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教育研究-萧望野5-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06:41

回答孩子问题的另一面

在3岁左右,孩子开始喜欢问:为什么?有一些教育类的书中就强调如何回答孩子的为什么。这些教育家以为这正是孩子求知并且是培养智力的好时机。如果,这个教育家只有物质的知觉器官,不能发挥灵性的感受力,就很容易误会。其实,我们用灵性之眼去看的话,就发现孩子想要得到灵性满足。而不只是知识的满足。

假如, 你正在做饭,你3岁的孩子跑来问你:“妈妈,你为什么 要做饭?”“因为不吃饭肚子要饿。”“为什么不吃饭 肚子要饿?”“因为,身体需要营养?”“营养是什么?” “营养是……”

另外一种回答是:“孩子,妈妈爱你,所以,要为 你做饭。来,一起做吧。”递给他一个萝卜,让他切。

有的妈妈说:我的孩子太爱问为什么,我不断的去满足他,结果他就永远都不满足,并且他现在过早的成 熟,身体也很弱,我有些担心她,怎么办呢? 孩子得不到满足,是不是因为答案跟灵性知觉到的 精神无关呢?会不会是答案先是逻辑的,而且只引发了孩子的逻辑思考才能,而逻辑思考才能又是有缺陷的 呢?会不会是答案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没有转化成一 种灵性力量来浸润孩子的灵心呢? 就像前一篇文章里,回答那个老师的答案一样,老师要给孩子的答案是老师内心里,自己信任的真实的。 而不是给小孩肤浅的答案,或者干脆不理她,嘲笑她, 羞辱她。

如果,他问你:“妈妈,我会死吗?”你怎样回答 他呢?如果你觉得死亡就是意味着所有的结束。那么,你用物质主意的逻辑回答他:“是的,我们是高级的动 物……”最后,你本能的反对自己,感到你对不起他,你张皇的补充说:“但是,我们要为社会做一个有用的 人!……。”

但愿你能找到内涵精神真理又与自然科学真理一致的答案。并还能通过灵性的方式把答案化为是像阳光、 雨露、春风、土壤一样的悄悄地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如何面对孩子的痛苦

如果,一个两岁-7岁的小孩的手指破了,通常,有几种方式来处理:给他糖吃;或者替他报复,打桌子、摔刀子、找肇事者的老子;这些做法的后果,不是我要在这里谈的。这里,这本书是给更高级的思想看的。思想的高级与聪不聪明,与知识的多寡是没有关系的。虽然,人的本质没有阶级之分,但是思想确是有高级与低级之分的。有了这样的区分,人就有了向往和方向,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吸引和幸福。而有了这样的对高级的追求,才是有可能理解下面的内容的:

也许,我们会故意不理他,以为这样可以让他更坚强。这样,的确让小孩更坚强,不过,是心变硬的那种。

还有呢?我们会爱抚他,并肯定他的感受说:是呀,很疼,吹一吹。以为,这样,可以使小孩被温暖,并模 仿如何去疼爱别人。这样,的确让小孩心灵温暖,并模 仿如何去疼爱别人。但是是在用自己的有限的力量。 这个做法,已经很高级,不过,这里,还想让我们看到一个更深的事实,就是“有限”和“无限”的区别。 或者说,“人为”与“‘神’为”的区别。

那么,用一种 我们习惯了的“逻辑思考”的方式来理解的话,就是说, 如果,我们在帮助他的时候,深深地理解和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能对他(孩子),付出这样的爱?没有认识 到这一点的人,这样对待孩子,就会让小孩学会了同情 自己。 同情自己并非不好,不过,“痛苦”总集中在“自我” 上,小孩就会依赖环境为他解脱,他没有被引导去识别 真正的力量。当他身体、精神、灵心渐渐脱离成人后, 就会陷入无助的不安中,或学会使别人依赖自己。并满足在这些他意识不到的“不安全感”中。

更理想的其中一种做法是:我们用沙布(卫生纸)给他包一个“茧”,这时,想象自己是善良的女巫,在用 线缠他的手指时,我们念魔语:一圈,一天,一天,一圈,茧不见了,蝴蝶飞了。最后,在她的“茧”上,打 一个漂亮的蝴蝶结。想象一下吧,这样,发生了什么?

