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双桥“上”联合国首日封19年后始作俑者自曝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7:09:11
周庄双桥“上”联合国首日封19年后始作俑者自曝真相


“各位游客,这就是双桥,画家陈逸飞以它为主题的油画,印上联合国邮局发行的首日封,让周庄从此走向了世界。” 在古镇周庄,几乎每个导游都会说。桥边,由周庄镇政府为纪念陈逸飞特立的巨型石碑上,也雕刻着类似的内容。当然在其它介绍周庄的资料中,也少不了这段话的引用。从1985年初到现在,二十几年中,由于只有极少数人见到过此枚首日封,媒体也不再予以关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日封上画的是古镇锦溪的一座石拱桥。这笔“冤假错案”,始作俑者是当时在江苏昆山广播电视局从事新闻工作的一位陈先生。去年12月,在上海《文汇报》批露这一事实,引起了许多新闻媒体注意,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好不热闹。
那这笔“冤假错案”,是怎样造成的。

据始俑者陈先生介绍,1985年元旦,他当时在昆山广播电视局从事新闻工作,在一个新年联欢会上,遇见了文管会的程振旅先生。他告诉,陈逸飞一幅描绘周庄双桥的油画《故乡的回忆》,由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收购。哈默在去年秋天访华时,赠送给了邓小平。随即,这幅油画经作者加工,印上了1985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
程振旅先生是一位资深文化工作者,以热心肠著称。1983年春,自费留美的陈逸飞回到上海,通过上海美术学校(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孟光先生与昆山文化界朋友联系,去水乡古镇写生,每次都是程振旅陪同。当时昆山至锦溪、周庄的公路尚未筑通,只能走漫长的水路。程振旅向昆山航道管理站商借了一条小轮船,在六七天时间里,陪着陈逸飞一路经甪直、锦溪(当时称陈墓),到达周庄。陈逸飞没有采用画家们常用的在画板上写生的办法,而是把感兴趣的景物拍摄下来,带回画室,再进行创作。他带了满满一挎包柯达胶卷,不停地揿着快门。锦溪和周庄都是南宋时期兴盛起来的水乡古镇,保存着众多的明清建筑,远离都市喧嚣的旖旎风情令人着迷。陈逸飞久久盘桓,拍光了胶卷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故乡的回忆》就是这次水乡之行的收获。他同时还画了好多水乡题材的油画,都是写实的,没有艺术变形。
1984年冬天,陈逸飞又从美国飞回上海,程振旅先生再次陪他去水乡古镇写生。在这之前,1984年10月29日晚上,在灯火辉煌的纽约哈默画廊,五百多位来宾欢聚一堂,祝贺38岁的青年画家第二次在哈默画廊举办画展,大家对陈逸飞作品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哈默画廊在美国很有影响,收藏和展出世界各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该画廊与陈逸飞签订合同,从1983年到1985年的三年内,在每年的“黄金十月”为他举办画展。这体现了画廊主持者对陈逸飞作品的推崇。
陈先生在1985年元旦听了程振旅先生提供的情况后,第二天就向省市新闻单位发了消息,《新华日报》没几天就见报了。不久,陈逸飞又从美国寄来了一张16吋的彩色照片,那是由一位美国记者拍摄的,角度选择得很好,邓小平和哈默面对面交谈,装在油画框里的《故乡的回忆》就在他们身旁,几乎占了照片的三分之一。谁看见了都会说,这画的就是周庄双桥。
上海《青年报》1985年初刊载了署名朱望的文章。文章透露,陈逸飞在哈默画廊第二次画展展出的38幅作品全部被人买走,第一次画展展出作品43幅作品除一件非卖品外也全被买走。1984年秋哈默访华赠给邓小平的礼品《故乡的回忆》,是画家1982年在古镇周庄双桥的写生所得,当是他第一次画展的43幅作品之一,而不是后来许多文章说的第二次画展的38幅作品之一。
到了1985年的5月14日,《文汇报》刊发了驻联合国记者的一则消息,说中国青年画家陈逸飞的油画经加工后,印上世界联合国协会首日封,从5月10日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公开发售。
文化传媒使古镇周庄声名鹊起。意欲一睹双桥风采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往周庄。周庄人无不以骄傲的口吻提起陈逸飞与油画双桥。更有无数美术院校的学生前去双桥写生,但愿将来成为陈逸飞第二。
1990年11月,陈逸飞回到上海,参加其大型画册的首发式。16日,他又一次去往周庄。同行的有旅美画家王英浩、作家陈丹燕、张锡昌和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等。陈先生刚刚调到昆山市文化局工作,也参与了接待。为了报答周庄的盛情,陈逸飞特意带来了一枚首日封,在沈厅赠送给周庄镇镇长庄春地,还挥笔题词“我爱周庄”。
这时候,陈先生和庄春地才见到了这枚知名度很高的首日封。陈先生惊异地发现,画面上并非双桥,竟是另一座桥——古镇锦溪的南塘桥!也就是说,五年前写的新闻稿,其中有一个关键内容与事实不符。
南塘桥,又称里和桥,是锦溪镇古桥的代表,始建于南宋,明清时期做过维修,武康岩和青石的构件至今仍很完整。在陈逸飞的油画里,蓝天、绿树、石桥和临水民居相互映衬,自然和谐。水上的拱桥与水中的倒影连接起来,恰好成了一轮满月。
当时陈先生就萌生一个念头,要认真写一篇文章,以澄清事实。然而考虑到五年前写的消息已尽人皆知,一旦纠错,或许会对古镇周庄产生负面影响,便把事情搁置了,一搁就是24年。
陈先生说,发现首日封上并非双桥,当时周庄镇有关领导也征求了陈逸飞的意见是否改正,但陈逸飞回答很含糊和机智:“我画的是江南古桥。你可以说它像什么桥,也可以说它不像什么桥。” 陈逸飞每年都去周庄参加各种活动,乃至把自己的精魂‘逸飞之家’也安放在了周庄。
是的,作为一件艺术品,其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原型在哪里,它应该是审美的,我们就通过它来欣赏江南之美吧。但作为一次差错的当事人之一,陈先生最后还是想到通过媒体说说清楚。陈先生认为,揭露了真相,现在对周庄不会再有没什么影响,对锦溪来说反而有提高知名度的帮助。
相关连接:


