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种树,后人才能够乘得上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2:02:30

全民参与种树,后人才能够乘得上凉

 

看到一篇关于朝鲜战争的文章,想起最近一位网友在我转帖的一篇文章中的留言:“ 49年是多少年的战争结束的起点,不知你是不是缺点历史知识?但是没有抗美援朝,美国佬早就用武力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还说风凉话!"

针对这为网友的话,我分两部分表达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关于朝鲜战争,我下面附上《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的思考》的转载,示明我的思想倾向,当然是同最近不断争议的这场战争的正确性有关。我同意有一种说法这场战争是“一场中国出人、苏联出枪并为苏联打的战争,中国不仅付出巨大人力物力的损失,而且还要自己买单。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赔本的买卖。”建国初“一面倒”向苏联,无非是向苏联报恩,不是人民的选择。

“在中共领导层内部,除毛泽东外,几乎无人同意卷入朝鲜战争。但毛泽东一意孤行,在尚未“说服”他的同志们之前,就已下令东北边防军整装待发。其所恃者,不过是斯大林空头许诺的苏联装备和空军支援而已。

开国以后,毛以一人意志凌架于国家利益之上,此其始也。一九五零年十月初,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朝鲜局势后,却达成了一项与中共中央截然相反的决议。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放弃北朝鲜,也要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但如何让中国卷入呢?当日斯大林就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在电报中,斯大林鼓动如簧之舌,断言美国没有打世界大战的准备,如果消极等待,不能令人信服地显示中国的力量。如果美国向中国宣战,苏联依中苏互助同盟条约,自然不会坐视不救。最后,斯大林煽动道:“既然战争不可避免,让它现在就来吧!”一付要与毛泽东并肩战斗的架势。这篇貌似与苏共决议南辕北辙的文字,却真正地吻合了苏联即前沙俄的国家利益。有苏联的军援空援做后盾,毛泽东决心乃下。三十万中华优秀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做了毛泽东世界领袖梦的垫脚石。

  至此,斯大林功成身退,坐山观虎斗。军援空援,都成了空话。谓予不信,诸位回想一下,上甘岭的勇士们唱着“一条大河波浪宽”在坑道里度日如年的时候,手里端的是苏制还是美制的卡宾枪?”

 

第二点,当我看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很快的联想起”吃水不忘挖井人“。 好象这两句话在教科书里往往是兄弟关系总是在一起出现的,并且很快就能带出一串的亲戚朋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之类的口号。

 

在我不懂事的时候,听到这些心里往往会自然而然的涌起一种虔诚的情感。可是当我的思想随着我的成长而成熟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疑虑就会因为事实的真相不断曝露而产生,因为事实和宣传相差甚远。

 

也可能是因长期受“伟光正”、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误导,重复千万遍的谎言对一部分人来说,早已经成了真理。难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三十年,我们的前人为后人栽下了茂盛浓阴的大树吗?为什么经济上落后,民众穷困不堪?政治上中国人相互斗争,相互出卖,相互提防,人人自危毫无尊严可言?

 

少数人一拍脑袋就能做出的重大决定,又使多少鲜血浸泡了这棵树,使其无法正常而健康的成长,所以它的那点支叉仅仅能够延伸到权贵们的后人来乘凉,而广大的民众的后代有多少人能够沾上这棵树的光靠它来遮风挡雨?

 

无独有偶,今天仍在“自然灾害”中苦苦挣扎的北朝鲜人民。小金为老金举哀,全国都得守孝。荒唐到国无君,民禁乐达三年之久。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甚至易子而食,早已不是新闻。古今暴政,无出其右。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抗美援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早就成了大韩民国的历史名词了!否则今日北韩人民又怎会是金氏父子淫威下的饿鬼! 

