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琴诗》与欧阳修的《钟莛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4:09:39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是一首禅诗,说的是佛教中的一个道理:缘起性空
大意就是说世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此万物的本性都是空。佛说的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种状态,借用空字来表达,就像数学上的0,不是什么都没有。
以前有高僧(好像是鸠摩罗什)为国王说法,讲到一个金狮子缘的故事,蒴果往桌上有个金狮子,这个小东西就包含了匠人缘(把金子挖出来)工巧缘(把它做出来)商人缘(把它卖给国王)等等,大体是一个意思。
苏轼诗词的理趣效应

字号
电邮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相关文章:
论理趣——中国古代哲理诗的审美特征浅谈诗歌的理趣浅谈诗歌的理趣第六讲 诗的理趣"理趣"的智慧开发贯穿苏轼诗文词的理趣之美软硬兼施 熔铸理趣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唐宋诗词的理趣美举隅理趣,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元素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感慨遂深”一语,就指出了后主某些词所带有的“言理”倾向。当然,真能使“言理”与“抒情”成功地结合起来,又能使“言理”形成为“理趣”的,还得数那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学天才——苏轼。苏轼既是位覃思深虑、机趣横溢的哲人,又是一位“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的作文高手。他的诗里头就经常可以见到那类富有“理趣”的作品。
如他《题西林壁》诗中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至今还启迪着人们的思维,蕴含深刻的哲理。
他的某些咏物之诗,如“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诗》),虽其本意并不一定在于“言理”,但因其描咏对象本身含有一定的启示性,加上作者“智慧之光”的涵盖,故也能催人联想、发人深思。
而在苏轼的词中,也同样有着这类“言理”和富有“理趣”的作用。
我们试读他有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此词本是抒情之作——抒写中秋之夜思念手足之情,但写到后来,那手足情深却久不得见的苦闷终于“升华”成了三句千古传颂的“至理名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的《琴诗》本名为《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如见其人,如闻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元丰五年闰六月》,诗题凡一百一十一字?可见清•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一年六月,卷二十一,第1103页)?可知《琴诗》只不过是一种不该简的简称?此诗是苏轼看了两篇有关琴的文章之后,如闻琴声,有感而发?
那么,诗人之“感”究竟在哪里呢?
须知,这首诗是以禅为诗,以诗为禅?据苏轼自己说,他是将这首诗当做佛禅之“偈”看待的?在《与彦正判官》(《苏轼文集》上册第412页?岳麓书社二〇〇〇年八月)信中说:“某素不解弹?……令其侍者快作数曲,拂历铿然,正如若人之语也?试以一偈问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录以奉呈,以发千里一笑也?”
《楞严经》说:“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强调的是“妙音”是由琴与妙指二物的相互作用下才产生的辩证思想?这符合佛禅的“机趣”?苏诗所言琴声既不存在于“琴上”,也不存在于“指头”上,就是这样一个很辩证的道理?琴声是“琴”与“指”两个事物“合”的结果,“分”开没有任何效果?这也就是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华书局一九九六年一月)第二册《焦氏易林》之《比》中,所论之“分”“合”之理:“盖分体方能合用,胫足之左右相须,适如齿分上下?剪分两刃,正不以并一为贵,言辨证法者每取为拟喻?”(第440页)苏轼在诗中所强调的正好是“琴”与“指”“分”而后“合”的道理?钱先生认为这符合《楞严经》“因缘和合”之义?
同样的,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诗:“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云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是“水”与“石”两个事物“合”然后产生的“声”?
与苏轼《琴诗》可以相互参证的,是欧阳修的《钟莛说》(《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九之《笔说》,中华书局二〇〇一年三月)?说以“钟”和“莛”两种事物的“分”“合”为例,具体而生动地阐述了这样一个辩证思想?“甲问于乙曰:‘铸铜为钟,削木为莛,以莛叩钟,则铿然而鸣,然则声在木乎?在铜乎?’乙曰:‘以莛叩垣墙则不鸣,叩钟则鸣,是声在钟?’甲曰:‘以莛叩钱(引者按,钱为铜铸曰铜钱),积(按,聚,多?《诗•周颂•载芟》:“有实(充裕)其积?”)则不鸣,声果在铜乎?’乙曰:‘钱积实,钟虚中,是声在虚器之中?’甲曰:‘以木若(如)泥为钟,则无声,声果在虚器之中乎?’(意为如将木屑做成钟,虽虚器,也不能鸣)”
甲是步步进逼,说明声不在钟,不在铜,也不在虚器之中?而乙是步步退却,“在钟”“在铜”“在虚器中”三道防线,全线崩溃?其实,只是一个道理:“莛”与“钟”两种事物只有“分”而后“合”,方能发出声响?如同“指”在“琴”上弹拨后方发出声响一样?说明两种相互依存的事物,只有“分”“合”才能产生作用?如同胫足“分”左右然后联“合”方能走路,牙齿“分”上下然后联“合”方能咬食物,剪“分”两刃然后联“合”方能裁衣物?光“分”不“合”不行;光“合”不“分”也不行?是一个矛盾体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苏轼短短一首《琴诗》,却能够引导读者上升到一个哲学的层面去思考人生真谛,探索宇宙奥秘,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而且是哲理的启迪?是一首值得称道的好诗?纪昀那个腐儒信口雌黄,竟然评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千古诗集,有此体否?”(评点《苏文忠公诗集》)他哪里晓得,正是这“随手写”的四句诗,却将诗学与哲学两大学科门类打通,开创出诗禅结合的最高境界?
