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无法解决的沸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2:28:38
2005年圣诞节在纽约客上读纳博科夫的小说the word(词语),总是觉得这个光怪陆离一生传奇的俄罗斯人,总脱离不了将英语文字艳媚绘画化的倾向。似乎一个垂死而懦弱的浪漫主义标榜者,回味着这个世界的沧桑变化,看见斑斓的色彩,柔美的肌肤总是涌现无尽的希腊式的感伤。这一切,令我再次想起银幕上1962以及1998年的《洛丽塔》,想起死去将近二十年的纳博科夫,想起隐藏在跌宕起伏后的欲望故事与流浪诗人情结,想起影片中最经典的对白:
海瑟(Charlotte Haze):你相信上帝吗?
休伯(Humbert):问题是上帝真的相信我吗?
一个时代贞洁,诱惑,尊贵,压抑,肉体渴望,信仰,流浪家园的虚无主题。一个中年欧洲与少女美国的不可完成的绝望情欲象征。一个恋父弑母情结的表象展示。
1919年纳博科夫二十岁随公爵父亲流亡英伦,在剑桥的香艳凝重的气氛中学习法国和俄罗斯文学,然后转向德国和家人团聚。1922年,公爵在柏林街头突遭暗杀身亡。1940年满腹欧洲文学学养的纳博科夫辗转来到美国,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英国文学教授寂寞压抑而溽热的生活。1958年,洛丽塔终于得以在一片诲淫指责声中在美国出版,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声誉。1962年大师级导演库布里克黑白影像拍摄同名电影,汇聚梅森等当红明星。1998年阿德里安莱恩的彩色版本在全球发行,激起影评人的嘲讽如云。洛丽塔成为了永被复说的主题,永被谈论的话题,永被误读的典范。
1998年我在伦敦看库布里克的胶片版本,想起1990年我阅读的极端痛苦的英文版本,1992年我阅读的几乎崩溃的中文译本,我总在纳博科夫设置的可以临近又不可亵玩的沸点上蒸腾。
俄亥俄的欧洲中年文学教授休伯和呱噪的美国知识分子寡妇海瑟情态暧昧,若即若离。休伯应付着风韵的海瑟,却把撩拨的渴望撒向了海瑟15岁的女儿洛丽塔,纳博科夫创造了一个载入史册的英语词汇:nymphet(剑桥的解释是具有不可抗逆的性感吸引力的10-14岁的少女)休伯·海瑟居然结了婚,但休伯婚姻的意义在于可以正当地接近使其疯狂的洛丽塔。海瑟发现了真相,惊叫着冲出房子被汽车撞死,洛丽塔在别人的诱导下开始陶醉于勾搭同年龄的青涩男孩。休伯绝望,每日在道德欲望情敌中深陷。
1962年的梅森的孤弱眼神,带着垮掉一代的愤世与绝望,被库布里克折磨得死去活来,大量的脸部特写熬干了当年巨星的才华。我总看出库布里克对于纳博科夫的错讹感觉。1962年,纳博科夫自己担纲编剧并滑稽地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而且穿着新英格兰的西装作为康奈尔大学的文学教授坐在中国剧院的颁奖席上。结果当然是没有获奖。纳博科夫传统的文学修养浓厚到他其实只想努力表述一个戏谑而深刻的喜剧而已,展示一下自1937年用英文写作以来的独特感受。但是一个流亡俄罗斯贵族作家的作品,一经面世,就被无数批评家蜂拥追逐,就是因为他是俄罗斯人,而且1948年成为了美国人。一个色情尚被公开禁忌的时代,由当时最惊骇的导演库布里克担纲的影片就带有强悍的悲剧色彩与解构气息。而库布里克选择的洛丽塔扮演者苏莲,让人看整部电影在怀疑库布里克的理解是不是出了问题。
库布里克的洛丽塔慵懒,绵软,有点东方女性的水性,还带有库布里克钟爱的欧洲淑女的气质,就是不像摄人心魄的尤物感觉。1998年版本的洛丽塔,思薇的感觉总算丰满可人,呼之欲出的灵性与诱惑跃然银幕。观众总算有了被引诱的肮脏悸动感觉。1962年库布里克版本沉重压抑,但光影精美,情绪饱满,充满了戏剧的张力;1998年的版本,观众惊讶于导演的唯美主义的优雅艺术气息,失望于休伯的角色混乱,奥斯卡影帝艾恩斯的演绎如果你喜欢,会沉溺于其表现精确的恐惧和忧伤;如果你痛恨艾恩斯的演绎,你会发现伦敦戏剧界培养的不紧不慢偷偷摸摸欲说还休让你无法忍受。
库布里克死前很少谈及1962年的洛丽塔,却无数次谈到纳博科夫,称赞他为伟大作家云云。一个伟大导演改编的失败是一种勇气的失败,从而增加了洛丽塔的无穷话题与无穷误读。相比较1998版本的完全失败,我宁愿把它称为最优雅的失败,因为它使得再次改编洛丽塔不再成为可能。
纳博科夫小说开篇的一句话,代表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煎熬: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洛丽塔,我生命的光量,我肉欲的烈焰。我的罪孽,我的魂魄。(张亚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