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隐性风险”被放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6:54:03
2008,那个冬天有点冷;2009,这个冬天仍未见暖。有人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严冬中走得挺稳;也有人说,一切都还只是传说。我们相信: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美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也是愚蠢的时代。”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香港的一个金融论坛上如是说。

  的确,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充分运用了财政与货币两大宏观经济调控举措,在4万亿元的投资与9万多亿元的贷款的作用下,中国经济迅速脱离低位,成功实现了“保八”,在全球经济运行中一枝独秀。

  但与此同时,银行面临的“隐性风险”也被空前放大。尽管不良贷款余额在下降,发放给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国有房产企业的贷款以及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暂时是安全的,银行的风险还没有显化,但未来三至五年,“隐性风险”必将显化,且极有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未雨绸缪。

  银行贷款“三集中”

  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投资4万亿元,新增贷款5万亿元。但其后,在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之外,各地新上了很多项目,投资增速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次高峰。由此,资金需求迅速放大。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可见,与计划数据相比,全年增加的贷款额度,几乎翻了一番。

  进入2010年,各大商业银行持续了上一年的惯性,银行业在1月份的前两周共投放了1.1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增贷款。按照这个速度,全年新增贷款必将超过10万亿元。

  从贷款流向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流向地方政府项目及地方政府所属国有企业。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09年9.5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占比约40%,总量近3.8万亿元。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约为6万亿元。

  第二,房地产企业。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5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48.5%。较之房地产最火暴的2007年还超出30%。

  第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居民户贷款增加2.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5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1.70万亿元。其中的中长期贷款,主要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银行贷款为何如此集中

  一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均有政府财政兜底。而从传统的银行信贷资产评估方法看,政府的信誉评级一般是最高的。所以,出于稳定收益预期、减少风险的考虑,当刺激经济计划出台之后,各大银行都积极争取4万亿元投资项目。例如,中国工商银行2009年1月的信贷数据显示,流入铁路、核电、公路等国家大项目的贷款,占总新增贷款的比例达60%。

  至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则向来依赖银行贷款。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土地资源有限,又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住房需求持久刚性,因此,房价将只涨不跌。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房地产业一直都被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这个领域的贷款,也多被认为是优质贷款。

  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则更是被中外银行学教科书列入优质资产序列。从理论上讲,的确是这样:个人有工作、有固定收入,每个月可以归还“月供”;一旦个人无力偿还,可以将抵押的住房收归银行并出售变现。

  二是政企不分依然存在。银行愿意将贷款发放给政府项目,有预期风险较低的考虑,而这其中,政府干预的因素也不容否认。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开始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减少对银行信贷的干预,地方行政干预开始减弱。担保法、公司法等一系列法规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进行了约束。但是,银行尚未真正脱离政府干预的手掌。道理很简单,在银行高管人员的任免方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力非常有限。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都以上级政府的要求为其经营行为的第一准则。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政府需要贷款,实行干预,即便项目前景不好,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是宁愿得罪董事会和监事会,也不会得罪上级行政部门的。

  而从广义上看,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政策,要求各个银行大放贷,也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干预。

  三是银行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过分依赖存贷差价。银行的收入来源有三大部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存贷利息差收入,属于高资本消耗业务的范畴。比较国外的银行,我国银行息差收入占据了全部收入的80%,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很低。目前,银行除了以增加贷款规模来扩张资产,其他的增长选择少之又少。

  银行贷款“隐性风险”

  空前放大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比年初减少629.8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目前,我国银行尚未显现贷款风险。

  然而,不良贷款的下降,却并非银行自身盈利能力提升形成的,剥离不良贷款才是主要原因。关于剥离不良资产,还得从亚洲金融危机谈起。众所周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高达2.2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6%,大大超过了银行的自有资金。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衡量,中国的银行早应进入破产程序了。为了纾困,政府采取了核销一部分死账、财政直接注资、上市等诸多措施,还成立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2000年,中国最大几家银行分两批将共计1.4万亿人民币的资产,按面值全额转让给了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多数转让所得为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期限为10年的债券,其年收益率为2.25%。据估计,十年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处置不良资产约3.5万亿元。由此可见,银行不良贷款的减少,主要是制度性减少。