如果,我们真正的观察一个小孩或者自己,小孩第一次被刀划伤小手,他是如何面对的呢?他是欣喜的, 也是一种满足。他被“痛”的体验带入一种由于物质身体引发的灵心感受中。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被人 类(小伙伴)打了以后,即使不痛,可是眼泪却无法制住。这时候,我们帮他“出气”,结果小孩灵心感受中的 “忧伤的粉红色”被染成“愤怒和胜利的血红色”。

我们要理解,七岁之前的“痛苦”与青春期的“痛 苦”是什么样的关系。生活中的痛苦与生命中(死亡后) 的痛苦是什么样的关系。 环境中的痛苦,是非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即使你改 变了若干痛苦的形式。我们不如学会女巫的魔语。

我们用沙布(卫生纸)给他包一个“茧”,(这是一 种面对问题时,我们要有具体的作法。)这时,想象自己 是善良的女巫,(我们不仅在用我们自己的力量,而在用精神世界中的力量。)在用线缠他的手指时,我们念魔语: 一圈,一天,一天,一圈,(这就是生活,痛在里面,时 间在外面。)茧(成人提供给小孩的依附)不见了,蝴蝶 (伤痛从蛹蜕变成蝶在灵性的快乐中)飞了。最后,在她的“茧”上,打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伤痛也是美的)。 孩子带着蝴蝶结欢快的跑开了,也跑开了伤害带来的阴郁。

而这时,真正起作用的是老师的精神力。这个精神力,是由老师在做这些“神奇”的事情时,他是怎样在灵心里确认他对精神世界的认识而发挥的。 想象一下吧,这样,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孩子能从这样的“象征”中,获得精神世 界的秘密?并得到了祂的治疗。进入一个一直就围绕着他们,让他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的世界? 这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原因。

第一个叛逆期后的自我与意识

我们常常看见两岁半的小孩,把花朵摘下来,或是弄死一只虫子。大人们如果想要制止他,说“不要摘花,花是有生命的呀!”大人的提醒,使他从“摘”的动作里意识到“破坏”的力量。其实,这时的小孩是从欣赏花(同感)中去摘花,他并未意识到摘花所带来的破坏。大人这样的制止,唤醒了他那邪恶的部分。他会去欣赏这种“破坏”的过程,也是在欣赏自己。

另外一个现象是,故事中的邪恶:魔鬼的故事就不适 合0-7岁的小孩,这时的小孩根据他们天性的特点,他 们常常被真、善、美的真实世界所吸引和陶醉。“魔鬼” 对于完美的世界来说是没有的。“魔鬼”是人心的“自我”, 这对于8岁以后的小孩可以有一点,然后随着年龄的长 大,越来越多一些。否则,“魔鬼”在小孩没有准备好认 识“它”的时候,就进入小孩的灵心,就会带来破坏的力量。有的妈妈也告诉我,小小孩看见可怕的画面就会 哭起来,而那些“自我意识”刚进入身体的小孩,“魔鬼” 就好像是他们自己的一部份,他们往往非常渴望自己就 是“魔鬼”,也要扮演“魔鬼”,利用“魔鬼”。这时,要让“魔鬼”从他们灵心消失掉,迎接“天使”神圣的力 量,这样,他们刚刚发现的“自我”才会更强大,发展 成人性的自我,而对于“人”的理解,又会带来教育的 不同做法。这也算是人生中第一次“魔鬼”与“天使” 的较量。

而无论在任何时期,精神文化都要是最重要的 部分。相反的话就会没有力量。

有人可能觉得正好使小孩通过故事中表现的真理,引导小孩追求真、善、美。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 对于0-7岁的小孩不是通过邪恶与神圣的斗争来认识的, 而是通过模仿。斗争所带来的意识适合9岁以后“意识” 自然出现的小孩,更适合青少年。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观察到,两岁半左右(第一个叛逆期)的小孩自我意识已经非常不同于此之前。之前 的小孩发展感觉器官及感觉能力,发展走路、说话等等 能力。他虽然是在模仿中学习与形成,受着环境的影响, 同时,他自己却是一个“主动者”,他的一切的生活产生 出来的做法来源于他自我中无意识地引导。例如,在羚羊群里长大的小孩,由于没有人类的模仿环境,只能象 一只羊一样生活,失去了人的能力。虽然造成的原因从 表面来看是由于没有可模仿的人类环境。同时,也是他 的自我没有被人类引导。“自我”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意识”。