  

种树应该是全民的参与,才能够发展成为全国民众的后代可以乘凉的广茂的森林。不让民众参与种数,靠少数人把持着种树的权力,恐怕是种的还不如毁的多吧,还谈什么后人乘凉的话。

 

附文:

 

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的思考

  丁林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 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在中国,有不少介绍美国的文章,都提过到青草坪上,刻满了阵亡者姓名的这个黑色花岗岩墙。一方面,人们 当然是被它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所吸引;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地注意到,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是当时刚二十出头的一个华裔女孩,她当时还是建筑系的 大学生。更何况,她和中国似乎有著丝丝缕缕的关系,追根溯源,她原来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音的一个远亲。这样,就有了一点传奇色彩。也使美国 越战纪念碑的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建筑系大学生的范围。

  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著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不锈钢的散兵线

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大 家都知道,以写实的战士塑像作为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设计手法,似乎了无新意。可是,这个纪念碑以最传统的设计方法入 手,却能够赋予参观者一种特殊的感受。作为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分析来说,它的突破点在哪里呢?

  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 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 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这么一来,士 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分,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 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于是,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作为 一个战争片断,整体地走进了纪念园。传统的写实群雕就这样被新颖的设计思路所突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按照建筑界的行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 有“想法”的作品。

  南面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还隐现著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 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 而映射在墙上。随著我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战场的引入,新闻照片的应用,都表明著设计者在刻意寻求一个历史真实的感 觉。而正是设计者的这个追求,让走入纪念碑园区的我们,不无困惑。

  英雄儿女

  我们当然是困惑的。因为我们从小唱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长大;我们熟读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看了无数遍电影《英雄儿女》;哪怕是在美国打工,我们只要一张嘴,都会不假思 索地唱出《上甘岭》的插曲。在我们出生出世长大成人的每一天,我们最崇拜的艺术家们,就是以他们最卓越的才能,以最优美的旋律,最动听的歌喉,向我们讴歌 这场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以致我们在一生中有过多次痛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生在朝鲜战争的前十八年,没有最后一次赶上报效祖国的机会。我们根本不需要思考 就能推出天经地义的逻辑:我们的父辈跨过鸭绿江,就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至于为什么要跑到鸭绿江那头去“保卫”,是因为唇亡齿寒。美帝 国主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挑起朝鲜战争,就是要利用朝鲜半岛作为“跳板”,企图将刚刚诞生一年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就象要杀死一个天真的婴孩一般。

为此,我们的爱国主义绝不是干巴巴,而是血肉丰满的。既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却又伴随著诗意无限的对祖国的热爱。这与我们青少年时代的浪漫和激情实在很 合拍。就象《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一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柔情,和“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激昂,能够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因此,我们向来不认为自己接受过什么说教,那是一种已经化为血液流淌在胸中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如此难以割舍,它不仅会伴 随我们从小到大,而且也会伴随我们越洋过海。我们就这样毫无思想准备地突然“踏入敌阵”,走进了美国朝鲜战争纪念园区,蓦然面对“行进”在朝鲜战争的开阔 地上的,那19名疲惫艰难的美国士兵。我不由自主地说,这就是被我们打败了的“美国野心狼”了。

  关于这些美国士兵,园区内只有一句短 短的碑文:“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在读到这段碑文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 悟,我们眼中穷凶极恶的“美国鬼子”,却也是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儿女”。我们停在这只有一句话的碑文前,不由有些发愣,就愣在“保卫”这个词上。美国兵 千里迢迢去朝鲜,他们凭什么言称“保卫”,他们又究竟去保卫了什么?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战争。我们也想到,在有著信息自由法的美国,政府不可能对于 这样一场战争,向他们的士兵和家属隐瞒重大历史情节。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是在1995年6月27日才揭幕的,远在1982年揭幕的越战纪念碑之后,那么, 在经历了对越战的不断重新认识之后,美国人在建立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够保持整整半个世纪的自信,坚信这样一个远征是正义的呢?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我们此生第一次站在这样一个位置上,站在交战双方的边界。我们感到奇怪的,不是上面的这段碑文和疑问,而是我们怎么直到站在这 个“敌营”的纪念碑前,才第一次产生这些疑问,我们怎么直到今天,才想到有必要了解和知道,我们当初战场上的敌人,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和解释这场战争的。

