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08:14:17

《(混序》一书决不仅仅是关
  于维萨——现今全球最大的商
  业公司一一是如何创建的令人
   
  兴奋的内幕故事,而且也是关
  于个人与组织改革的引人人胜
  的故事。本书感情真挚、意义深
  远、风趣幽默,探索了复杂多变
  的社会问题,并且审视了人类
  所面临的制度失败。
    本书还展示7混序组织是
  如何在诸如维萨、因特网、世界
  天气监视网、嗜酒者互诫会等
  有效的组织中出现的。《混序》
  是历史、传记与哲学的完美结
  合,不仅挑战了我们对于组织、
  管理的思维方式,而且挑战了
  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
  叙述了一个令人愉悦的好故事。



【节选】


    即使是见闻广博的企业领导者,似乎也很少有人把维萨(Visa)视为
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组织。虽然它的营业额是沃尔玛的10倍,市场价值保
守地说也是通用电气的2倍多。我常常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世界上
最大的商业机构怎么能同时又是世界上最隐形的一个商业机构?当然不
是因为其产品不够知名,也并非由于它只是在某一不知名的行业中名列
前茅。没有几家公司可以声称,2004年全世界人口的l/6都是自己的客
户。而在过去10年间,《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杂志上,有1 000多
篇专题文章是关于美国微软公司的,350多篇是关于通用电气公司的,却
只有大约35篇是关于维萨的。   
    据此我认为,维萨相对隐形的原因与其成功的原因是同等重要的。
事实上没有关于维萨国际(Visa International)总裁的专题文章,而这应
该是最受商业杂志欢迎的主题。这是因为,按照设计,维萨的国际执行总
裁既没有高额报酬,也不像大多数执行总裁一样,掌握单方决策权。没有
关于维萨战略的专题文章,因为它的战略实际上是成千上万个属于维萨
网络的各个自主企业的战略集合;没有关于近期重组的专题文章,因为该
网络内部许多区域性、本地化的维萨组织都处在不断演进中,因而无需通
过行政命令加以清理重组。这些都是事先设计的。简言之,如果你是一
位对商业英雄或反英雄的近期故事感兴趣的新闻工作者,那么,维萨便是
一块亟待“开发”的报道领域。但是,如果你对企业设计的根本创新感兴
趣——这些创新削弱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权力,并能促进连续的商业
创新、创造与增长,那你一定会把维萨视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组织
之一。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在技术上,历史学家把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渐进创新与诸如灯泡、
聚合物、数字计算等根本创新区分开来,这些根本创新创造出新产业并改
造了现有产业。根本创新总是威胁到现状,当其出现在组织管理中时,它
不仅威胁到权力关系和既存的信仰,而且还威胁到各种惯常的行事方式,
即使我们并不完全喜欢,但它们却是我们所知道的仅有的行事方式。
    我认为维萨具有很大的威胁性,因为它代表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根本
创新,而这正是主流商业思想无法与之比拟的原因。一个规模惊人的公司
   
