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民间投资关键在放松管制-刘 杉-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7:08:28
搜狐博客 >刘 杉 >日志
2010-03-25 | 鼓励民间投资关键在放松管制
标签:民间投资 放松管制 就业 房地产
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对于结构调整中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一步好棋。
问题关键是政策能否落实。
启动民间投资,是学界议论多日的话题。由于危机期间中国经济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未来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因而,尽快启动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学界共识。
去年,在“4万亿”政策刺激下,政府投资成为经济稳定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进而成为投资主力,民间投资大幅下降,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民企步履维艰。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9年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余额为78310亿元人民币,其中贷给私营及个体企业4423亿元,仅占总额的5.65%。民营企业流动性资金供给不足,致使其经营困难,投资下滑。此外,产能过剩矛盾再次突出,民间资本在实业领域无利可图,也纷纷将资金投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目前出口虽然有所恢复,但全球贸易短期难以回复到危机前水平,再加上贸易摩擦加剧,中国产能缺口无法靠出口弥补。同时,日益增加的通胀压力又制约政府新增投资。消费虽然保持平稳增长,但鉴于分配失衡,房价高企,消费也难有大的突破。在此情况下,尽快启动新一轮民间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方法。当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也有助于避免民间资本扎堆房地产,抑制资产泡沫。
据中金公司估算,中国尚未放开管制的行业,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与房地产业旗鼓相当,其工业产值占比甚至远远高于房地产业。如果民间投资得以分散到这些管制行业,则可刺激新一轮增长,降低房地产业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民间投资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繁荣的基础。
世界经济历史证明,各国95%以上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就业人数90%以上也都由中小企业提供。目前城镇居民70%以上、农民工85%以上都在民营企业就业。 “十一五”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每年新创造1000多万个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85%以上。如果民间投资得以扩大,就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进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占GDP比重。
民间资本进入管制行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经验表明,政府管制行业竞争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如果放松民间投资,增加竞争性,则有助于提高垄断性行业的生产效率。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英国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放松行政管制,鼓励民间投资,结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美国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增速在70年代为12%,80年代则下降至3%—4%。
当然,鼓励民间投资的关键在于能否进一步放松管制,扩大民企投资范围,让民间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和高级服务业。数据表明,垄断性行业的民间投资比重过低。2008年私人控股投资占投资总额比例按行业划分为:电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12.87%,金融业9.4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89%,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1.18%。
中共十五大以来,对民营经济的政策逐步放宽。2005年国务院出台“非公经济36条”,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但相关细则至今仍未出台,各部门名义上服从“36条”,实际在利用部门法规抑制民间投资。按照全国工商联的说法,民间投资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玻璃门”,和虽然进入却被迫退出的“弹簧门”。
因而,要放开民间投资,必须要深化政府改革,放松政府管制,减少行政审批核准。明确在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民间资本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应允许民间资本无条件进入。同时要打破垄断性,让民间资本进入电信银行医院等垄断性行业。
几年来,国务院多次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但进展并不尽人意。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却在政策支持下,大举进军竞争性领域,导致“国进民退”问题突出。这次国务院会议能否落实,除了放松管制外,还要厘清国企地位。只有搞清国企和民企的社会分工,将增加就业放在第一位,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才能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