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路:第五章(续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4:10
第二节  德日:飞速发展,奋力追赶
从战后到80年代,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经历了两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是美国经济的鼎盛时期。与欧日各国相比,美国的经济实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无论是GNP、黄金储备和对外贸易等占世界总量的份额,还是美元的作用和对主要国际经贸组织的影响,均无出其右者。从70年代到80年代,是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德日在迅速恢复经济的基础上,奋力追赶,与美国在总体上的差距不断缩小,仅次于美国,并且在有些方面已超过了美国,从而打破了美国保持的全面垄断地位。
表5-25 战后美国的“失”与德日的“得”一览表
主要方面     西方各国国际储备  以美元为中心的  世界最大的贸易 西方各国人均世界第一  世界最大
“得”与“失”    资产第一大国(%)国际货币体系   顺差和逆差国     GNP第一    出口国   债权与债务国
美国的“失”   1972年(8、2%)  1973年布雷顿   1971年后连续      1975年和    1986年  1987年由
森林体系崩溃   出现逆差(除      1987年             80年代初
73和75年),                         的最大债
成为最大逆差国                           权国变为
最大债务国
德国的“得”   1972年(14、9%)  马克地位从此      ——————       1975年    1986年   ————
逐渐上升
日本的“得”  ————         日元地位从此   从1981年起一直处  1987年                   1987年
逐渐上升       于顺差地位,终于                        成为最大
成为最大顺差国                           债权国
一、在西方国家中的生产地位
德日工业生产具有雄厚的基础,技术先进,不少产业部门名列前茅,其发展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发达国家;总体实力始终居于美国之后,平均GNP先后超过美国。
(一)具有优势的产业
德日在世界市场上有不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机械电子工业和造船业。
1、化学工业
西德是世界上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技术工艺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按资产额计算,化学工业是西德加工工业中最大的部门。西德的化工产量名列世界前茅,如1983年,其塑料产量为703万吨,居世界第二位;1986年,其化工产品出口为720亿马克,占化学工业部门总产值的51%。
西德化工工业中最主要的3家公司是,赫希斯特公司、拜耳公司和巴斯富公司。这3家公司都有100多年的历史。1925年,这3家公司与其他一些公司成立了法本化学工业公司。二战后该公司被拆散,组建了这3家公司,50年代后发展迅速,均已成为世界最大的5家化学公司之一。1981年世界前5大化学公司分别是:第一名美国的杜邦公司;第二到四名是西德的赫希斯特公司、拜耳公司和巴斯富公司;第五名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在世界前5 大公司中,西德占有3家,可见其实力非常雄厚。
2、机械制造业
早在19世纪末,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就已相当发达了。就资本额而言,它是西德加工工业中的第二大部门。该工业中以汽车制造业最为重要。
汽车在西德的出口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西德的汽车以其优秀的质量和先进的性能而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984年,西德出口了220多万辆汽车,价值257亿美元,占西德商品出口总额的15.1%,占世界汽车市场份额的19.1%,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西德最大的两家汽车公司是大众汽车公司和戴勒姆-奔驰汽车公司。前者以生产中档汽车为主,产品销往世界各地。1981年,该公司的营业额为184亿马克,位居世界第4。后者有近百年的历史,以生产高档车而久负盛名。1981年,该公司的营业额为163亿马克,位居世界第5。
汽车是日本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战前,日本汽车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发展缓慢,最高年产量不到5万辆。战后,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汽车工业突飞猛进,出现由丰田、日产、三菱、本田、五十铃等十几家大型企业,产量迅猛增长,1961-197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4.4%。1967年,日本卡车产量名列世界第一。1981年,日本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9.7%。
日本汽车工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10%,占机械制造业总产值的30%。汽车也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出口产品,1980年,日本汽车出口总额为6087亿日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7.6%,分别是钢铁和船舶出口总额的1.6倍和3.6倍。
日本汽车工业不仅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均名列世界前茅。日本汽车以其物美、价廉、多样、轻灵和耗油少而赢得世界各地广大用户的喜爱。
3、电气和机械电子工业
就工业产值而言,西德的电气工业是仅次于前两个工业的第三大部门。
西德电气工业中,最有名的两家公司是西门子公司和通用电气-德律风根公司。西门子公司是由电气工程师和发明家西门子于1847年创建的。二战后,该公司成为西德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1985年,该公司的营业额为546亿马克,是世界第5大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德律风根公司是于1867年因通用电气公司和无线电器材公司合并而成的。该公司是西德第二大电气公司,也是世界上的大公司之一。
机械电子工业在西德起步较晚,不如日本那样发展迅速。60年代末期,日本的电气电子工业产值已超过纺织工业。1981年,其总产值突破10万亿日元大关,很快发展成为与汽车和钢铁工业并驾齐驱的主要产业。
日本家用电器产品的特点是,价廉物美,质量优良,更新换代快,种类多样化。从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空调机到彩色电视机、盒式录音机、立体声音响、摄像机、照相机和电子手表,均行销全球,深受欢迎。索尼、松下、三洋和日立等名字已家喻户晓。Made in Japan
的产品几乎成了No.1的代名词,大有当年英国货的气势。
日本电子元件和电子计算机工业,也发展迅速,后来居上。经过60年代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发明创新后,70年代时日本已基本赶上了美国;80年代末,除大型电子计算机之外,日本已处于暂时领先美国的优势地位。
4、钢铁工业
二战后,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盟国的管制,1947年西德钢产量只有307万吨;1952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和盟国管制的取消,使西德的钢铁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同年钢产量猛增至2134万吨,超过英国而仅次于美国;1974年,钢产量达到5323万吨历史最高点。
