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国——来自社会基层的真实镜像[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5 23:41:02

百姓中国——来自社会基层的真实镜像

2010-03-15 10:39:12 来源: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在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国家制度构建中,政策条文化的制度变迁,时常在基层遭遇荒诞性的故事,进而让很多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设计在执行中变得似是而非。这其中包括本组文章所涉及到的户籍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新农合改革、集体林权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等。

2007年2月28日,甘肃一乡村小学,孩子们在上自习课。本刊摄影记者肖翊

乡村学校的“空巢”尴尬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伟 | 河南报道

谈起儿子的学习,村民王大山气不打一处来:“整天就知道玩,不好好学习。”儿子王家东 上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全班第二名,但全班只有两名学生。

骂完儿子,王大山开始埋怨老师:“水平也太差了吧,总共就两个学生也教不好,期末考试,我儿子和他唯一的同学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听说教师 这几年经常涨工资,这不是白拿钱不干活嘛!”

“外面的学校水平高”

这是北方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全村近4000人。村小学共有学生不到20名,王家东所在的四年级2个学生,五年级3个学生。教师和学生的人数差不多,10名。

“学生都跑到外面上学去了。”据镇上负责教育的干部介绍,该村小学本有学生50名左右,但因为县城和条件好的乡镇的小学经常来这里宣传,大部分都转学了。

“人家的师资力量和内部设施等比我们这里要好,比如人家有多媒体教室,我们没有;人家有电脑课,我们没有。”除了硬件设施的劣势外,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自己的师资力量也明显不如人家。“乡村小学教师目前严重老龄化,年轻老师大部分都通过关系到县城或者条件好的乡镇(一般都靠近县城)去教书了,再加上退休的,这几年老师越来越少了,已经好多年没有中师生和大学生到农村来当老师了,现在农村学校招收教师实行招聘制,没多少人愿意来。10年前,全镇有300多名中小学教师,现在只有200多名。”

教师老龄化导致教学水平无法提高。“别说农村小学没有电脑了,就是有电脑,有几个老师会用啊?语、数、外等正课还好办,体、音、美等副课更是凑合着来。许多小学上体育课,就是老师给学生扔个篮球,‘你们去耍吧’;上音乐课 ,就是在录音机里放首歌,瞎学吧。老师们也很头疼,不会呀,美术课还相对好一点,毕竟教材上有画,让学生照着画就行。大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上都很落后。没办法,农村就这个条件,我们条件最差的一个小学,至今开不了英语课,因为招不到英语老师。”

但让这位负责人耿耿于怀的是,并不是所有抢生源的学校都比自己好。“也有一些学校水平很一般,但家长们老觉得外面的和尚会念经。”该村一些学生家长也表示,除了外面的学校水平高以外,送孩子出去读书的另一个原因是省心。“孩子在自己村里上学,放了学到处瞎跑,不放心,到外面上学,一个星期有五天学校管着,寄宿制封闭化管理,我们也放心,而且也花不了多少钱。”

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 (免杂费、书本费,补寄宿生的生活费)后,农村学生读书花费并不多。该村的小学生到别的乡镇寄宿读书,只需要自带铺盖就行,此外增加的开销,就是每天几块钱的餐费,条件好的学校每周还有免费班车接送。

“当老师感觉很丢人”

谈到自己现在的教学工作,王家东的班主任王老师感觉很丢人。“我都当了快30年的教师了,教过的学生考上大学的都数不清,我还是小学一级教师,现在教两个学生,走在街上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丢人。如果是我教的不好,我也认了,可现在是拿我们村小学和县城里的小学比,怎么比?”