在比较原始的大自然中生活的人们,还保留着一些城市人(现代文明人,意识发达的地方)无法做到的能 力,他们的意志更接近动物的意志。大自然的环境让他 们的意识不独立,同时意识的不独立、理性思考的不发 达,也让他们更与环境融为一体,否则,他们无法承受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从一个角度来总结的话:两岁半左右之前的小孩受环境的影响,从模仿中学习,并通过自我无意识的指引 中去感受世界。所以,他每完成一个能力时,他会用整 个身体来表达快乐、兴奋、满足。两岁半后的小孩,由 于意识的出现,可以控制部分身体,表达自己的感情(自我)。同时,他们天性中的不足,例如,看见想要的东西 时,会占为己有,等等。他们不会因有一个值得模仿(充 满着公正、分享……)的环境而改变做法,虽然他的做法常常受到环境的影响。也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 成人内心的斗争,小孩的自我越来越有意识地引导着他 自己。在两岁半左右,通过第一个叛逆期而展现出来。 这时候,除了如同两岁半之前提供一个值得模仿的环境,真、善、美的物质环境以外,还需要满足小孩“自我” 成长中的灵性意识。

通过模仿环境来学习是理想社会最 理想的做法。不过根据现实,还要有现实中科学的教育。

在两岁半之后,他已经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部分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也喜欢制造出不同的后果来观 察,例如,挑战父母,说“不”。会有灵心中的“害怕”、 “忧伤”等等情感。如同前边所举的例子中的说“故事 中的邪恶”一样,这时的小孩已经有“人格”替换的尝试,对“母亲”的控制等等。 这一切都在说明这时期的 小孩“自我”在苏醒,由此而发展着“意识”。

当然,这 时期的意识如同不同于两岁半之前一样,也不同于五岁以后的意识。它更多的时间是溶入到环境中去的。相比 之下,比较原始的大自然中的农村小孩溶入到环境中的 时间更长。 由于小孩的成长过程总不是恰到好处,不管是从模 仿中形成的,还是遗传和天性中的,都将逐渐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中国谚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从 实际中总结来的。我们也要从实际中去观察和教育不同 时期的小孩,特别是七岁之前的小孩。

当小孩溶入到环境中时,我们就要“消失”掉。比 如,小孩只是同感地摘花时,我们也只是在旁边同感的 欣赏他们。如果他在与小虫子游戏时,我们也是在旁欣赏他们。可是如果他在无意识中把小虫子弄疼了(他并 未故意、有意识地杀死小虫子),那么,我们不能唤醒他 的意识,而是给他一片叶子,说:“来,小虫子要坐上飞 毯去找他的妈妈了。”然后,把小虫子轻柔地放上“飞毯”, 放到树丛中去。这样做,也等于把小孩子无意识中的“破 坏欲”放飞出去。 如果这时候说“哎呀,小虫子好可怜,它会死的呀!” 这种做法,就是把小孩从无意识中唤醒,产生的后果是, 根据这个小孩的特殊的天性,小孩很苦恼,甚至成为他 的噩梦。这种小孩天性与塑造他的环境会不断地争斗,并且会表现在他的形态上,尤其是脸的形态。通过观察 小孩的脸也能了解和理解他内心与环境的斗争。这种小 孩,声音哆嗦、压抑,呼吸不顺畅,醒来后哭,非常依 赖成人的心理动力。另一种类型的小孩,根据他的天性,他会从中获得 快感,并欣赏自己的做法。这种小孩不会有争斗,反而, 脸的形态漂亮。不过,神态与动作却是夸张甚至嚣张。 他们非常依赖成人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被唤醒,前一种小孩会获得解放,后一 种小孩会获得宇宙中的精神指引。灵性中的力量会协调 好小孩的形态。这样的小孩脸与动作协调、优美,没有 争斗的痕迹。小孩的样子受遗传的影响,但是,美与不美不受遗传的影响。

两岁半之前的小孩,尤其是婴儿,因为没有意识争斗,他们的形态不能表明个性,甚至分不清谁是谁。而 两岁半左右之后的小孩,除以上说的溶入环境中时,也 常常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与环境的关系。并不再仅仅通 过自我指引下模仿来学习和成长。他们要通过自我来试探这个世界,如果说两岁半之前的小孩是感觉物质的世 界,例如水、火、土、木、金等等。那么,这时期的小 孩要想感觉灵心的世界,例如真、善、美等,七岁之前 的成长与感受将是他一生的基础。但是,不要以为,他们都是从“正面”来感受的。比如,同样的例子,小孩 在欺侮小虫子时,有意识地破坏时,我们就要唤醒他的做法。要让高尚的灵性意识取得支配地位。