何以只有2万名员工(其中,维萨国际在全世界有5 000人,几个地区性的
维萨组织中分别也有近似的数目)?它为何没有股东,而由其成员共有?它
为何可以组织成为一个几乎没有中央集权的网络,其参与者拥有成员的权
力与责任但没有股份,由一个更像是民主社会而不像企业的机构支配?
    作为一种非凡的创新,维萨会是一个有趣的学术研究课题,但使得它
和《混序》如此重要的是,它的创新行为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它可能只
是从组织创新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最好的商业实例,与因特网、嗜酒者互诫
   会(Alcoholics Anonymous)和世界范围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这些与众不同的组织有着相似之处。这些组织的管理体
系中没有总裁,没有独立的所有者。它们都是自由的行动主体所组成的
网络,该网络中所有人都不理解也不必理解整个网络,但他们都知道参与
的基本规则。每一个组织都像维萨一样,处于构造当中,并有着自己的一
系列问题,但它们又都能迅速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那些如果不采
取此种形式就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股对组织的根本创新的浪潮来源于何处呢?我相信这很容易归咎
于电脑或信息技术网络,但这是一种误导。这种看法混淆了使能技术
(enabling technology)①与技术的可能性。维萨初创时,各种扩展的电子
数据处理网络才刚刚起步,维萨的组织创新并没有直接受惠于它们的发
展,而它们当时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也没有多大促进,并且电脑和信息技
术在嗜酒者互诫会中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我认为,创新的更深层根源在
于我们正在全世界创造的复杂性以及不断增长的、超出现存组织解决能
力的问题。
    单个国家无法处理全球气候的变化问题;单个企业也无法影响日常
产品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激增;即使是最“先进的”社会,也面临无法解决的
卫生保健危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现有的公共教育系统能与孩子们
长大成人以及成为21世纪有责任心的公民所面临的挑战相匹配。由于
引起各个层次的复杂性的出现并引发各种速度的变化,全球工业化发展
为它自己的灭亡播下了种子,这些复杂性与变化都远非由其派生的工业
时代的组织所能理解的。因此,我们在各方面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处
于支配地位的、专制的层级组织并不适合现在的情况。正如迪伊·霍克
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量组织失败的时代。”
    但是,新组织要求新思想。在此,迪伊的故事(在下面的内容中展开)
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信用卡产业早年的大规模判断失误以及金融崩溃的
混沌之中,迪伊有所领悟。他当时就很清楚地看到,只有“以超越理性的
力量设计出一个组织”,才能协调当时已经兴起的全球金融交易网络。而
他也了解,大自然恰恰有规律地实现了这种协调。于是他开始思考,为什
么人类组织不能像热带雨林一样运作?人类为什么不能仿造生物概念与
生物方法?“如果我们不再争论一种新组织的结构,而是试图认为它具有
某种遗传密码,那将会怎么样呢?”维萨的遗传密码最终变成它的“目标与
原则”及其核心的管理过程,具体细节将在下文阐述。
    但是,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这一根本转变——放弃“老旧观念和关于实
在的机械论模型”而把生命系统的原则接纳为组织的依据——那么这一
切都不会形成。
    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曾经说过:“今天的
所有问题都源于我们如何思考与大自然如何运作之间的差距。”①我们面
临着各种不断增多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占支配地位的组
织的DNA是以机器时代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例如,“所有的系统必须
由某一个人控制”,只有受到一位强势领袖人物的“推动”,变化才可能发
生。但众所周知,在健康的生命系统中,控制是分布式的,变化是动态的。
而我们就是太习惯于“必须由某人控制”这一思维定势,所以无法想象其
他真正的选择。迪伊的天才就在于他恰恰想到了这一点,然后构建了一
种清晰的哲学并有着把这种哲学引入生活的操作设计能力。
    维萨不是一个典范,迪伊·霍克也并没有给出创建21世纪创新型组
织的所有答案,他说:“我们充其量只对了一半”。工业时代已经持续了两
个半世纪,而作为其根基的机器思维则可以在西方文化中追溯到更早。
我们只是处于一个旅程的起点,即使幸运,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去完成这
一旅程。此外,考虑到市场、技术、人员和历史等特质,每个公司与组织必
须进行自己的旅程。
    鉴于此,我认为迪伊的个人故事很有帮助,它对我们当中正设法培养
这种创新的人一定要准备些什么作出了强有力的阐释。那就是:要主动
质疑我们深信不疑的看待组织与管理的惯常方式,最终欣然接受一个任
何人都不能“主宰”的组织中那种看似混沌的状态,并且,在该组织中,我
们全都要分担责任;要乐于接受不断犯错与改正错误这一自然界的学习
过程;要主动放弃“施控”的个人需求,也就是迪伊所说的潜藏于我们每个
人身上的“隐形的牛顿主义”。
    最后,我之所以认为本书重要,是因为它包含着对我们的未来十分关
键但却并未提出的问题。我与同事发现我们越来越多地会问:“我们是不
是还处于民主时代的开端?”①也许民主制在过去200年间所取得的一切
成就最好都被看作初始形态而不是终极模型?尤其是在一个国家的国营
与私营商业部门中,大多数组织仍然以极权主义的独裁方式运作的情况
下,若不使用政治上的煽动性语言,它如何能够宣称拥有使得其他社会民
主化的答案?我认为,在展示民主原则如何管理企业方面,把维萨视为先
驱是合理的。其他类型的组织,例如学校也应该是民主化的典范。受人
尊敬的城市教育创新者戴比·迈耶(Debbie Meier)曾经说过:“孩子们如
果不在学校学习民主,那又该在哪里学呢?”
    和迪伊一样,民主对于戴比·迈耶而言,就是学习如何既表明立场又
真正互相倾听,如何谦恭地解决矛盾而不使用暴力;学习如何把权力赋予
管理原则而不是个人以及如何分配权力,若非绝对必要,所有的决策都不
是在更高或更为集中的层次上作出的;学习如何避免落入按等级排列的
权力与职位以及联合领导的方式等传统窠臼。简言之,民主就是一个我
