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泳《靠不住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0:26:44
今天翻阅了学者谢泳的新著《靠不住的历史》。从形式上看,本书类似梁文道的《常识》,也是作者零散书评、随感的结集,不过靠着一个巧妙的书名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   历史是靠不住的,这话不能说没道理。人只能向前生活,没法亲自回到过去(至少现在还没可能),所以历史是怎样的只能依靠叙述来复现。而叙述往往就是不太可靠的,他人的叙述也许在说谎,自己的回忆也可能没有“讲真话”。文字之外的叙述同样可疑,比如在没有PS技术前,油画《开国大典》已被重新“叙述”过好几遍。此外声音也是可以模拟的,真人也是可以替身的。很多人就是想穿了这一点,才甘心的进入了虚无世界去醉生梦死。当然顺着这一思路,很多人马上也对本书产生质疑:这里面的东西就靠得住吗?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正如“人能否踏入同一条河流”那样。   我其实没有详读本书的大部分文章,这并非因为担心“靠不住”,只是简单的没有兴趣。本书集纳了大量形如《鲁迅研究的史料扩展问题》、《关于燕京大学研究院》、《由殷海光一本旧作说起》、《和胡风有关的北师大两个助教》的钩沉考据文章,它们大概可以用来修葺文史大厦的粉墙黛瓦。与其看这些,我宁愿读几篇研究3G或SNS的论文。   但《靠不住的历史》仍有它的价值。事实上,我正是因为先看到谢泳在1510社区里被引用的一段话才想到读本书的。这段话说:我比较羡慕业余的专业,不用靠那个东西吃饭,但又有专业品质,这种感觉很不错。学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其实是一件很苦的事。我自己感觉比较幸福的就是从来不在专业内,以业余为荣,所以不苦,因为没有人以专业来要求你,但自己其实是按专业标准来做的,所以一切都发自内心。四十岁以后,我绝对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学者读书不能太专门,专门是职业,不专门才是趣味。专业是有硬性要求的,常常很苦;业余是轻松的,所以快乐。业余的专业是最理想的境界。(可参见本书《关于陈宝箴的一条史料》一文)   我愿意用两个角度来理解这段话。首先,这里的专业相当于职业,职业意味着靠它吃饭,靠它吃饭也就等同“稻粱谋”了,所以就很难把事情做好。本书中的《给<人民日报>理论部投过一次稿》就有一个例子。谢泳回忆自己在1982年时,因看了一部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就提笔向人民日报理论部投了一篇《没有毛主席也会有新中国》。您看这就是因业余而产生的勇气呀,哪个专业的哲学教授敢于做这样的事情呢——即便有学生以这样的文章邀请挂名,教授们也一定要附上“此文不代表本人立场,请勿跨省追捕”之类语句的吧。   其次,这段话也恰与李纳斯的“娱乐论”暗合(参见http://www.guyizhou.cn/article/6634.htm)。在这个层面,“业余的专业”可以理解为“因衣食无忧导致的投入钻研精神”,这确实比那些要靠着出书写论文换大米食用油的“专业人士”更容易出成果。二战时即有美国富商招揽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批流亡科学家,提供他们丰衣足食的环境,却不对他们的研究提任何限制,后来这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回报。   在《从李维城的日记说起》一文中,谢泳又提到了一种“知识增量”概念:我认为,我们写文章做研究,要以知识增量为基本目标。所谓知识增量,就是在我们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内,能不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一点东西,如果不能,那么我们的研究意义何在?哪怕是一条史料、一个角度或者一条线索,都应当以知识增量为追求,对知识有增量的研究就有意义,没有增量的就没有意义。   这也是一段让我深有共鸣的话,我甚至愿意以玩电脑游戏来做个例子。我从不拒绝电脑游戏,不过却有一个“三不玩”原则:(1)弱智的不玩,比如什么泡泡堂、劲舞团之类,因为它们不能带来“知识增量”;(2)网络游戏不玩,这是为了防止沉迷和花钱;(3)玩过的游戏不玩,因为它们已不能带来知识增量了。   “知识增量”有一个判别标准的问题。比如读一读上述《鲁迅研究的史料扩展问题》、《关于燕京大学研究院》肯定也产生知识增量,但这并不是我关心的,因此就不值得花时间。人生可用的时间实在很短暂,所以学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显得极为重要。东拉西扯的往脑子里揉一大堆互不相干的知识有什么用呢?以此失去“娱乐”,痛苦的背上“博学”帽子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谢泳教授已经说了,“历史是靠不住的”,这一针真可以把大量知识捡破烂者扎到痛不欲生。   2009.04.29 点击这里下载谢泳《靠不住的历史》 本文源自一舟博客 访问地址:http://www.guyizhou.cn/article/7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