虽然,我们 要唤醒他的灵性意识,成为支配者,我们的做法却不是要像拉“警报器”一样的,而是:同样的,让小虫子坐 上飞毯去找它的妈妈。看上去,是同样的做法,实质却因小孩的清醒的意识与我们的动机、心理范围(宽容、 仁慈、理解、隐藏他的“过失”……)交融,会发生许多看不见的力量和变化。 同样的,我们不能说“哎呀,小虫子好可怜,它会 死的呀!我们要怎样做才会仁慈呢?”这种做法,就会 让小孩过早使用他的思考。“思考力”是一种最强的让人 独立于自然的力量。也可以说是让小孩从做梦状态(梦 游状态)醒过来的力量。也就是,让小孩很快成长为小 大人的力量。而事实是,小孩要在无意识、有意识及做梦状态中学习无法用理性思考来学习的更深的东西。如 同 成人在绘画、音乐、科学创造中所诞生的作品一样。

过后,通过故事来引导小孩的灵性自我,都是很好的做法。

由于小孩的自我还未获得独立,成人的高级自我意识、精神、心理动力都将直接对小孩起作用。当小孩每 一次“自我”中发挥了高级的灵性力量,我们都要及时的给予他确认。这种确认并不是通过表扬或物质来实现,因为这样做只会唤醒小孩的自我中心中的小我。我们每 一次过分的让他意识到什么是好的,那么,他们也会意 识到相反的不好的做法。而是与他成长的节奏雷同的,也是含蓄的,隐藏的。例如,当小孩把捡到的小鸟放回巢穴的时候,我们要从心底里发挥更加喜悦、认同、赞 赏的情感。这样,从内心而流露出的精神让小孩倍感亲切。这样,小孩自我中高贵的灵性就通过你得到了确认。

自我与镜子

如果孩子开始对“钱”带来的力量,感兴趣。我想,要让她感受到“钱”真正的力量是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也就是如何去驾驭它。

而这时让她感兴趣的除了“钱”还有镜子。我想, 她真正的开始欣赏自我了。照镜子一方面是发现自己的 美。另一方面也同时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一方面让自己自信,另一方面对自己失望。如果此时大人把孩 子对自己的失望看成是她对自己的期望,我们就让孩子 得到解放。如果,我们把孩子在镜子里发挥的对自己的 欣赏和关注,看成是孩子高级的自我意识的对美的萌芽,我们就可以信任镜子里的精灵可以帮助她。或者说我们 就可以成为镜子里的可以帮助她的精灵。

我们其实总是需要一面镜子。老师也是学生的镜子。孩子需要从环境中来认识自己的美和不美。从而要长大 和成熟。可惜,当孩子在找这面镜子的时候,大人们一 般把镜子藏起来,或者忽视和错解了孩子的高贵的对自 己的欣赏。但是,对于过分意识到自己的小孩,却是有必要把镜子藏起来的。

照镜子没有错,错的也许是在照镜子时,她对自己发挥了什么?

自我协调身体.精神.灵心

当在自由活动的时候,这里的小孩就好象失去了“自我”的指引。他们显出没有被满足的渴望来,尤其是室外自由活动的时候。虽然这里的自然完美而丰富。可是孩子们却没有探索的热情。他们或无意识地疯狂,或百无聊奈地坐在一边。他们告诉我,他们不喜欢在外面玩,而是喜欢在教室里学习。观察以前那些按照传统课程上课的小孩,他们也愿意坐在教室里上课整整45分钟。

我想,不是课程吸引他们,而是“自我”被指引的 满足。他们需要一种超越大自然(无意识状态)而存在 的需求。他们的内在需要受一种更高级的本能的指引。这种本能是通过“自我”而发挥的,又通过“工作”(也是运动,甚至是一种工作形式,比如模仿织毛衣,可以有毛线或没有毛线,而不一定要有实质的过程和结果),把“自我”表达出来。

越原始的大自然越“吸”走人类的意识,而“自我” 又不断地提醒他们要长大,唤醒他们沉睡的意识。如果 没有满足这种自我要发挥意识的长大,小孩就会空虚、 无助、疯狂、乱。 在室内的时间里,我曾一度被孩子们无法做“自由 创想工作游戏”而担忧。这个时间里,他们无序、杂乱, 还会出现突然的空虚。我曾以为是他们是没有一个可以值得模仿的环境,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不良。虽然有这 些原因,可是如果他们的“自我”受到更高级的本能的 指引,这些坏的习惯就会消失掉。 例如,在积木区的小孩就明显地表现出安宁、充实 的工作状态。从他们创造的积木组合来看,也展现了他们的“自我”。

