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的钱学森:换上了中山装再也不穿西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9:42:07
2009-10-31 20:43:22 来源:东方网跟贴 58 条手机看新闻 记者了解到,《钱学森──目光穿越时空》的专题片披露了钱学森50年代回国受阻后的一些秘闻。美国之所以百般阻挠钱学森回国,原因正如美国国防部官员所言,「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5个师。」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在专题片中首次披露道,钱学森在美国被扣留期间,体重在15天之内掉了15公斤,而且还失了声。
回国换中山装 一生不穿西服
专题片透露,回到祖国后的钱学森,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该片透露,钱学森本人在回忆他与陈赓大将首次商讨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的情景时说,「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
1955年10月8日,经历长达5年煎熬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一天,被很多科学家视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端之日。
专题片还披露,1960年,就在中国仿制导弹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时刻,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并带走了重要图纸。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要自力更生,一定要争口气,把自己的导弹搞出来。钱学森亲自为大家编写教材,把很多关键的词语直接翻译成中文。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顺利发射。这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中近程导弹。1966年10月27日,罗布泊的巨响震动了全世界──中国的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真正的核武器。外电纷纷评论:中国闪电般进步,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
研究目光 瞄准建国百周年
但神话仍在延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这是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又一大贡献。当毛泽东高兴地向钱学森表示祝贺时,却发现他已悄悄离开了。
如今,已近百岁高龄的钱学森,依然没有停止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探索。在不久前出版的《创建系统学》著作里,人们惊讶地发现,钱学森晚年所做的研究工作,目标瞄准的是2049年,这一年,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 (本文来源:东方网 )
【已有58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邮件转发
点击进入>>钱学森逝世
钱学森追悼会举行胡锦涛江泽民等前往送别
据了解,追悼会约在10点左右开始向公众开放。早晨六七点钟,就有很多民众自发赶到这里,向这位科学巨星作最后的告别。
最新消息
[告别式]胡锦涛江泽民等出席遗体告别仪式[缅怀]多位资深航天专家撰文缅怀钱学森[灵堂]钱学森家中设灵堂将开放6天[告别式]钱学森遗体告别仪式暂定于7日举行
荣誉成就
[导弹]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九大成就[卫星] 重压下研制卫星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航天] 提议建立航天测控网被授一级英模[火箭]考察纳粹火箭研究 领导美国太空火箭
生平回顾之青少年时期
[家世深厚] 钱学森家世深厚 家族人才辈出[童年故事] 非凡的记忆力 3岁背诵上百首诗词[学生时代] 作弊引出珍贵回忆 主动要求扣分[青年时期] 较早接触马列主义 加入学生抗日运动
生平回顾之美国时期
[立志] 决心到国外学习飞机制造业 填补国内空白[求学] 刻苦求学 钱学森挑战美国学生[成名] 导师曾举荐他为空军科学顾问团成员[教学] 36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生平回顾之回国之后
[交换回国] 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换回钱学森[力抗重担] 中央大力支持 呕心沥血搞“两弹”[授中将衔] 毛泽东亲自批准 一起畅谈工程控制论[贡献卓著] 组建新中国火箭研究所研制人造卫星
生平回顾之退休生活
[严于律己] 自订“七不准则” 不上任何名人录[为民增收] 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增加农牧民收入[生活低调] 97岁生日俭朴隆重 不见任何客人[获奖无数] 终身成就奖当选美国航空传媒年度人物
前来悼念的人献花圈
各界人士冒雪吊唁
钱学森家中设灵堂
钱学森在京逝世
胡锦涛探望钱学森
温家宝探望钱学森
更多相关搜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