  “自由不是无代价的”

很难在纪念碑上直接找到彻底的答案,因为这个纪念碑园区的文字非常少。除了上面这段碑文,另外,就只有一句话的碑文了,那是用银色的字,镶镌在一座同样 简洁的黑色花岗岩纪念碑上的。纪念碑座落在一个圆形的水池中。它是整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主题:“自由不是无代价的。”虽说提到“自由”这样一个“主旋 律”,可是整个设计基调仍然是低沉的。和越战纪念碑一样,它强调的仍然是“代价”,是战争对于生命的摧残。因此,作为对主题的诠释,在围起这个水池和纪念 碑的石块上,我们看到刻著参与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的伤亡记载:阵亡美军 54246 联合国军 628833失踪美军 8177联合国军 470267被俘美军 7140  联合国军 92970受伤美军 103284 联合国军 1064453

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些战争数字,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的分量。在这些数字里,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无知。我们一向以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只是打著 “联合国军”的旗号而已,战场上都是“美国狼”。而从以上数字表明的事实,与我们原来的印象差异很大。美军在联合国军中的比例,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
。我们于是想知道,当年志愿军的敌人,究竟是些什么国家。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园区的最后一点文字。那是当年所有加入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和提供医疗支持的国家的名单,他们是:希腊,法国,埃塞俄比亚,丹麦,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泰国,瑞士,南非,南朝鲜,菲律宾,挪威,荷兰,新西兰,卢森堡,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比利时。

离开这个纪念碑时,我们感到,一切基于主观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的解释,都可能是有偏差的。作为一个平民,首先需要知道的只是历史事 实,只有当事实是清楚的,听取各方面的解释,才可能是有意义的。于是,我们从国际互联网,查寻了最基本的有关朝鲜战争的时间表和历史资料。

在二次大战刚刚结束五年,人们享受和平还很短暂的时候,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突然打破国际公认的划分南北朝鲜的三八线,进攻南朝鲜,并且长驱直 下,几乎灭了南朝鲜。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派出联合国军援救南朝鲜,其中包括作为主力的美国军队。美国人至今自豪的,他们的儿女去保卫的那 个“从未见过的国家”,就是南朝鲜,而南朝鲜人,就是美国军人保卫的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民”。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10月,中国人民志愿 军入朝参战。经过三年残酷的战争,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签字,维持三八线。

  只有三八线依旧

  我们一向被告知,中国人民必须打这场战争,不打就会亡国。我们一向被告知,连美国高级将领也承认,他们在朝鲜“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现在我们才知道,当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五星上将奥玛尔·布莱德尔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的原话是,假如因为朝鲜战争,“我们就打入中国的话,那么,我们将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段话和我们原来理解的意思,实在差得太远了。 

我们读完这段历史的史实,就再也没有兴趣探究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之后,到底是谁把谁逼到谈判桌前,争了这最后的一口气。因为,基本事实在是太简单了:战争 之前,是和平,是国际公认的,南朝鲜和北朝鲜也承认的,划分它们边界的三八线;战争之后,恢复了和平,维持了同一条三八线。三年的时间,唯一被改变的,是上百万生命的丧失,几百万人致残,无数和平的家庭被毁坏。

  我们从华盛顿回来,从一大堆照片中,抽出一张装进了镜框,放在桌子上。照片的上端窄窄的一条,是那座黑色的纪念碑,隐隐可以看到那句有关自由与代价的碑文,照片的大部分是纪念碑下的水池,水池里,一只飞来的野鸭正把嘴插进翅膀,静静地享受著和平温暖的春日阳光。