们共有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大家在其中学习相互之间如何共存。把民主
视为一个学习过程,比仅仅将之看作一套让人感到愉悦的价值观或者像
投票与选举之类的简单机制要重要得多。民主是你所要学习的,而不是
你所承袭的。此外,宣称现在是民主社会这一断言为时尚早,除非这一学
习过程渗透到社会的主要组织之中。    ,
    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就已把迪伊·霍克的洞察——民主时代也许尚在我们的未来,
而它将会从生命系统中获得启示——的本质以优美的文句通过多种方式
表达出来,例如:
    我们经常使用“民主”这个词,而我却不能频繁重复这个词,因为这个
词的真正意义还在沉睡,丝毫没有醒来……这是一个伟大的词汇,我认为
它的历史还没有写下来,因为这部历史还没有上演。在某种意义,它是
另外一个伟大的常用词——“大自然”之弟,而大自然这个词的历史同样
有待书写。①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
    .    2005年8月
从芝加哥回到西雅图的这些天,我感到非常狼狈,因为既要忙于做大
量的工作以使组织保持活力,又要平静下来想清楚我应该做什么。第二
天傍晚,带上笔记本和小刀,我溜进夕阳斜照的林子,漫步了好长一段路。
那天记下的几页笔记在旧档案里保存了30年,没人去看,或许它已被遗
忘,现在都已发黄了。但这几页笔记所引发的思绪却让我无法形容。
    我漫步至山上,在灌木丛旁一棵倒下的树干上坐下,悠闲地削一根枫
木手杖。我突然想起,创建美国银行卡全国联盟,或者说任何有价值的事
物,不正如我当下削枫木手杖吗?它需要合适的材料、好用的工具、精湛
的手艺,更重要的是对未来要出现的事物抱有美好的憧憬。在一点一滴
地追求这一梦想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并且在了解材料的性质后乐
于作适当的调整。
    有哪种愚蠢的逻辑可以把担任美国银行卡全国联盟总裁的决定合理
化呢?这意味着失去绿草、细雨、树木、鸟儿、昆虫——大自然的一切生
物。这意味着污染的空气、城市丛林、钢筋水泥盒子的束缚、淡漠的人情、
琐碎而徒劳的工作。这还意味着要住在我不想住的地方、爱我根本不爱
的事物,意味着不能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工作。如果我能记得我最爱的事
物,或许我就会对真实紧握不放,并且会牺牲未来的三年来完成对孩子的
教育,并让菲若拥有她本来就应该得到的自由和美好的事物。是不是我
喜爱公司胜过喜爱手杖?我还真有些迷惑不解。
当老猴子思维和我跟我们个人的困境作斗争时,我们都在不懈地努
力,从那时厂直到现在,以便弄明白组织尤其是公司的本质。它们无处不
在,而且从一开始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接受它们就如同呼吸和
喝水一样,连想都没想。公司并非自然现象,它们是人类创造的。老猴子
和我都知道,如果我们不遵循习惯去实践,去仔细调查公司的过去、现在、
未来可能的变化以及未来应有的发展,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了解公司的
本性。美国银行卡全国联盟必定会被纳入某种法律的管理权限之内。如
果美国银行卡全国联盟真的有所不同,我们必须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
直至发现其本质。
    我们开始从尘封的书橱着手,在字典和百科全书里找出关于公司的
干巴巴的介绍。《布莱克法律辞典》(Black’Law Dictionary)“公司”
定义为:由一国或一州的法律权威创立的法人或法律实体……一般由许
多个人联合起来组成的。这种实体……在法律里被认为有别于其成员的
人格与存在……被赋予永生或一定年限内的继续生存,即使其成员不断
发生意外变动等。很明显,布莱克先生和我们一起正在努力使“公司”这
一抽象概念更易被理解。
    过去的公司几乎不具备现在公司的特点。最初的公司概念是聚集了
人力和资源的集合体,以实现远非个人能力和资源所能实现的预期的社
会目标。它通过政府权力创立并被赋予权威、以实体形式存在、有着一定
详细列明的权利和义务。它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注册,要实现一定的公众
目标并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公司要在社会和政府的严格监控下对公众开
放,其日后的“自然”死亡也已在章程中明确规定。那些超越或不符合目
的的行为将受到撤销章程的处罚。
    西方国家在16、17世纪通过征服其他大陆的人民而实现了大面积的
殖民扩张,这促进了公司组织概念的扩散。地理范围的扩大、随之而来的
风险的增加、殖民主义扩张所需资金的增多,这些因素激起人们期待着有
限的个人债务和风险责任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良机。公司的组织形式是
政府用来掠夺的有力工具,而且它也很快就呈现出成为私人掠夺的工具
的趋势,这也是不足为奇的。从17世纪到现在,公司里个人对有限责任
以及无限良机的追求已成燎原之势。
    在美国,纽约州于1811年开始实施第一项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普通
法规,接着其他州也纷纷效仿。南北战争期间,作为企业机制的公司开始
崭露头角,并且在内乱时期再度成为政府达到其目的的工具。管理这类
实体的法规已经自由化、扩大化并且规定得更详尽,逐渐远离追求政府和
社会利益而转向维护股东和管理部门的利益。
    1885年,当最高法院就涉及太平洋铁路一案一致作出公司即《权利
法案》(theBill of Rights)意义上的人的裁决时,公司组织形式进化过程
中的这一关键时刻也随之溜过去了,几乎没人注意到这点。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由最高法院司法官雨果·布莱克(Hugo Black)于
1838年简要记录下来。他对保险公司要求人权一案持有异议,他写道:
“在第14个修正案被采纳的50年间,在该法院所审理的案件中,涉及保
护黑人的案件不到0.5%,多于50%的案件要求其利益应扩展到公司。”
自布莱克表明其愤慨以来,修正案仍无改观。  
    刚开始,没人会想到为实现社会目的而以公司形式进行小额财富的
聚集及权力合法化,会不断地与社会使命和法律授权(它们掌控着公司的
目标、限制其经营范围和增长幅度,约束其行为)发生摩擦,但事实却是如
此。没人想到除了其他的权力和权利之外,他们会要求并接受人权,但事
实仍如此。
    以谋利为目的,由出资股东组成的公司,提出了多项要求,并得以实
现。它要求永久的生命,要求有确定自身目的和惟利是图地采取行动的
权力,不会因不当的和反社会的行动而被吊销营业执照,并且要求政府给
予更多保护的特权。大型跨国公司与政府的角色已经慢慢地在转换。由
于许多实际的目的,现在与其说公司是政府的工具,倒不如说政府是货币
化公司的工具。