这让我想起了蒙台梭利的教具,我突然理解了她。我相信,“蒙”的初衷绝不是为了开发智力(虽然,结果 也包涵了这个结果),而是这种教具引导了小孩的“自我” 被更高级的本能指引。 如果,我也使用蒙氏教具,我认识到,的确,小孩的精神、行动都会协调起来。所谓的纪律问题也会自然 解决。

可是,有的教具所体现的意识会不会太强?强过了小孩要从相对的无意识状态(0-2岁半)--第一个自我 意识苏醒(也就是2岁半左右的叛逆期)--6岁(意识越 来越强)--9岁(意识从环境中独立)这样的渐渐醒来的 过程。为了要通过工具引导小孩的自我协调好他的身体 (行动、意志)、内在(精神、灵心范围),又要避免“智 力”的过早开发(并不是说反对智力的自然发展,而是 避免“智力”的过早开发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比如,意 志、情感与智力的不平衡。其中一个现象是:道理都懂, 意志却无法做到,或头发展得很大,四肢却很弱。)

我想, 只有去研究,给小孩的工具所代表的人类历史或人类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因为,人类意识的发展通过意识的 产物而表现出来,比如石器时代-科技时代-信息时代。 给小孩的工具也应是符合小孩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 这个逐渐认识宇宙、长大的过程才是重要的。

人逐渐认 识宇宙的过程的显著特征也是先通过咬、摸、听、看等来感觉,然后在成长中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灵心中的感 受,最后在前者的经验中发展出理性的思考力。 提供给小孩的工具避不开意识,就好象“值得模仿 的环境”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意识一样(由于人类的局 限性,人类在现世生命中将在崇高与低下,真理与谬误中来回摆荡。“值得模仿的环境”也是内心中不断的崇高 争斗。这种争斗已经无可避免地带来了意识。)只是,即使是意识的产物(例如拼图板),我也认为“自然的意识” 的产物更加协调小孩的灵心(例如归类各种豆类)。

我们用竹筒作为容器,请小孩把各种“感情”色彩 的豆类归类,或把各种“性格”的豆类归类。这种工具 可以引导小孩的精神从浮游的状态回到身体里。他的身 体(行动、意志)、自我(精神)、灵心(情感),也协调起来。虽然,同样是归类的做法,这种来源于生活、自 然的有依据的做法不同于在每一天同一个盒子里归类色 彩块的做法,前者更加协调了灵心。

这种来源于生活(较 原始的农业生活)的意识产物所设计的“自由创想工作 教室”不仅能让“自我”协调好身体、精神、灵心,还 能避免小孩发挥那种固定的逻辑思考。由于这些物品都 来源于生活,反应了大自然的本质,这种感触(感觉和触摸)才能帮助小孩建设好正在形成中的感觉器官。

另外,观察我们的小孩子,他们玩泥巴,只是认识它,慢慢的,他开始利用这个泥巴造型,做成他自己想 要的工具,那么在我们教室里面的所有的工具就是符合 小孩子的。

而通过已经是四岁半以上的小孩的彩色铅笔画,发现,他们的画没有有意识的交叉点的出现,在画了半学 期以后,才出现不规则的像头一样的圆及与圆连接的线, 这如同与头脑连接的神经一样的图形,出现在所有的小 孩的画上。这标志着小孩从感觉不到身体里的“我”到 意识到最早出现的头和与之相连的神经。但是没有交叉 点意味着他们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四肢。或者说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

虽然这些图形的出现来得和小孩的年龄应 该有的特征晚,但还是意味着小孩们正在协调建构着自我与身体、精神、灵心的关系。 因此,小孩的画美不美、和谐还是不和谐,或者有 人所说的成不成功,并不是教小孩画画就能实现的,而 是在生活中帮助他们协调、建构、和谐好身体、精神(自 我)、灵心。

顺便要提的是,在观察这些小孩的画的时候,如果一个爱孩子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发挥的是因为爱的感情带 来的欣赏的感受,就不能做到作为一个老师要发挥的研 究的角色所需要的客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我发现的问题,在有些文章中不得已与一些教育研究家的研究作比较与分析。而在与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交 流时,我感到他们与我之间有一种互相理解与信任,完全超脱了 世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