二〇〇六年六月三日
苏轼的《琴诗》与欧阳修的《钟莛说》
发布: 2009-8-14 14:54 | 作者:出水莲 | 来源: 云梦中文网
苏轼的《琴诗》本名为《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如见其人,如闻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元丰五年闰六月》,诗题凡一百一十一字?可见清?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一年六月,卷二十一,第1103页)?可知《琴诗》只不过是一种不该简的简称?此诗是苏轼看了两篇有关琴的文章之后,如闻琴声,有感而发?
那么,诗人之“感”究竟在哪里呢?
须知,这首诗是以禅为诗,以诗为禅?据苏轼自己说,他是将这首诗当做佛禅之“偈”看待的?在《与彦正判官》(《苏轼文集》上册第412页?岳麓书社二〇〇〇年八月)信中说:“某素不解弹?……令其侍者快作数曲,拂历铿然,正如若人之语也?试以一偈问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录以奉呈,以发千里一笑也?”
《楞严经》说:“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强调的是“妙音”是由琴与妙指二物的相互作用下才产生的辩证思想?这符合佛禅的“机趣”?苏诗所言琴声既不存在于“琴上”,也不存在于“指头”上,就是这样一个很辩证的道理?琴声是“琴”与“指”两个事物“合”的结果,“分”开没有任何效果?这也就是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华书局一九九六年一月)第二册《焦氏易林》之《比》中,所论之“分”“合”之理:“盖分体方能合用,胫足之左右相须,适如齿分上下?剪分两刃,正不以并一为贵,言辨证法者每取为拟喻?”(第440页)苏轼在诗中所强调的正好是“琴”与“指”“分”而后“合”的道理?钱先生认为这符合《楞严经》“因缘和合”之义?
同样的,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诗:“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云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是“水”与“石”两个事物“合”然后产生的“声”?
与苏轼《琴诗》可以相互参证的,是欧阳修的《钟莛说》(《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九之《笔说》,中华书局二〇〇一年三月)?说以“钟”和“莛”两种事物的“分”“合”为例,具体而生动地阐述了这样一个辩证思想?“甲问于乙曰:‘铸铜为钟,削木为莛,以莛叩钟,则铿然而鸣,然则声在木乎?在铜乎?’乙曰:‘以莛叩垣墙则不鸣,叩钟则鸣,是声在钟?’甲曰:‘以莛叩钱(引者按,钱为铜铸曰铜钱),积(按,聚,多?《诗?周颂?载芟》:“有实(充裕)其积?”)则不鸣,声果在铜乎?’乙曰:‘钱积实,钟虚中,是声在虚器之中?’甲曰:‘以木若(如)泥为钟,则无声,声果在虚器之中乎?’(意为如将木屑做成钟,虽虚器,也不能鸣)”
甲是步步进逼,说明声不在钟,不在铜,也不在虚器之中?而乙是步步退却,“在钟”“在铜”“在虚器中”三道防线,全线崩溃?其实,只是一个道理:“莛”与“钟”两种事物只有“分”而后“合”,方能发出声响?如同“指”在“琴”上弹拨后方发出声响一样?说明两种相互依存的事物,只有“分”“合”才能产生作用?如同胫足“分”左右然后联“合”方能走路,牙齿“分”上下然后联“合”方能咬食物,剪“分”两刃然后联“合”方能裁衣物?光“分”不“合”不行;光“合”不“分”也不行?是一个矛盾体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苏轼短短一首《琴诗》,却能够引导读者上升到一个哲学的层面去思考人生真谛,探索宇宙奥秘,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而且是哲理的启迪?是一首值得称道的好诗?纪昀那个腐儒信口雌黄,竟然评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千古诗集,有此体否?”(评点《苏文忠公诗集》)他哪里晓得,正是这“随手写”的四句诗,却将诗学与哲学两大学科门类打通,开创出诗禅结合的最高境界?
苏轼《琴诗》
若言声在琴匣中,放在墙上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是一首著名而典型的理趣诗和禅理诗。
从哲理方面来说,美妙的琴声既来自于琴,也来自与演奏者精妙绝伦的弹奏技巧,是琴与演奏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不可缺一。美妙的琴声是琴与手指的主客观的高度民主统一,没有琴的客观存在,就不会有美妙的琴声;没有弹琴者对音乐的精通与演奏技艺的高超,没有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充分发挥,同样也不会有精美的音乐出现。诗人以琴为喻,说明了一切高超艺术的产生都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禅理方面来说,诗人以琴声来解说禅理。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说明了是琴与指的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琴声。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有”;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无”;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有”。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身来,这又是“无”。正是这种“无中生有”、“有来自无”、“有无相生”、“有无结合”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从而揭示了“有”与“无”结合、“有”“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有”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有”必依赖“无”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
这首诗给我们以启示:不论是谁,要想事业上干出一番业绩来,除了客观上要有一定的条件作基础外,还需要自己在主观上的积极进取与努力奋斗,才可能创造出光明美好的人生。
更多···
作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创新阅读中的异读及对策
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方法
花的寂寞(组诗)
作文教学功夫在课外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构建
议论文立论的三个度
《左传》的辞令艺术
作文创新的四个途径
写作教学中要做好三个结合
废名小说之影响研究
年级作文教学法初探
阅读教学应改进的两个方面
指导学生写好生活作文
诗词画卷里的陆游
论莎士比亚及基督教对其之影响
文学教育热点文章
宣传部长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探寻文本的适度解读 厘定教...《威尼斯商人》读后感政治发展也要“五年规划”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前景赵一曼:遮蔽与记忆马上天下春秋平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