  而从当前银行贷款的情况看,由于贷款过度集中,风险也很集中。

  前文分析过,当前银行贷款集中流向了三个领域。而这些领域并非是银行或一些学者想象的资金避风港。所谓低风险或零风险,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 地方政府项目的风险。由于政绩考核的需要,各地为了保证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上了不少的项目。由于项目“一窝蜂”上马,难免鱼龙混杂。从最近几年一些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区域分布来看,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其实已经出现过不少问题。而不少基层地方政府,几年前就已濒临财政破产。各级地方政府当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说明其财政实力的不可持续性,还债压力很大,这都是当前需要考虑的。

  再从历史情况看。亚洲金融危机前后,银行不良资产非常严重,其中很多是政府投资的烂尾项目导致的。那一轮投资造成的银行坏账,保守估计为3万亿以上。

  一般来说,新增贷款在头一年大量增加后,为了弥补在建项目的资金缺口,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信贷都很难真正收紧。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施工时间长、收益率低。项目完工后,银行的坏账风险才开始显现。

  第二, 房地产企业贷款。纵观各国情况,房价只涨不跌只是神话。20世纪80年代,日本也曾流行这样的神话,于是,日本各银行偏好向房地产领域发放贷款。1990年,房价泡沫破灭,给日本金融系统造成了巨额坏账。1998年底,日本官方认为金融机构坏账达7131亿美元。到了1999年,有学者估计这个数字高达10000亿~12000亿美元。

  从中国当前的情况看,房地产开发贷款未必是安全区。一些房地产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紧张。日前,北京国土局发布公告,取消了大龙地产顺义后沙峪天竺开发区22号住宅用地的资格,原因是大龙欠缴土地出让金。这就是一个案例。

  第三, 个人住房贷款。美国次贷危机,正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出现了问题。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个人房贷资产质量优于美国,因为我们严格执行了首付比例。但是,中国的个人房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投资性或投机性的贷款。一些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70%的购房者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我们都知道,投资性购房资金占总购房资金的比重是判断房地产泡沫的重要指标。海外这一指标的警戒标准为10%。由此可见,泡沫严重的情况下,个人住房贷款并不是银行的避风港。

  如何疏解“隐性风险”

  实际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2010年1月19日,温家宝讲话“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关部门要求一些银行暂停发放贷款。

  但是,现有的政策只是临时的治标举措,尚不足以减缓正在积累中的金融风险,如果操作不当甚至还会加剧金融风险。对于规避风险,我们认为:

  第一,对贷款资金进行分类,根据现实情况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并有针对性地监控。已经投放的贷款,唯一能做的是监控其资金安全情况,并酌情采取相应举措。当然,那些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周期较长,后续尚需贷款,为了避免导致已放贷资金成为风险,还需继续投放贷款。

  第二,逐渐分散贷款投向,避免集中性风险。贷款资金是否安全,是很难判断的。有些项目,近期看,是优质贷款,可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比如国家产业政策的转向、市场供求的变化,等等;它可能就转化成了劣质贷款。有的项目当前的资产负债率很低,可随着形势的变化,资产负债率却变得很高。所以,分散信贷资产,是银行规避风险的重要法门。

  第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优化资产结构。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低于20%,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第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银行治理机制。有效的银行治理结构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给经营者以充分的自由去经营管理好银行,所有者不能对其作过多的干预;二是保证经营者从所有者的利益出发,运用这些自由去管理好银行,使经营者得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显然,当前,银行的所有者实际上让位于各级政府,而政府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干预过度;由于干预过度,银行的经营者没有充足的积极性保障按照市场规则去经营。周小川曾于2004年6月发表评论:“在20世纪90年代及90年代以前,银行业所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大约有30%来自于各级政府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大约有10%的不良资产来自于地方的行政环境和司法环境。”现在行政干预不改变,将给银行带来同样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