1985年,西德钢铁工业的营业额为648亿马克,位于运输机械、化工、一般机械和电气工业之后,居第5位;同年,钢产量为4050万吨,居世界第5位。
西德最大的3家钢铁公司是蒂森公司、曼内斯库公司和克虏伯公司。蒂森公司创建于1871年,1985年其营业额为129亿美元,是西方国家中第4大钢铁公司。曼内斯库公司战前以生产无缝钢管而闻名,1981年的营业额为65.9亿美元。克虏伯公司则是德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商。战后,该公司一度被没收,后在西德政府支持下得以重建。1982年,该公司的营业额为69亿美元,是世界第7大钢铁公司。
二战前,日本已拥有290万吨炼铁和968万吨炼钢的能力,但钢铁设备大部分毁于战火之中。1946年,日本钢产量仅56.4万吨,居世界第14位。战后初期,日本在恢复经济时,推行重点倾斜生产政策,钢铁工业由此迅速发展。1953年,日本的钢产量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日本的钢产量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和西德,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第三钢铁生产大国。1973年,日本的钢产量达到1.19亿吨的最高点。到1977年,日本的炼钢设备生产能力已达到1.6亿吨,与美苏不相上下。1980年,日本钢铁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3%,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0.9%。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从900万吨发展到突破1亿吨大关,美国用了55年,苏联用了33年,日本仅用了17年。日本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原燃材料几乎全靠从国外进口,例如,80年代初,炼焦煤和铁矿石的进口量,分别占消耗量的90%和99.7%;
(2)生产设备大型化,70年代以后,世界最大的10座炼钢高炉中,日本就占了7座,其中新日铁2座,川铁2座和住金、钢管、神钢各1座;
(3)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从钢产量来看,虽然日本居世界第2-3位,但其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等,均超过美苏,居世界首位。
5、造船工业
从19世纪50年代到二战前,英国一直是海上强国,不仅其造船工业居世界第一,而且其商船吨位也居世界首位。
表5-26   1850-1938年英美法德日商船拥有量(千登记吨)
年份     1850   1900  1910   1920      1929     1938
国家
英国         3565   9034  11700  17955     20132    17733
美国         3206   4685   6810  14806     14945    13288
法国          688   1038   1463   ——      3303     2840(1937)
德国          ——  1942   3000   ——      4058     3928(1937)
日本          ——   542   1234   3047      3862     5140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第8-9页。
1860年前后,英国拥有的商船占世界商船总数的1/3,其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超过荷、法、美和俄4国商船吨位总量之和。长期以来,英国一直享有“世界造船工厂”之称。
与英国一样,日本也是个岛国,四面临海,对外贸易是其生命线,在与外界的经贸交往中,船舶是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
日本造船业的迅速发展始于一战。一战不仅使日本和美国一样,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而且成为一个主要的造船国:1914年下水8.5万吨,1919年增加到65万吨,增长了7.5倍。到30年代,日本已拥有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大商船队。
一战后,日本大力扩充海军舰队,海军军费由1917年的8500万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45亿美元,占国家预算总额的1/3。1920年7月,日本开始实施其“八八”建造军舰的计划,即准备建立一支配备主力舰和巡洋舰各8艘的舰队。与此同时,日本也与英美争夺太平洋的霸权。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英美德日意5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限制军备和太平洋及远东问题会议。会上,美国代表提出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方案。该方案规定:英美日3国的主力舰吨位数,英美各50万吨,日本30万吨,比例为5:5:3;航空母舰的吨位数,英美各8万吨,日本为4.8万吨;潜艇吨位数,英美各6万吨,日法各3.15万吨;此外,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
日本代表则强调其“特殊需要”,拒绝接受5:5:3的比例方案,要求改为10:10:7的比例。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才同意接受美国的方案,并提出要求英美放弃在太平洋建设和加强海军基地的条件。经过3个月的激烈争吵,5国代表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竞赛条约》,简称《五国海军条约》。该条约规定:主力舰总吨位,英美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同时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航空母舰总吨位,英美各13.5万吨,日本为8.1万吨,法意各6万吨。此外,作为对日本的补偿,美国放弃在菲律宾、关岛和阿留申群岛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则放弃在香港和位于太平洋东经110度以东的岛屿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
30年代,日本继续扩建海军,如重型巡洋舰的排水量接近1.4万吨,而条约规定的是0.8万吨;到30年代末,日本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大和”级巨型军舰。
回顾这一段历史无非是要说明日本造船工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基础雄厚。正因为如此,造船工业成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日本造船工业的真正发展是二战后的事。1951年,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大量订购军工产品,日本造船61.7万吨,其中36%供出口,这为日本船舶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通道;1955年,日本接受出口船舶的订货高达223.2万吨,比1951年增加了10倍,占全年总订货量86.9%;1956年,日本造船量为174.6万吨,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超大型油轮热”,日本的大型造船便应运而生,造船量因此而大幅度增加,到1975年,日本造船量高达1798.7万吨,占世界造船总量的50.1%,达到日本造船史上的最高记录;同年,在世界10个最大的造船厂中,日本占了8个,居绝对垄断的地位。日本因此被称为“世界造船工厂”或“世界造船王国”,可谓名副其实。
(二)高速发展的经济
由于德日工业生产基础雄厚,技术先进,因此在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中,其发展速度惊人,超过其他国家,其中尤以日本最为迅速。
1、西德
西德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在通货膨胀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实现较为迅速和稳定的增长。