在王老师看来,好学生走了,家长重视教育的学生也走了,留下来的两名学生实在是不好说。“有人说我连两个学生都教不好,考试还有功课不及格。你仔细想想,难道我应该负全部责任吗?他们都是孩子,我不好说什么,可他们俩最起码不爱学习,也不好好学习。”

让王老师颇感尴尬的是,只剩下两名学生后,自己似乎比以前还要操心。“以前,有学生逃课、生病倒无所谓,现在,有一个不在,我就只能对着一个讲课。有一次,这两个学生碰巧都迟到了,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两个学生我如果再看不好、教不好,自己心里也难受。”王老师也承认,现在自己的教学积极性没有以前高了,“泄了气了”。

“没学生就没钱”

“对于我们这里所有的学校来说,没学生就没钱。”镇上的教育负责人介绍,学校唯一的经费来源就是国家根据在校生人数下拨的杂费,初中生每年每人500元,小学生每年每人300元。再加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时紧时松,这几年刚好生源处于低谷,“前几年,我们全乡小学,一个年级平均就有1300名学生。现在,全乡六个年级的小学生才1800名。各乡镇都差不多。所以,他们就过来抢生源。”

而对于县城里的小学来说,抢学生,除了有杂费,还有住宿管理费。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为改善教育水平,再加上中小学生生源减少,当地农村开始大规模的合点并校,“我们镇原来有三四十所小学,几乎村村都有,现在合并为十几所。”合点并校后,乡村中小学都具备寄宿条件,但县城的小学没有宿舍。所以,农村小学生到县城上学,每学期要交1000多元的费用。“县城的小学老师来农村抢生源时就宣称,必须住在老师家里才可以去读书,交了钱管吃管住管辅导。如果学生多了,家里住不下,老师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当做学生公寓,都挣了大钱了。”

但这种教师私办的小学生公寓既不合法也不合情。一位家长不满意地说,去年冬天,自己8岁的女儿回家过周末,“我发现她的棉裤是湿的,问了才知道,孩子小,冬天衣服厚不好脱,老师也不管,所以晚上睡觉也穿着棉衣棉裤,周二晚上尿床,把棉裤尿湿了,就这么湿着穿了几天,这些老师收钱的时候说得好听,我们交了钱她就这么不负责任!”

一位县城小学的负责人也断然拒绝了别人邀请自己儿媳妇合伙办学生公寓的“好意”。“全社会对教育现在这么重视,学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我们私下搞这个,不好。”据其介绍,县教育局每次开会都三令五申,严禁教师私自搞学生公寓。“现在,应该比以前少了吧。”

但全县农村大批量的小学生涌入没有住宿条件的县城小学读书,如何解决住宿问题?除了少数由家长租房陪读或借住亲戚家外,目前并无其他公开的答案。

农村教育部门的担忧

农村小学的学生稀少,让当地教育部门颇感无奈。“许多人开玩笑说老师白拿钱不干活,真轻松。按国家规定,小学的师生配置比例是1:25,我们现在的老师是有点多,但不敢也不能向上如实汇报。”该镇教育部门负责人说,因为更大的担心还在后面。

“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忽紧忽松,再过两三年,小学生又要多了。以李村为例,村小学现有学生80多人,但该村5岁的孩子就有近200人。目前,全乡幼儿园的学生人数是初中、小学学生人数的3倍。”上述负责人表示,因为合点并校,现有的学校数量、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备已经无法承受两三年后的生源大潮。

首先是校舍问题。“第一,已撤销小学的村子第一时间就把地皮卖了,因为农村早就没有多余的宅基地了,很抢手,小一点的村子能卖个十几万元,大一点的村子能卖20多万元。第二,有的合点并校所在的村子,因为学生少、老师少,教室空置率高,就把学校改小了,多余的地皮也卖了。将来学生多了,怎么办?”

其次是师资问题。合点并校后,为了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当地对教师进行了资源优化配置。“我们把合在一起的小学教师进行了分类:教学老师、生活老师、食宿老师,就是让好老师去教学,一般的老师负责学生生活,老教师和水平低的老师管理寝室或者做饭。现在挺好,但将来学生多了,你让负责做饭的老师再去教课,家长能同意吗?”

至于将来怎么办,该负责人说:“不知道。国家肯定会想办法吧?”

(本文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