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子 的 人 才 思 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6:09:44

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墨子·修身》
墨子(约前468-前374),名翟(di),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他出身工匠,善于制造器械,自称贱人。他和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同时,二人曾在楚国的郢都斗过智,鲁班竟输给了他(见《墨子·公输》)。墨子一生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反对宗法等级制度,主张“兼爱”,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为实现自己的主张,风尘仆仆,到处奔波。孟子曾赞扬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现存《墨子》一书53篇,是墨子及其学派思想的汇集。他的人才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亲士》、《修身》等篇中。
“尚贤”(重视有才能的人)是墨子人才思想的主题。他认为“尚贤”是治国的根本,造成尊重贤良的社会风气,贤良之士自然会多起来。他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义人在上,天下必治”。“贤良之士,此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对贤良之士“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①,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选拔“良士”(人才)不应有门第出身等观念,反对宗法士族特权,他认为只要是贤良,“虽在农与工肆(si店铺)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意为:即使是农民、工人出身,只要有才能,就应当把他推荐出来,给予高官厚禄。他反对世袭制和终身制:“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当官的不能终身当官,平民也不能终身低贱,只要有才能,就推举上去,无能的平庸之辈,就从官位上拉下来。这种观点和见解,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也是非常先进的。他进一步指出,凡是有才能的,都是有个性的人,往往不是驯服之辈,他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而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尊(可以保国君并提高国家的地位)。”因此他主张对人才要“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殿最”之意,即按等级奖赏。)赏,量功而分禄”。(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官职,按功劳给予奖赏和俸禄)。
墨子在成才方法论和人才社会学上提出许多新的命题,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他认为要想成才,必先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强调内因的作用。但他也注意到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染于苍者则苍,染于黄者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②。”他认为要想成才,应广泛学习,博采众长:“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创造业绩不要图虚名:“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他说“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意谓名誉不是白白地来到,要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而获得。他重视行动和实践,“士虽有学,而行为本”。在“行”(实践)的过程中,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困难、失败反而能激励人才的成长:“国难多才,败促人成。”国难之时,促使人才的出现;失败却是成功之母。俗话说的:乱世出英雄,国难见忠臣,挫折长才干等等,都是这个意思。他指出社会上的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对人的忌妒和打击。他说:“甘井先竭,招木选伐。”(甜水井先枯竭,大树先被伐掉)俗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也是这个意思。三国时嵇康有一句名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也是说的这种现象。墨子算是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对这种坏的风气必须加以遏止,方能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注:①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对人才要使他富起来,给他高贵的地位,尊敬他,给他荣誉。
②这句话的原文是:“见染丝而叹曰:染于苍者则苍,染于黄者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苍:深青色。说是一缕白丝,放到青色中就变成青的,放到黄色中就变成黄的。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能造就人,也能毁掉人,所以墨子见此而叹息。“苍黄”一词,后来也表示变化巨大,如毛泽东诗:“钟山风雨起苍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