【编辑推荐】

“无论是军方、商界还是人文学科领域,我们当下最优先考虑的是各种能有
效组织人类活动的新的、值得仿效的行事方式,以适应这个发生了剧烈变化的时
代。在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关于组织的方法中,迪伊·霍克在《(混序》中所
提供的无疑是最富创见、最为恰当的方法。毫无疑问,它应列入各行各业领导者
的‘必读’、‘必懂’类书目中。”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
    “霍克展示了如何用各种普遍适用的结构来取代僵化的官僚体制,这样的结
构能够自主呼吸、革新、反应与复原。《(混序》一书带来了一场组织革命,如果这
个世界对此置之不理,则要自担其发展停滞不前的风险。”
    ——拉尔夫·纳德(Ralph:Nade)
   
  “ 如果你认为自己早已通晓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自组织以及如何取得突破性
的成果.那么你就准备好对这本非比寻常的书感到惊奇吧。”
    ——阿莫里·洛文斯(Amory B.Lovins)
    美国落基山研究所创办者和执行总裁
   
    “阅读像Ben&Jerry的冰激凌那样美味的好书吧。如果你对人们的未来、地
区的未来.或是我们这颗星球的未来感兴趣,那就准备好接受惊奇吧,同时本书
也具有现实的价值。”
    ——本·科恩(Ben Cohen)
    Ben&Jerry公司联合创始人

【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
  迪伊·霍克是维萨的创始人及
荣誉首席执行官。霍克于1991年入
选“企业名人堂”,成为享此殊荣的
30位在世者的其中一位,并于1992
年,被美国《金钱)》(Money)杂志
评为“过去25年间最能改变人们生
活方式的八大人物”之一。

【目录】

目  录
序…
导言
第一章老猴子思维……………………………………………
    万物变化不休,无有一物静止。细碎层层依附,万物如此生长,
    直至为人知晓命名。渐渐消融,不复为我所知。
第二章小绵羊及其生活中的狮子……………………………·
    擦亮一根火柴就像大脑的运作一样神奇;一个水分子中两个氢
    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结合就像婴儿的成长一样神奇。自然对
    自己的工作并不以优劣分等级;每件事的难易都是一样的:她
   