据目前资料表明,陈逸飞设计的1985年“国际邮票节”纪念封,封图是采用陈逸飞先生自己以写实手法描绘的南塘桥为题材的油画作品《晨》,原画以杏黄色的建筑物为衬托,细腻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某个早晨南塘桥的景色。原画的桥与今天的南塘桥差别不大,只是桥边的房屋已有所更新。桥拱与倒影合成一个圆,一条小船划破粼粼水波,驶向水巷深处。
南塘桥,当地也称里和桥,原来桥北有一座观音庙,所以南塘桥也称南观音桥。它始建于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清乾隆十二年重建,是锦溪古镇千年变迁史的见证。明代诗人高启的诗句曰:“南塘桥下水泠泠,桥畔长堤柳色青。一勺清泉涵古井,十分凉思满风亭。春游坐顾添诗兴,晓汲闻烹唤酒醒。唯有村翁能领略,渔歌牧唱正堪听。”诗中描绘的“古井风亭”,是锦溪一景。锦溪最南端的一条支流——三图河慢悠悠地流淌,溪上横卧着一座风姿绰约的古桥。由武康岩、青石和花岗石砌成古桥,显示着岁月的印记。石隙间,青苔蔓延,藤萝飘逸,四周柳树掩映。吟咏于风亭下、宋井边的诗人,顿觉自己来到了迷人的世外桃源……南塘桥堍拥有锦溪最美丽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