1981年,西德的工业生产比1950年增长了4.07倍,30年的年均增长率达5.4%。这种增
长速度在德国经济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它比德国历史上3个经济迅速发展时期都要快:19世纪50-60年代工业高涨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时期;以及一战后经济重振时期。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西德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名列前茅:50年代名列第一,总体上仅次于日本。
表5-27  西德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年均增长率,%)
年份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51-1981
国家
西德        8.6        4.7      2.6       5.2
美国        3.2        3.6      3.1       3.4
日本        7.9       11.2      4.8       7.8
法国        5.0        5.6      3.7       4.6
英国        2.8        2.9      1.8       2.5
意大利      5.3        5.6      3.1       4.8
资料来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第56页。
西德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增长率在不同时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1951-1966年,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高达7.6%,在平稳发展的1967-1973年,下降到5.3%,在缓慢发展的1974-`1981年,则骤降到1.8%。
表5-28   西德与其他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发展速度比较
(以1959年为基础,年均增长率%)
年份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51-1981
国家
西德        9.9        5.3      1.8       5.4
美国        4.0        5.0      3.2       4.0
日本       16.2       13.8      4.4      11.0
法国        6.4        4.9      4.4       4.5
英国        2.9        2.8      0.6       1.8
意大利      8.8        7.2      3.5       6.1
资料来源:同上。
2、日本
日本经济起飞始于1956年。1956-1973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此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在发达国家中,发展速度最快,1951-1981年,年均增长率达7.8%(见上表);二是高速增长时间长,从1955-1973年,前后共18年,实际年均增长率高达9.8%;三是即使在低速增长时期,其发展速度也比其他欧美国家要快。
表5-29  1973-1987年西方5国经济实际年均增长率比较(%)
国家    日本     美国     西德    法国   英国
年份
1973-1980      4.0      2.3     2.3     2.5    0.9
1981-1987      3.8      2.7     2.3     1.6    2.4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255页。
(二)总体实力位居第二第三
随着德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其主要标志是GNP位居美国之后,人均GNP赶上和超过了美国。
1、GNP位居美国之后
1950年,西德的GNP只有233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2%;1955年,日本的GNP只有240亿美元,仅为美国的6%。
德日GNP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1955-1968年,西方7国的实际GNP平均增加了78%,其中西德增加了1倍,日本增加了2.5倍。
表5-30  1955-1968年西方7国GNP增长比较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数,1963=100)
GNP
国家      1955年     1968年    1968年为1955年的倍数
日本       48         168            3.5
法国       67         119            1.9
西德       61         124            2.0
意大利     64         127            2.0
英国       84         117            1.4
美国       80         129            1.6
加拿大     74         130            1.8
资料来源:同上,第97页。
在此期间的1966年,西德GNP超过英法两国,位于美国之后;1968年,日本超过法国和西德,跃居第二位。
1981年,西德的GNP达到15431亿马克,比1950年实际增长了3.86倍,年均增长率为5.2%。1980年,西德的GNP为820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6331亿美元的31.2%;1986年,西德的GNP为892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41854亿美元的21.3%。
1955-1973年,日本的GNP实际增长了4.2倍,整个70年代,按日元计算的GN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2%;1980-1987年,按日元计算的GNP的年均增长率为5.7%
1980年,日本的GNP为1035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9%;1986年,日本的GNP为19556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49%;到1987年,的GNP为23856亿美元,美国的GNP为44886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53.1%。
2、人均GNP超过美国
1955-1968年,在西方7国人均GNP的增长中,日本和西德是增长最快的:日本增加了2倍,西德增加了将近1倍。
表5-31 1955-1968年西方7国人均GNP增长比较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数,1963=100)
人均GNP
国家      1955年     1968年    1968年为1955年的倍数
日本       52         160            3.1
法国       74         123            1.7
西德       66         119            1.8
意大利     67         122            1.8
英国       88         113            1.3
美国       91         121            1.3
加拿大     89         118            1.3
资料来源:同上。
就人均GNP而言,西德在1975年曾超过美国:西德为12200美元,美国为10610美元。
1981年,日本人均GNP突破1万美元大关;1984年,德日的人均GNP分别属于第三和第四名:美国15490美元,加拿大13140美元,西德11090美元,日本10390美元。到1987年,日本人均GNP达19642美元,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