不予外传,29卷盖有“绝密”字样的档案被厚厚的历史尘埃覆盖着,外界除了当年人们的种种传说外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材料。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