    全身心地投入她所有的工作……(她)在万物中存活,向各方伸
    展,连续地蔓延,不竭地运作。
第三章遍体鳞伤的小绵羊………………………………………
    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我将会遇到爱管闲事的人、不知
    好歹的人、傲慢的人、虚伪的人、嫉妒的人、不合群的人。所有这些
    不足之所以发生在他们身上,乃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分辨善恶。
   
第四章在职退休……………………………………………………
    部分怎能知道整体?人与其所知的一切相关联。凡事既有因
    又有果、既有施也有受、既间接又直接,万物皆相互依存。
第五章动物园………………………………………………….
    我在日光下体会到:赛场上并非飞毛腿一定能赢,战场上也不
    是强者必胜;智者囊中空空;预言家一贫如洗;饱学之士缺乏财
    富;时间和机遇决定了这一切。
第六章卡片搭成的房子…………………………………………
    踏出全新的一步,说出全新的一个字,这些是人们最恐惧的事情。
第七章剥洋葱……………………………………………………·
   
    确切地说,自由即虔诚、智慧、正义和节制,慎重对待自己所
    拥有的,而不觊觎他人所有,由此宽宏大量、无所畏惧……
    反之,则与奴隶无异。因此,如果国家无法有效治理并维持
    秩序,而是听任自己欲望的奴役,那么这个国家就只有违背
    其意志而受制于他人,无论是否心甘情愿,都得被迫受人
      役使。
   
第八章难以想象…………………………………………………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
    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九章只欠东风…………………………………………………
    相信自己,每颗心都会为这条铁弦而颤动!
第十章公司还是手杖……………………………………………
    一个人逃离自身之恶是可能的,但逃离他人之恶则不可能。若
    舍其可而取其不可,实属荒谬。
第十一章应运而生………………………………………………
    一个真正的人所散发的光辉具有重大意义;细心观察周围的一
第十二章极度平凡的人…………………………………………
    如果你已将楼阁筑于空中,那么努力未必会白费,楼阁本应在
    空中,现在请你把基础安置在下面。
第十三章成功的受害者…………………………………………
    世上处理起来最为困难、执行起来最危险、成功机会又最不确
    定的事情,莫过于带头引进事物的新秩序。
第十四章黄金联结………………………………………………
    我们栖居在一个完美无瑕的宇宙,它的风景如何?在墓碑之
    旁,我们的慰藉是什么?如果诗歌不曾跃生到猫头鹰之辈,不
    敢展翅到永恒之域,以带回光与火,那我们对超越它的渴望又
    为何物?
第十五章新卡的命名……………………………………………
    它是完美的,完美在于其美,而这完美是因为从空中的太阳到
    炙热岩石上双翅熠熠闪光的苍蝇,无一不显示其和谐!   
   
   
第十六章打破固有模式…………………………………………
    统治者与帝国的真正力量来源于人民对其公开、真实及合法性
    的坚定信心。一旦政府背离了这些标准,那么它就不再是实际
    意义上的政府而是“敛财之众”,这样一来,它的末日也就指日
    可待了。
第十七章成功商务的失败………………………………………
    我不能赞颂一种逃避与遁世的德行,因为未受考验、不经历练,
    就永远也不能挺身而出直面对手,而只会在人生的竞赛中潜
   逃,应懂得胜利的花环须经尘土和热气的磨练才能成为永
    恒……磨练会净化我们的灵魂,但磨练只有透过对立之物才能
    实现。
第十八章宝石轴承………………………………………………
    手动笔移,写就天书;虔诚与智慧绝不能删去半句成文,你的眼
    泪也同样不能冲刷掉它的一个字。
  
第十九章远离控制,进入有序…………………………………
    生命的真正喜悦就是为了你自己设定的目标献身,在遭丢弃
    前,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成为大自然的一股力量,取代你那
    茫然、自私的病态,还有你那对世界不能满足你幸福的抱
    怨……生命中惟一的真正悲剧就是你确定为之终生奋斗的目
      标被自私的人所利用。
第二十章突现现象………………………………………………
    过去的思想即使一半都被破坏掉了,它的残余势力还依旧是强
    有力的,尤其是在取代它们的思想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而当今
    的时代正代表着新旧思想交替混杂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